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奔馳A級、B級本來就是前驅車型,同平臺下奔馳又推一款轎跑車型奔馳CLA在國內上市,它能否成為轎跑的代表?奔馳MFA平臺到底有何玄機?還有哪些車型來自於這個平臺,它們有何共性?下文我們來簡單探討奔馳品牌旗下的四款前驅車。
● 淺讀MFA平臺
這裡說的MFA,並非藝術專業碩士學位(Master of Fine Arts)的縮寫,也不是Malicious False Alarm惡意虛假警報,更不是「免(Mian)費(Fei)啊(A)」的簡稱。而是奔馳在2011年125周年慶典上發布的Merecedes Front-wheel-drive Architecture(可譯作:奔馳前驅架構)。顧名思義,它就是奔馳為了打造前驅車型的一個模塊化平臺。
奔馳MFA平臺的誕生,用於取代上一代被稱作「三明治式」設計的底盤結構,「三明治式」是奔馳設計的一款底盤結構,其特點為底盤採用夾層設計,發動機位置靠下,車身地板和座椅高度經過提高,可以減輕車禍事故時正面撞擊對乘客造成的傷害,並且可以擁有更佳的駕駛視野。
誕生於「三明治式」平臺的奔馳A、B級,並沒有推出性能版車型,可能是因為該平臺誕生的車型高度相對較高,操控和運動性都不好調教。而MFA平臺則能夠幫助設計師調教出較低矮的車型,比如在MFA平臺下誕生的新一代奔馳A級,車身高度大大降低,而且採取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掛,這種改變,正是為操控而生的選擇。
再說了,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模塊化戰略已經是大勢所趨。奔馳推出MFA平臺,除了能夠為奔馳豐富車型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更能夠把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後,奔馳能夠更進一步把資金用在科技研發上。
● MFA的使命
我知道,「使命」這個詞言重了。不過新平臺的誕生,就意味著奔馳品牌將為新車型作出一些改變,奔馳MFA平臺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其實奔馳MFA平臺跟寶馬的UKL平臺比較相似,主要用於生產小型車以及緊湊級別的車型,轎跑、跨界、小型SUV也是奔馳MFA平臺所長。
奔馳MFA平臺將在操控性以及舒適性方面下重功夫,採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掛的底盤結構、車身高度降低、而且還有利於規劃性能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 MFA的動力陣型
奔馳MFA平臺主要用於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包括我們熟知的1.6T、2.0T發動機,另外在歐洲市場上還有一款1.8L柴油動力,不過我們中國市場肯定接觸不到。
● MFA在中國
作為全球化平臺,而且奔馳向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MFA平臺肯定不會忽略中國市場。有消息指出奔馳將把MFA平臺放在北京的第二廠區,並且會用於投產奔馳新一代A級和B級以及小型SUV GLA,不過至截稿當天仍未有確切消息。
● MFA平臺車型
MFA平臺下還有哪些車型?詳見下表:
奔馳MFA平臺新車 | |
車型 | 進口與售價 |
新一代奔馳A級 | 25.20-35.80萬元 |
新一代奔馳B級 | 27.80-36.80萬元 |
新一代奔馳CLA | 北京車展上市/或30萬元起 |
奔馳CLA45 AMG | 北京車展亮相/或38萬元起 |
奔馳CLA獵裝版 | 預計2015年進口 |
奔馳GLA | 今年內進口/或33萬起 |
奔馳BLK | 近期消息欠奉 |
從表格可見,奔馳A級、B級已經進口國內,未來有望國產。奔馳CLA還將於本月北京車展公布售價,其性能版CLA45 AMG也有望進口國內。未來CLA獵裝版和BLK都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相關文章:
新C級/GLA/CLA領銜 奔馳2014新車計劃
//www.pcauto.com.cn/nation/355/355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