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第一財經日報 | 發布時間: | 2011年02月12日 10:00 | 作者: | 何安 |
過去5年金價上漲175%、銀價上漲250%、銅價上漲131%、鐵礦石上漲160%,而錫價則上漲了387% 何安 「錫和銅是有色金屬裡最看好的兩個品種。近期錫的走強是因為錫的基本面比較好。」湘財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楊誠笑2月10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採訪時表示。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錫的報價從1月20日的27000美元/噸躥升至2月8日的31650美元/噸,短短14個交易日,上漲幅度為17.2%。若不是中國在2月8日突如其來的加息,也許錫的休整會來得更晚些。 誠然加息是央行對於通貨膨脹的一種遏制手段,然而,周二晚加息對物價的影響只是短暫的,市場對通脹的預期並未出現絲毫減弱的現象。 加息次日,即兔年開盤第一天,與股市衝高回落的形態相比,期貨市場一片紅火景象,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是強麥主力合約WS1109,當日以漲停收盤,大量資金湧入這個本來僅有10.8萬手持倉的小品種,使得強麥主力合約一天內持倉量實現翻番。而當日玉米、早秈稻的漲幅也在2%以上。 加息對錫價的影響也是一樣,在加息消息公布後的半小時內LME錫的價格從歷史最高價31650美元跌至31025美元,但隨後又迅速修復,第二天錫價再次上摸31650美元,並依託著5日均線展開高位強勢震蕩,最終於2月11日再創新高達到31800美元。 除了資金面寬鬆的因素以外,楊誠笑認為:「基本面上看,在供需方面,幾大基本金屬裡,唯一出現短缺的就是銅和錫,錫的缺口是最大的。」 回顧歷史,錫價在過去的幾年漲幅不小,從2006年起,LME錫的價格從6525美元/噸漲至現在的31800美元/噸,漲幅達387%。同期黃金從519美元/盎司漲至1430美元/盎司,漲幅175%;白銀從8.91美元/盎司漲至31.27美元/盎司,漲幅250%;而銅則從4392美元/噸漲至10160美元/噸,漲幅131%;鐵礦石價格從約500元/噸漲至1300元/噸,漲幅約160%,由此可見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錫的漲幅遠遠跑贏其他金屬。 錫的供給受到擠壓 錫在主要金屬中屬於偏稀缺品種。國泰君安證券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錫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中國、印尼、秘魯是前三大錫資源國,儲量分別佔全球的30%、14%、13%。而從錫精礦產量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尼,分別佔全球產量的37%和33%。錫的儲採比僅有18.2年。 而錫的難以回收特性,使得錫資源更為稀缺,據了解,錫由於主要應用在焊料、鍍層中,導致其回收比較困難,現在90%的錫錠都是由錫精礦生產,也加劇了資源的緊張。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桑永亮近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近期供應面的壓力一部分來自於自然氣候因素,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拉尼娜現象對錫的產能影響較大。」 據了解,印尼在過去的兩個月受拉尼娜氣候影響,引發暴雨和洪水災害,這嚴重影響了在森林裡面露天開採、基建又不是特別好、沒有公路的印尼錫礦產業。短時間內印尼錫礦的供給和出口都有所下滑,促成了近期急漲行情。 楊誠笑告訴記者,長期來看,中國和印尼作為兩個主要的錫礦出產國近年來的產量都在下降。一方面中國已將錫列為五種產量控制金屬之一。另一方面印尼的錫儲量是中國的一半,但由於開採容易、礦山眾多,其產量卻和中國相仿,導致現在印尼錫已被開採得差不多了,現在印尼對錫稀缺程度的認識有所提高,打擊非法採礦,設定出口配額等措施正在實行,從而導致全球整體產能下降。 除此之外,錫的高集中度也使得錫的供應量不會有大幅增加,以2009年的精錫產量計算,前10家精錫生產企業的精錫產量達到24.22萬噸,佔2009年世界總產量的71.7%,而錫業股份(000960.SZ)、PPTimah、Minsur和MSC等前四個生產企業的精錫產量合計17.13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50.74%。 需求卻在與日俱增 雖然供給在逐年下降,但是每年對錫的需求卻有增無減。從錫的消費結構來看主要用於TMT(技術、媒體、通信)行業的錫焊以及用於包裝業的馬口鐵。 楊誠笑比較看好錫的下遊:「目前電子行業正處於景氣周期,從電子行業訂單/出貨的比值來看,北美、日本現在均高於1。」 而TMT行業正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支持力度較大的一個行業,還有較長時間的發展機遇。楊誠笑認為,電子產品出口將一直保持強勁的上升趨勢,預計未來5年內其高速發展的勢頭不會減弱。 國泰君安證券報告顯示,國際主要研究機構對電子行業2011年預測增速在5%左右,屬於較高水平。 此外,錫的無毒性使其成為眾多傳統材料的「綠色替代品」,如在化工材料中取代銻、鉛、鎘等,其中合金焊料無鉛化已經在日本、歐盟等實施。全球錫焊料無鉛化的進程勢必也會波及到中國,中國未來幾年電子行業用錫量將保持強勁增長。楊誠笑認為,未來幾年,我國焊料領域錫的消費量年增長率將保持在15%左右。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全球市場錫供應短缺15800噸,而2009年前11個月全球錫市供應卻過剩10600噸。WBMS稱,2010年1~11月全球精煉錫產量較2009年同期增加24400噸。2010年1~11月全球錫需求總計為342000噸,較2009年同期增加17.5%。 金融屬性被放大是錫的另一大看點,楊誠笑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錫ETF的推出也是對錫的一大利好,短線刺激了金屬板塊表現比較強。 據了解,錫ETF產品推出兩個多月來,持倉量已經達到405噸。雖然目前其持倉量並不是很多,但是意義卻並不簡單,錫ETF的出現將有利於增強錫的金融屬性,在原本就供需不平衡的市場中,加入了ETF這樣一個只做多不做空的參與者,會加劇市場的供需矛盾,使得錫的價格波幅更為劇烈,這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著錫的價格。 後市展望 不過對於短期內17.2%的漲幅,錫價近期出現價格修復的可能不是沒有。從印尼天氣預報數據看,2月~3月拉尼娜現象還將持續,但降雨密度會弱些,印尼的生產將逐步恢復。對於價格的影響會放緩,不會像前段時間那麼猛。 楊誠笑提醒投資者,經過前段時間快速上揚之後,風險在不斷累積,如果出現修復的話,30000美元/噸會是比較安全的多單建倉位置。 雖然天氣的短期因素會有所緩和,但是錫減產的趨勢沒有改變,而且印尼主要錫產地邦加島新的採礦權(開採許可證)正在考慮停發。桑永亮認為經過短期休整後,中長期來看,錫價肯定會大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