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2021-02-08 多寶樂園學前教育

不是虎媽,也拒絕佛系

搞定學齡前娃的性格、習慣和能力培養,我喜歡用策略。如果你和我一樣,希望孩子有才、有趣,就一起加油吧!

你們肯定覺得,千媽最近好像是跟橋梁書扛上了,連續兩篇文章都在講它。實在是因為橋梁書對4-8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直接關係到孩子小學階段的語文能力。


關於這點,我特意和幾位比較專業的朋友探討過,她們分別是有著十幾年閱讀課積累的繪本講師,以及具備教學經驗且了解孩子狀況的小學語文老師。


探討中,大家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體會,表達了一個共識:


孩子的閱讀,不能一直停留在繪本上,隨著年齡增長、能力提升,必然要過渡到文字書上面來。


一旦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就很容易出現以下負面狀況:


。孩子讀了很多繪本,但識字量明顯不足;


。孩子只喜歡讀圖畫多的繪本,不願讀文字多的課本;


。孩子閱讀習慣不錯,語文能力卻不強;


中國橋梁書最早的發展,就源自臺灣地區在經過10多年繪本閱讀推廣之後,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雖有顯著提升,語文能力卻下降了,有的孩子已經到了高年級,主要讀書還停留在圖畫書階段,完全無法進入文字的世界。幫助已具有一定閱讀習慣的孩子,由繪本進階到文字較多的書本,就是橋梁書的設計初衷。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覺得很有必要給孩子上一些橋梁書了呢?:)


書單,我已經在《暑假助娃大量識字+獨立閱讀,親測這10本橋梁書最有效》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分享給大家了,有心急地小夥伴,上周就開始在後臺留言催我:千媽,貨已囤好,快上方法!


別急別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橋梁書的幾個伴讀方法。


生字注音法


孩子讀橋梁書,最大的攔路虎是識字量不足。


很多字不認識,讀起來就磕磕巴巴,容易帶來挫敗感,挫敗感多了,孩子就不樂意讀了。


這也是為什麼前期閱讀橋梁書,家長一定要伴讀的原因。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帶娃進門。


解決不識字的問題,生字注音是個簡便方法。不過,使用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孩子有拼音基礎,有勇氣有能力的媽媽也可以選擇陪讀注音版橋梁書的同時,順便把拼音教了。不過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還是不要同時進行,先教拼音比較穩妥。


大家去書店選書時就會發現,橋梁書裡,有注音版,也有非注音版。千尋幼兒園大班開始,學校就教了些拼音,有一定的拼音基礎。所以,剛接觸橋梁書時,我給她選的多是注音版,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陪她一起拼讀,能拼讀出生字,孩子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可以消減生字帶來的挫敗感。 


(圖片來源於繪本內頁)


待她和橋梁書混個面熟後,再上非注音版,漸漸適應沒有注音的純文字。


那如果孩子讀非注音版橋梁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咋辦呢?


這時,就輪到第二個方法上場了……

連蒙帶猜法


陪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我非常推崇「連蒙帶猜法」。


記得千尋四歲左右,大概是到了對漢字特別敏感的時期,每次和我們一起逛街,就會指著路兩旁的店招問個不停,「爸爸,這個字怎麼念?就這個,紅色的字。」


「媽媽,我知道這個字念美,美旁邊那個字是什麼呢?」


爸爸是直男,下意識耿直作答,「紅色字啊,念早!」


很快就被我批評了,沒策略嘛。


我的回答就蜿蜒曲折多了:「那你猜猜看,美和什麼字比較搭,美女?美人?美麗?」


在千尋開動腦筋轉轉轉時,我會提醒她觀察這家店,「你看店裡的人,他們在幹嘛呢,剪頭髮對不對,那麼,我們再想想,美什麼呢……」


「美發!」


「啊,對啦,千尋很厲害嘛。這個字念發,頭髮的發,這是一家讓頭髮變美麗的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連蒙帶猜法」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是,首先她得在記憶裡搜索已知詞語,然後要聯繫語境去琢磨,最後還得加點觀察力。


一個曲徑通幽的過程,收穫翻倍!


同樣的方法,伴讀橋梁書時也十分好用。


這個字不認識?別急,告訴孩子:

假設生字是隱形大盜,你就是聰明的小偵探,根據上下文和圖畫來猜猜,一定能破譯盜賊的名字。


話說「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千媽我從小到大就是語文學霸,高考語文差兩分滿分(不用羨慕,所謂術業有專攻,語文學霸的我常在自家小區裡迷路,掩面),語文學習上,我還是很有經驗的。


小學時候我就發現,很多同學在做閱讀理解題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某個字、某個詞不會,放棄整篇文章。


當時很不解,實際上只要結合上下文就可以猜出來的。


我的做法是先猜,再藉助字典確認,久而久之,對字的理解和字詞句的運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的語文能力就是從那時開始突飛猛進的。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教育中的「腳手架」理論,它常常被各種育兒文章提起。


「腳手架」(Scaffolding)理論認為,當孩子學習新東西時,他們需要來自於教師或其它成人的主動支持。


一開始,孩子依賴於成人的支持,但逐漸地,在獲得新技能、新知識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獨立。在橋梁書伴讀中扮演「腳手架」的我們,也要遵循這兩個特點:


積極的支持;

適時的退出。


千尋剛開始讀橋梁書的時候,對我的依賴最強,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媽媽,這個字念什麼?」


我一般會用前面推薦的兩個方法,鼓勵拼讀+連蒙帶猜先琢磨。


一段時間後,觀察到她識字量多了,閱讀變得順暢,就開始藉故離開。


「你先看著啊,媽媽整理下衣服。」


「我去廚房看看紅豆湯煲好了沒,一會再回來。」

……


中途撤離法實施之初,很容易遭遇「挫折」,往往是你離開不到半分鐘,耳邊就響起「奪命連環call」:



此時此刻,機智的老母親一定要有定力。


相信我,個別陌生字並不影響整篇閱讀,娃的SOS,主要還是出於本能的畏難心理。只要你堅持兩分鐘沒回應,孩子覺得故事吸引人,她會繼續看下去的。


估摸時間差不多了(從五分鐘到十分鐘,視具體情況逐步升級)再回來,官方解答一下她剛剛「求救」的生字。


漸漸地,千尋覺得反正等不到我,也懶得大呼小叫了。


就這樣,娃自主閱讀的時間,很自然地,一次次加長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於中美兩地的家長,用心帶娃,用心觀察。每天分享美式教育理念、素質教育心得、國內教育實踐,為3-12歲兒童家庭提供走心、專業、國際化的教育指引。


圖片 I網絡

 編輯 I 喵七

內容來源 I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繫刪除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相關焦點

  •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導讀: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小時候讀繪本故事,上小學不喜歡閱讀了?做好過渡閱讀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喜歡繪本故事,上小學不喜歡閱讀了?可是不少家長說孩子小時候喜歡繪本故事,小學不喜歡閱讀了?是因為沒有做好過渡閱讀,由繪本閱讀到文字閱讀過渡很重要,過渡不好,孩子會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本來很喜歡閱讀,慢慢不喜歡了,這是許多父母擔心的。
  • 繪本趣讀丨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就陪他讀 Owl Babies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都碰見過這些問題。從遲遲不肯出家門口時的「抗議」,到入園時的大哭大鬧......也許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是不聽話,想要留在家裡玩的表現。但其實背後,也許是孩子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哦!
  • 孩子"討厭"讀繪本,一讀就"犯困",孩子繪本真的讀"對"了嗎?
    聽到其中有位媽媽說孩子從1歲起就給他買繪本了,現在孩子5歲了,家裡的繪本到處都是,但孩子真正沒看過幾本,她帶著孩子一起讀的時候孩子也不太感興趣,讀一會就感覺困了,看別的書也是這樣。其實孩子的閱讀問題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孩子只有通過閱讀才可以拓寬視野,認識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但孩子就是不愛讀怎麼辦?
  • 孩子小時候讀了很多繪本,上學後卻不會閱讀?可能是缺乏3大能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關注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於是媽媽們早早就買好了繪本,孩子三四歲以後家裡的繪本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親子共讀」更像是一種親子互動,繪本中主要承擔講述功能的是「圖畫」,文字起到的只是補充說明的作用。孩子的閱讀能力更不是通過單純看繪本、看書就能提高的,如果想孩子真正學會閱讀,家長需要培養他這3大能力。
  • 繪本是孩子愛上閱讀的啟蒙老師,讀的越早,收穫越多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對於繪本的需求也更多,每年都會購買很多孩子喜歡的繪本,家中有專門屬於他們自己的書架,放滿了兄妹倆想看的繪本。而後來我開書苑,也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有繪本看,像哥哥妹妹一樣,每天都能讀上新的繪本。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 我為什麼堅持陪孩子「讀」繪本?不同年齡閱讀有技巧
    如果家長把書本交給孩子,他可能無法真正的學習到一些知識,而想起到繪本閱讀的目的,需要家長把內容讀給寶寶聽。給孩子讀繪本,可以讓他的詞彙量有一個飛速的增長,還能促進寶寶的語言習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興趣的增長。兒童繪本多為習慣養成、性格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有助於培養其健康性格、規範行為等。
  • 兒童啟蒙的誤區:「給孩子讀了3年繪本,才發現用錯了方法。」
    這樣下去父母費勁不討好,孩子還不開心。沒有聽讀詞彙積累做基礎,用繪本給孩子做啟蒙,可能很長時間都沒什麼效果。繪本好讀,但要會讀。,父母要了解的事許多人都認為國外的小朋友是從讀繪本學習英語的。像下圖那樣,家長可以指著紫色告訴孩子:This is purple. Purple. 讓孩子跟讀,加深記憶。
  • 10本真正適合零基礎父母的英文繪本,值得給孩子讀一讀!
    媽媽英語不好,難道就要孩子錯過那麼多優秀的英文繪本嗎?其實只要選對繪本零基礎媽媽,或者英語基礎不好的媽媽照樣能給孩子很棒的雙語環境!有很多英文繪本,就算媽媽英語基礎不好,甚至零基礎,也能帶孩子看。音視頻資源非常好找,輔助爸媽熟悉這些繪本;2. 重複句式多。學會一句基本整本書都能讀;3. 句式簡短,單詞常見。
  • 學完《四五快讀》,接下來給孩子讀什麼?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個困擾,學完了《四五快讀》前六冊,第七—八冊啃不動了,那接下來孩子的識字怎麼辦?給孩子讀什麼書才可以順利銜接?需要換一種識字教材繼續啃嗎?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先要梳理下孩子學完《四五快讀》前六冊後的實際情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孩子的識字量有多少?(測字app或測字表均可測)2,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
  • 為什麼孩子讀的繪本一直止步不前?過來人總結4個關鍵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閱讀感到焦慮:我家的孩子明明已經到了可以看章節書的年齡,但是依舊喜歡看繪本,到底該如何引導他過渡到章節書閱讀呢?亦或是孩子的識字量明明已經夠了,但就是討厭章節書閱讀,這可怎麼辦?孩子不僅不喜歡閱讀章節書,連繪畫書都不喜歡怎麼辦?
  • 開啟孩子想像力的繪本怎麼讀?(中)
    家長就覺得這樣的書我們這麼一讀,也沒幾個字兒,孩子可能覺得就不盡興,就會覺得花了錢就買了幾個字兒,兩三分鐘就讀完了,這是不是太不值了? 我們今天就跟大家結合幾個繪本兒來說一說這種類型的繪本要怎麼讀。因為我們知道想像力非常好的繪本兒都是那種這個作者的腦洞都是非常大的,比總統套間兒都大,可是我們要照著念,就體會不到這個腦洞到底大在哪兒,那這樣的書就大材小用了,這是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讀不好這種繪本兒的原因就是照本宣科,照著念就不行。
  • 如何磨孩子的英語耳朵?西瓜視頻打開孩子語言學習的窗口期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說到了她家今年讀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這孩子不愛說話,和小夥伴在一起玩也很少有語言交流,這讓朋友很著急。她說,身邊同事的孩子都開始學英語了。她很著急,在苦惱該如何磨孩子的英語耳朵呢?好一點的英語培訓機構,費用都不少。我們上學的時候,每天都坐在教室裡讀英語,可是,當我們真的要用英語去交流的時候,內心卻很惶恐了。
  • 小心讀多錯多
    但讀了一段時間後,小潔發現剛開始寶寶還很開心,沒過多久孩子完全就沒熱情了,現在更是不願讀繪本了。小潔很是不解,特意打電話向表姐請假,原來小潔在給寶寶讀繪本時,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總忽略繪本上的畫面,然後用手指著繪本上的字,告訴孩子怎麼讀,然後第二天在講的時候就考寶寶怎麼念,孩子總是回答不出,自然也就不願意再讀繪本了。
  • 開啟孩子想像力的繪本怎麼讀?(下)
    接下來,我們再分享一本繪本,在想像力這個領域裡頭也是好評無數啊,很多小學都用這個繪本來做作文的一個引導型的素材,這個繪本名字就叫做《小真的長頭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孩子一起讀過這個繪本,我們來一起讀一下。
  • 名師指導:英語自然拼讀繪本如何讀?
    我們昨天的文章講了如何給學前啟蒙階段的孩子講英文繪本(回顧可戳 :英文繪本囤了一堆不會讀
  • 一讀繪本孩子就亂跑,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要想讓孩子喜歡讀書,時長、環境、圖書內容各方面都需要做好。1.讀孩子喜歡的書 想要孩子喜歡閱讀,圖書內容是最主要的。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好玩的、貼近他生活的內容更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 孩子讀英文繪本時,家長要不要幫孩子翻譯?
    你給孩子讀英文繪本,還沒等你一句話讀完,孩子就不停的問,「什麼意思什麼意思?」一本書五個故事,你讀了三個,就不停的被孩子打斷,問中文是什麼意思。,那麼家長是不是該直接給孩子翻譯呢?探討之前,家長要明白,讓每個孩子都能從原版故事中體會快樂,翻譯不翻譯,都要根據孩子的個體發展來考量如果孩子0-6歲,讀具象繪本,不翻譯這樣的話,久而久之孩子的語音感和猜測能力會被培養出來。
  • 英文繪本怎麼讀?不同段位家長的親子秘籍在這裡
    比起給孩子選什麼繪本,更多的家長關心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繪本閱讀要重複讀嗎,一遍又一遍?」「需要一邊讀英文繪本,一邊給孩子翻譯嗎」「讀到自己不認識的單詞怎麼辦?直接跳過還是當場查字典?」確實,就「如何高效讀英文繪本」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多要學習的。很多家長一提到讀英文繪本,就會說自己英語基礎差,不想讀。
  • 千萬家長想要知道,如何更好地給孩子讀繪本故事?
    寶媽經常會問一個問題,繪本應該什麼時候讀?是應該每天都要讀嗎?由媽媽帶著讀,還是爸爸帶著讀比較好呢?可以用電子設備代替爸媽講故事嗎?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很多關心孩子成長地父母。事實上,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這個問題。其實,給孩子講繪本地時間並沒有標準要求,可以根據家庭地實際情況來設定。因為,絕大多數家長白天要上班,所以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成為比較理想化地時間。畢竟,在睡前地那段時間,這些淘氣包會乖巧得像只小綿羊一樣,為了能聽到有趣地繪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