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92年生人,受父母影響以及魔都金融文化的薰陶,從小就對股市有濃厚的興趣,高考填報志願時也大多選了股票相關的專業,於2010年9月進入大學就讀經濟學專業,2013年讀大三期間,父母給了我9萬本金,我開立了自己的股票帳戶,自此,我的炒股生涯正式開啟。
今年是我投資生涯的第8年,也是我踐行價值投資的第6年,由於平時的工資主要用來生活開銷,所以炒股至今自己總共只向股票帳戶追加投入了18萬左右,算上一開始父母給的9萬本金,本金合計27萬,2015-2017年曾使用較多的槓桿,平均槓桿率50%,詳見:聊聊我的槓桿使用經歷
我通過我的五步選股法從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一步步精挑細選出目前持有的這二十幾家公司。
我始終堅信,A股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長期投資而非投機價值的公司不足上市公司總數的5%,而這些股票基本全部集中在滬深300成分股中,所以我的選股範圍就一下子縮小到了300家以內,那些排在A股上市公司第301-800位的中證500成分股我也基本不會多看一眼,至於原因,我已經在《一圖說明我不看好中證500的原因》和《中證500具有投機價值嗎?》這兩篇文章中作了詳盡的闡釋。接下來就會使用到我在《手把手教你如何選股——淨資產收益率》一文中詳細介紹的選股方法了,那就是從滬深300成分股中找到那些ROE長期顯著高出同行的公司,這裡所說的顯著高出,就是至少要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3%以上,而且需要持續多年。這個篩選過程比較複雜,需要找到各行業的平均ROE數據,大家可以通過「芝士選股」 (一個很好用的選股小程序,大家可以點擊前方連結了解詳情)找到這些數據,經過這一輪篩選,就會僅剩下100家左右的公司。
我在《手把手教你如何選股——經營現金流》一文中詳細介紹了經營現金流的重要性,對於那些可以使用經營現金流來分析的公司來說,如果他的經營現金流常年大於淨利潤,那麼這家公司大概率是一家比較優秀的公司。反過來說,如果經營現金流常年大幅低於淨利潤,就會被我從備選股中剔除,比如東阿阿膠、分眾傳媒、亨通光電等等,此時,大概還剩下70家左右的公司。有些公司他們的ROE很高,歷年的經營現金流也不錯,但就是每年的分紅都少得可憐,分紅率普遍在20%以下,股息率在1%左右,這些公司往往每年都有大量的投資現金流支出,對於這些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我都是存疑的,比較典型的就是大族雷射。經過這輪篩選,應該還會剩下50家左右的公司。脫胎於選股策略,影響我換股策略的兩個決定性因素就是業績和估值。我會根據所有持倉股的估值水平在業績評分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分,估值越低,加分越多,估值越高,減分越多,進而得到所有持倉股的綜合評分,最後按照綜合評分來進行加倉和減倉。
我一直覺得通過分享組合或實盤展示這種方式最能體現我的投資方法,我不像某些大V,靠每天天花亂墜地說些高深莫測的觀點,或是建立一套牛逼哄哄的交易系統就能吸粉無數,至於真實收益率到底如何,粉絲們無從而知。
而我無論在公眾號還是雪球,寫的文章主要都是在回答下面幾個問題:我買了什麼股票?為什麼要買?收益率如何?什麼時候調倉?為什麼要調倉?如果長時間跟蹤我的這些文章,相信你也一定能取長補短,進而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投資體系。另外,我會在每周五定期更新我操作的一個50萬左右的實盤帳戶,適合想要配置30~50萬股票申購新股的讀者參考;在每月末,我會發布匯總自己所有實盤帳戶的月度小結,適合200萬以上的資金量的讀者參考。
如果有一天,我的雪球組合或是實盤帳戶常年跑輸滬深300指數,那我就會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了,等到那一天來臨,我不會死皮賴臉地為我糟糕的收益率找任何藉口,我會建議你把我取關,寧願定投滬深300ETF也不要再參考我的組合了,因為我堅信:資本市場就是一個靠收益率說話的的地方,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唯有金錢永不眠。1、手把手教你如何選股——淨資產收益率(體系最完整)
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萬1.3開戶福利。如有點滴收穫,隨手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