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山東模式」

2020-12-14 中宏網山東

9月24日,由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下稱「中國產權協會」)主辦、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下稱「山東產權」)承辦的推進產權交易資本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發展要素市場化配置論壇暨推廣「山東模式」經驗交流會在濟南召開。山東產權主導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山東模式」,在論壇上引發熱烈討論。

山東產權成立於2003年,是由省國資委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2015年12月,山東產權加掛省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牌子。聯合省政府採購中心,形成了一個管 「買」、一個管「賣」,「一個平臺、兩個中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模式。自此,山東產權逐步將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納入公共資源交易體系,通過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打造了「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山東模式」。「『讓天下沒有無用的資源』是山東產權的企業使命,其內涵既包括各種資源的資產化,也包括各類資產的資本化。」山東產權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這樣闡釋企業的發展理念。

記者了解到,作為我省要素市場建設的主體之一,山東產權多年來從健全產權市場體系、提升產權市場功能、建設產權市場生態著手,著力打造高標準綜合性要素交易市場。

健全產權市場體系方面,山東產權通過設立山東文化產權交易所、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權交易中心等專業平臺,在橫向上拓展要素板塊,豐富交易品種;通過市場合作方式,與省市縣三級合作設立分支機構,建立政府單位、交易主體、服務機構三方合作互通機制;通過平臺孵化方式,在金融服務、信息科技、政策研究等多個方面共同發力,不斷延伸服務能力。

提升產權市場功能方面,山東產權堅持市場化發展,探索順應時代發展的新業務品種,在實現「國資全覆蓋」的同時,積極拓展非國資業務;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服務能力,搭建全品類在線、全流程運營、全鏈條管理的信息化平臺;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創造新的交易方式,為客戶提供高端化、個性化和集約化服務。

建設產權市場生態方面,山東產權積極探索合作共贏的市場運營模式,實現與各相關市場主體的共贏發展。將融資方、投資方、中介機構等各類主體納入完整的市場體系,打造合作共贏的「產權生態圈」;開拓基金投資、「法拍貸」「中標貸」等業務,為客戶打造一站式、全流程要素融資服務;融合金融、科技、採購等多層級生態圈,同時搭建「產權雲」數據服務平臺,為生態圈建設提供支撐。

「作為『山東模式』的探索者和見證者,山東產權充分發揮了體制、模式、科技、市場、自律等5大平臺優勢,堅定不移走集團化、生態化之路,為全國產權行業發展貢獻力量。」山東產權黨委副書記、總裁王利說。

一直以來,山東產權採用企業化方式運作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了管辦分離、政企分開、有效監管、簡政減負的良好效果。通過企業化運營,山東產權將市場競爭機制貫穿到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提高了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益,促進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山東產權通過市場化方式盤活錯配低效閒置報廢要素資源、優化增量資源配置,已累計完成要素融資額6400餘億元。

一個合格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不僅要具備交易場所、信息發布系統、交易系統等基本功能,也要配套金融、科技、諮詢等服務體系。經過多年創新發展,山東產權積極構建以資本交易、信息科技、大眾投行為三大支柱,以招標、司法輔助、國企採購等眾多社會化服務主體為擴展的科學架構,重點打造資本交易、信息科技、大眾投行、社會服務四大矩陣,實現了一個集團平臺上多種業務「全面開花」、齊頭並進的生態化發展局面。

同時,利用網絡科技手段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山東產權建立了一整套網上操作、信息管理和電子監察系統,確保交易全過程陽光透明運行。並充分發揮高市場效應以及公益性、公信力的「一高二公」屬性,不斷完善「陽光平臺」功能,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基礎上,開創了通過資源要素直接融資的新形式。

截至目前,山東產權聚集了企業國有資產、金融資產、行政事業資產等16大要素板塊,除企業增資、股權轉讓、實物資產、指標權益、租賃權等交易品種之外,又成功拓展了金融不良資產、版權、著作權等36個新交易品種。截至2019年底,山東產權國有資產交易成交金額259.40億元,較去年增加109.32億元,增長72.54%,為山東省國有資產增值126.03億元,綜合排名位居全國第三。

中國產權協會會長吳汝川評價說,作為經濟大省、國資大省,山東在本輪國資國企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均走在全國前列。山東產權作為山東省國資監管服務平臺和新舊動能市場轉化平臺,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建立深化共享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創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山東模式」。(來源 大眾日報 記者 王琛)

相關焦點

  • 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重視三類制度建設
    近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曾錚研究員在《經濟日報(理論版)》撰文,認為下一步要素市場化改革除了要落實《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各項任務之外,應該著重在法律制度、統計制度和配套制度三個層面強化基礎制度建設,以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體現和踐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打下堅實制度基礎
  • 問市場,要素去哪兒 海寧探索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紀事
    編者按: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部署,今天起,本報將連續推出改革試點典型的報導,首篇推出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海寧實踐。政府和市場的界限在哪兒,政府作用如何發揮,市場活力又怎樣釋放?海寧市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
  • 山東打造綜合性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 推動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市場化...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8日訊 (記者 張元元) 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   2020年12月26日,《實施意見》正式印發,重點聚焦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提出了5個方面的20條政策措施。   在土地要素方面,注重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在勞動力要素方面,著力暢通勞動力流動渠道。在資本要素方面,重視發揮好資本要素市場作用。在技術要素方面,進一步激發技術供給活力。在數據要素方面,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新疆日報訊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
  • 提高勞動力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水平意義重大
    因此,提高勞動力的市場化配置水平,對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從計劃經濟下的勞動力由國家統包統配,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轉變到企業有用人自主權、職工有擇業自主權,通過勞動契約實現就業,我國就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勞動力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取得了巨大進展。
  • 熱點透視丨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競爭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志成研究員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以現實問題為導向,《意見》的發布,對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素市場化配置將有力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其次,要素市場化配置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從經濟發展規律看,要素構成變化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基礎。
  • 沈國兵: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統一大市場
    據此,新時代下雖然依託國內市場的大循環是重要的,但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功能,對標國際營商規則著力推進全面開放,加快構建一個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內國際競爭有序的統一大市場來提升我國供需適配性,這對建設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至關重要。
  • 山東產權資源要素融資模式服務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作為專門從事資源整合和價值發現的市場化平臺,其平臺屬性決定了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幫助企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任務艱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創新打造的資源要素直接融資模式,開闢了除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之外新的融資渠道,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 要素市場化配置market-based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要素市場化配置market-based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2019-11-29 10:16 來源:中國日報網
  • 完善「十四五」時期文化經濟政策 促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
    [關鍵詞] 「十四五」時期;文化經濟政策;要素市場化配置  [基金項目]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行政改革研究基金課題「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研究」。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全面論述了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思路。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尤為重要和緊迫。
  • DRC專家系列解讀丨王青: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是建設新時代高標準...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意見》很好地彰顯了這一改革理念,回應和順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訴求,聚焦要素市場化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圍繞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進行了布局,形成了較為明確的改革思路和改革任務。    首先,明確了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新格局。
  • 智庫·熱點 | 「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十三個要點分析
    中央財經大學  柴鐸  寫在前面  我們總的認為,《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涉及土地的要點在前期地方試點此次在中央層面、面向全國正式提出,會對相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起到重大推進作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住建部為主的相關部委將有一系列政策推出。  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更是自發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穩定器。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快速成長與關鍵要素配置市場化程度低、流動門檻高的矛盾日益凸顯,成為深化改革的掣肘。
  • 山東產權開創資源要素融資新模式
    山東產權創新打造的資源要素直接融資模式,開闢了除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之外新的融資陣地,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截至目前,通過市場化方式累計為政府、企業實現資源要素直接融資過兩千多億元,成為各級政府推進「雙招雙引」、各類企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流選擇。
  • 土地流轉再迎催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存量建設用地或被全面盤活
    新華社9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中提出: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稅費制度。
  • 成都市發改委舉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
    成都市發改委舉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 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專題培訓 2020-04-27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山東如何優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山東將如何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領域發力改革?有哪些具體的新政策、新措施?
  • 如何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聽聽權威專家怎麼說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主持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就如何推進大數據發展,如何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網際網路行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匯聚了海量高價值的數據要素資源,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據治理技術基礎,建立了數據驅動的應用模式。
  • 精準匹配發展需求 高效提升要素配置 公共資源交易全力助推山東...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公布,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等指明了方向。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資源交易是連接政府與市場的重要紐帶之一,而基層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發展質量,直接影響著資源要素配置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 三個「更高」兩個「更加」:新一輪市場化改革再出發
    結合《意見》內容,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圍繞「微觀主體活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等三個話題採訪了多名專家學者,解讀《意見》背後的深意。 暢通要素流動渠道 《意見》強調,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並提出四大改革舉措:「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提質增效」。
  • 彭森:市場化改革要加快步伐,取得實質性突破
    中國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任務。「開啟中國改革的新徵程,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必須堅持市場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中國的改革永遠在路上。但是市場化改革必須加快步伐,取得實質性突破,不能再拖了。」彭森表示,「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