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及烏克蘭危機致全球糧價上漲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3月7日訊(記者 劉威)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本月6日發布數據顯示,極端天氣及烏克蘭危機引發全球市場波動,導致2月份全球糧食價格上調2.6%,2012年以來最漲幅。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數據顯示,2月的糧食價格指數平均為208.1,較1月微幅修正後的202.9高出5.2點。最大漲幅分別為糖和油,各自漲幅為6.2%和4.9%。

 

  農糧組織高級經濟學家阿巴希安說,南半球及美國部分地區的惡劣天氣是導致全球糧食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市場波動也可能對3月的糧食價格造成衝擊。

 

  農糧組織將全球穀物產量預估上調至創紀錄的25億1500萬噸,較此前預估高出1300萬噸,並將2014年末的全球穀物庫存預估略微上調至5億7850萬噸。

 

  

 

  

 

相關焦點

  • 搶糧大戰如火如荼,全球糧價大漲,2021年糧價或還要漲
    其實答案很簡單,全球糧價都在上漲,我國作為WTO成員國之一,糧食價格自然受國際糧價的影響。其實,搶糧大戰一直都在進行,而且如火如荼。或許我們還不知道吧?據悉,截止2月4日,全球糧價已經創下了持續8個月上漲的記錄,也創下了2014年7月以來的最高價格記錄。特別是玉米價格,1月份上漲了11.2%,同比大漲42/3%。
  • 歐洲等地遭遇極端嚴寒天氣 烏克蘭最低達-40℃
    進入2月以來,歐洲等地遭遇極端嚴寒天氣,烏克蘭等地最低氣溫零下40℃。截至2月9日,低溫已造成歐洲400多人死亡。近日,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義大利、烏克蘭、英國的普通人家,探訪了暴雪天氣中的歐洲生活。
  • 17世紀的全球化:糧價、天氣與普遍危機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該時期的氣候改變只能人類活動所推動。其次就是油價等原物料的上漲以及造成的通貨膨脹、糧食危機。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供應鏈不穩挑戰世界糧食安全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閱讀提示: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蟲災害、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愈發嚴峻。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蟲災害、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愈發嚴峻。近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發布。
  • 「雁行戰略」應對全球糧食危機
    過去幾個月,全球糧食價格大幅飆升,致使數十億人受到衝擊,而一些「糧荒」嚴重的國家甚至出現騷亂。面對這場由糧價上漲引發的「無聲海嘯」,各國政府、民間機構和新聞媒體等正在提出一個兼顧短期和中期的「雁行戰略」,以應對當前的全球糧食危機。
  • 糧價漲跌是市場波動正常現象 理性看待當前價格上漲
    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上漲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來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糧價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後期玉米價格上漲也缺乏支撐。民以食為天,糧價穩人心穩。
  • 全球糧食危機:越南等13個產糧國叫停出口!中國3大「糧策」應對
    然而,在魔幻的2020年裡,疫情暴發、蝗災肆虐、冰川融化、野火不絕、洪水泛濫,受突發事件和極端天氣的影響,糧食短缺問題愈發嚴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多次拉響警報,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那麼在這不尋常的年份裡各國採取了何種應對措施以降低糧食短缺風險?中國的「米袋子」會受到影響嗎?未來全球糧食供應前景樂觀嗎?
  • 玉米、小麥、大豆等糧價上漲,但地租跟漲50%,最終誰受益?
    今年多種糧食價格相比前幾年價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以玉米來說,去年玉米價格超過1元/斤的區域都很少,在玉米剛收穫上市時,普遍在0.8-0.9元/斤,高峰期過後,每斤能上漲到0.95元/斤,而今年的玉米剛收穫上市,普遍在1.05-1.15元/斤,過了一段時間後,價格上漲到1.20-1.25元/斤,近期一些地區超過1.30元/斤,向1.35元/斤邁進,大部分區域上漲幅度達到了
  • 每經24點|極端天氣致全球損失超千億英鎊;韓國人睡眠時間比全球...
    3丨極端天氣致全球損失超千億英鎊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隨著溫度不斷升高,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在2019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受傷和流離失所,造成損失超過1074億英鎊。15起最具破壞性的事件造成損失均超過7.6億英鎊,其中7起高達76.9億英鎊,且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
  • 2021年:糧價會不會變?地租上漲怎麼辦?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價、地租的相關消息!從今年秋糧上市一直到現在,國內糧價行情持續走高!相較於往年來看,有一些地區價格甚至是十年一遇!隨著糧價進入高價階段,國內包地價格也迎來上調!明年種地風險已經開始加大!最好的規避風險的方式到底是什麼?明年種地到底會不會賠錢?咱們農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老道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匯報!
  • 如果糧價上漲過快,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看看老農怎麼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糧價上漲過快,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看看老農怎麼說近幾年糧價價格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一方面由於物價的上漲,導致種糧成本的不斷增加,作為農民來說,對糧食價格上漲的呼聲比較大。一方面是由於物價的上漲,老百姓擔憂糧食價格的上漲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的出現。作為一個老農民,其實對糧食價格也是一直比較關注。
  • 物價連番上漲 媒體稱漲價將成今年最紅詞
    但當我們試圖找出今年物價上漲常態化的幕後推手時卻發現,如今任何一種東西的漲價,都不僅僅只是單純的供需變化使然,貨幣因素、全球一體化、極端天氣,無論哪一環都具備對物價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威力。「多米諾效應」之下,食品價格的高歌猛進不斷推動CPI節節升高,進而拉動中國快速進入高成本時代。雖然官方一再否認物價上漲引發通脹的恐慌,但19日央行的突然加息,都被普遍認為劍指通脹。
  • 極端天氣的經濟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極寒和炙熱同時考驗著地球,人類的經濟活動也開始為氣候買單,這份經濟帳已經越來越不可小覷。  極端地球  地球尚未流浪,災難便已率先襲來。據新華社10日消息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南極和北極的冰蓋繼續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多、更嚴重。
  • ​今年全球糧食供應正常
    我們很多年來一直保持糧食自給率,儲備糧食,除了平抑糧價,保護農業與農民,就是為了應對危機狀況。。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並沒有多大影響,全球農業生產照舊。其次,起於東非的蝗蟲災害對全球糧食的減產,影響並不誇張。第三,全球每個國家都會儲存糧食,去年的糧食收成正常。所以很多國家都有糧食庫存,撐個兩年還是沒問題的。
  • 研究預測今年全球會有更多極端天氣
    摘要 【研究預測今年全球會有更多極端天氣】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報告說,隨著南極和北極的冰蓋繼續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多、更嚴重。
  • 東都鎮中心幼兒園極端寒潮天氣致家長一封信
    近日,根據氣象臺信息, 今天起我市將出現低溫和雨夾雪天氣,道路將有積雪結冰,給我們的交通和出行帶來極大不便。為切實做好寒潮及雨雪冰凍天氣應對工作,確保廣大師生安全,請您和我們一起對孩子進行防範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安全教育。
  • 烏克蘭迎來雷暴天氣 閃電劃破夜空
    當地時間2019年5月24日,烏克蘭基輔,當地迎來雷暴天氣,閃電劃破夜空。當地時間2019年5月24日,烏克蘭基輔,當地迎來雷暴天氣,閃電劃破夜空。當地時間2019年5月24日,烏克蘭基輔,當地迎來雷暴天氣,閃電劃破夜空。
  • 廈企應對糧價上漲 平價有機米年底大規模投放
    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17日訊(記者 香卉輝 文/圖)昨日是第31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 「糧食價格走出危機 實現穩定」。廈門市糧食局在同安組織了糧油展銷等活動。導報記者在活動現場得知,廈門糧企為應對糧價上漲,紛紛搶佔糧源基地,擴大生產,目前已初現成效,平價有機米年底將大量投放。  有機大米降至7元/斤  一直以來,有機大米的身價高高在上,廈門市面上的價格每斤10多元至30多元不等,與每斤2元多的平價大米相差約十倍。
  • 2月起:豬價、糧價會不會漲?
    受到寒潮影響, 最近3天全國範圍內天氣再次迎來新變化!同時隨著春節的臨近,在2月份豬價、糧價會有哪些新變化?從目前行情走勢來看,春節之後國內糧價、豬價或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行情格局!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受到寒潮來襲的影響,南北各地開始迎來新一輪降雪、降雨、降溫過程!預計這一輪寒潮過程最少將維持3天!
  • 烏克蘭開展全國「反恐」 軍方向首都派遣空降兵(圖)
    2月18日,烏克蘭首都基輔,衝突中警方遭示威者投擲燃燒彈烏克蘭暴力衝突持續升級 已致800人傷亡2月18此外,亞努科維奇還指責反對派鼓動在烏克蘭獨立廣場的「極端分子進行武裝鬥爭」,試圖通過暴力方式奪權。他表示,反對派必須明確與極端分子劃清界限。如果反對派對極端分子表示支持,「我們將以不同的方式與其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