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Johns Hopkins 醫院發布了 2015 年至 2016 年抗菌指南,該指南主要是針對成人住院患者的治療建議。限於篇幅現摘錄其中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文中的藥物劑量都是成人劑量。本部分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和來源不明膿毒症相關內容。
感染性心內膜炎
如果是敏感菌導致的感染,相比萬古黴素而言更推薦使用 β 內醯胺類藥物;如果是過敏的患者,強烈建議採用脫敏療法。
治療監測的建議:
萬古黴素:目標谷濃度 15-20 mg/ml。
慶大黴素聯用治療革蘭陽性菌:日劑量:目標谷濃度<1 mg/ml;常規劑量 q8 h:峰濃度 3-4 mg/ml,谷濃度<1 mg/ml。
天然瓣膜心內膜炎
如果病原菌對 β 內醯胺敏感,強烈建議選擇 β 內醯胺而不是萬古黴素;對於過敏的患者建議採用脫敏療法。
1. 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最低抑菌濃度(MIC)≤ 0.12 mcg/ml:
青黴素 G 300w IU IV q4 h 用 4 周;
非嚴重過敏:頭孢曲松 2 g IM/IV q24 h 用 4 周;(青黴素 G 300w IU IV q4 h 或頭孢曲松 2 g IV/IM q24 h 用 2 周)聯合慶大黴素 3 mg/kg IV q24 h 用兩周;
嚴重青黴素過敏:萬古黴素用 4 周。
2 周的治療標準:心臟或心外膿腫;內生肌酐清除率(CrCl)>20 ml/min;患者非第八顱神經受損;致病菌不是乏氧菌、顆粒鏈球菌、孿生球菌。
2. 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0.12 mcg/ml < MIC ≤ 0.5 mcg/ml:
(青黴素 G 400w IU IV q4 h 或頭孢曲松 2 g IV/IM q24 h 用 4 周)聯合慶大黴素 3 mg/kg IV q24 h 初始治療 2 周;嚴重青黴素過敏使用萬古黴素治療 4 周。
3. 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MIC> 0.5 mcg/ml 和乏氧菌、顆粒鏈球菌、孿生球菌:
應進一步諮詢感染病專家。
I 型牛鏈球菌心內膜炎的患者需進一步檢查胃腸道排除腫瘤。
4.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只涉及右心的情況:
苯唑西林 2 g IV q4 h ,當苯唑西林導致肝炎時選用萘夫西林。
2 周的治療標準:靜脈給藥;經食管超聲(TEE)可以檢出左側心內膜炎,或者高質量 TEE;選擇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非 AIDS 患者(CD4<200);治療開始後 4 天內血培養陰性;沒有證據表明栓塞性疾病的治療不同於膿毒性肺栓塞;贅生物 < 2 cm。如果患者不符合 2 周的標準則治療 4 周。
5.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只涉及左心的情況:
苯唑西林 2 g IV q4 h;非青黴素過敏者,頭孢唑林 2 g IV q8 h;嚴重青黴素過敏,強烈建議脫敏治療或者選擇萬古黴素;慶大黴素聯合 β 內醯胺可以使血培養較快轉陰,但對死亡率沒有影響,因此對於老人和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應避免。
6. 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使用萬古黴素治療 6 周,複雜病情需治療 6 周以上且基於臨床表現。
人工瓣膜心內膜炎
人工瓣膜在剛開始的 1-2 年致病菌一般是葡萄球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2 年以後的病因和自然瓣膜心內膜炎相似。
經驗型治療:萬古黴素聯合慶大黴素 1 mg/kg IV q8 h
1. 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MIC ≤ 0.12 mcg/ml:
(青黴素 G 400w IU IV q4 h 或頭孢曲松 2 g IV/IM q24 h)用 6 周±慶大黴素 3 mg/kg IV q24 h 初始治療 2 周;嚴重青黴素過敏使用萬古黴素治療 6 周
2. 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MIC>0.12 mcg/ml:
(青黴素 G 400w IU IV q4 h 或頭孢曲松 2 g IV/IM q24 h)聯合慶大黴素 3 mg/kg IV q24 h 治療 6 周;嚴重青黴素過敏使用萬古黴素治療 6 周
3.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 2 g IV q4 h 治療 6 周聯合慶大黴素 1 mg/kd IV q8 h 初始治療 2 周;血培養轉陰後利福平 300 mg PO q8 h 治療 6 周。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4. 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
萬古黴素治療 6 周聯合慶大黴素 1 mg/kd IV q8 h 初始治療 2 周;血培養轉陰後利福平 300 mg PO q8 h 治療 6 周;如果苯唑西林對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敏感則治療類似 MSSE。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來源不清楚的膿毒症
經驗治療:培養是必須的,可以指導治療。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 g IV q6 h 或頭孢吡肟 2 g IV q8 h)±萬古黴素(如果有 MRSA 的風險)±慶大黴素;青黴素過敏:(氨曲南 2 g IV q8 h 或環丙沙星 400 mg q8 h)聯合慶大黴素聯合萬古黴素。
如果患者有產 ESBL 細菌病史或者懷疑腹部膿毒症或最近長時間(≥ 7 天)使用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頭孢吡肟,則改為美羅培南 1 g IV q8 h。
MRSA 的風險因素:中心靜脈插管;有其他留置物;有 MRSA 定植;3 個月內或最近有 2 周以上的長期住院;從監護室或其他監護設備撤出後;注射過藥物。
其他意見:
患者若腎功能不全或氨基糖苷無法耐受,可選擇 β 內醯胺聯合氟喹諾酮;經驗治療僅限於培養結果未明確前採用(最長 72 h);培養結果明確後應調整治療方案;如果培養是非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應當停用萬古黴素。
》》點我下載指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