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美劇或美國電影的朋友肯定對汽車旅館這事物不會陌生,因為平均每兩部美國電影,就會有一部出現汽車旅館的場景。
基本上,電影裡出現汽車旅館的情節,要麼是接下來要發生兇案。
要麼是,男主角和女主角要幹羞羞的事情了。
所以說,汽車旅館在美國電影裡就是一個奪去生命以及創造生命的地方。
好了,不扯遠了。再發黃圖,恐怕途哥就要被查水錶了。
汽車旅館的英文是motel,意為motor(汽車)和hotel(酒店)的縮寫結合,基本構造就是以低層公寓設計為主,住客可以把車直接停在旅館前,從下車到進門不用兩分鐘,非常方便快捷,完全不用像住酒店那樣,在地下停好車,又要經過大堂,又要坐電梯,最後才到房間。
汽車旅館在某程度上,也算是美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因為美國作為「輪子」上的國家,汽車普及程度極高,而且美國人尊崇自由精神,開車自駕,在多個城市間「流浪」那是常有的事情,這種上了車想去哪就去哪的生活,正是由汽車旅館提供了棲息的地方,這也是汽車旅館在美國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不過,汽車旅館正如電影描述的那樣,並不是那麼美好。在城市裡的汽車旅館,由於價格低廉,所以基本上就是髒、亂、差的代名詞,是各種犯罪活動的溫床。但出了城外,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受地理位置影響,城外汽車旅館的住客一般流動性會較強,所以一般也是以過路客為主,整潔程度和安全指數都會上升不少。
國人作為全世界裡最會賺錢的一類人,如此好的商業點子為什麼就沒有人引入到國內呢?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人嘗試過了,而且不論是在城市還是旅遊景區都慘遭失敗,深究其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水土不服」。
首先是面向的群體太窄了,雖說現在國內汽車的銷量是一天比一天高,但實際的普及程度是遠遠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高的。而且二手車產業落後,價格虛高,市場到處存在欺騙現象,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30歲前不靠家庭是非常難擁有一輛車的。另外一方面,有了車,就會用來自駕遊了嗎?先不談願不願意開的問題,光是路上花掉的油費和過路費就是不少的一筆錢,所以在國內,要不是多人出行的話,一般都不會選擇自駕出行。
在我們國內,自駕遊大部分都是以家庭出行為主,有人會願意讓家人擠在這「流浪」味濃厚的汽車旅館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家出來玩是要找樂子的,可不是陪你來「體驗生活」的。有時間有錢願意「流浪」自駕的人雖然也有,相信各位在「之家」上也看過不少,但畢竟是少數,想依靠這幫人去維持旅館的運營,一個字,難!
在「公路」文化如此薄弱的國內,與其浪費土地修停車場,還遠遠不如用停車場的地再修一棟樓來得簡單直接。加上中國人實在是太多了,城市與城市之間有著無數的縣城與村莊,大大小小的賓館絡繹不絕,對比之下,汽車旅館根本毫無優勢,至於停車的話,出了城市你還擔心沒地方停嗎?
所以說,不要老是崇洋媚外,不動腦子就實行「拿來主義」,盲目追求老外有的東西,我們也要有。並不是所有的洋人玩意都能在國內行得通的,像在國外紅火的皮卡、房車、汽車旅館這些全部都在國內遭遇水土不服。如何結合國情,推出適合國人的產品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畢竟,我們是中國人,沒必要學著如何去做一個「外國人」。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