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改裝已經越來越常見,很多人幾乎是把車開出4S店後就直奔改裝店。除了各種外觀裝飾以外,被車主們改的最多的就是輪轂了。絕大多數原廠輪轂出於成本的考慮無法將尺寸、造型、重量做到最好,因此無論是「外觀黨」還是「性能黨」都紛紛對其下手。但是輪轂不僅屬於外觀部件,對於車輛的各種性能也有著明顯的影響,所以改裝輪轂前你應該弄清楚這些事情。
優點一:視覺效果更美觀、更有衝擊力
改裝的首要目的當然為了個性。原廠的輪轂款式為了考慮大眾審美和接受度,一般來說造型都比較普通,而改裝輪轂往往都有著更富個性的造型,其實也就和平時買鞋一樣,與眾不同的款式撞鞋的概率更小。
同時,不同的輪轂尺寸在視覺效果上完全不同。以思域為例,國產1.5T低配車型採用的是16英寸輪轂,而海外的雙門版車型採用的是18英寸輪轂,誰更好看、更運動一目了然。
優點二:提升操控性能
一般來說,升級輪轂不僅僅是提升輪轂的直徑,寬度也會同時增加。因此在輪胎的選擇上就比原來的更寬,扁平比更低,輪胎的抓地力更強。輪胎胎壁更薄更硬,在彎道中變形更小,不僅營造更加貼地的視覺效果,同時還能保證輪胎接地面積,減少車身側傾,從而提升操控性。
另外,奔馳AMG、寶馬M系車型往往比普通版車型搭載了直徑更大的輪轂,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車有著超強的動力性能,需要更大的剎車才能提供有效的制動力。顯然小尺寸的輪轂無法適配大尺寸的剎車盤,例如蘭博基尼Urus的前剎車盤幾乎就把23英寸的輪轂給填滿了,更小的輪轂自然裝不了。
缺點一:降低乘坐舒適性
低扁平比的輪胎雖然操控性更好,但是其厚度更薄,無法很好地吸收來自路面的顛簸和細小震動,雖然車輛路感更清晰,但是舒適性也隨之下降。同時,更寬更薄的輪胎所產生的胎噪會更大,這一點在部分運動型輪胎上尤其明顯,影響車內靜謐性。
缺點二:影響加速制動性能
在材質和工藝相同的情況下,越大的輪轂重量自然越大,因此就會帶來更大的簧下重量,車輛懸掛對於路面顛簸的處理更加遲鈍,車輪的轉動慣性也會變得更大。因此在動力和剎車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無論是加速時間還是剎車距離都有可能不如原廠。但是如果採用更輕的材質,或者鍛造等更高工藝的話,大尺寸輪轂的重量可能會變得更輕,車輛的性能表現也會更好,不過價格不菲。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換了輪胎尺寸後,輪胎的外徑和周長會產生變化,車內的時速表所顯示的數值與當前實際速度會有一定偏差,所以最好選擇速度差最小的改裝方案。
缺點三:增加使用成本
更大更重的輪轂搭配更寬的輪胎,行駛的阻力相應增大,毫無疑問會增加車輛的油耗。而且即使是相同品牌相同花紋的輪胎,尺寸更大的價格也更高。追求抓地力和排水性的高性能胎和半熱熔輪胎的價格則比一般的耐磨、靜音輪胎更貴,並且更不耐磨,縮短了更換周期,增加了使用成本。
缺點四:影響年審、過戶
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輪轂改裝的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在改裝輪轂、改變輪胎尺寸以後,是無法通過年審和完成過戶的,只能還原成原廠才能通過審核。雖然現在警察叔叔對於輪轂改裝抓的並不是很嚴,但這並不代表你就能肆意妄為。
目前國內的改裝圈魚龍混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輪轂輪胎又是關係到行車安全的重要部件,因此在追求美觀的同時一定要選擇正牌產品,千萬不要圖便宜而選擇質量不過關的山寨產品,畢竟生命和安全才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