這本書還有一點讓我十分震撼。之前柴靜《穹頂之下》熱播的時候,有一種提法叫拯救地球,實際上你閱讀了《萬物:創世》中地球幾十億年的發展史以後,你會發現,人類的力量沒有那麼強大,我們需要拯救的只是我們自己。因為地球環境惡劣的時候,太多了。4億多歲的地球,那會兒自傳很快,一天只有5小時。有幾百萬年的時間,地球都籠罩在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之下,溫度超過一百攝氏度,又熱又暗;元古宙末期,地球的氣溫又跌破了零度;寒武紀的末期地球又遇到災難性的冰凍期,95%的生命滅亡;接著是奧陶紀的冰期;泥盆紀長達百萬年的冰期;而石炭紀又全球變暖,空氣中氧氣含量漲到35%!然後隕石襲擊地球;二疊紀的超級火山噴發全球氣溫升高,大範圍物種絕滅;接著三疊紀又是隕石撞地球,然後就是我們一開始說的侏羅紀了。侏羅紀地震頻發,末期氣溫極端不穩定,於是有一批適應力不行的物種被淘汰。到了白堊紀,火山、隕石又來一遍,全世界所有的恐龍從此都滅絕了!這大約發生在6550萬年以前。直到2500萬年以前,氣候、洋流和大氣循環才穩定下來。一直到250萬以前進入了猛獁象生活的冰川期,這之後地球幾乎每隔10萬年就會冷暖交替一次,一直到今天,全球氣溫轉暖。
當我們以這樣的歷史眼光來看問題的時候,發現大自然確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我們能控制和影響的短暫的歷史中,我們所作得那些努力,確確實實只是在拯救我們自己。地球從來都不需要被拯救。當然這麼一看,更加令人驚嘆的就是生命的偉大了。從無機到有機,到產生胺基酸、核苷酸開始,微觀層面的某些分子鏈變得越來越長,經過幾億年時間的演化,穩定的核糖核酸,也即RNA鏈形成,慢慢地RNA結合又形成了DNA,直至突然出現了細菌!他們可以和太陽互動,吸收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接著又進化成了真核生物,從依靠母細胞分裂進化到了雌雄配子結合。自此,生物進化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在《萬物:創世》的結尾部分有這麼一張人類譜系圖十分驚人。原來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遺傳物質其實都是從最開始的原核生物一點點進化來的,生命它本身所具有的對抗時間,抗衡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特徵有如神創。生物圈中,萬物各就其位,令人驚嘆。回憶一下,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一切呢:
是太陽!也難怪有很多名族會有太陽崇拜了!這本《萬物:創世》我是當一本科普書來讀的,事實上書裡所涵蓋的可不僅僅是地質學知識。我們前面說過這本書獲得過安古蘭漫畫節的最高榮譽,這個漫畫節可是歐洲最大的漫畫節,僅僅憑藉畫風好是沒法獲獎的,它所囊括和涉足的文明方面的海量素材才是它最牛的亮點。從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壁畫,到古希臘馬賽克鑲嵌畫,從中世紀的祭壇裝飾到現代銀版攝影,從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到3D數碼形象,人類三萬年文明史中的視覺遺產都被巧妙地聯繫了起來,說這是一部來自人類智識又挑戰人類智識上限的野心之作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