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懷孕方式要人命
1、子宮頸懷孕
這是一種罕見的著床,受精卵掉到子宮頸管而著床在子宮頸上,詳細發生的原因並不清楚,可能與之前子宮頸手術或受傷有關。自然發生率約9,000分之1。但在做試管嬰兒的病人身上,機率會大幅增加到1,000分之1。
由於子宮頸不像子宮肌肉層般具有彈性,不會增生擴大來容納胎兒發育成長,幾乎不可能成功順產,通常在第一孕期結束前就會出問題,臨床上主要症狀為無痛性陰道大量出血。
由於子宮頸不具有子宮內膜組織來做為胎盤與子宮之間的接口,所以胎盤或絨毛膜組織會直接侵入到子宮頸內的血管,一旦剝離,往往引起大量出血,難以收拾,常常需要切除整個子宮來止血。
內診時可見子宮頸外口被撐開,子宮頸脹大,若不確定,最好馬上做超音波檢查,千萬不要貿然用探針伸入子宮頸,或直接施行流產手術,這樣常常會引發大出血,一發不可收拾。
2、剖腹產疤痕懷孕
前胎剖腹產會在子宮下段傷口留下疤痕,如癒合不佳常會形成一個小凹陷,稱為剖腹產疤痕憩室。有時胚胎掉到這個憩室內,著床到疤痕上,稱之為剖腹產疤痕懷孕。
因疤痕組織張力小,表面又薄,當胚胎長大時會把這疤痕撐破,引起大出血。發生率約2,000分之1,與剖腹產次數無關。症狀主要是腹痛、內出血及陰道出血。利用超音波診斷,可見到胚囊著床在子宮下段剖腹產疤痕內,與子宮頸管有一點距離,疤痕表面往外突出。
3、宮角或間質部懷孕
所謂子宮角或輸卵管間質部,大致是指在兩側輸卵管與子宮相接,進入子宮後在子宮肌肉層的那一段,由於這一小段非正常內膜組織,當胚胎著床長大後會把子宮角撐破,事實上這也是子宮外孕的一種,並不常見。
因子宮角肌肉層有點厚度與彈性,所以破裂時間較輸卵管外孕來得晚,約在9~10周以後,但因為是子宮肌肉層破裂,出血速度很快,有時後到醫院時已經休克,沒有及早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造成子宮角懷孕的危險因子與輸卵管外孕差不多,如骨盆腔發炎、骨盆腔手術、子宮畸形、或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另外它也常發生在輸卵管切除之後的病人身上。
4、前置胎盤
胚胎著床在子宮內,但胎盤發育時整個著床位置太低,以致於蓋在子宮頸內口上,也算是不正常著床,因出口被胎盤擋住,將無法自然生產。當子宮頸因子宮收縮而有變化或開口打開時,會導致其上的胎盤剝離,引起出血,發生率約千分之4。
好發於經產婦、高齡產婦、多胞胎、前胎剖腹產者,曾接受過流產手術或子宮開過刀的孕婦。主要症狀為無痛性陰道大出血,多發生在34周以後,常會導致緊急剖腹產。診斷方面要靠超音波,如有懷疑不要貿然做內診檢查,這會導致大出血。這胎前置胎盤,下一胎復發率約4~8%。
5、植入性胎盤
這是一種極危險的胎盤著床形式,正常胎盤與子宮之間隔著子宮內膜,內膜本身可以阻止胎盤上絨毛膜細胞入侵,當子宮內膜受傷時,胎盤便有可能直接侵入子宮肌肉層,甚至吃出到子宮外面,稱之為植入性胎盤。
當生產時胎盤將與子宮牢牢結合,無法分離,勉強分離將引起大出血,有生命危險。發生危險因子以前胎剖腹產最為常見,一旦胎盤發育到子宮上的剖腹產傷口時,就有機會沿著這個傷口往子宮肌肉層吃出去,其它危險因子包括內膜搔刮手術,經產婦等。
要特別注意的是,剖腹產愈多次,愈容易發生,4次以上剖腹產,如有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機率將高達一半以上。過去在產前診斷不易,目前利用超音波有85%以上可在產前診斷出來,尤其是用杜普勒超音波評估胎盤血管分布,有很大幫忙。
二、破解懷孕四大禁忌
1、懷孕前三個月不能說
專家表示,這個禁忌應該是根據醫學的原理,只是流傳多年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禁忌色彩。因為要到懷孕9~12周時,超音波才能照出胎兒的人型,而在懷孕的前12周,胚胎有1/5的機率會因染色體或基因異常而自然流掉,流產的機率不低,若已把懷孕的好消息告知天下,就怕是空歡喜一場,面對眾親友的關切,只是徒增孕婦的壓力。因此,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項禁忌其實是有道理的。
2、不可拍孕婦的肩膀
專家認為,這項禁忌是為了防止孕婦受到驚嚇。驚嚇是否會導致孕婦流產或早產?其實在醫界也是眾說紛紜,不過專家解釋子宮與整體的身心狀態習習相關,驚嚇、情緒不穩、過度勞累,都容易造成子宮收縮。一般來說,28周之前的孕媽咪在正常狀況下不大會感覺到子宮收縮,要到第三孕期以後,為了接下來的生產做準備,才會偶而感覺到子宮收縮的情況。
3、不可搬家、移動室內擺設
專家表示,這個習俗的由來應該是怕孕婦太勞累所致。搬家一定會勞心勞力,過度勞累有可能會造成流產、早產,為了讓孕婦多休息,所以有此一說。
4、不可釘釘子、縫紉線、動剪刀
專家指出,這跟搬家、動家具的理由一樣,都是擔心孕婦過度勞累所訂出的禁忌。傳統禁忌認為孕婦動剪刀會生下「兔唇」的孩子,不過現代醫學發現,造成寶寶兔唇的原因是複雜的,有可能是環境與基因等因素互相影響而成,與孕婦「動剪刀」沒有關係。
三、孕後不再「步步驚心」
自從懷孕後,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反正就是禁禁禁,忌忌忌,愁死了有木有?!害怕,怕吃錯東西怕對胎兒有危害;心累,天天擔心這擔心那,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
更鬱悶的是,當你不確定的時候,你查詢、詢問,而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什麼答案都有,症狀更是千千百百種。A 媽媽說可以吃的東西,B 媽媽吃了卻出問題……本想尋求解答卻反而讓人更無所適從。
·對不可預知的孕期太過緊張
第一次懷孕,第一次孕育一個鮮活的生命,這種神奇不是僅靠「人類的本能」就能輕易接受的,任何孕媽咪都會感到緊張,加之看了聽了太多孕期「不好」的經歷,不免更添恐懼。
·對寶寶太過緊張
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受到傷害。所以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風言風語都會在意:風水問題不能搬家、習俗問題不能用剪子、風俗問題不能參加婚禮……任何有可能對寶寶產生危害的事情都會讓你緊張。
·亂七八糟新聞信息的誤導
電腦、手機讓人們獲取知識變得更加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恐嚇」新聞:今天豬肉雞肉不能吃了,明天奶粉出問題了,今天水果農藥太嚴重,明天手機輻射太強要遠離……天天在這樣的氛圍下,再淡定也嚇出病來了。
·首先,不必太較真,學會放鬆
孕期不能太較真,不然心真的很累!關於這個能不能吃、那個能不能做,這些問題,如果太過矯情較真,勢必影響孕期情緒,情緒不穩定不開心對寶寶是很不利的。懷孕應該是個儘可能讓自己享受的、放鬆的、愉悅的經歷,讓我們終生甜蜜的回憶,而不該把自己弄成苦行僧。
·其次,新聞資訊太雜,學會挑選
網絡上雜七雜八的新聞資訊太多,我們要學會挑選。由習俗風俗得來的一般不可信;由社會新聞得來的請靜候幾天再相信;由孕媽論壇得來的不要盲目安在自己身上。建議:①在產前多看一些關於懷孕和育兒方面的書,了解懷孕過程的生理現象,一旦有這些生理現象的出現,就能夠正確對待,泰然處之;②多看有權威的孕育雜誌和書刊,少新道聽途說的消息;③登陸一些專業親子網站與有經驗的媽媽進行交流學習。
·再次,疑問匯總,產檢時問醫生
懷孕之後,孕期產檢的次數應該會不下十次,平時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記錄在手機備忘錄裡或本子裡,等到產檢的時候,拿出來統一問醫生,醫生會根據你個人的身體情況給你合理的建議,比你擔驚受怕問這個問那個強多了。
·最後一招:還擔心?乾脆不吃不做
我們是孕婦,不是病人,絕大多數食物我們都可以吃,只要控制量(沒有懷孕的時候吃東西不也要控制量麼)。如果你還是擔心吃過之後會有問題,那就不要想太多了,果斷不吃就行了,切勿徒增煩擾。
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吧~
有時也會害怕
其實你也還是個孩子
別怕,有我們陪著你
最專業的孕婦知識
最專業的大夫
關注我們
你並不孤單
面對各種懷孕禁忌應該怎麼做?
懷孕期間禁忌多,民間說法你信哪一個?
孕婦不能吃的都在這裡了,你注意了嗎?
懷孕穿衣禁忌多,到底應該怎麼做?
準媽媽拍照有禁忌
溫馨提示:小編為各位媽媽準備了懷孕知識寶典的準媽在線交流平臺,各位準媽媽可以在論壇上發帖交流哦,並且小編每天也是拼盡全力為大家奉上好文章的,如果各位小主能動動手指,打賞一下小編,那真真是極好的了~悄悄告訴你,打賞後還可以登上部落達人榜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