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匯總 | 考試題庫 | 課程免費領取 | 事業單位考試 | 事業單位匯總簡章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幫助各位考生順利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今天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判斷推理:類比推理中的邏輯。
在事業單位和公考考試中有這樣一種題型,題目設置通俗易懂,沒有任何理解難度,但選擇上有的人「大獲全勝」,有的人「跌入谷底」,可謂兩極分化,那是什麼樣的題型呢?沒錯,就是類比推理。
依據不同的考試類型,類比所佔比重是不一樣的,而在公務員考試中,類比一般都在5-10題左右,縱觀近幾年考試,類比主要考察四大方面:邏輯關係(如洋芋:土豆)、言語關係(認真:一絲不苟)、經驗常識(相機:攝影)以及理論常識(白夜行:東野圭吾:桐原亮司)。其中經驗常識掌握起來比較簡單,就是一些生活常識,理論常識主要考察個人知識儲備,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難度較大的就是我們的邏輯關係和言語關係。今天就以邏輯為例,一起探討邏輯關係的解決之道。邏輯關係就目前來說,主從全同、全異、交叉、包含、順承、條件、因果等七種關係來測查。
一、全同關係。
全同關係是指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稱謂,即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叫法。如:蓉城:成都、江城:武漢、煤城:大同、銀杏:公孫樹等,細細瀏覽你會發現這個關係主要是考察我們的知識儲備,有的題目有儲備即可入選,有的還需要結合我們一下的理論知識。
(一)古稱:今稱
簡單說就是考查詞語在古代的稱謂和現在叫法。如:長安:西安,臨安:杭州,錦城:成都,金陵:南京,建康:南京。
(二)敬稱:謙稱
謙稱表示的是自己謙虛的自稱,如拙荊、賤內、下官、鄙人之類的,敬稱則是對別人的稱謂,如令尊、令愛、令弟、令妹。
(三)口頭語:書面語
這個關係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講的比較多,類比推理中用的比較少。主要就是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家都叫自己的父親叫爸爸,而書面用於則寫的是父親。
(四)中譯:英譯
對的同一個詞語,不同的語言也有不同的叫法,目前來說曾考過的就是中文翻譯與英文翻譯,如:伊妹兒∶電子郵件 、引擎∶發動機。這就是分別從從中文翻譯和英文來看的。
二、全異關係。
全異關係考察的詞語主要是在某一層面上是並列的兩個詞語,鑑於此,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並列關係,如:老師:學員、醫生:軍人、動物:植物、老師:教授、活著:死亡、盈利:非盈利。從上面這幾個詞語來說,表面上看各是各的,內部卻仍有差異,具體如下:
(一)全異
這個關係就和我們之前學的矛盾差不多,只有正反兩面,如:生:死、開:關、直:曲。這些從嚴格意義上講都是「有你沒我」,我們就按照矛盾關係作答即可。
(二)相對全異
與上面不一樣的是,相對全異不可能窮盡所有,可以簡單理解為同一個大類的的兩小類。換句話說就是除了題幹列舉的兩個詞語,還有其他詞語。比如:黑:白,很多同學容易把他理解為矛盾,其實不然,從顏色去看你會發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的,還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之類的。再比如2016年事考94題:
94.琴棋書畫∶經史子集
A.兵強馬壯∶閉關自守 B.悲歡離合∶漂泊流浪
C.衣帽鞋襪∶冰清玉潔 D.鳥獸蟲魚∶江河湖海
琴棋書畫屬於藝術的四大類,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而D項鳥獸蟲魚與江河湖海也都有四類,關係一致,當選,這就是典型的相對全異考察情況。
三、交叉關係。
交叉關係是指兩個事物間有存在交集的地方,例如:老師:黨員,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有些老師是黨員,但不是說所有老師是黨員,有的黨員是老師,但也不是說所有的黨員是老師。所以交叉關係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學會造句,即有些A是B。如:學生:團員,造句理解就是有些學生是團員,或者有些團員是學生。
四、條件關係。
(一)充分條件
這和邏輯裡面學的知識點是一樣的,滿足充分條件就會滿足「前推後」,如:下雨:地溼,下雨推出地溼。
(二)必要條件
必要條件剛好和充分相反,滿足必要條件就會滿足「後推前」,如:18歲:選舉權,選舉權推出18歲。
當然,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前推後與後推前來判定條件關係,還可以用定義判定,如果滿足充分條件就會滿足「有它就行」,滿足必要條件就會滿足「沒他不行」。拿剛才的「18歲:選舉權」來說,如果滿足充分條件就會滿足「有18歲一定有選舉權」顯然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那些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人就滿足18歲但是不具備選舉權,即上述不可能是充分,再驗證下必要條件「沒有18歲一定沒有選舉權」這樣的說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有具備了18歲這個條件才能擁有選舉權。進而斷定它是必要條件,即:選舉權推出18歲。
五、包含關係。
包含關係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是造句排除。可以理解為A是B的一種,如2016年事考第97題:
97.素描∶單色∶繪畫
A.色素∶食品∶添加劑 B.書籤∶閱讀∶工具
C.變臉∶表演∶藝術 D.新聞∶紀實∶文體
通讀題幹我們知道,素描是繪畫的一種,單色是素描的屬性;新聞屬於一種文體,紀實是新聞的屬性,進而入選D項。
六、順承關係。
順承關係重點在考察事物之間的時間先後順序,如公務考試的基本流程,筆試:面試:錄用,但近兩年的考試除了時間這個知識點,要做好順承還不夠,比如: 受傷:治療:痊癒,申報:審核:批准,買菜:洗菜:切菜,這幾組詞語,都具備時間先後,從這一點來看就選不出來,這是就得看看主體的一致性,前面兩組詞語中,受傷的是病人,治療的是醫生,主體是不一樣的,審核與申報的主體顯然也是不一樣,所以這兩組可分到一塊,而剩下的這組詞語三個主體都可以是一樣的,與上述關係不一致。
七、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主要考察事物之間原因與結果的關係,如2016事考第99題:
99.重力 對於 ( ) 相當於 ( ) 對於 晝夜交替
A.物體質量 月圓月缺 B.潮汐 地球公轉
C.地球 月球 D.自由落體 地球自轉
這種題幹關係比較明顯,結合常識我們知道:重力導致自由落體,地球自轉導致晝夜交替。所以因果關係基本做法就是造句,即A導致B。
光說不練假把式,試試吧!
【2018事考第99-102題】
99.眾人拾柴?火焰高
A.多行不義?必自斃
B.打破沙鍋?問到底
C.敬酒不吃?吃罰酒
D.四海之內?皆兄弟
100.閃電戰?戰術?突襲
A.潤滑油?機械?減震
B.戈壁灘?地形?乾旱
C.防空洞?轟炸?隱蔽
D.斑馬線?標記?通過
101.飛禽走獸?大雁?海鷗
A.珍饈美饌?山珍?海味
B.花鳥魚蟲?鸚鵡?畫眉
C.錦衣玉食?蟒袍?霞帔
D.臥虎藏龍?猛虎?蛟龍
102.蛋?滷蛋?松花蛋
A.豆?紅豆?四季豆
B.油?牛油?植物油
答案:ADDC
(責任編輯: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