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遊覽中,有人會提出「皇帝足不出戶,日常靠什麼打發業餘時間呢?」,這倒是個好玩的問題,臺北故宮裡還真的珍藏了幾十件供清代皇帝解悶的「玩具箱」,我們叫它「多寶格」,我們一起去看看。
多寶格是清代皇帝日常休閒時的最愛之一,它又被稱為百寶箱,專為陳設珍玩器物。在紫禁城的早年歲月裡,宮殿裡並沒有多寶格的身影,它是進入了清代才興起並逐漸流行的家具品種。
原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張臨生介紹:那是皇帝的玩具箱,我們知道小孩子小的時候,很小的時候給他一個嬰兒護欄在裡面,他就不會亂搞、亂動、亂玩兒,然後放一個小玩具箱,他在裡面可以把玩一天一個上午。皇帝足不出戶,他不能夠隨便到街上逛街,他在家裡頭玩多寶格也是人情之常。有這麼樣子可愛的多寶格他就可以殺時間了、消磨光陰了。
這件收藏於臺北故宮的多寶格,名叫碧玉雕花方盒,在它的裡面精心收藏著皇帝曾經把玩過的珍玩。青金石龍、白瓷酒盅、瑪瑙蟬、紫水晶做成的圖章,這件多寶格中所收藏的珍玩一共有二十三件之多。
在北京故宮的宮殿裡,也擺放著許多被稱為多寶格的家具,與臺北故宮的多寶格相比,北京故宮的多寶格的外形要大,數量也要多出很多。臺北故宮展出的多寶格數量只有三四十件。
張臨生介紹:臺北故宮裡的幾十件多寶格,我覺得有一件是一件,都很精,每一件設計都是花盡了巧思,如果放到今天都可以得設計獎的。
多寶格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一個巧字,工匠將多寶格內做出橫豎不等 、高低不齊、錯落參差的一個個空間,根據每格的面積大小和高度擺放大小不同的陳設珍玩。今天,我們可以近距離地欣賞到多寶格的複雜結構和精巧機關。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層,有專門售賣博物院紀念品的地方,臺北故宮博物院把原來的玻璃窗型的貨架,改成「多寶格」形式了。
參觀臺北故宮的遊客們不但可以使用銀聯卡購買「朕系列」紀念品,還可以使用支付寶,「奉旨收款」讓人忍俊不止。
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