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突然發現孩子不那麼聽你的了。他有自己的主見了,有時候雖然在大人眼裡是幼稚的,甚至有些叛逆的。但是這是孩子成長的標誌。在這個時候,才感覺教育的難度來了,因為孩子沒有那麼配合了。這到底是孩子長大了,還是我們沒成長?孩子成長的過程是曲折的,而我們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他們,有時不免視角不對稱,就會出現各種他覺得委屈,你覺得做得不夠好。
我們家孩子,在上低年級的時候,最開始的接觸加減法計算題,常常會有錯。要麼數位沒對齊,要麼數字沒寫清楚,結果都是錯。到了中年級,開始學乘除法,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才意識到習慣沒養好,才開始要求書寫,要求計算步驟,雖然以前也要求,但是並沒有那麼重視。覺得這次沒寫好,下次好好寫就行了。可是,一直繼續到現在,孩子開始學小數的加減了,還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才知道,原來是我的無知,一直讓孩子在不斷地強化錯誤。因為這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仔細和認真。
我一直覺得數學思維的很重要,卻忽略了學習習慣的培養——認真、仔細地對待學習,雖然嘴裡是在強調,但是太空洞,如果我把這一句話連起來,告訴孩子:學數學,就是認真,仔細地去對待每一個計算題,也許孩子就明白了,也就知道怎麼去做了。延伸到語文,也是一樣,認真、仔細地去對待每一個練習。英語亦是如此。
孩子做完作業不檢查,或者檢查也是走馬觀花,檢查不出任何問題。其實非常有必要鍛鍊孩子認真仔細的品質,這是一個良好的品質之一,這一個習慣會陪伴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