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麼這樣紅?紅蘋果著色分子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2020-12-23 科學網

 

紅蘋果,人人愛。可是,蘋果皮為什麼能進化出誘人的紅色,是個有趣而複雜的問題。

4月2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最新成果,詮釋了蘋果為什麼這樣紅的奧秘。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果樹所)蘋果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在完成了蘋果花葯培育純系高質量基因組測序的基礎上,揭示了反轉座子控制紅蘋果著色的分子機制。

「栽培蘋果通常是二倍體,基因組高度雜合且經過全基因組複製,致使常規品種基因組測序組裝困難。」論文第一作者張利義告訴《中國科學報》,利用花葯培養可以獲得純系,從而降低組裝難度,獲得更高質量的基因組測序結果。

所謂花葯培養,是將花粉發育至一定階段的花葯接種到人工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不經受精而發生細胞分裂,以形成花粉胚或愈傷組織進而分化成完整植株。該研究團隊長期進行蘋果花葯純系培養,創製了一系列品種花葯培育純系,這為蘋果遺傳理論和基因組測序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論文通訊作者、果樹所研究員叢佩華告訴《中國科學報》,以往蘋果基因組測序都是以「金冠」品種為材料,金冠又名黃香蕉、黃元帥、金帥,成熟後表面金黃,色中透出紅暈。這次重測序,他們與武漢未來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寒富」蘋果花葯培育純系HFTH1為材料,基於第三代測序技術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組裝了目前世界上最為完整的蘋果基因組(contigN50 為6.99M)。

「這個新基因型的蘋果基因組為世界科學共同體研究蘋果分子育種提供了新的參考序列。」叢佩華說。

通過與已發表的金冠基因組比較,研究人員獲得了大量的結構變異,為理解不同基因型蘋果遺傳多樣性、分子標記的開發和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時,「寒富」是一個以抗寒、抗病、抗旱而知名的品種,這一高質量的基因組為今後解析蘋果抗性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必將極大地促進蘋果抗性育種。

正是在比較兩種基因型的基礎之上,研究人員揭示了紅蘋果著色的分子機制。

結合148份蘋果自然群體和1個雜交組合分離群體驗證,他們發現,一個Gypsy-like反轉座子充當增強子控制著蘋果著色。這個增強子被命名為redTE。

「不易著色的品種是由於缺少這一增強子,不能有效合成花青素的結果。」張利義說。

叢佩華進一步推斷,一系列紅色芽變品種是這個轉座子與其調控的基因,同周圍環境綜合作用引起的表觀遺傳結果,這無疑增進和豐富了科學家對蘋果著色的理解和認識。更加重要的是,基於這一反轉座子開發的分子標記,能精準的進行果色預先選擇。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038/s41467-019-09518-x

相關焦點

  • 中外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新聞—科學網
    段巧紅供圖 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是種子形成的關鍵環節。防止多個精細胞與卵細胞結合,即多精受精,對於維持後代基因組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3月19日,《自然》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與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最新成果。經過多年努力,他們發現了被子植物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分子機制。
  • 研究揭示核酶RNaseMRP催化機制—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團隊研究揭示了真核生物中一類保守且必需的核酶RNaseMRP催化前體rRNA加工成熟的分子機制。
  • 研究揭示鈣通道蛋白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萬建民院士團隊系統闡釋了鈣通道蛋白OsCNGC9調控水稻對低溫響應和耐受的分子機制。
  • 日本腦炎病毒宿主適應新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但最近20年,基因I型(GI)逐漸替代 GIII 型成為我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主要流行毒株,而對於基因型轉換的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9月3日,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病毒學》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馬志永團隊的最新成果。該團隊發現, GI型對於GIII型在水禽宿主中具有適應性優勢,這種優勢具有宿主特異性,僅在禽類宿主中發現。
  • 中班語言教案:蘋果紅了
    學習故事,讓幼兒明白偉偉的臉為什麼變紅了,能根據故事的情節變化,想像出新的情節和對話。   二.活動準備   蘋果紅了的配樂故事磁帶和錄音機。   故事掛圖一幅。   表情頭飾及蘋果樹圖畫若干。   三.活動過程與方法:   提問引入   小朋友喜歡吃蘋果嗎?喜歡吃什麼顏色的蘋果?
  • 氮沉降背景下森林土壤生物群落的維持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劉佔鋒恢復生態學團隊揭示了氮沉降背景下森林土壤生物群落的維持機制。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
  • 山農郝玉金團隊揭示溫度和蔗糖調控蘋果花氰苷和果實色澤的信號途徑
    accumulation by sumoylating MdMYB1 under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apple"和"MdSnRK1.1 interacts with MdJAZ18 to regulate sucrose-induced anthocyanin and proanthocyanidin accumulation in apple",論文揭示了溫度和蔗糖信號調控蘋果花氰苷積累和果實色澤形成的分子機制
  • 人類活動引起魚類行為變化影響生態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該成果首次揭示了人類活動引起的魚類行為變化是導致種群以及生態系統結構變化的一個普遍機制。該成果較好解釋了已發生的多例自然現象,如瑞典淡水魚河鱸種群結構的變化。 科學家們以魚群為研究對象,首次利用數學建模揭示了魚類行為變化對生物種群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機制。該成果由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及與丹麥海洋研究所、瑞典于默奧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共同完成。
  • 研究揭示水分影響紫花苜蓿抗寒能力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飼草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揭示水分影響紫花苜蓿抗寒能力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MC植物生物學》上。
  • 科學家揭示作物離體細胞胚性分化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曾範昌科研團隊成功揭示了作物離體高效胚性分化的表觀調控分子基礎。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植物生物技術》。
  • 科學網—揭示細菌調控複合體感受木糖的分子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態所
  • 山東農大郝玉金課題組,今年已有23篇通訊文章,專注蘋果品質及抗逆的分子機制研究!
    ,包括:1、蘋果果實品質形成:果實色澤和酸度等品質性狀相關基因的分離和鑑定,探討溫度、光照和碳氮等信號途徑影響果實品質形成的分子機理,解析品質形成的調控網絡。2、蘋果砧木抗性等研究:克隆鑑定蘋果砧木抗性等重要性狀的相關基因,揭示其作用機理,並用於砧木遺傳改良。
  • 蘋果紅!果農樂!湯滿蘋果產銷兩旺 果農樂開花!
    蘋果紅!果農樂!湯滿蘋果產銷兩旺 果農樂開花!蘋果種植從原來的200多畝提升到了1200多畝,農戶的蘋果銷售的收入在8000餘元到70000餘元不等。除蘋果種植外的尼西雞、尼西洋芋、尼西小米辣等產業也在近年來得到不斷發展壯大並小有名氣,實現了種養殖業的「多面開花」。在帶動農戶發展和增收的同時,尼西鄉正闊步走在鄉村振興、鄉村旅遊發展的路上。
  • 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張雅林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 威海:蘋果紅了,果農樂了!
    威海:蘋果紅了,果農樂了! 2020-10-20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首個山蒼子基因組圖譜:揭秘精油合成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該團隊成功組裝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並基於此揭示樟科物種進化及其精油合成分子機制。 南方有香樹 我國山蒼子栽培面積21.60萬畝,精油年產量14.01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產生的經濟價值約20億元。
  • 優質蘋果和普通蘋果能差好幾毛錢,果農怎樣種出優質蘋果?
    最近蘋果和豬肉一樣,被大家關注關心,主要是很多蘋果產地出現了蘋果價格低迷現象。所謂的產地蘋果幾毛錢恐怕說的是小果和著色不夠好的蘋果。蘋果著色率越大,它的含糖度就會越高,口感也會越清脆,而著色率低的蘋果味道口感就無法說了,反正是不夠甜,不夠清脆爽口,這樣的蘋果在售賣時會被壓下一個等級,大家可能沒有蘋果等級概念,差一個等級的話可能每斤能差好幾毛錢。首先告訴大家的是:蘋果想要增加糖度的話,那就讓蘋果多著色,著色率上去了,糖度自然也跟著上去了。
  • 科學家發現卵巢衰老分子標記物—新聞—科學網
    1月31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研究人員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了食蟹猴卵巢衰老的單細胞圖譜。通過這一圖譜和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的聯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增齡伴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徵之一。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曲靜,北京大學教授湯富酬及美國索爾克(Salk)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完成。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哺乳動物高溫保護機制—新聞—科學網
    RPV1熱失活的分子機制及其對哺乳動物高溫耐受的生物學意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楊仕隆團隊聯合浙江大學教授楊帆團隊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鄭劼團隊在《
  • 蘋果花青素形成機理研究獲進展
    蘋果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水果,也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栽培果樹之一。紅蘋果具有外觀鮮豔和營養豐富的雙重特點,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