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0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用耳朵聆聽故事
用心靈感悟生活
這裡有情感夜話,有好書分享,有身邊人,有身邊事.....主播二一、阿暖、平子、花生生,周五、周六、周日每晚與您相約,用聲音溫暖夜的每一個您。
忙完一周的工作了嗎?快加入夜的不眠共振,共赴心靈之約吧!
如果「21世紀」是個名字,TA有21歲了
2021年,女兒就5歲了。曾幾何時,她的年紀不是以「年」為單位。開始是以「天」來計算,然後是「月」,所以才有「滿月」「百天」的說法。待到滿一歲,才用「年+月」的方式計算,比如一歲零兩個月;三歲之後,上了幼兒園,就只剩「年」的單位了。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01年,我,也就是女兒的爸爸,還是一個幻想著徵服世界的少年。那一年,我15歲,世界遠遠大於2001歲,究竟有多蒼老,無法計算,所以發明了一個叫「世紀」的詞。我15歲那年,世界進入「21世紀」,將20世紀成功送走,為新的世紀接風洗塵,好像世紀的跨越全是我們的功勞,是我們讓這個世界又漲了一個世紀,我們如同《伊索寓言》中爬伏在車上的飛蟲,心心念念著車輪前進有我們的力氣,我們讓車輪有了動力,我們徵服了世界。
如果「21世紀」是個名字,TA有21歲了。我們從上個世紀飛躍而來,當「21世紀」還可以用「小鮮肉」稱之的時候,我們卻早已是而立之人了,「小鮮肉」算什麼,比我們油膩嗎?不就是讓我們嫌棄的嗎?所以,20歲的「21世紀」要過去的時候,我們歡欣鼓舞,好像太多不愉快都會一掃而光。
我們準備好健強的臂膀,用力地擁抱著21歲的「21世紀」,箍得緊緊的,生怕漏掉一點點的運氣和彩頭。但,我們忘記了,那個被我們嫌棄的2020年,曾經也在2019年被我們以同樣的方式熱烈期盼過,可隨著300多天、12個月、4個季度的逝去,我們的期盼變成了幽怨,我們的熱烈變成了冷淡,曾經的白月光成了前襟上的白飯粒,曾經的硃砂痣成了蚊帳上的蟲子血,只有新人笑,總是舊人哭。
這新與舊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回首往事,自己便是舊人,目光向前,自己便是新人。以舊望新時,眼裡杏花春雨,楊柳不寒;以新望舊時,心湖驚濤巨浪,悲憾難絕。仔細想想,我們比「21世紀」年長,終究無法陪伴「21世紀」走完旅程,「21世紀」最後那些年的事情,我們看不到了。我們邁入「21世紀」時已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但「人生識字憂患始」的符印早已封在以後的歲月中,「21世紀」最初幾年的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了。
我們所有的希冀都在告別與告白的時光抒情中,告別一個世紀的小一歲的年紀,告白一個世紀的大一歲的年紀。如果世紀初的記憶已經模糊,網絡記憶中還會找到2001年的春晚舞臺,青春靚麗的歌手們演唱了一首名叫《二十年後再相會》的歌,今年正好就是「二十年後」,他們曾如此描繪21歲的「21世紀」: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那時的山那時的水,那時風光一定很美,但願到那時我們再相會,那時的春那時的秋,那時碩果令人心醉……
是讚美也好,是吐槽也罷,都不過是世紀長河中的一條條彈幕,而世界對於我們是巋然不動的,曾經夢想改變世界的少年早也沒了移山的愚公志、填海的精衛魂,唯一可告慰的,是眼前被標籤為「嶄新」的一天,還有一天天長大的女兒,21歲的「21世紀」,我帶你看過了;100歲的「21世紀」,你記得講給我聽。
作者的話
我想用擬人的手法寫一點類似獻詞的文字。2020年過去了,不知有多少人是懷念的,我見到很多人是嫌棄的,甚至用了很粗魯的字眼。我們常說時間無情,可每到一段時間結束,總會給時間貼上各種各樣感情色彩強烈的標籤,好像時間會愛會恨,有情有仇,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2020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像仇人,逆境與不順都是拜2020所賜,蹚過這一年的渾水,就會碧海藍天。我一方面與大家同一願望,一方面也為時間叫屈。時間無言,任我們標籤,是發洩與寄望的對象,其實世事無常,不能一股腦算在時間的身上,如果時間有魂,這個世紀也會哭得像一個21歲的孩子!
朗讀者說
都說一個人在成熟之後,會變得小心翼翼,特別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無論開心或是難過,無論喜歡或是深深的愛,在風平浪靜之下的是澎湃暗湧的波流。筆者此文,一氣呵成。在對未來充滿期盼與喜悅的情緒裡,又暗含著新舊更迭之悲;老少接力之悲;對2020報著最大期待,卻跌落深淵之悲。多種矛盾之間的巨大張力,讓文章意蘊雋永,需細品,方知細枝末節處的催人淚下。
2021,願諸君能不斷調適人生靶向,讓自己的心情與狀態從「新」出發,開心快樂,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 者 | 張國營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主播簡介 | 花生生:本名曾崢,有聲語言藝術愛好者,汲精勤不倦之大醫精神,願以聲為筆,繪萬冊畫卷,與君縱情山水,為心靈加溫。
編 輯 | 李 顏 曹琦涵
監 審 | 李振江
原標題:《如果「21世紀」是個名字,TA有21歲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