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琥珀引發商戰:商人戰火裡搶貨 科學家賣房淘貨

2020-12-18 騰訊網

緬甸琥珀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包含昆蟲及其他古生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由於原產地常年戰亂,導致大量蟲珀化石被破壞。逐年增多的研究成果也推高了蟲珀的價格,甚至引發商戰。

恐龍琥珀標本。受訪者供圖

文 |汪婷婷

編輯 |林鵬

恐龍會與琥珀發生聯繫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副教授邢立達告訴你,會。

2015年夏末,邢立達到緬甸密支那淘琥珀。他穿著隨地可見的籠基,在一個看起來很隨和的當地商販面前停下。商販的琥珀分成了幾類,植物、昆蟲、風景,還有看不懂的。邢立達拿起植物分類裡的一枚,商家告訴他,這叫「螞蟻上樹」。

「螞蟻上樹」是一枚雞蛋大小的琥珀。商家引導他看,這是兩隻螞蟻,那是一株蓬勃的草,螞蟻正在往草上爬。他拿起隨身攜帶的放大鏡開始仔細研究,發現商家說的「植物」上附有羽枝,顯然是一根羽毛!

那這個條狀羽毛,只可能屬於鳥類,或者屬於恐龍?白堊紀晚期,有沒有鳥類保存著這麼長的尾巴呢?

有,但是極少。

在心裡經過一連串自問自答後,他的腳「開始抖」。

那時候,一根羽毛的琥珀比一隻螞蟻的琥珀要貴很多——琥珀中含有脊椎動物的概率小,所以非常昂貴。因為他只找脊椎動物的琥珀,還被誤認為是一個購買力很強的土財主。他不敢表現出欣喜若狂,裝作不懂地問:「這個是?」

「植物,螞蟻上樹。」邢立達把琥珀放下,還給商販。想了想,又佯裝勉強地說:「螞蟻上樹還不錯,要了吧?」

邢立達拿到琥珀,賓館都沒回,趕緊打車去了機場。後來,同步輻射掃描的結果證明,這就是一段恐龍尾巴,一共含有八節椎體。世界上第一枚含有恐龍尾巴的琥珀低價成交。

這種有內含物的琥珀被統稱為「蟲珀」,它是全世界古生物學家對緬甸琥珀感興趣的原因。從克欽邦,到中緬邊境的小城騰衝,再到中國古生物學家的實驗室,一個1億年前的古生物在21世紀被發現、被認識需要經歷些什麼呢?

遠古遺物

騰衝的琥珀商人都知道一個鳥琥珀的故事,那是目前為止,緬甸琥珀裡包裹的最完整的一隻鳥。

因為珀體本身裂紋多,雜質多,這枚琥珀剛在騰衝出現的時候,人們把它列為「垃圾貨」。儘管琥珀裡有一隻鳥,羽毛清晰可見,輪廓也大致清楚。商家500塊從緬甸人手上收回來時,還被人罵「傻X」,500塊錢買個破爛貨。

當時,琥珀中發現第一隻古鳥類的論文還沒有發表,騰衝市場上給出的最高價不超過1萬元。昆明有個買家出1萬5千元,與商家達成了口頭交易。

上海的琥珀商人夏方遠是蟲珀愛好者,從2011年開始,他每年都要跑到騰衝淘貨。有一次,他在微博上看中一隻包含一片大葉子的蟲珀,立馬飛到騰衝買下了它。騰衝的商人知道他富有,於是,一個中間商問他,騰衝有個鳥琥珀出來了你知道嗎?你要不要?

夏方遠清楚,蟲珀最有價值的是內含物本身,他答覆對方:10萬以內你幫我買了。

中間商趕緊聯繫賣家搶貨。賣家「狠狠地開了個價格」:4萬。成交。

貨交到夏方遠手中時,變成了大吉大利的8萬8——中間商又漲了4萬8千塊錢。

琥珀鳥在圈內捲起一波熱議,照片也很快流傳到了國外。一個自稱代表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的美國人找到夏方遠,他的報價先是10萬美金,見夏方遠不為所動,一路從20萬美金、50萬美金飆升到了100萬美金。

沒有成交。

「我想想,100萬好像也不能明顯改善我的生活,該怎麼樣還怎麼樣。而且我夫人也不支持賣。她說你(把它)作為一個頂級的收藏品就不要賣。然後就不賣了。」夏方遠說。

垃圾貨值萬金的故事震驚了那些不玩琥珀的人,以及玩琥珀卻不懂蟲珀的人。一隻又髒又破的鳥值那麼多錢嗎?

真的值。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國內外的科學家反覆證明緬甸琥珀形成於白堊紀時期。那時,恐龍還是地球的霸主,哺乳動物大都只敢晝伏夜出。也就是說,那隻又髒又破的古鳥來到市場上時,已經經過了大約上億年的埋藏。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古昆蟲學家王博將化石標本研究分為三類:「一類是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東西,另一類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現在不知道的東西。還有一類是提供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緬甸琥珀多帶給人類的是第三種驚喜。

王博曾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種叫「獨角蟻」的地獄螞蟻,個頭比現在的螞蟻要大,頭上長了一根長長的角用於捕食,牙齒像鐮刀一樣鋒利。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捕食性螞蟻,美國古生物學家大衛·格裡馬爾迪把它們形容成「螞蟻中的霸王龍」。

「因為分子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用現生的螞蟻推測出最原始的螞蟻大概長什麼樣。但像地獄螞蟻的這種形態,我們根本推測不出來。」王博說,到目前為止,他收集了3萬塊左右緬甸琥珀。

最新一個關於緬甸琥珀的研究來自邢立達。他的團隊在今年7月12日發布了一個在琥珀中發現的古鳥類新物種。

這隻鳥有著像蜥蜴一樣長的第III趾,趾骨上還有堅硬的毛狀物,這是任何現生鳥類中都沒有的結構。通過研究分析,他推測這種鳥在當時佔據的生態位應該是這樣的:在樹上棲息,用長長的趾頭敲擊樹幹,用毛狀物感知樹的震動,如果感受到樹裡有蟲子,就用第III趾摳出來吃掉。

圖為邢立達發現古鳥類新物種的琥珀。為了感謝琥珀的提供者陳光,邢立達將其命名為「陳光琥珀鳥」。受訪者供圖。

根據美國《科學》雜誌的報導,僅2018年,科學家就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321種保存完好的古生物新物種,這一年的發現就已經佔到目前總發現數(1195種)的四分之一。

地球存在了至少47億年。如果把地球的演化發展比喻成一部多幕戲,人類的登場不過是最後一幕的後幾分鐘。一個遲到的觀眾若是想了解全部的劇情,只能靠化石留下來的片斷一點點拼湊。而三維立體的琥珀化石,無疑是描繪過去最豐富的參考材料。

王博說,古生物學家的一切研究不過是想了解劇情的發展,也就是世界從哪裡來。

商人與科學家

但科學家們要想得到這些珍貴蟲珀,並不是容易的事。

一方面,蟲珀只是琥珀中一個稀少而小眾的分支,懂的人少,淘貨難。在科學家進入騰衝以前,蟲珀甚至是按個頭賣。體長超過2釐米的蟲子算大蟲,要貴一些,不到2釐米的便宜些,要是琥珀手串、手鐲買的多,還可以免費贈送。

另一方面,中國科學家需要拿著有限的科研經費,與國外的科學家搶貨、拼速度。美歐的一些國家,商人將蟲珀捐給博物館可以抵稅,而且抵稅價格往往比他們的收購價格高出很多。於是,科學家又變成了與富有的外國商人搶貨。

邢立達在緬甸琥珀中發現的第一個鳥類翅膀「天使之翼」就是從一個法國商人手裡截下來的。原本,它會被打造成首飾佩戴在某個維密模特的身上。2016年,為了更好地收藏標本,他還說服家人賣掉了老家的一處房產。

外國商人的主戰場緬甸仰光,往往出售一些經過多重挑選的琥珀,而中緬邊境的騰衝市場上能有最多品類的蟲珀。於是,中國的商人與科學家們發展出一套合作模式:商人將自己的蟲珀借給科學家做研究,科學家將在琥珀中發現的新物種以商人的名字命名。

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琥珀,在世界上頂級的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而商人的琥珀經科學家發表論文後價值能翻倍,同時,可以經常讓科學家幫忙鑑定一些自己拿不準的蟲珀。

但古生物學界從未有過的科學和商業的交融也帶來了另一些問題。有時候合作出現問題,影響也非常深遠。

邢立達曾向夏方遠借那隻價值百萬的鳥琥珀做研究。雖然他手上已經有一些鳥類的緬甸琥珀標本,但對於邢立達這樣的研究人員來說,得到儘量多、儘量完整的琥珀當然是最好的。

2016 年6月,在邢立達發表了「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鳥類」的研究論文後,夏方遠決定中止他的琥珀鳥的研究。因為他覺得,即使再合作發表論文,也不是「首次」——雖然可能還是首次發現最完整的鳥類——但他覺得,轟動意義沒那麼大了,那就不必再研究發表。

到現在,夏方遠還收藏著一些螳螂琥珀、青蛙琥珀沒有被研究,他也不打算與科學家合作。因為按照《國際動物命名法》的慣例,若在標本中發現新的物種,科學家可以命名新種——比如邢立達發表過的「陳光琥珀鳥」,琥珀成為模式標本(即作為規定的典型標本)後不可以再進行買賣。

「那講不定人生有低谷的時候,萬一缺錢,有的時候有的東西還是要變現的。」夏方遠說,自己是一個理智的商人。

琥珀商人陳光與邢立達的合作一開始也充滿戲劇性。倆人的合作是從一隻通透的「黃金鳥爪」開始,它品相好,有一個小孩子的拳頭那麼大。邢立達一開始想買來研究,但最終因為陳光的太太認為東西實在罕見,他改為向陳光「借」來研究。

因為對科研細節不熟悉,這一次的合作陳光非常謹慎。最開始,他跟邢立達,以及當時負責做顯微CT掃描的中國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白明分別籤了合約:不允許做大量的打磨切割破壞琥珀,標本使用10個小時立即歸還,還有一個人專門看護。

但因為蟲珀標本太大,顯微CT的能量值調到最高,X光還是穿不透,科學家倒騰很久也無法成像。只得又向陳光解釋,並申請多借一段時間。陳光體諒他們,也知道掃描工作一旦開始就無法強制暫停,又借了幾次給他們做研究,雙方的信任才慢慢建立起來。

當然,一旦信任建立起來,科學對於商人來說也有迷人一面。

2個月前,王博與夏方遠合作發表了「首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菊石」的論文,圖為菊石在顯微CT下的成像。受訪者供圖。

琥珀商人李墨第一次得到命名的新物種是「李墨緬蝶蛉」。2014年,當昆蟲研究發燒友張巍巍將這個「非常漂亮的大翅膀的昆蟲」資料發給她時,她感覺內心發生了一次震動。

「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耀,不是說你賣一個東西可能掙個幾千幾萬塊錢帶來的那種感覺,而是一種榮譽感。」她說。後來,邢立達又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種「李墨琥珀蛙」。

有人跟她說: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一隻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昆蟲。

邊境貿易

賣琥珀這門生意沒有門檻,大到專門運輸琥珀的代理公司,小到只有幾塊琥珀的礦工。古昆蟲可以跟著任何緬甸人來到中國。

根據1996年起生效的《海關總署令第56號(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在邊民互市貿易中,每人每日可以攜帶價值8000元以內的貨物入境無需交稅。在邊境貿易中,琥珀被歸入珠寶類而非化石類,未去皮的琥珀原石便宜,2公斤也值不了8000塊。只要有貨,緬甸人用報紙包好,背上一簍,到騰衝再找機器打磨拋光。

李墨把他們比作改革開放時到海外做生意的中國商人,膽大又謹慎。他們語言不通,就隨身帶著一個計算器,把要價輸在計算器上,中國買家又按計算器還價。用簡單的手勢和來來回回的計算器完成交易。

去皮後的琥珀價格暴漲,運氣好的時候,一塊就能賣幾萬塊錢。

當然,也沒人能追溯他們違法,這是在很多邊境貿易中都存在的灰色地帶。

騰衝的珠寶商人老普記得,緬甸琥珀佔領騰衝仿佛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騰衝有五天一次的珠寶集市傳統,到集市上擺攤,她很明顯地感覺到身邊賣琥珀的緬甸人一次比一次多,外地口音的人也一次次增加,都來問琥珀。

當地的玉石商人都坐不住了。老普家與人合夥進了些貨,趕集時輪流去擺攤,賣了大半年,也賺了一筆。五天一次的集市也不夠用了。珠寶商人聚集的建華路上每天一次早晚市,商人坐在路兩邊的樹下、路燈下,琥珀就攤在一塊白色或黑色的布上。早市從五六點到午飯時間,中午正常的生意時間結束後,晚市又會熱鬧到八九點。

騰衝五天一次的集市上,緬甸人擺的琥珀原石攤。汪婷婷攝。

這種爆炸而無序的增長一度給當地帶來了麻煩。陰雕出現了。這是一種假蟲珀,琥珀裡面本來有花紋,造假者順著花紋雕個蟲子出來,就成了陰雕。不僅假貨充斥市場,商家也按地域分成幫派,東北幫、湖南幫、本地幫……幫派之間互派商業間諜,經常為搶貨而打架。趕集時,緬甸人丟貨、中國人丟錢的事情更是經常發生。

為了應對市場的混亂,陳光等較大的琥珀商家組織起一個騰衝琥珀協會,還給商家規定了一些行業準則。有一次,他們發現一個東北人在賣陰雕,在琥珀協會的公眾號上曝光了他,卻反被那個律師出身的琥珀商人給告了,說侵犯他的名譽權。

最後,騰衝琥珀協會輸了官司。「我們沒做好證據收集嘛,法院判他贏,(我們)還賠了6萬還是幾萬塊錢。」陳光說。

但來到騰衝的緬甸人依然有增無減。從戰爭中走來的人,他們有自己應對混亂的辦法。

相熟的緬甸人會扎堆住在賓館裡,買家可以到賓館找他們交易,他們通常只為不熟的散商拆一次報紙。若這一包裡沒有成交的,便再沒有下一包的交易。騰衝商人的一個普遍印象是,跟緬甸人做生意,基本上只能靠單線聯繫,「你有手機號也沒用,過一兩個月就打不通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李墨說。

混亂中曾出現過一個叫San Aung的緬甸人,他會把緬甸散商組織起來,讓貨傳播得更廣,與買家有更穩定的聯繫。因為手上有種類最豐富的蟲珀,他還被人稱為緬甸「蟲王」。

順和賓館的老闆首先在混亂中看到了商機。他通過給緬甸人借幾百塊路費、免費提供住宿的方式把緬甸人攏過來,再向上樓買貨的人收費賺錢。為了方便交易和保證安全,他把所有房間都改成了大通鋪,除了廁所,每個房間裡至少裝兩個攝像頭,「很有效地配合當地公安局抑制了偷盜的狀況。」

賓館在建華路上有6個鋪面的規模,順和老闆記得,最多的時候店裡每天有幾千人,樓上樓下,水洩不通。後來,老闆乾脆在樓下設了閘機,上樓可以刷卡,辦一張月卡幾千塊。

順和模式在騰衝遍地開花。星星賓館的老闆升級了這種模式,他把原本是KTV的一樓拆掉,改成了琥珀交易的大廳,更方便緬甸人做生意。呼啦一下子,緬甸人又跑到了那邊。

緬甸人聚在哪裡,集市就在哪裡。琥珀攤在床位,人盤腿坐在床頭。小本商人提前到賓館買貨,第二天在集市上賺一個轉手的差價;懂行的愛好者也知道到賓館更能淘到好貨。

2017年,順和賓館背後的林雲商場,從原本當地最豐富的蔬菜集市改造成了「騰衝林雲緬甸琥珀城」。老闆在商場裡做了幾百個攤位,每個攤位上掛著一頂吊燈,放著一張1米寬的木桌子和一條木凳子。琥珀市場又轉移到了這裡。

戰亂中的交易

緬甸琥珀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礦區位於與騰衝相鄰的克欽邦胡岡谷地。

琥珀礦的開採權以每年5萬美金的價格承包給私人礦主,礦主可以自由開採、買賣,只有一個條件,外國人不許進入礦區。

福建人陳光在緬甸擁有一座琥珀礦。他的妻子是緬甸華僑,嶽母又懂琥珀,2010年進入琥珀市場後,他們承包了一座礦。比起其他無法進入礦區的中國人,他擁有豐富的一手貨源,很快便成為騰衝琥珀市場生意做得最大的商家。從緬甸礦區到騰衝市場,他的家族擁有一條完整的生產鏈。

但他說,在緬甸做琥珀生意並沒有那麼簡單。

礦區的作業條件非常簡陋,到過礦區兩次的邢立達回來後這樣描述:礦區毫不起眼,3000多頂藍綠相間的帳篷就像是馬賽克,每一個帳篷下面就是一口礦井。礦井是筆直的,非常窄,四壁只用木條支撐,方形的井口邊長僅1米左右。珀農主要是當地貧窮的居民,他們的挖掘方式非常落後,純靠人工,有時候連安全繩都不綁就徒手爬進礦井,一鎬一鎬地縱向挖土,遇到琥珀層再橫向挖。蟲珀被挖裂是礦區常有的事。

像騰衝一樣,每年的6月到10月是克欽邦的雨季。通往礦區的山路泥濘不堪,車完全派不上用場,就只能靠大象往外馱,靠人力背。

因為有地下水滲透,礦工需要每天早上5點起床用抽水機從礦井裡抽水,幹天的時候,抽兩三個小時就可以開工。但到了雨季,凌晨2點抽水機就開始作業,抽到早上八九點好不容易開工,一陣雨下來,礦井又灌滿了水,作業幾乎停滯。

緬甸的琥珀礦區。受訪者供圖。

困難不僅來自大自然。礦區所在地克欽邦擁有自己的武裝,克欽獨立軍作為緬北最有勢力的民族武裝之一,與緬甸中央政府軍的衝突持續了多年。

本世紀初,克欽獨立軍與緬甸中央政府軍達成和平協議後,一度關閉的琥珀礦區重新開放,管轄權歸克欽邦。2013年之後,緬甸琥珀的價格持續走高。為了爭奪這一礦產資源,胡岡谷地的局勢又緊張起來。

根據緬甸中文網的報導,緬甸軍方曾對塔奈地區(胡岡谷地屬於塔奈地區)的非法黃金和琥珀礦區進行了清理。戰火持續了1年多,2017年,礦工被要求於6月15日前撤離礦區,琥珀礦隨後無限期封礦。

也有當地人在封礦後偷偷上山,但戰後漫山遍野的地雷給他們的發財路增添了阻礙。前年,兩個當地人趁天黑想到礦區偷挖,不小心踩到地雷,一個當場炸死,另一個下半身被炸飛,爬了一截也死了。

琥珀從緬甸來到中國必經的舊史迪威公路上,一般都被地方武裝設卡收過路費。緬幣1000,相當於人民幣不到5元。但這個金額對緬甸的一些個體商戶來說不算小數字,早幾年,他們甚至連路費、食宿費都要到騰衝向旅館老闆借。

有一次,陳光的弟弟從騰衝去緬甸,跟在他身後的一車緬甸商人不肯交過路費,一番爭執之後,「好像是扔了一個炸彈到車裡」,車爆炸了,緬甸商人當場死亡。

金黃色的光

7月,中緬邊境已經進入漫長的雨季。

封礦以後,琥珀生意越來越難做了。2017年下半年,騰衝的琥珀店關了三分之二,其中包括陳光的兩家——前幾年火爆的時候,他在400米長的建華路上擁有4家琥珀店。

「等於在一塘水裡,沒有新的水進來,天天都是一樣的東西在裡面轉,肯定會變臭的。」 陳光說,中國的珠寶消費整體下滑也是生意難做一個重要原因。

月末的一個早上,烏雲籠罩著騰衝城,對於已經下了半個多月雨的騰衝來說,這一個好天氣,適宜出門。但珠寶集市上人仍稀稀落落。早上9點,還有大片攤位空閒著。

昆明的琥珀商人賈曉二十分鐘就在市場裡轉完了一圈,一無所獲。她是一個富有的蟲珀愛好者。她曾提供了一塊包裹著蛇的琥珀給邢立達做研究,後來,邢立達在標本中確認了世界上第一個中生代蛇,並把這個新物種命名為「緬甸曉蛇」。去年,因為家裡琥珀太多,她也開了個琥珀線上店,邢立達應邀成為琥珀店的顧問。

賈曉從2011年開始玩蟲珀,每隔一兩月就要到騰衝淘貨,她見證了騰衝琥珀市場從突然火爆到急速冷卻。以前,集市上來一個緬甸人便有十幾個人圍上去,買家揣著錢到賓館也搶不到貨;現在,林雲商場裡的賣家從早到晚都在直播賣貨,生意也比以前蕭條。

騰衝的琥珀打磨、拋光店,這是他們的工作檯。汪婷婷攝。

與琥珀市場的低靡形成對比的是,從2015年起,緬甸琥珀的科研成果呈「井噴式」發展。每年發表的緬甸琥珀研究論文增長了6倍以上,並且現在還在持續增長。

2年前,「蟲王」San Aung因病去世,騰衝市場上,專門賣蟲珀的人已經不多了。即便最火熱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蟲珀。

本地琥珀商人「老李叔」自稱從改革開放開始就在騰衝賣琥珀。從耳燭到現在的金珀、血珀,他更看重琥珀外壁是不是完整、乾淨,珀體是不是通透、無雜質。他甚至質疑那些科學家的研究:「從一隻爪子、一片羽毛就可以還原一整隻鳥,你說給可能(可能不可能)?我是不信。」

他賣過一些蟲珀,都是那時候的一些「爆款」,比如鳥羽啊、豆娘啊。他不懂分辨,妻子會將蟲子的照片發給相熟的上遊緬甸人,讓他們按圖收蟲。那些礦區的珀農甚至把搶手蟲子的圖片印在睡覺的防潮袋上,每天睡前都記一記。不過火熱過了,也就忘了。

邢立達說,就科研價值來說,國際上對緬甸蟲珀的關注度是還在持續走高的,在國內只是隨著珠寶類琥珀的低靡而顯得低靡,「蟲珀畢竟是琥珀裡面非常非常小眾的一個分支。」他說。

市場起伏動蕩,大多數曾經投身琥珀行業的人都是逐利的,只有少數真正喜歡的人才能感受到一個蟲珀的魅力。

「你想,它經過了9900萬年,又是埋在地下,又是被海水衝走,各種各樣的地質變化都沒有把它摧毀。到現在(蟲子)還跟活的一樣。很神奇。」賈曉說。

她最享受磨蟲珀的過程。先用板挫把石頭一樣的表皮磨去,再用電磨機一點一點地靠近蟲子。好幾個小時後,金黃金黃的琥珀中終於出現一隻從遠古來的昆蟲,毛鬚根根清晰可見,鼻子眼睛分明,正在跟你對視。

她仿佛能看到它帶來的遠古故事。1億年前,地球還是一個大溫室。緬甸處在一個四面環海或者靠海的熱帶雨林裡,那裡生長著許多松柏類的裸子植物。白天,恐龍在奔跑、喊叫;晚上,小個頭的原始哺乳動物新物種鑽出地表覓食,海風日日夜夜吹拂。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研究人員發現這枚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包裹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以前所未有的細節保存了它們的生殖器官。白堊紀時期在大約1.45億年至6600萬年前。不同介形蟲的三維復原圖該枚琥珀重0.676克,被包裹在其中的介形蟲個體最長0.59毫米,最小0.24毫米。
  • 緬甸琥珀中發現封存一億年前完好壁虎(圖)
    保存在琥珀中1億年的壁虎化石腳趾清晰可見    北京時間9月5日消息,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日前,美國俄勒岡州大學和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宣稱,在緬甸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壁虎化石,壁虎的身體被完好地保存在1億年前的琥珀之中,至今仍保留著十分逼真的模樣。
  • 《科學》封面專訪邢立達:在琥珀中發現一個動物園
    隨著科學家對緬甸琥珀的不斷渴求,一個倫理「雷區」也油然而生——這些化石來自於衝突頻發的緬甸克欽邦,科學家無法勘察那裡的地質情況,獲取化石年齡和周邊環境的線索。在克欽邦,對立黨派爭相謀取琥珀及其他自然資源帶來的利益。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恐龍的英語也有巨大蜥蜴的意思,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恐龍的外形,不知應該是光禿禿的,應該是和蜥蜴鱷魚非常的相似。最近科學家有證據表明,恐龍有可能像鳥類一樣渾身布滿羽毛,在科學界一直有這樣的觀念,其實家禽類的動物是由恐龍進化來的。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一位古生物學家在緬甸的琥珀當中找到了證據。
  • 「恐龍獵人」邢立達:收穫琥珀、論文和爭議
    ,邢立達的恐龍研究引發了一陣轟動效應。他於2013年開始接觸緬甸琥珀。他愛對媒體談起他兩次深入處在交戰中的緬甸琥珀開採礦區的故事,但更多的時候他前往的是雲南騰衝及緬甸密支那的琥珀交易市場。SVP管理層成員、前主席大衛·波利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採訪中表示,越來越多的古生物學家呼籲不要研究緬甸琥珀化石,因為擔心這些研究炒高了琥珀的商業價值,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助推了緬甸的暴力衝突;另一方面,當科學家從當地販子手中購買琥珀時,有時很難追溯標本開採時的原始地質信息
  • 「恐龍獵人」邢立達:收穫琥珀、論文和爭議
    高產的古生物學家  2016年12月初,因發現了琥珀裡一段毛茸茸的恐龍尾骨,邢立達的恐龍研究引發了一陣轟動效應。以其發表的論文主題來統計,邢立達的主要研究領域首先是恐龍足跡,其次才是琥珀。  2019年5月,《科學》雜誌封面以《陷入困境的寶藏》為題,報導了緬甸琥珀的科研價值以及圍繞它的軍事衝突、非法勞工等道德衝突,以邢立達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在此「尋寶」的故事也穿插在其中。直到這時,許多脊椎古生物科學家們,尤其是西方的學者們才注意到這個問題,隨著討論持續,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學生、藝術家、作家和學者等組成的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SVP) 決定在這個問題上表達自己的態度。
  • 科研人員在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有花植物昆蟲傳粉證據
    中新網南京11月1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該所科研人員在白堊紀中期(約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發現了真雙子葉植物經花蚤科甲蟲進行傳粉的直接證據,為目前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蟲媒傳粉提供了直接證據。
  • 緬甸琥珀中特殊的傳粉蠍蛉
    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蠍蛉總科),該類群廣泛分布於我國侏羅紀燕遼生物群、白堊紀熱河生物群和白堊紀緬甸琥珀生物群,它們具有特化的、
  • 我是怎樣從琥珀中發現「世界上最小恐龍」的?
    2016年,他發現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震驚了全世界。在不久前的SELF格致論道講壇上,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講述了那段尋找琥珀的神奇之旅。首先我來說說緬甸,這個國家盛產琥珀。緬甸與中國的關係源遠流長,在漢朝,緬甸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他們會把自己最好的珍寶送來進貢,琥珀就是他們的珍寶之一。
  • 琥珀蜜蠟最全行內知識梳理!
    ★★藍珀—多米尼加共和國產的一種體色為淡黃色,在黑色背景下呈天空藍顏色的琥珀,堪稱琥珀裡的貴族。價格指數:★★★★★藍綠珀—墨西哥出產顏色為綠偏藍,與多米尼加共和國綠珀相似。價格指數:★★★★翳珀—一種用肉眼垂直平視呈現黑色,在光線照射下則呈現紅亮光點的琥珀,緬珀出產。價格指數:★★★★★緬珀翳珀隨形8.
  • 琥珀裡又雙叒發現了稀有生物!又雙叒拿下個「世界第一」!
    其中一些埋藏了成千上萬年,最終變成極具收藏和研究價值的琥珀化石,再次展現在人們眼前。當然,除了常見的昆蟲與植物,琥珀裡偶爾也會出現罕見生物——如蛙類、古鳥類、介形蟲,乃至恐龍尾巴……這些「爆款」琥珀一出世,有位科學家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便是中國的青年古生物學家——邢立達[1-4]。
  • 科學網—穿越時空讀琥珀
    《飛梭》較全面介紹了波羅的海、多米尼加等地的琥珀,徐洪河和他的同事在最後一章補充了中國撫順琥珀和緬甸琥珀最新的研究內容,使這本書關於琥珀的內容更為完整。 與此不同,《精靈》則聚焦在緬甸琥珀上。書中有以緬甸琥珀為主的近五百件琥珀標本,涵蓋了緬甸琥珀中幾乎已經出現過的所有生物類群,用三個篇章即「失落的昆蟲世界」「動物的演化之窗」「遠古植物園」,分別介紹緬甸琥珀中的昆蟲、動物和植物。書中包括唯一完整的緬甸琥珀蛙類標本以及罕見的蠍子、蜥蜴、成年螳螂、螃蟹和羽毛等標本。
  • 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
    原標題:科學家揭秘琥珀中白堊紀昆蟲真實顏色這些昆蟲為何穿越億年仍能「自帶光芒」白堊紀緬甸琥珀中具金屬色彩結構色的昆蟲 受訪者供圖回國之後,他開始著手整理琥珀中昆蟲體表有金屬光澤的樣本。歷經多年,他和中科院南古所泮燕紅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從距今9900萬年的白堊紀中期約4萬枚琥珀中,挑選出35枚化石。這些化石全部來自緬甸北部的一處礦山,其中的昆蟲都保存著精美的金屬光澤。
  • 緬甸琥珀將昆蟲的耀眼色彩保存至今
    最新的證據是,9900萬年前的昆蟲被捕捉到琥珀中,呈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紫色、藍色和金屬綠色。 但最近,科學家們從羽毛化石中發現了色素;或者,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使用緬甸琥珀來窺探古老色彩的世界。 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Pan Yanhong解釋說:「保存在琥珀化石中的顏色被稱為結構顏色。這是由動物表面的微觀結構造成的,表面納米結構散射特定波長的光,並產生非常強烈的顏色。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許多顏色就是由這種機制產生的。」
  • 緬甸琥珀揭示甲蟲高度特化的捕食行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團隊通過對緬甸琥珀中大量的隱翅蟲化石進行系統研究,發現了兩種突眼隱翅蟲化石。
  •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化石 近億年高齡致侏羅紀難重現
    一個渾身長毛、世界上最小的恐龍(非鳥恐龍)被中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發現。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  2015年夏天,研究人員從緬甸琥珀商人手中得到了前述奇特標本。如果不是琥珀中奇特的尾巴引起了邢立達的注意,它可能已被打磨,成為飾品,被送到珠寶櫃檯展銷。  經年代測定,這一琥珀化石形成於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中期的諾曼森階。邢立達說,「那個年代,長羽毛的脊椎動物,除了古鳥,就是恐龍。」  該恐龍尾椎的高清3D形態。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琥珀蜜蠟超級攻略,玩家必備(萬字長文)
    他看了照片以後,用十分肯定的口氣說「這塊琥珀不是波蘭的,而是來自立陶宛,準確點說,來自立陶宛和波蘭的邊境。」我讓朋友立即聯繫北京的供貨商,北京的供貨商也十分困惑,於是打給他在波蘭的合作夥伴,那邊的波蘭人最終承認說,確實在這一批貨中,有一塊來自立陶宛邊境的貨,由於差別很小,按同等品質出的。
  • 已滅絕的「烏賊近親」藏在琥珀中 解密1億年前熱帶海濱生態環境
    由此推測,這枚琥珀可能來自一片靠近海岸的森林。由於琥珀極少保存水生生物,這些遠古的生態環境信息為科學家了解未來陸地生態系統的變化提供了重要參考。  通訊員 盛捷 記者 於丹丹  一塊琥珀裡竟「藏著」40多個動物  琥珀是遠古植物的樹脂經過長久的地質作用形成的化石。
  • 【關注】琥珀知識十問 玩收藏不可不知 !
    為什麼說千年琥珀萬年蜜蠟,難道把松香埋上一千年就會變成琥珀?琥珀是石化的樹脂,並不僅限於松香,我們常說的松香只是松樹的樹脂。現已發現的琥珀有的來自於蕨類植物、有的來自於蘇鐵類、有的來自於豆科植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