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學術盛宴為新時代培養卓越新聞人才

2020-07-27 紅網

——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承辦2020年湖南省暑期學校

紅網時刻7月26日訊(通訊員 潘昕 王琳楠)在防汛抗災的特殊時期,一場線上學術盛宴如約而至。為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和科研思路,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理工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承辦的2020年湖南省「新聞傳播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研究生暑期學校於7月13日火熱開班。

雲端學術盛宴為新時代培養卓越新聞人才

「新聞傳播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研究生暑期學校開幕式。

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以下簡稱暑期學校)是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期暑期學校主要依託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和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點、湖南省傳媒與文化傳播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以「傳媒與文化傳播」湖南省研究生優秀教學團隊及湖南理工學院傳媒與文化傳播科研創新團隊為基礎。

本期研究生暑期學校特別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入選國家文化名家與「四個一批」國家級人才計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特聘學術顧問張昆等20位國內新聞傳播理論研究與方法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授課,為暑期學員們提供了一次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和溝通機會。

雲端學術盛宴為新時代培養卓越新聞人才

受疫情影響,本期研究生暑期學校主要在釘釘、騰訊會議等線上平臺開展,學習內容包括線上學術講座、線上研究計劃研討與點評、線上師生座談等。免費邀請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新聞傳播學科或相近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相聚雲端,共享學術盛宴。

此次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學校在自全國各高校的20餘名學術專家傾心授課,悉心指導下,來自全國各大高校300名學員受益匪淺。李雪瑩等18位來自湖南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大學、湖南理工學院等全國各大高校的學員獲得優秀學員稱號。參與選題匯報的19個小組中,華中科技大學袁向玲小組研究設計 「誰教會了老人設置朋友圈權限——家庭隱私觀念反代際傳遞效應的實證研究」等10個小組獲得優秀研究設計表彰。同時,王慧敏等7名同學獲得優秀志願者表彰。

雲端學術盛宴為新時代培養卓越新聞人才

「感謝暑期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拓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的良好學習平臺,感恩各位學術名流百忙中為我們這些學子義務呈現的學術盛宴,讓我們茅塞頓開。」湘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黃皓宇作為優秀學員代表發言時,表達了學員們的感恩之心。

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王文鋒在本期暑期學校閉幕式上總結時說:「本次暑期學校專家優化搭配,既有大咖站臺,又有新銳主講;主題集中明確,既關照前沿,又聚焦方法;專家講授深入淺出,學員不拘一格,既突出研究生主體,又廣泛吸納博士、青年教師,既關照省內,又兼顧省外;社會反響強烈,既有場域師生好評,又有場外社會打CALL。是一次成功的線上學術交流活動,今後我們還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學術交流圈,為新聞傳播學科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優化改革課程教學 造就卓越新聞人才
    《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給出的改革任務和重點舉措是:1.開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新局面;2.打造新聞傳播人才德育新模式;3.邁向一流新聞傳播專業新目標;4.推動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新發展;5.開闢高校與新聞單位互聘新領域;6.構建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新範式;7.邁上高等新聞傳播教育質量新臺階。
  • 「卓越」人才培養背後的育人邏輯
    新的歷史時期,學院進一步提出「大思政」建設要求,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為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知識精湛且富有奉獻敬業精神的「卓越」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學院秉持「一流師資培養一流學生」的理念,始終堅持把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培養「卓越」人才的關鍵,不拘一格用人才,多措並舉育人才,全力提升教師的育人能力,打造新時代學術名師、教學名師、實踐名師、管理名師、創業名師。
  • 武漢大學:崇尚學術,追求卓越 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
    交流學術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展現人才風採、創新考核方式……6月6日至7日,武漢大學舉辦首屆「追求卓越」學術交流大會,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100餘位專家學者帶來一場學術與思想的跨學科饕餮盛宴,在校內外引起較大反響。這場以發展性評價為核心的學術交流大會不僅是武漢大學在矢志一流、追求卓越過程中一個縮影,也預示了新時期學校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新方向。
  • 新聞傳播教育與國家戰略人才培養聯合論壇成功舉行
    隨著全球治理和國家戰略對於新聞傳播教育提出的新挑戰和機遇,四校都希望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培養新聞傳播人才。教指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在介紹會議主旨時說,通過交流,四學院計劃在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深度共建,聯合培養現代治理體系、國際傳播、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國際戰略型人才。
  • 獨家丨董天策:優化改革課程教學 造就卓越新聞人才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提出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於提高高校新聞傳播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提出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
  • 「這裡是西部」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班新聞實訓小隊在路上
    8月11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卓越新聞人才班新聞實訓項目「這裡是西部」在固原市新聞傳媒中心正式啟動。截止目前,該實訓班固原組已深入原州區「兩鎮四村」完成採訪調研。實踐小組一行在和潤村採訪調研新聞實訓項目「這裡是西部」是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根據自身人才培養計劃和學科建設目標組建的教學實踐平臺和實訓項目,旨在通過採訪調研的形式讓學生以全新的眼光認識寧夏和西部
  • 王守仁教授「雲端」開講:如何成為高素質外語人才
    這場講座拉開了「新時代卓越外語人才培養合作聯盟」系列講座的大幕。王守仁教授講座伊始,王守仁教授從歷史、校訓和精神等方面對百年南大和外國語學院做了詳盡介紹。隨後,他從語言、文化、思想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剖析了高素質外語人才的培養路徑。在語言方面,王守仁教授提出,南大的「一流課程」是連接一流教師、一流專業和一流學生的重要環節,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為一體。
  • 湖北大學:校政協同 培養「卓越法政人才」
    人才是強國的根本,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隨著「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深入推進和「新文科」建設的創新發展,如何培養造就符合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具備法治精神與素養、能夠應對複雜多變的治理環境和形勢的新時代「卓越法政人才」是公共管理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大課題。
  • 武漢理工大學:實施卓越教育 培養卓越人才-中國青年報
    武漢理工大學承載著5萬多名學生和5萬多個家庭的殷切期望,將以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精神創新教育模式,構建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構築一條通向卓越的道路,在這條充滿希望和陽光的道路上,讓學生享受卓越教育,成為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
  • 迎新創新 探索卓越財經人才培養新路徑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是一所以「建設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世界一流商學院」為願景的知名商學院,以「百年商學,智領未來」為主旋律,將堅定不移地服務國家發展的信念與決心,與努力培養「複合型、外向型、創新型」卓越財經人才的目標不斷融合。
  • 9校專家齊聚「雲端」,研討如何培養「新時代新聞傳播學博士」
    然而,如何深化新聞傳播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培養勇擔新時代使命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是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教育面對的現實命題,也成為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方向。現場,9位專家都通過發言,分享在博士培養方面的經驗與卓識。
  • 開啟新時代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新徵程
    為緊跟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的時代步伐,加強規劃藝術人才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機制,開啟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新模式,是新時代文化藝術工作者所面臨的現實課題和時代使命。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的新命題藝術對於國民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就是實施優質的藝術教育,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 潭州與各高校創建雙師課堂認證體系,培養造就新時代卓越人才
    為了堅持產學深度融合,潭州與各高校「雙師」共育實踐型人才。在「產教共賦能 潭州新裡程」潭州2019年終教育盛會上,大會為13所合作高校教授、專家頒發了雙師課堂聘書,為潭州教育50位老師頒發了雙師課堂認證證書。
  •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舉辦
    7月11日8:30, 「新冠疫情衝擊與經貿類一流本科人才培養」雲端研討會正式開幕,本次雲端研討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與貿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承辦。本次會議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出版社、長安街讀書會等平臺同步直播,高校教師、行業專家、經貿專業學生參與本次會議,超過100萬人次在線觀看了會議直播。
  • 傳授新聞知識 培養新聞人才
    在6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立德樹人,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訓,弘揚「共生共榮、唯實唯新」的校風、「明德明理、篤學篤行」的學風和「修德修身、敬業精業」的教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16萬餘名英才俊傑。
  • 培養有人文情懷的卓越農林人才——南京林業大學「十三五」人才...
    高校是「時代新人」培養的搖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培養更多複合型人才?「十三五」時期,南京林業大學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具有科學素養、人文情懷、綠色擔當、創新精神並勇於實踐的「時代新人」為目標,交上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助力學生學術科研,積極探索學術科研新模式
    疫情發生以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全面落實「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部署和要求,積極探索開展線上學術科研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員在雲端的學術引領作用,開展豐富的雲端學術科研活動,為學生宅家學術科研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 安徽師範大學:「五維一體」培養新時代「雙創」人才
    安徽師範大學:「五維一體」培養新時代「雙創」人才 2019-08-21 11:30:34   來源:安青網
  • 全國人才在線峰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國內人才研究資深專家齊集雲端深入研討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
    峰會以「戰疫未來 贏在人才」為主題,就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開展了深入研討。這是我國人才學界首次舉辦的聚焦後疫情時代人才工作的雲端研討,吸引了7500餘人次在線觀看。鍾祖榮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峰會聚焦新時代我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人才國際化戰略和引才策略、創新人才培養等重要問題開展交流研討,具有重要意義。
  • 新聞學院第四期學術拔尖人才選拔結束 本碩博17人入選培養計劃
    12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傳播學科學術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20-2021學年第2次現場選拔活動在明德新聞樓208會議室舉行。經公開選拔,2019級博士生丁麗瓊、楊小涵、宋航、孫曌聞、王彪、曹素貞,2020級博士生李政、汪惠怡、樊攀、劉洋,2019級碩士生王漢威、田自豪、劉入豪,2017級本科生曹華傑等14名同學入選學院第四期「新聞傳播學科學術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其中王彪、曹素貞推薦參選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