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檢查報告中,這3個指標很關鍵,若有異常,警惕腎臟問題

2020-12-17 家庭醫生在線網

腎臟在身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生成尿液,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當腎臟受到50%的損害時會引發多種症狀,做檢查時各種指標會發生異常。需定期做腎功能檢查,如尿檢、生化、B超和血常規能評估病情的嚴重性,了解腎功能損傷情況。

腎功能檢查中主要看哪些指標?

1、血生化指標

血液生化指標包括胱抑素C和血肌酐,還有尿素氮以及尿酸等都能反映腎臟排毒功能。血肌酐能判斷腎臟分期,不過大部分腎病患者早期並不會有肌酐升高的情況,因此不能判斷早期腎功能情況。尿素氮和尿酸指標有廣泛性,即使沒有腎臟疾病,這兩個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也不能作為判斷腎病早期的指標,不過能代表中後期腎臟排毒功能。胱抑素C是較敏感的指標,跟血肌酐差不多,能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內源性指標。當以上指標出現異常時,提示腎病已發展到4~5期。此階段患者應注重於排毒治療,及時減輕腎臟代謝負擔,防止發展成尿毒症。

2、腎小球濾過率

腎小球的主要作用是濾過,在腎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濾率能評估腎臟整體情況。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這說明有很多腎小球等細胞出現纖維化或完全壞死,腎臟也逐漸萎縮。雖然腎小球受損是不可逆的過程,不過能提前阻止腎小球病變,延緩腎衰竭。

3、尿蛋白相關

8成以上的腎病患者體檢時發現尿常規異常才知道自己得病,最敏感的指標是尿潛血和尿蛋白,前者能評估腎臟內炎症反應的活躍程度,後者能反映出腎小球損害情況。尿蛋白相關的指標有尿常規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尿,還有24小時尿蛋白定量以及肌酐比。尿蛋白最易發生異常,不過反應腎功能有不定性,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如飲食習慣、運動量和喝水量。若尿蛋白呈現2+或3+需進一步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看一看腎小球受損的情況。

白蛋白能檢測繼發性腎病蛋白流失的情況,如高血壓腎病或糖尿病腎病。若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超過30毫克,需第一時間去醫院做檢查,這說明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受到損害。 尿蛋白是影響腎功能獨立的高危因素,若尿蛋白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會促進病情向尿毒症階段發展,所以無論腎病屬於早期還是中後期都要關注尿蛋白指標。

溫馨提示

腎病患者最好是每6個月做一次血液肌酸酐、尿液和尿素氮檢查,能及時了解病情發展進程,評估藥效。同時要調整好生活節奏,避免吸菸喝酒。積極預防感冒,若出現不明原因水腫和小便中有泡沫,需及時去醫院做篩查。同時要控制好血壓、血脂和血糖,不能濫用止痛藥、中草藥和各種感冒藥等,必要時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腎功能檢查報告,哪幾項指標最關鍵?3個數「暴露」腎臟狀態》,腎病之家,2020-11-152、《尿常規是腎病最直觀反映,拿到化驗單,1個關鍵指標記得看清楚》,尚醫健康,2019-09-17

相關焦點

  • 腎功能檢查報告,哪幾項指標最關鍵?3個數「暴露」腎臟狀態
    體檢中,對腎臟這個身體重要器官的相關檢查不可缺少。其中隨著腎病人群的增長,體檢中對於腎臟功能的檢查尤為重視。有些患者腎功能檢查正常,但卻可能得了腎病,其中與腎臟自身的代償性強大有關。尿蛋白相關指標分別是:尿常規尿蛋白、進一步檢查:微量白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尿常規中尿蛋白是最易發現異常的一項指標,但反應腎功能具有不確定性,易受到外界影響因素幹擾,如喝水量、運動、飲食等等。如果出現+、2+、3+等,必須進一步查定量,明確腎小球受損的情況。
  • 監測腎功能,需要做3類檢查,2項指標最關鍵
    這幾種疾病,都會造成腎功能損害。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報導,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腎臟病,而且,多數腎臟病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腎功能的損害是漸進累積的過程,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那麼,通過哪些檢查可以監測腎功能呢?咱們現在來解析。了解腎功能,通常有3類檢查手段,分別是影像學檢查、尿液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常用的有3種。
  • 這4大類問題,可通過尿常規揪出,檢查報告上這3個項目值得關注
    1、腎臟類疾病正常情況下尿液中沒有尿紅細胞,或僅僅有個別紅細胞。若尿常規檢查中發現紅細胞隱血陽性,數值超出參考數值範圍,提示尿液中紅細胞超標。紅細胞超標需警惕腎臟類疾病,如腎臟出血和腎結石,也有可能是腎出血或腎炎。不過某些生理因素也會增加紅細胞計數,因此檢查前不能做劇烈運動,女性做尿常規檢查時需選擇非月經期。
  • 這5個行為,正一點點損壞你的腎,排尿有3個異常,警惕腎臟受損了
    這6個行為,正一點點損壞你的腎,排尿有3個異常,警惕腎臟受損了行為1:喝酒喝酒最傷肝腎,不可忽視。一旦排尿有3個異常,警惕腎臟受損了尿液,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風向標」。其中,尿液的變化,是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會影響病情發展。
  • 懷疑腎臟有問題?這3個檢查項目,或能幫你了解清楚
    如果懷疑腎臟出現問題,應該進行蛋白質定量檢查,通過蛋白質定量檢查能夠了解到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也能夠從側面反映腎臟是否功能受損。部分人在腎臟部位出現疾病後,常有的表現就是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多,也是腎臟功能受損的標誌。
  • 慢性腎臟疾病,有6類指標,能夠反映腎功能狀況
    個患有腎臟疾病,而且,大多數人對病情並不自知。大家都聽說過,如果腎功能受損,會出現蛋白尿。那麼,除了這個變化以外,還有哪些生理指標,可以反映腎功能以及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或控制情況呢?咱們現在來解析。慢性腎臟病,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的不可逆改變。慢性腎臟病,是腎臟功能衰竭的起始,但是,並不是所有腎病患者都會進展到腎衰竭。腎病的早期,腎功能具有代償性,發展到中晚期,導致腎功能不全,出現多種併發症。
  • 腎好不好,看身體這十個變化!若超過3個,警惕腎臟或已發生病變
    腎臟負責人體水鹽代謝平衡,倘若腎臟發生病變,水鹽代謝紊亂,身體水分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導致患者水腫現象。該現象通常在眼部、臉部、腿部等部位較為明顯,日常中若這些部位的水腫持續時間較長或是水腫不消退,就要考慮腎臟病變,及時就醫檢查,以防腎病危害身體健康。2、胃口不好。腎臟病變所致的水鹽代謝平衡紊亂,會使患者消化道出現水腫現象,影響胃腸道正常功能,引發消化不良,患者常表現為胃口不好。
  • 體檢報告中5個指標,出現異常請提高警惕,牢記3個解決措施!
    近些年以來,心梗以及腦梗這兩種疾病,每年都有著升高的趨勢,甚至年齡群體也正在趨於年輕化;一些年紀輕輕的人,都會因為心源性猝死而早早離開人世;所以我們平時需要定期去醫院進行你體檢,從而幫助我們及時發現疾病的苗頭。體檢報告中5個指標,出現異常請提高警惕,牢記3個解決措施!
  • 如何早期判斷腎臟是否出現異常?這五個指標告訴您!
    這完全是因為咱們的腎臟是位不願「喊累」的主,平時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就算了,工作壓力大了、機能開始受損了也咬牙堅持、一聲不吭的,所以早期腎病常常被人忽視。而當腎開始「喊累」了,通常病情便已發展至中晚期了。那麼如何未雨綢繆,及時在早期判斷腎臟是否出現異常呢?那就少不了這五項檢驗檢查指標的「幫忙」了!
  • 不論男女,「晨尿」若沒有出現4種異常,祝賀,腎臟還算強壯
    不論男女,「晨尿」若沒有出現4種異常,祝賀,腎臟還算強壯一:尿液顏色異常對於正常人而言,晨尿的顏色會有一點偏黃,但是沒有沉澱物,也沒有大量的泡沫,主要是夜間沒有喝水,尿液長時間儲存在膀胱內,濃度比較高,所以顏色偏黃。
  • 腎功能不好要做哪些檢查?這3項必查,不用糾結
    不論是日常體檢還是腎病治療平時的檢查,判斷腎功能好壞,都需要做一些腎臟相關的檢查。通過各項檢查結果中,可以更準確的了解腎臟的情況及病情的變化。腎功能不好,這三項檢查必查,不用糾結!尿液檢查之三大檢查項目尿常規檢查尿液常規檢查中的各項指標,主要反應兩方面問題,炎症問題和腎臟問題。
  • 遇到頑固性高血壓時,要警惕是否有腎動脈狹窄,需要檢查腎功能
    到了醫院後,醫生告訴她需要檢查腎功能時,她有些不大情願,說高血壓不是心臟的事嗎,檢查腎臟幹什麼? 不過後來在家人的勸說下,老人終於進行了腎臟檢查,確診了腎動脈狹窄。醫生告訴她,這就是造成她血壓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
  • 男人生殖問題跟腎沒關係,出現這4個異常需警惕,這才是腎臟有問題
    很多人一談到男人生殖健康問題,總會把腎臟扯進來,不是腎陰虛就是腎陽虛,然後開始各種補腎操作,這些年不知道腎臟背了多少這樣的黑鍋。腎功能異常有它特有的症狀,而生殖健康也有它自己的病因,幹嘛動不動就要把兩者混為一談呢?
  • 不想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腎友要抓住5個關鍵時間點,減輕腎臟負擔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擔憂的是發展到腎衰竭階段,這就代表著病情惡化且壽命縮短。一旦確診腎病需接受科學規範性治療,抓住治療黃金期就能防止病情惡化。 腎友抓住哪5個關鍵時間點,可避免腎衰竭纏身?
  • 看腎功能好壞,不止是肌酐、尿蛋白!這4類指標異常往往更麻煩!
    43歲的佟女士是一位慢性腎病患者,剛開始檢查尿蛋白定量2.1g,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素治療後,蛋白定量已經下降到了0.6g,腎功能、血壓等其他指標也控制得不錯。拿著檢查單回家開心了沒幾天,前兩天卻由於昏迷住了院! 這讓佟女士一時難以接受。
  • 世界腎臟日:三大常規檢查之一的尿常規檢查可以代替腎功能嗎?
    有人認為尿常規的檢查結果可以完全代表腎臟功能,為什麼查完了尿常規,還要做腎功能的檢查?其實兩者差別大著呢,下面來看看它們差別在哪?
  • 體檢報告看不懂?這5項指標異常需警惕,或許是時候做3這件事了
    最近這幾年,腦梗和心梗發病率逐年升高且趨於年輕化,甚至年紀輕輕的人,因為心源性猝死而丟失寶貴生命,因此需定期去醫院做體檢,能及時發現疾病苗頭。需警惕體檢報告中哪幾項指標異常?通常測空腹血糖,若空腹血糖超過7毫摩爾,需進一步做複查明確血糖是否有問題。以上幾個指標異常怎麼辦?1、明確診斷檢查報告上顯示以上幾種指標存在異常,需去心內科專科醫生處就診,進一步做檢查,明確診斷且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腎病不想尿毒症,必須要盯住3項關鍵指標,腎功能或可安然無恙
    防範尿毒症的發生,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腎功能的進展速度。治療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觀察腎功能的一舉一動,其中有一些指標具有明確的評估價值。腎功能是好是壞,這些指標一看便知!血紅蛋白——不能低於100g/L血紅蛋白指標是腎病進行血常規檢查後重點要關注的指標之一。但由於沒有血肌酐那麼「知名」,常被忽視掉。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表明存在貧血。腎病進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後,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
  • 看懂痛風檢查報告,需要理解五項指標,後續治療全靠他們
    對於痛風一般的體檢,主要是查腎功能的各項指標,最主要的是會對肌酐、胱抑素C、尿素、尿蛋白、尿酸這五項進行檢查。但很多時候患者由於對醫療知識不夠了解,面對體檢報告時總是有各種疑問。這些檢查指標中,哪些是痛風的的信號呢?
  • 了解腎功能,需要定期檢查,盯緊尿蛋白和血肌酐
    了解腎功能,定期做檢查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高尿酸血症,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這幾種疾病,都會造成腎功能損害。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報導,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腎臟病,而且,多數腎臟病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