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改裝#隨著汽車文化的發展以及購車群體的年輕化,汽車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眼中早已不僅僅是代步工具那麼簡單了,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90後(甚至00後)車主們更追求愛車的個性和創造,而汽車改裝就成了新生代消費者們個性化表達的必經之路。
汽車改裝業,一個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1600億元的行業市場規模、3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國外80%和國內3%都不到的佔比……這樣一個發展前景廣闊的行業,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卻令人唏噓,究其原因不排除少數改裝車主的不文明行為以及國內改裝市場的不規範。而除此之外,改裝行業的水太深、改裝件產品質量層次不齊更是大多數新手玩家們不敢入「坑」的原因,那麼汽車改裝的水到底有多深?又有哪些「坑」是可以避免的呢?
再窮不能窮輪轂!
18寸5*114.3,8j,ET35,成色完美,價格美麗……如果你的朋友圈沒有被類似輪轂廣告刷屏,你絕對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改裝車的玩家。
而小編認識的絕大多數改裝小白(包括我自己),在剛接觸汽車改裝時,認為排氣、外觀改色以及刷ECU才是真的改裝,輪轂、避震和輪胎什麼的都是易損件,找個二手的好看便宜點就行了。
但這是一個非常錯誤及愚蠢的想法,因為無論你的車擁有多麼強勁的動力、多麼拉風的外觀,一旦發生危險,能救你的只有輪胎和制動系統。上圖的旋壓輪轂好看嗎?雙五輻鏤空設計,18寸5*114.3,ET35,可以避大六活塞剎車卡鉗,數據完美,而且最關鍵的是價格只要450元/個!!!相比大廠全新的鍛造輪轂,這只是人家的零頭,省下來的錢買排骨他不香嗎?
然而,在經歷了一個路面凹坑把四條輪轂同時顛變形(對你沒看錯,同時四條!),一條輪轂斷裂的事故之後(圖片來源於網絡)我才深深體會到「再窮不能窮輪轂」這句忠告不是一句空話!所以,改裝請務必先選好正品大牌出廠的優質輪轂,避免最後預算不夠,出現和我一樣「省錢不要命」的蜜汁行為!
二、別買二手改裝避震!
同樣,在我的朋友圈,每天都有數十條推銷二手拆車避震的廣告,3XXX,包裝包調,不管走街還是下賽道,3XXX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3000多就能買到原價過五位數的高端絞牙避震,手慢就被別人秒了!於是,我入手了一套HKS絞牙避震……
看見實物時這套絞牙避震確實比較新,且並沒有發生滲油和漏油的現象,3999元確實也包了安裝和調試,上車之後姿態也堪稱完美。但是這僅僅只是開始,在行駛了1000公裡左右之後,這套絞牙開始漏油、無休止地撞塔頂、異響,最終忍受不了我還是把它改回了原廠。
由此,給想要入坑的小白們一個建議,改裝避震畢竟是改裝件,很多並沒有科學嚴謹的設計,加上大多使用工況都比較複雜,所以雖然表面看不出什麼瑕疵,但是很可能內部閥體等早已受到嚴重損傷,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裝車完美,開一段時間就「趴窩」的現象,且並不容易維權,所以有條件的話,避震最好不要選擇二手拆車件!
三、閥門排氣真的沒啥用!
第三個也是新手改裝最容易入的一個坑:排氣!
不知從何時起,閥門排氣開始走入新手改裝玩家們的視野,開閥門就能「浪」,關閥門就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這樣一來,想浪的時候可以浪起來,平常進出小區又可以避免被鄰居舉報,這看起來著實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但是,絕大多數的閥門排氣結構和工作原理都是,在原車排氣中/尾段開一個小孔,再焊上一個可開閉的電子閥門。這樣做帶來的缺點就在於:
1、聲音真的很難聽!
其實把閥門排氣稱為改裝排氣我內心是拒絕的,因為實際你聽到的還是你原廠排氣的聲音,只不過你繞開了尾段的消音鼓,這種自欺欺人的「噪音」,和模擬聲浪的「自嗨管」沒有任何區別;
2、動力只會更弱!
有些朋友覺得改裝完排氣後,排氣聲音更大,車也感覺更猛了,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聲音大也完全是因為你踩油門踩得更加放肆了而已,而實際效果是當你打開閥門,你破壞了工程師們絞盡腦汁精心設計的排氣背壓,損失了寶貴的低轉速扭矩,動力不升反降的同時還會徒增油耗,這麼做到底有沒有意義?
所以與其為了顧及他人和法規,選擇一款閥門排氣,倒不如選擇一套根據自己車型設計的,聲浪方面更低調的中尾段排氣,其實在小排量渦輪化的現在,只要不炸街,控制好轉速聲音並不會到擾民的程度。
寫在最後
汽車改裝其目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對汽車的想法,而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更不是為了炫耀你那昂貴的改裝件。改裝是愛車的一種形式,它需要你真正付出時間、精力去對待,而如果你覺得改裝就只是你給錢給改裝店,然後讓他們用上等的材料和服務「伺候」好您的愛車,那我勸你別改,省點錢買排骨他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