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兩顆腎臟,
好比「淨水機」,
給人體淨化血液,
約每分鐘淨化1升血液,
1小時可將全身血液過濾12遍。
然而,
如此強大的腎,
卻十分容易受損,出現病變。
近年來,慢性腎病更是高發,並且趨於年輕化。
這6個行為,正一點點損壞你的腎,排尿有3個異常,警惕腎臟受損了
行為1:喝酒
喝酒最傷肝腎,不可忽視。
喝酒會影響機體中氮的平衡,增加蛋白質的分解,增加血液中尿氮素的含量,便會增加腎臟負擔,飲酒還會導致血肌酐增高,是腎功能損傷的強烈信號。
行為2:吸菸
吸菸者,腎功能下降,較非吸菸者,整體高83%,下降速度較快。
吸菸與腎臟病,呈劑量依賴性相關,即吸菸越多者,其腎損傷風險越高。
行為3:吃鹹
鹹味入腎,過食鹹味傷腎,腎最怕「鹹」。
吃得過鹹,會加重腎臟排洩負擔,容易誘發腎臟病變。
行為4:憋尿
憋尿會導致尿液滯留膀胱裡,易滋生細菌,使細菌逆行造成腎感染。
而長期的腎臟感染,容易形成腎臟疤痕,導致腎功能下降,甚至誘發腎衰竭。
行為5:染髮
經常頻繁的染髮,最隱匿的傷害是腎損傷。
染髮劑和所用的染料含重金屬,如含量超標,就會嚴重損害腎臟。
鉛、汞、砷等重金屬化合物有腎臟毒性,長期小量接觸易發生慢性腎臟損害。
行為6:勞累
過度勞累,會損害腎臟,甚至導致腎病復發。
身體長期過度疲勞,是引起腎炎的主要誘因之一。
一旦排尿有3個異常,警惕腎臟受損了
尿液,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風向標」。
其中,尿液的變化,是反應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會影響病情發展。
腎臟病變的早期,可通過觀察尿液變化,發現腎功能損害的一些「蛛絲馬跡」。
異常1:尿液出現大量泡沫
當腎功能受損,腎小球、腎小管受損,便會導致多餘蛋白等雜質漏出,導致尿泡沫產生,久久不散。
異常2、尿量變多或變少
不論是,尿液太多,或是太少,都說明腎功能,出現了異常。
尿量超過2500ml,表現為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腎小管出了問題。
尿量低於400ml,意味著腎臟基本停止「工作」了,體內毒素無法排出,易誘發尿毒症。
異常3、尿液顏色變化
尿液的顏色,可以說是腎臟的「晴雨表」,當它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時,都要警惕腎臟問題。
養護腎臟,堅持做好「五多五少」
1、多食黑
五色養五臟,黑色入腎,可滋補腎臟。
黑豆,被譽為「腎之谷」,補腎強身。黑芝麻,補肝腎。
桑葚,滋肝補腎、滋陰、黑髮。黑枸杞,補腎益精、活絡通經。
2、多飲茶
飲茶,是養腎最簡單的方式之一。
茶水可衝淡尿液,促進腎臟排毒,減少腎臟負擔。
兩餐之間,用一些利尿護腎小植物,泡水代茶飲,簡單方便。
蒲公英、玉米須、枸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多泡腳
腎經來於腳底,足部保暖,可溫補腎陽,養護腎臟健康。
堅持用熱水泡泡腳,可疏通經絡,呵護腎臟,助力身體健康。
泡腳,一定要泡透,這樣才能更好的刺激腳部經絡,保護腎臟健康。
用38℃-40℃左右的泡腳水,一定要摸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如果,泡腳的時候,同時加點生薑水,或者肉桂水,溫腎助陽,效果更佳。
4、多搓腰
腰為腎之府,經常搓腰眼,可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再向上摩擦,上下來回揉搓,至皮膚微紅,有熱感為宜。
5、多揉耳
腎開竅於耳,耳朵也被稱為「腎開關」。
經常搓耳朵,可通經活絡,有助於強健腎氣。
伸出雙手,用食指、中指、拇指揉外耳廓,從上往下2分鐘以耳部微熱為宜。
6、少油膩
吃得過於油膩,大魚大肉高蛋白,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使腎臟處於「超負荷」狀態。所以,養護腎臟,飲食要清淡一點,葷素搭配。
7、少藥物
濫用藥物,對腎的損傷非常大,會影響腎功能,甚至會引起腎衰竭。
一定要正確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莫濫用藥物。
8、少熬夜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有著重要作用。
一旦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易導致免疫力低下,誘發腎病復發。
並且,熬夜晚睡的人,腎臟功能下降速度會更快,一定要格外注意。
9、少久坐
長時間的久坐不動,是比較傷腎的。
久坐不動易造成膀胱壓迫,出現膀胱經氣的運行障礙。
一旦膀胱的功能出現失常,就會引發腎臟變虛,不利於腎臟健康。
所以,一定要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每坐下45-60分鐘,起來活動一下。
10、少隱忍
腎臟病變比較隱匿,很多人出現不適也不去檢查。
但是,這樣隱忍,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容易小病拖成大病。
一定要重視腎臟的檢查,出現異常,儘早檢查,早發現,以免錯失良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