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感受到壓抑和痛苦,可能你的身邊存在著無良知的人

2020-12-10 拆書

「無良知」是相對「良知」而言的,說一個人有沒有「良知」指的是一個人是否擁有共情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有沒有同理心,比如我們大多數人看到悲情的畫面會心生憐憫,而無良知的人卻不一樣,無良知的人甚至會拿著異樣的眼光看待這些有良知的人,會覺得這有什麼好悲傷的。

我們大多數人是不能夠理解無良知人的思維路徑和情感反饋機制的,所以我們的概念裡是沒有世界上是存在這一類人的。

據全球統計數據,無良知的人所佔比例是4%,也就是100個人裡面會存在4個人,這個比例還是很恐怖的,而東亞國家中無良知的人所佔比例是0.13%,也就是1000個人裡面會有一個無良知的人,出現這樣的差別還是和我們從小的教育和社會觀念有關,東亞的國家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對別人多關心,要注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歐美國家則是教育「贏、成功」等觀念,教育這些都是自己的事,所以東亞國家的無良知人群佔比要比歐美國家低。

那麼如何辨別無良知者呢?大家經常會在新聞裡看到某某男子同時很很多名女子交往,騙色又騙錢的案例,這類的案例都說明了兩個方面的指向,一個是證明這個男子能夠讓女生對他產生好感的能力,同時他具有操控他人的能力,二個是他膽子大,可能在他的認知範圍內,這並沒有什麼,所以他就做了,並且毫無內疚和罪惡地做了,並且還瞞過了其他的受害者,像這樣的人身上的特徵就很無良知者的特徵很吻合。無良知者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特別會利用裝可憐來博取別人的同情,如果你的身邊經常有人利用你的同情心來牽制你,那你要引起重視了,要靜下來心來,認知分析了。

心理醫生對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個經常被壓抑和痛苦環繞的人身邊一定會有一個無良知的人在操控和牽制著他。

那麼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不受到無良知人的傷害呢?

首先,我們要接受我們的身邊確實著這類人,他們的大腦的神經元就和我們大多數人不一樣,當我們看到一些與情感、愛相關的事物時,我們會有反應,而這些人卻不是,科學家試圖找到原因,但當前也只能得出這些無良知的人可能是因為遺傳原因而變得無良知,或者是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和父母親建立好良好的連接而導致的。

其次,儘量遠離這類人,因為這類人你很難改變他的。不要指望能夠改變他,這些根植於大腦中的神經元已經形成,無法改變,更難以形成正常同理心的情感反饋,但你看到小動物被虐待,你會覺得憤恨,他會覺得沒什麼,甚至有些人會覺得很驚奇很感興趣。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應該將那些讓你長期痛苦、壓抑的人逐一分析,找到並且遠離這些無良知的人,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再受到傷害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良知」也可解決情緒問題嗎?
    我們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壓力,比如,第一次演講時、初為人父時、經濟狀況的變化等等,幾乎所有情況的變化都會帶來內心壓力的增加。有人在面對壓力時選擇逃避,也有人會選擇正面迎戰。無論你曾面對過何種壓力,都能明確地感受到,長期在壓力下生活,情緒會不自覺發生變化。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壓力的存在並不一定總是壞事,若能得到善用,反而會有助於生命的成長。
  • 人到中年,長期的無性婚姻,女人將要承受哪些痛苦?
    但是中年夫妻,好像已經跟這個沒有聯繫了,中年夫妻不需要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年人的生活太忙了,以至於生活裡已經沒那麼多時間去釋放自己的生活了,但是最痛苦的中年女性,她們在這段時間裡苦苦掙扎,男人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注重這些,但是婚後,女人長期壓抑在無性婚姻中,無非就是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 經常壓抑焦慮很痛苦?教你4招輕鬆擺脫痛苦
    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長期心理壓力過大就會出現壓抑焦慮的情緒,會讓人感覺非常痛苦。壓抑焦慮不僅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心理疾病。
  • 長期心理壓抑該怎麼辦? 六大方法幫你緩解壓抑
    原標題:長期心理壓抑該怎麼辦? 六大方法幫你緩解壓抑   長期心理壓抑這是對我們身心都有一定的傷害的,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影響。那麼,長期心理壓抑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六大緩解方法吧。
  • 心理學: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這4種樣子!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碰到行色各異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外向活潑,有的人成熟穩重,而有的人呢,鬱鬱寡歡,悶悶不樂,我們看不出他的臉上有任何的表情變化,似乎只會這一種表情。  ?  都說一個人的心情會折射到臉上的,確實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心情鬱悶,那麼我們可以察覺到這個人有心事,但我不建議他把它藏在心裡,有時候找個知心的朋友說出來,你會如釋重負,快樂很多。  因為長久的鬱悶,會造成心理壓抑,不快感也隨之增多,最後會對你的性格以及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那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呢?  ?
  • 《82年生的金智英》:有些傷害像冷暴力,壓抑痛苦,又無從訴說
    看電影時,我從頭哭到尾,看著女主時時壓抑自己,處處討好他人,結果卻苦了自己。一位網友留言,我實在不明白這部電影在講些什麼,女主的老公很疼她,兩家的老人也都健在而且還很閒,完全可以讓老人幫她帶孩子,不明白她痛苦個啥,實在太矯情,還把自己搞成精神分裂,真是無語了。
  • 專家: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易得病 尤其是癌症
    北京安定醫院的專家指出,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最容易得各種疾病,尤其是癌症。  新聞關注  關心普通人精神健康  重點提醒  長期心情壓抑易得癌症  北京安定醫院心理科的秦士珺醫師對記者表示,心情壓抑和癌症疾病存在著直接的聯繫,因為長期心情壓抑,而得癌症的患者不在少數。秦醫師指出,曾經有一項回顧性的調查研究顯示,60%至70%的心情壓抑者與患上癌症有著很大的關係。
  • 移情和移情是很強的信號,他們似乎感受到了別人的痛苦
    就像別人的痛苦,別人的痛苦,他們也能感受到一般主要作者:Miya有強烈同理心和同理心的人總是容易心軟,當他們看到別人受苦時,他們似乎能夠同情對方,仿佛受苦的人就是自己,這些人是哪個星座的人?雙魚座:多愁善感雙魚座是一個很容易讓人擔心和感動的場景,你可能看到他們在觀看偶像劇時把自己置身於場景中,幻想自己和愛人成為主角和女主角。如果他們看到一部悲劇人生經歷的電視連續劇,他們也可能全身心投入其中,不禁同情人民。
  • 焦慮、抑鬱、暴怒、嫉妒,成年人長期壓抑的情緒,爆發在一瞬間!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必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這些都容易使我們產生焦慮、抑鬱、暴怒、嫉妒等不良情緒。如果這些情緒長期被壓抑得不到釋放,可能就會在某一個瞬間爆發!情緒可以被控制,情緒也可以被釋放。當我們有意去克制某種情感,該情感就會被扭曲,而壓抑本身就是一種對自然情感產生扭曲的不良反應。
  • 經歷心理痛苦的人告訴你:所謂心理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沒有經歷過心理痛苦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和體會心理問題那種痛苦的。那是一種無比的痛苦、絕望、無助和得不到理解,那是真正的人間煉獄。事實上,我正是一個從二十多年嚴重心理痛苦中走出來的人。正是因為我從這種無以言表的痛苦和經歷中徹底走了出來,我非常希望能夠讓所有有和我一樣經歷的朋友們都能夠從絕望中走出來,重新獲得新生。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心理學家喬迪.奎德巴赫(Jordi Quoidbach)等人,在一項樣本數量龐大的研究調查得知,能感受到更多種類情緒的人,比只感受到很多正面情緒的人更健康,更少被診斷出憂鬱。如此一來,我們可能會放棄採取行動。更糟糕的是,放棄嘗試和努力,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有種與無望感密切相關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惡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習得性無助就是在無望感的籠罩下,讓人一事無成的魔鬼。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更糟糕的是,放棄嘗試和努力,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有種與無望感密切相關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惡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習得性無助就是在無望感的籠罩下,讓人一事無成的魔鬼。
  • 長期情緒壓抑容易引發抑鬱症?教你3招防止
    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社會,不伴隨著眾多新技術,新科技的出現,倘若我們不能夠努力的學習,那很容易蛻變為社會的底層,以至於跟不上時代,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落後了很多,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而不是別人的嘲笑,因此當自己長期跟不上社會的步伐時,內心就會出現低落感,當大家的情緒長期處於壓抑時,很容易會引發抑鬱症
  • 我們如何與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相處?
    普通人的抑鬱情緒存在時間很短,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但抑鬱症患者長期處於抑鬱之中,有可能是幾個星期,甚至幾年。他們不能從生活中得到任何樂趣,感受不到希望,長期的壓抑讓他們十分痛苦,這極大的影響到他們的社交,工作,休息生活等等。所以當抑鬱症非常嚴重的時候,他們會開始思考怎樣離開這個世界。
  • 長期情緒壓抑容易引發抑鬱症?教你3招防止抑鬱症
    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社會,不伴隨著眾多新技術,新科技的出現,倘若我們不能夠努力的學習,那很容易蛻變為社會的底層,以至於跟不上時代,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落後了很多,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而不是別人的嘲笑,因此當自己長期跟不上社會的步伐時,內心就會出現低落感,當大家的情緒長期處於壓抑時,很容易會引發抑鬱症,讓大家精神恍惚,是不是抑鬱症就沒有辦法調節了呢
  • 今天告訴你當我們感受到壓力、孤獨和焦慮時如何讓自我調節
    累積太多緊張情緒不加以疏解而忽視它,那麼很有可能造成更進一步的焦慮症狀。現在,就和小編一起認識自己是否正在麻痺焦慮。當我們感受到壓力、孤獨和焦慮時,大多數人會出現暴飲暴食、喝酒、瘋狂購物、讓自己變得更忙碌…等方式來麻痺自我,但這樣的方式很可能屬於「假性慰藉」,當我們感受到壓力、孤獨和焦慮時,大多數人會出現暴飲暴食、喝酒你可能會說「吃甜點真的會讓我感到療愈啊!」,要分辨真、假慰藉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例如看影集,好好欣賞劇情是一件快樂、放鬆的事情,請注意!
  • 人在「死亡」那一刻,會感受到痛苦嗎?答案讓人頭皮發麻
    我們總會有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舍,也有人害怕死亡,覺得這是一件痛苦而且恐怖的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現在還不可能一直活下去。那麼人在死亡的那一刻會感受到痛苦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頭皮發麻。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以他人的痛苦為樂是你的本性
    社會比較有的人天生就擁有幸福的家庭、姣好的容顏、令人羨慕的身材、用不完的金錢財富,身邊的人難免會羨慕嫉妒,在平時,這些情緒不會被表達出來,只是埋藏在心裡。病態的自我心理安慰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不可能每天都一帆風順,人總要遇到不順心的時候,這種不順心會讓人感到痛苦甚至壓抑。為了緩解自身的痛苦和壓抑,當別人身上發生一些事情時,有的人就會採取幸災樂禍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痛苦。
  • 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快樂!
    熱愛生活,喜歡超心理學和人生哲學,樂於分享生活感悟,致力於幫助全人類擺脫心理疾病困擾,獲得健康快樂富足人生。敬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後閱讀。自從走出心理問題後,有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和主心骨,內心的喜悅自然流淌,也因為內心的轉變,似乎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李老師說,你感受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你自己內心的化現,你的內心能量與外部世界能量緊密連結
  • 只有受過抑鬱症折磨的人,才能體會這種痛苦和絕望
    這些人當中,2/3的人動過自殺的念頭,甚至有人多次嘗試自殘、自殺。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證實在世界範圍內抑鬱症是導致疾病和傷殘最主要原因。抑鬱症是最能摧殘和消磨人類意志的一種疾病,抑鬱症帶來兩個後果:一是嚴重降低生活質量,患者生不如死;二是真會去死,即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