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學校長獄中懺悔,揭秘5種貪腐途徑,原來學校也不是淨土。
一所小學的校長算不得什麼級別的官員,權力有限;一所小學的校長算不得有什麼大的經濟權,和貪腐沒多大關係。假如這樣想,真的out了。現在學校校長權力大得很,過手金額大得很。而這些權力和金錢無不和學生有關,對學校校長來說,只要有學生存在,就是他的權力、他的金錢。
細想一下,假如是一所比較好規模較大的小學,在如今入學難進好學校更難的前提下,小學校長直接掌控著學生能不能入學的大權,找他幫忙的人絕對如過江之鯽,如此情形下,校長的「是」和「否」就是權力的體現,就是金錢的體現。
劉道康是廣東中山人,1971年12月出生,曾任中山市實驗小學教師、教務處主任、校長;2015年9月任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校長;在校長崗位上任職10多年,是一位資深校長了。2019年10月,劉道康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80萬元。
在獄中,劉道康寫下了一封懺悔信,回顧了自己在校長崗位上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淵的過程。劉道康在懺悔信中仔細梳理了他撈取錢財的5個途徑,看了叫人震驚不已,原來一個小學校長竟然有如此門徑,在貪腐的路上簡直是無孔不入啊。我們一起看一下劉道康交代的5條路徑。
1.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小學升初中、轉學插班等反面,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操作,收取巨額好處費,為他人謀取學位。這其實是許多校長的常規動作和常規路徑。
2.為學校校服供應商提供方便,為其公司創效益,為自己謀私利,收受供應商好處費。其實這一類事情在學校也是普遍存在,比如春遊秋遊等學生活動,旅遊公司爭相公關;再如學生在校保險;還有學生教輔資料報刊雜誌徵訂,等等。
3.幫助學校食堂承包商順利中標,收受承包商好處費。從學生口中奪食,這一類現象曾被披露多次,食堂是某些人的唐僧肉,也是最容易攫取錢財又不容易被發現,食堂是學校最容易滋生腐敗的地方。
4.學校各項工程裝修過程中,私自將工程指定給某裝飾公司承攬,從中收取好處費。學校每年大大小小的工程還是不小的,經校長一人之手審批的項目確實不少,經費也不少,如果校長心術不正,其間必生貓膩。
5.在合作辦學事項中收取他人給予的好處費。合作辦學現在比較流行,稱為優勢教育資源互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在合作過程中自然有大筆資金的流動,其間校長就有發揮的空間了。
劉道康懺悔的只是自己經歷過的貪腐事例,讓教師們驚訝的是每一件看似很正常的工作,竟然都存在骯髒的交易。隨著廉政建設的不斷深入加強,校長的權力有所約束,但還是防不勝防。但有一點不容置疑,任何工作工程都是以發展教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名義的,都打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幌子,其實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斂財的工具。
學校本是淨土,一旦人心術不正必然腐敗叢生!公開透明加強監督是遏制劉道康們不法行為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