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是全世界小夥伴的至愛。話說美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最喜歡的糖果,M&M’s巧克力當仁不讓。
為表現我們的吹牛都是打過草稿的,虎哥很辛苦地查證多方數據(生產商瑪氏是一家打死不上市的家族企業,財務數據好隱秘),發現2007年M&M’s 光是在美國的銷售額就突破18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糖果品牌。
圍繞這顆小小的巧克力,還有好多鮮為人知的逗比故事,虎哥跟你一一道來。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這場慘烈的戰爭打了兩年半,50萬人因此喪生。除了下面這幅著名的照片,這場戰爭還給世界留下了另一份重要遺產:軍用巧克力。
羅伯特·卡帕是20世紀最著名的攝影師之一。這幅不朽之作記錄了內戰中一名共和軍士兵中彈倒下的瞬間,成為戰地報導的經典,也登上了國內的中學歷史課本。
巧克力在戰爭中充當了重要角色,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可以幫助士兵快速補充體能。不過,在熱辣辣的西班牙隨身帶著一塊巧克力打仗是一種多麼黏稠的體驗。於是在吃的問題上很會下功夫的西班牙人發明了一種辦法:在巧克力外面裹上一層不易融化的糖衣。
當時,一個精明的美國商人福瑞斯特·瑪氏(Forrest Mars, Sr.)身在西班牙,他立刻從中嗅到了商機。
這位福叔來頭不小,他爹Frank C. Mars是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糖果公司瑪氏的創始人。
福叔自己也是個優質富二代,畢業於耶魯大學工業工程學專業,是一名勤於動腦又勤於動手的好同學。更志氣的是,人家放著家族企業的優越條件不要,硬是自己跑到英國去打拼。正是在此期間,他注意到西班牙軍用巧克力的獨特工藝。
從歐洲回到美國後,福叔用另一種方式製作出了類似西班牙的那種硬殼巧克力豆,並且申請了專利。
1941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殺得暗無天日的時候,福叔的巧克力工廠在紐約隔壁的新澤西州建成。也許連福叔自己都沒有想到,史上最暢銷的巧克力從此在這裡誕生。
你或許不難猜到,M&M's這個名字中,一個M指的就是剛剛提到的福叔:Forrest Mars。
但你多半猜不到,另一個M竟然是瑪氏最大的競爭對手——Hershey's老闆的公子Bruce Murrie。
首先,這家Hershey's公司的名字看上去有沒有眼熟?能猜出它是「好時」的朋友,我們要隆重祝賀,因為你腰上那圈肥肉果然沒有白長。
說起這家「好時」公司,小夥伴最熟悉的應該是他家那個長得像一坨蒜(當然你可以有更生動的聯想)的巧克力,以及這兩年開始在中國市場上風光起來的銳滋巧克力(Reese's)。
但好時的厲害之處不止於此。作為糖果界的百年老店,好時和美國軍方關係甚好,甚至壟斷了軍糧巧克力的供應。
時值二戰期間,軍隊是巧克力需求的大戶。為了打入美國軍方(另一說是為了拿到稀缺的巧克力原料),福叔不得不跟老對手成立合資工廠。不僅給了好時老闆Murrie多達20%的股份,還把人家的姓首字母也放進了產品名稱。
但這種死對頭之間的合作註定不會長久。1948年,也就是二戰結束三年之後,福叔終於踢走了好時,從此獨佔M&M's巧克力。但是,他並沒有把另一個M從產品上拿掉,於是好時和瑪氏就這樣同「名」相憐,流傳至今。
不過,對於這段恩怨,好時君始終耿耿於懷,至今在自家網站上,仍不忘把M&M's的歷史拿出來說事。講瑪氏的福叔當年如何如何坑了他家公子。
二戰後,原本專供軍隊的M&M's轉向消費市場。1954年福叔推出了花生仁版的巧克力豆,繼續大獲成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福叔本人對花生過敏,所以一輩子都不沾花生製品。
從1950年代起,瑪氏公司開始推出人見人愛的卡通形象 M&M's Characters,並且根據自家產品特點量身打造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elts in your mouth—not in your hand")。
經過福叔的苦心經營,這顆為美國大兵量身打造的可攜式巧克力,竟然在戰後成為史上最牛的糖果爆款,風靡全球100個國家,一口氣暢銷了70餘年。
最後,說說M&M’s家族中人氣最旺的成員:紅色M豆。
別看紅豆君眼下穩坐瑪氏一哥寶位,但人家也曾在事業上遭遇滅頂之災。
1970年代,蘇聯有研究發現,一種叫做「紅二號」(Red No.2)的食用色素可能誘發癌症。消息傳到美國,聯邦食品藥品監督局(FDA)在1976年停掉了採用這種色素的產品,其中之一便是紅色M豆。
從1976年起,紅色M豆再也沒有出現在超市貨架上。很多年輕人甚至從不知道M&M's家族的這位「涉毒」明星。
直到1982年,田納西州大學一名空虛寂寞冷的18歲學生保羅(Paul Hethmon)上演了一出惡作劇。他成立了一個「恢復及保留紅色M&M's 協會」,以招募會員的名義給眾多陌生人寄去垃圾郵件。他在郵件中說,只要支付99美分,便可以成為該協會的終身會員。
保羅本意只想開個善意的玩笑,並趁收取會員費賺一筆零花錢。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提議卻受到收信人的熱烈響應,不僅收到眾多入會申請,還吸引到主流媒體的關注。甚至一向高冷的《華爾街日報》都對他做了專訪。
媒體的推波助瀾讓整個美國颳起一股懷舊風。那些吃著紅色M豆長大的60後和70後紛紛跳出來致青春。他們翻出了那些年吃過的M豆包裝。更有甚者,居然找出了一顆據說舉世僅存的紅色M豆,身價超過了鑽石。
在1983年的電視採訪中,保羅向世界展示據稱是世界上最後一顆紅色M豆。
廣大美國人民開始聲援紅豆君。一些情緒激動的群眾開始寫信上訪。他們的信不僅寫給瑪氏公司,甚至還寄給了當時的總統裡根。
瑪氏公司收到的請願信。
洶湧的民意和誘人的生意終於讓瑪氏公司回心轉意。1987年,紅色M&M's重新投產。為了嘉獎那個攪起蝴蝶效應的宅男保羅,瑪氏公司專門給他寄去了50磅紅色M豆。
時光荏苒。多年後,早已結婚生子的保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十年前的那場惡作劇已經遠離,自己的生活也早就恢復平靜,甚至連很多身邊朋友都不知道自己曾經拯救了M豆中的萬人迷。
「有一天,一個同事帶我去拉斯維加斯,那裡開了一家M&M'S World商店。我說:去看看吧,當年是我把紅色mm豆搞回來的。他說:你到底在吹哪門子牛?我說:不信你上Google搜。」
保羅說,他很高興在年輕時做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讓他可以很驕傲地把故事講給自己的孫子聽。
有趣,有料,有腔調,趁未老,人生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