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
《當代閱讀圖鑑》
每一本書,都是獨特的風景。
每一個故事,都有心靈相通的感動。
特殊時期,
居家抗疫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閱讀的力量也更為明顯。
父母讀好書,
孩子自然也喜歡拿起書本翻閱。
陪伴孩子一起讀書,
便是這世間最美好的時光……
▲揭陽市陳蘋、洪尉愷家庭親子朗讀《讓我們一起成長》
2020年,全國婦聯邀請國內權威部門和閱讀指導專家,精選近兩年出版的親子閱讀優秀書籍,強化對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品德、勞動教育等內容書籍的推薦,推出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推薦書目200種,引領廣大家長兒童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2020年親子閱讀推薦書目(200種)
向上滑動
培養閱讀習慣,從這些小事做起!
閱讀這麼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粵姐姐整理了幾條給家長的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就是先讓自己成為熱愛讀書的家長。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時刻影響著孩子,所以必須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示範,讓閱讀成為整個家庭的習慣,讓家裡時刻瀰漫著書香的氣息。
02
親子共讀好書
紛繁複雜的圖書環境中,在孩子閱讀的起始階段,父母切勿放任他們在閱讀的路上獨行。要幫孩子選一本好書,最好的方法便是家長先一步閱讀。
一本正向好書,可以撼動人心,激發人的正義感、同理心,達到辨別是非黑白、品格陶冶的作用。此外,親子共讀也便於父母與孩子就書籍內容進行交流討論,也不失為一種家庭增進精神交流的方式。
03
定期買書或借書
多逛書店、圖書館,是引導孩子讀書的有效方法。
在書籍充斥感官的時候,孩子便不得不對其進行關注。像錢鍾書、楊絳家裡一樣,隨手便可拿起一本書進行閱讀,那麼孩子不想接觸閱讀都難。
04
尊重孩子的天性
對於兒童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對閱讀的興趣,如果家長一味追求書籍的意義,強迫孩子閱讀他們不敢興趣的「大部頭」,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見到書就發怵。
只要書的內容是健康的,不論是名家名作也好,娛樂逗趣也好,都不妨讓孩子先讀一讀,先讓孩子愛上閱讀這件事。
05
經典原著改編的影視劇可「做媒」
閱讀不能強迫,要適當引導。
但是如果孩子不樂意讀書的話,可以先用接受度較高的改編自名著的影視劇來「做媒」,吸引孩子去讀原著。
06
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架
甭管房間多小,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架,如果條件具備,給孩子一個自己的「書房」。這是形式,也是方法。
當孩子像擁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他會更容易和他的書建立親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隨時拿起書來閱讀。
孩子有了書架,要慢慢教會他自己整理書架,把書分門別類地排列好。別小看這項「小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孩子在整理書的過程中,會從已經看過的書裡發現新的興趣點,而且整理書架,也是在培養他分類、歸納、整理的能力。
07
隨心閱讀,不設目標
在兒童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閱讀習慣。家長可以不要求孩子一個月一年讀到多少本,不要求孩子做閱讀筆記,不要求孩子寫讀後感,不要求孩子摘抄「好詞好句」。什麼目標都不要設,只是讀。
一設目標,則閱讀又成任務,樂趣不說全無,也是大打折扣。當然,這並不是說不允許孩子做閱讀筆記、寫讀後感、摘抄好詞好句,如果是孩子自發的,做這些都沒有問題,關鍵是,大人不要要求甚至強迫他這麼做。
事實上,這種深入的「精讀」工作是很有益的,但是在學校的語文教育中已經存在,家長確實沒有必要將這些推而廣之要求到孩子所有的閱讀活動,壓力太大,動力會不足,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助閱讀的興趣和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