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入書法國展,他的楷書險峻爽快

2020-12-17 書法田園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廣東順德書家謝漢仁以楷書作品入展。他的這件作品取法魏碑,用筆爽快,結體險峻,類似北碑名品《石門銘》。

謝漢仁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

謝漢仁1973年出生於廣東梅州大埔人,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書法專業展覽中入展獲獎,其中獲中國第四屆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二屆全國沙孟海書法獎特等獎;入展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展、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等。表現出不俗的創作實力。

在書法底蘊深厚、書法家輩出的順德,謝漢仁在書法上取得的成績是比較突出的。謝漢仁說,「論書法的字外功,我在順德收穫了與眾不同的社會營養。」

謝漢仁書法

這份「順德營養」是什麼?

謝漢仁說,1997年畢業來到順德後,先後見過幾份工,如萬家樂、供電局和電臺等,因為體制關係等原因,這三個單位都沒有進去,最後選擇了一家機關幼兒園,梁銶琚夫人幼兒園,做院長助理。

「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做幼兒園的男老師。」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選擇去幼兒園裡做幼師,放到1997年無疑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

謝漢仁書法

謝漢仁大學學的是中文教育,主要是中小學教育,轉向幼兒教育後,他買了大量的關於幼兒教育的書籍去讀,「那個時候,我的角色感很強,就想搞幼兒教育教研。」在幼兒園一線工作了兩年多以後,謝漢仁發覺,做教研的理想與現實工作相差甚遠,「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想當然給我不小的打擊。」

告別幼師,另換角色。恰逢當時的《順德報》招人,謝漢仁前去應聘,順利考進了報社。進入報社不到半年,報社廣告部主任尤耀朋發現,新來的這個校對不僅會做廣告校對,他還會做管理。於是,謝漢仁很快走上了廣告部的管理崗位,一步步做到廣告部副主任、經營中心副總監,最多的時候一個人身兼四個部門的主任。

謝漢仁書法

在書法上,謝漢仁要感謝的,就是他的老師劉文華先生。劉文華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尤其是其隸書作品,對當代書法創作長生了很大的影響。

謝漢仁與劉老師的緣分,則要從2005年講起。那個時候,謝漢仁已經入展廣東書法獎最高獎「南雅獎」,他做出「去北京」的決定,一度又讓身邊人吃驚不已。

為什麼要去北京?

謝漢仁說,當時的他很清醒。在他看來,假如他一直困在順德困在廣東,對於書法的理解和發展不會有出路。「就像一個長期在小賣部做生意的人,長期沒有更大的學習方向與榜樣,他就做不了大商場,更做不了綜合體。」

謝漢仁書法

去到北京,得遇良師。從劉文華先生的首屆工作室,到退休,謝漢仁一直追隨在劉文華身邊,持續學習的同時,也協助劉先生做一些教學工作。從2005年到現在,一晃已是13年。

在書法上取得好成績後,擺在謝漢仁面前有兩條路:一條路,像很多人那樣,出名後快速變現,「去換一點銀子,改善一下生活」;另一條路,謝漢仁在思考,藝術學來之後,到底要用來做什麼。

「書法,固然可以改善生活,但不能為了財富積累而去做,它會走進死胡同。」謝漢仁說,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在我心目中,能為別人做事,你才是真正有料的人。」

謝漢仁書法

於是從2014年起,謝漢仁開始在順德開班授課,他的學員全是來自中小學教學一線或社會培訓機構的書法老師、美術老師。繼順德班後,還陸續開設了梅州大埔班、河源和平班、清遠英德班、山東高密班……

謝漢仁在傳道的路上,走得很堅定。

相關焦點

  • 多虧老師「幫忙」,他的楷書入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山東鄆城書法家趙勇以楷書作品入展。他的作品為小楷冊頁,不僅製作精良,小楷也很精到。下面是趙勇的創作手記,我們可以了解一下這件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趙勇十二屆國展入展冊頁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文:趙勇自從看到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的徵稿啟事後
  • 8尺整紙、16釐米單字,他以「大作」入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書家謝紅兵以楷書入展。平日謝紅兵涉獵的書體較多,為何他選擇楷書投稿?本也擅長小楷的他,為何又選擇大字楷書呢?在他的《創作手記》中,對這些問題做了回答,從中我們也可以學到投稿的技巧。
  • 100餘字的八尺楷書大作,將唐楷寫靈動,入了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湖北青年書法家謝紅兵的楷書作品庾信《從駕觀講武》中堂入展。整個2019年,謝紅兵除了在書法全國展入展以外,還在書法報舉辦的書法海選中獲得金獎,在多個展覽中入展,可謂收穫頗豐。
  • 他的兩件書法入國展,創作過程原來是這樣……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四川成都書法家龔斌的楷書、隸書兩件作品同時入展,成為這屆國展上,為數不多的多件作品入展的書法家。龔斌12屆國展入展楷書作品我思考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參與這一場文化盛宴。這麼多年來,我雖然一直在學習、積累、調整,但始終不太熱衷於參加這種高規格的展覽。
  • 他的楷書、行書、草書同時上國展,看起來也沒啥特別的
    他的楷書、行書、草書同時上國展,看起來也沒啥特別的,光羨慕沒用,2個外在特點值得學習。國展是全國書法篆刻展的簡稱,每4年舉辦一屆,被稱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是書法界的一場盛會,我們常說的「蘭亭獎」,雖然在規格上感覺要比全國書法篆刻展要高,但是「蘭亭獎」只有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才可以參加,並不能代筆全部的書法家,全國書法篆刻展則是誰都可以報名參加,所以才被譽為書法界的盛會。
  • 國展高手教你用楷書、行書寫春聯
    國展高手教你用楷書、行書寫春聯 當然要是有個老師教一教就更完美了 胡中一老師顏體講解 墨將書院邀請到 在十二屆國展中楷書、行書雙雙入展的 胡中一老師 用楷書和行書兩種書體教大家寫春聯
  • 不滿20歲的學生,憑啥書法能入國展?網友:誤人子弟!
    文 | 王呈祥不滿20歲的學生,憑啥書法能入國展?憑實力!書友推送文章:《不滿20歲的學生,憑啥書法能入國展?評委:有清晰的傳統功夫》。看到文中所說的入展作品,我認為:憑實力。入展作品就是上圖這件作品。據了解,該作品為《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入展作品,作者名叫李金昊,是吉林建築大學書法學院一八級學生,不滿20歲。
  • 他的行、草雙雙入書法國展,線條乾淨利落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湖南作者劉宗迪以行書、草書作品入展。劉宗迪12屆國展入展行書作品他入國展的行書作品,書寫的是元結的《石溪記》,用八尺整張白宣,以二王蘇字打底;入國展的草書作品,書寫的是淘澍的《舟溯湘江》,也以八尺白宣,參黃山谷筆意,
  • 怎樣備戰投稿2019「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專家支招
    第十二屆全國書法展楷書展於2019年11月26日在湖南長沙開幕。這屆國展楷書展入展的作品透露出什麼消息,後面接著到來的楷書國展應當如何準備和投稿?對此,我們專訪了知名書法研究人林泉先生。
  • 書法作品如何打格?國展上這件900字作品,打的格子絕了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山東萊陽書法家李明東的楷書作品入展。他的入展作品用的是八尺整張宣紙,洋洋灑灑900餘字,在展廳中很是顯眼。這件作品雖然巨大,但李明東在作品上打的格子很出彩,不死板、不凌亂,給作品增加了很多趣味。
  • 這八種書法風格和形式,最容易入國展!
    什麼樣的作品容易入國展,什麼樣的形式和風格比較受評委青睞,你是否還停留在幾年前的舊書壇中無法跟進時代,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受益匪淺,雲間總結了近十年的國展入展書法作品發現了以下八種作品最容易進入國展!
  • 闊別書壇數載,他再次投稿,以草書入書法國展
    在十二屆書法國展上,書法家鄭林以草書入展。他的這件作品入展,頗有點歪打正著的意思,一是他近些年很少參加展覽,基本算是退出「江湖」了,在朋友鼓勵下蔡再次投稿;二是這次國展他準備了幾件作品,尤其是他的行書作品自我感覺不錯,但最終卻落選了。
  • 拿毛筆都要用雙手,高癱農民苦練19年,草書行雲流水8次入國展
    因為他高位癱瘓,一隻手根本拿不起毛筆,只能用兩隻手握筆,一方面握筆時間一長,就會累得冒汗,另一方面,本來兩隻手握筆就沒有人幹過,比一隻手執筆寫字要難很多。   但他就是這樣一位牛人,他用兩隻手握筆寫字,不僅成為中國第一人,而且他寫的草書成為一絕,連續8次入國展。
  • 小楷難入國展?她以一手精妙小楷入國展
    學書法,解決技巧問題是首要的基礎課題。魏晉小楷技巧之難,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用筆;二是結字。魏晉小楷中尤其是鍾繇小楷,往往在用筆和結字都存在極大的變異性,這讓很多初學者無所適從。在這兩點上,陸晨雁老師都曾下足工夫與精力作了研究。
  • 2米多高、近1500字巨作入12屆書法國展,他在國展「梅開二度」
    在十二屆國展上,遼寧書家王鋼的草書作品入展。他在國展投稿前對以及落選「書法大廈杯」作品進行了反思,認為太像字帖可能是落選的原因。於是,在創作國展投稿作品時做了調整,最終順利入了國展。從其入展作品來看,還是帶有明顯的《書譜》風格的。
  • 為什麼周圍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他的書法怎麼樣?
    你說發現學褚遂良書法的人比較少,這是正常現象,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經典碑帖眾多,書法愛好者依個人喜好選擇學哪家。因為楷書四大家更為人所熟知,所以學他們的字就成為書法愛好者的普遍選擇。其實褚遂良的字很不錯,靈動飄逸,風格很獨特,他的書法很多人喜歡,褚遂良以楷書聞名,他的其它書體水平一般。
  • 12屆國展評委:楷書寫得太像行書而遭淘汰!冤不?
    關於楷書界定問題的分析與思考■李松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楷書投稿創歷史之最。面對大展的評選,人們最關注的是入選名單的結果,之後觀看入選作品。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十二屆國展楷書終評投票之後,有作品文本審讀的環節。
  • 彭洪順老師國展楷書投稿秘籍,值得收藏學習
    比如你寫柳體,在蘭亭獎或全國展基本是不可能入展的,但在楷書展,那就有這個可能,因為評審得照顧風格的多樣化與書體的全面性。比如首屆楷書展黑龍江田毅銘的那件柳體楷書作品,就已經被提名獲獎了的,沒有獲獎,是因為獲獎名額太少。既然是楷書作品展,當然得遵循楷書展評審規律與要求,因為他有一定的特殊性。
  • 《書法問集》538、隸書草書行書楷書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
    原來題目:學習書法,楷、隸、行、草能一起練嗎,效果好不好?為什麼?我是一人。篆隸草行楷,是不是還少了一個篆書。我們當代書法圈一般來說是五種書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如果提問者只是忘了篆書,篆書在我們日常生活也確實不那麼常見。如果提問者故意不提到篆書,說明就有個人的偏好了。
  • 國展評委李明,獲蘭亭獎的書法冊頁,「雨夾雪」寫法很奪目
    看看他的經歷,就大致有了答案:李明年輕時由安徽進京,此後連續在中國書法蘭亭獎以及書法國展上獲得最高獎,並由此成為第十二屆書法國展的評委、入國家畫院做導師。可以看出,他這些年一直走在書法創作的最前沿。李明第五屆蘭亭獎獲獎冊頁李明擅長多種書體,小楷精到,大楷開張,行草文雅,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多個展覽上獲獎的作品,來自於不同的書體,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對多種書體的研習,都處在比較高的水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