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韭菜財經
近日,蛋殼的長租公寓事件引發公眾關注,其中公寓的運營方拖欠房東房租,導致租客被掃地出門,部分租客因使用租金貸,陷入了違約困境,而造成這次金融風險的始作俑者,除了長租公寓承租方還有大批的金融中介。
其中有一家備受關注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百融雲創,正處於IPO階段,一時間輿論甚囂塵上。據統計百融雲創至少已與4家已暴雷或倒閉跑路的長租公寓有著直接的租金貸業務往來,涉及金額達數千萬元,也正是此項業務,將百融雲創拉入到了長租公寓旋渦當中。
違規進行租金貸,合作方訴訟纏身
租金貸的套路主要是以租金減免、免手續費誘導租戶籤訂租金貸合同,然後一次性從金融機構拿到1-2年的租金總額,再由租戶分期向金融機構還貸。長租公寓拿到資金後「高收低出」進行市場擴張,若發生部分市場資金鍊斷裂,其所產生的「蝴蝶效應」足以影響到長租公寓正常運營,而百融雲創作為長租公寓的中介方,應當有義務了解「租金貸」風險並將其告知租客,但暴雷後的狼藉似乎與此有所相悖。
百融雲創的租金貸業務,合作方包括蛋殼公寓、寓見公寓、上海歆禺房屋租賃有限公司及上海對鄰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據悉,百融雲創與蛋殼公寓和合作最為緊密,百融通過旗下公司放貸給蛋殼公寓的資金達數千萬元。據南方周末報導稱,蛋殼公寓在今年2月就曝出深圳業主集體討要房租,CEO高靖和投資方高管更是在6月被警方帶走調查。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寓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遺留多達716條訴訟開庭公告;上海歆禺房屋租賃有限公司遺留445條在訴案件。
為了避免租金貸,監管部門也曾下發過相關條例。2019年12月25日,國家發布了《關於整頓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最遲在2022年底前,長租公寓的租金貸金額佔比要降低到30%以下。
長租公寓暴雷之後,租戶為了保住徵信只能繼續還貸,而且維權難度極大,公寓方以「按合同辦事」推脫責任,而金融機構則坐收租金貸利潤,利益穩固。
隱藏在「租金貸」中的引流術
在獲取長續收益的同時,金融中介也從租金貸中獲取了優質流量。而這些優質資源也給金融中介方帶來了大量的潛在收益。
在當下人人都談獲客成本的流量市場,百融雲創通過長租公寓,間接獲取了優質的客戶資源。根據蛋殼公寓在美股發布的招股書中顯示,2017年、2018年,蛋殼公寓共有91.3%和75.8%的用戶使用了租金貸,可想而知,從租金貸中獲取的流量池或將是百融雲創進行下一步商業布局的重要數據來源之一。
租金貸所連帶的優質流量給了百融旗下產品「榕樹貸」大量數據支撐的同時也延伸出了「灰色觸角」。
據百融旗下產品的用戶稱,其在榕樹貸款平臺填取私人信息,申請了貸款,但並未通過審核,從那之後,手機就會莫名其妙的收到合作套路貸的信息。但其實早在2019年,工信部早已下發相關文件明確表示:「未經用戶同意,也未做匿名化處理,App客戶端直接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包括通過客戶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可被認定為未經同意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在流量紅利搭載之下,互金行業一度成為市場追逐目標,但隨著暴力催收、高利率等違規行為頻發,放貸資金越界流向房地產等經營機構,同時個人槓桿率持續上升、債務風險加劇等問題的逐漸惡化,以11月2日銀保監會及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小貸新規)為代表,互金行業正式迎來強監管時代。百融雲創選擇此時點進行上市籌劃,無疑是孤注一擲的做法,在內部違規頻現與外部行業遇冷的雙重壓力下,百融雲創是否真的能經受住市場的檢驗呢?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