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認真對待事物,是良好的品質之一,將陪伴孩子終身受益

2020-12-16 陪著你長大

一晃,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突然發現孩子不那麼聽你的了。他有自己的主見了,有時候雖然在大人眼裡是幼稚的,甚至有些叛逆的。但是這是孩子成長的標誌。在這個時候,才感覺教育的難度來了,因為孩子沒有那麼配合了。這到底是孩子長大了,還是我們沒成長?孩子成長的過程是曲折的,而我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他們,有時不免視角不對稱,就會出現各種他覺得委屈,你覺得做得不夠好。

我們家孩子,在上低年級的時候,最開始的接觸加減法計算題,常常會有錯。要麼數位沒對齊,要麼數字沒寫清楚,結果都是錯。到了中年級,開始學乘除法,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才意識到習慣沒養好,才開始要求書寫,要求計算步驟,雖然以前也要求,但是並沒有那麼重視。覺得這次沒寫好,下次好好寫就行了。可是,一直繼續到現在,孩子開始學小數的加減了,還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才知道,原來是我的無知,一直讓孩子在不斷地強化錯誤。因為這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仔細和認真。

我一直覺得數學思維的很重要,卻忽略了學習習慣的培養——認真、仔細地對待學習,雖然嘴裡是在強調,但是太空洞,如果我把這一句話連起來,告訴孩子:學數學,就是認真,仔細地去對待每一個計算題,也許孩子就明白了,也就知道怎麼去做了。延伸到語文,也是一樣,認真、仔細地去對待每一個練習。英語亦是如此。

孩子做完作業不檢查,或者檢查也是走馬觀花,檢查不出任何問題。其實非常有必要鍛鍊孩子認真仔細的品質,這是一個良好的品質之一,這一個習慣會陪伴孩子終身受益。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有效地發揮可以說,一個好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一生。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培根也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一種半自動化的潛意識行為,對人生、事業、生活起著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習慣就像存放在自身當中的「道德資本」,會使人終身受益。
  • 這樣「貼標籤」,讓孩子受益終身
    然而,凡事物都有兩面性,就看你把「砒霜」當作毒藥來使用,還是當作治病的藥來服用。所以錯的不是「貼標籤」這一行為,而在於人們使用它的方式。合理、正向的「標籤法」,就是將與孩子自身能力、經歷和性格相適應的某一特質、態度、信念等標籤標記在他身上,然後對他提出與標籤相符的請求。
  • 小孩如何獲得良好的品質
    我們前面有跟大家講到過,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和榜樣,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將會受益一生。對於孩子良好的品質如何培養,今天金嫂我就和大家一同聊聊:有句俗語叫做「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對於孩子的品格培養並不是想那些知識技能一樣,可以通過訓練學習獲得的,而絕大部分是由父母的品格潛移默化地、不由自主的形成出來的,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一般也會如此。如果希望小孩擁有良好的品質,父母首先還是要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榜樣。
  • 媽媽的哪些品質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益終身
    一個孩子性格的養成基本在三歲前就完成,在這個階段形成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基本也就決定了他成年之後的工作方式。而到七歲基本的價值觀也形成雛形,就會伴其終身了。 那麼,媽媽哪些品質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三觀呢?
  • 淮南:讓孩子從小愛讀書,讓良好的閱讀習慣陪伴孩子終身
    安徽網淮南消息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已得到許多家長的共識。讓孩子從小愛讀書,讓良好的閱讀習慣陪伴孩子終身,已成為家長、老師、社會的共同目的。8月31日,在鳳臺縣新集鎮姚靳村農家書屋,正在開展「書香伴成長」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利用暑假末期陪伴孩子看書,通過親子共讀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 孩子進入小學,家長如何陪伴他度過小學一年級?這樣做,受益終身
    那父母如何引導和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5、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冷靜,不要一看這麼簡單就寫不好就生氣,你生氣發脾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討厭學習討厭作業。你的目的是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激發他學習的興趣,所以當你覺得你很生氣不能控制時,請你離開一下,找一個房間冷靜一下,想想你是為了讓孩子有興趣學習,還是讓孩子推向不喜歡學習的道路上呢?用對待孩子學走路時的態度陪伴孩子學習。
  • 寶寶三歲前,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將會受益終身
    寶寶三歲前,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將會受益終身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夢雨幼兒教育學習認知事物,學習掌握生活的日常行為俗話說,三歲看大,六歲看老。這樣孩子慢慢就學會了,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孩子學不會的知識,只有家長沒有進行教育的後果家庭教育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搖籃,也是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學校,爸爸媽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將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
  • 時間管理:一份計劃表,幫孩子度過一個終身受益的假期
    ​真正優秀的孩子,每個假期都不隨便過。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暑假終於來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讓孩子度過一個怎樣的假期呢?建議各位家長,在假期開始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安排好暑假的時間規劃,充分利用好假期時間,多做幾件有意義的事,培養一些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 良好的品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家長要注意培養
    良好的品質是孩子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家長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品質不僅是大人應該要擁有的,孩子也應該要具備良好的品質。為培養孩子成才,在所有父母內心中都有各自最為看重的方面。大多數人非常重視智力發展,於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智商。隨著我們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的考評和衡量成功標準的提升,家長們也日漸意識到一個聰明的孩子未必能夠成才。
  • 小學六年幫助孩子打好三個基礎,孩子將終身受益
    小學六年幫助孩子打好三個基礎,孩子將終身受益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經過相當長的過程。科學家研究證明,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小學的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需要耐心地幫助孩子去適應,多給孩子鼓勵和安慰,同時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這幾個習慣,會讓孩子感恩且對孩子受益終身
    對於一些對孩子有益的習慣,家長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畢竟,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的可塑性是最大的,好的習慣養成了,不單只會讓孩子感恩在心,還會對孩子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幫助,受益終身。1.所以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無論是以後孩子上學了或者是長大成人,他們都會擁有著對知識的渴求,且這個習慣會陪伴他們終身。培養這個習慣,家長們可以利用在陪孩子睡覺前,拿著書籍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家長們不要小看這個睡前故事,這可是養成閱讀習慣的基礎。
  • 小學階段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父母學會正確陪伴,孩子受益良多
    1)性格或將暴躁偏激孩子的性格將會變得偏激,或暴躁,或抑鬱。因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無法得到家長及時的關注和幫助,哪些問題將會對孩子造成長久的困惑。孩子無法有效而正確的調劑自己的心理狀態,無法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等等,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發生變化,逐漸的變得偏激,甚至因此還做出一些過激行為。
  • 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一定不要讓他錯過
    曾有人說過,閱讀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勝過純粹的學校教育、勝過一臺計算機、勝過一張大學文憑。是一個能使孩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對將來學習、工作有極大的幫助。閱讀的好處如此之多,從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打下良好的基礎非常必要。
  • 為什麼幼兒園3年只教孩子這三點,卻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其實比起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性格的養成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收穫。幼兒園裡到底學什麼?,老師就會培養他們飯前便後勤洗手,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培養學習品質學習品質包括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它不是指孩子所要獲得的那些知識、技能本身,而是指孩子自己怎樣去獲得各種知識、技能。幼兒園老師通過對學習材料的提供、區域活動的設計,引發孩子在情景化的環境中主動建構,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孩子學習品質的養成,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 7項運動不僅助長高,還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現在的家長們都關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都希望孩子能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生活中也常看到父母會給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比如跆拳道、舞蹈課、籃球、足球、桌球、輪滑等等運動類的項目。一開始或許僅僅是興趣,但是孩子可能終身都會參與這項運動,並特此不疲。這裡就要講到一個終身體育的概念。
  • 陪孩子做作業成了父母的心病:這三個方法,孩子父母將受益終身
    陪孩子做作業成了父母的心病:這三個方法,孩子父母將受益終身原創首發 文/當歸尾 01、「怎麼能這麼寫字啊,底下那個勾要長一點,王若曦!」「快一點寫,別寫一個字看我一眼,寫一個字看我一眼,我臉上有字啊!」「你給我背挺直!」
  •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什麼?幼兒園老師:教會孩子終身受益的9個技能
    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目標,從五大領域方面,來與家長探討一下,孩子在幼兒園裡可以學到的終生受益的9個技能。每個領域有相應的目標,根據目標,教師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培養孩子各個領域中涉及到的優秀品質與技能。接下來我將著重從健康、語言、社會這三個領域來介紹一下,在幼兒園,老師教給孩子9大受益終生的技能。
  • 告別喪偶式育兒,爸爸也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如果能在情感上得到爸爸的支持,那麼孩子將有可能對生活更滿意,並且與老師和其他孩子的關係更好。,而是在父母與子女相處的過程中保持一種舒適的狀態,孩子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和模仿父母,從父母身上學習一些重要的品質和與他人的相處方式,而父母通過陪孩子玩兒的過程中與孩子形成親密連結,更好地理解和幫助孩子認識事物,認識世界。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習慣和品質?家長和老師看過來……
    一,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孩子終身受益。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計算貫穿於六年的始終。我們來看,這是小學一到三年級的計算內容。小學一年級上冊,學生通過半年的學習,要求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並能做到口算符號化。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在這裡,家長的陪伴方式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終身成就。專注力不足,是導致掌握知識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樣的課堂,同樣的老師,專注力不同的學業收穫的知識不一樣,成績也就大不相同。孩子的專注力越好,學習效率也越高,學習成績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