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級好習慣培養指南

2021-02-19 蜜蜂網

作為老師、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不同年齡段有什麼差異?

快來一起學習吧!

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下面這11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1. 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學生要學會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小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 預習的習慣

提前預習,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4. 善於提問的習慣

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也是騙了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5. 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6. 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孩子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7. 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學生要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8. 反思的習慣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種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9.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複習是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


每天儘量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0. 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平時要把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記下,經常看看,也可以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1. 客觀評價的習慣


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

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學走路,一步一個腳印走穩走紮實,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穩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養成的,需要多用一些耐心和愛,才能讓幼小的樹苗茁壯成長。


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

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在時間上,適當安排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

在空間上,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比如遊戲機、電腦、手機……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要立即作出調整。


比如,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孩子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立即作出調整。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有人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需要培養的好習慣,供各位老師和家長參考~

1.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了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了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1.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了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1.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標誌,了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崇敬英雄模範,學習榜樣。 

2.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知錯就改;尊重同學,與同學真誠合作、互助;對待客人友善得體,熱情大方。 

3.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參觀、出遊守規則、講秩序,文明觀賽;根據師長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健康使用網際網路。 

4. 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計劃性強;能夠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愛好廣泛,樂於科學探索,積極發表見解。 

5.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做事有計劃、講效率;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6. 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養成鍛鍊習慣,培養運動興趣;珍愛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7.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自覺節約資源,倡導綠色健康生活,熱愛和尊重大自然。 

8.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積極參與孝親、尊師、敬老、愛幼、助殘等志願服務,樂於承擔班級、校園、家庭、社區義務勞動任務,具有社會責任感。

1.關心時事政治 

了解國情,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心時事政治。 

2. 尊重他人隱私

體諒父母辛苦,主動與父母溝通;與人交往熱情大方得體,平等寬容,尊重他人隱私。 

3. 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覺遵守維護社會道德規範、公共秩序和法規;愛護公共設施;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守時守信;文明上網。 

4. 學用結合

學會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有興趣特長;樂於實踐,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用結合。 

5. 穿戴得體

合理飲食,科學安排作息,注意勞逸結合;穿戴整潔、得體;保持居住環境整潔;能夠管理好個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 

6. 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客觀認識自己,懂得接納、欣賞他人; 形成自主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重視安全防範;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7. 生活不攀比

消費適度,生活不攀比;節約資源,綠色出行;愛護公共財物,維護環境衛生;具有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8. 掌握一定勞動技能

勇於擔當,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學會誠實勞動;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

來源:中國教師報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點個「贊和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媒體合作、商務洽談、投稿建議,請聯繫蜜蜂網微信:mifong-cn,請註明來意。

公眾號又改版了

為了防止大家和蜜蜂網走失

請把「蜜蜂網」設為星標吧

相關焦點

  • 1-9年級好習慣培養指南,請老師轉給家長、學生
    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遠比多學幾章新知識更重要。作為老師、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同年齡段有什麼差異?快來一起學習吧!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表,轉給家長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學生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家長!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學生1-9年級各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老師們和家長們看看。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五六年級習慣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初中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從我的經驗來看:初一以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初二以培養思維能力為主初三以培養自學能力為主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家長!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很大。
  • 真慧學1-9年級要培養哪些能力和習慣?記住這幾點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很大。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中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關係到孩子能否上一個好高中、好大學。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 新學期: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請老師轉給學生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教育就是習慣培養。初中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從我的經驗來看:初一以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初二以培養思維能力為主初三以培養自學能力為主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
    尤其是準備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讓我們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值得參考
    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一年級習慣學習習慣1、按時完成作業。生活習慣1、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2、早睡早起。3、按時吃飯、不吃零食,愛惜糧食。4、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5、自己穿衣服、繫鞋帶。交友習慣1、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2、樂於幫助同學。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好習慣培養指南,速收藏
    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方法。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1-9年級「好習慣」請轉給學生和家長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下面的這份學生1-9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非常實用,請轉給家長,一起把孩子教育得更優秀。初中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培養,從我的經驗來看:初一以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初二以培養思維能力為主初三以培養自學能力為主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這份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了,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 1-9年級「好習慣」一覽表,很全很到位,請家長查收!
    可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終身受益。「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再偉大的成就,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學生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 2020年秋季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逐步養成——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孩子告別。
  • 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請老師轉給家長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抓好習慣,再談成績,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
  • 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1-9年級學生好習慣培養指南,請老師轉給家長
    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有人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 請1-9年級學生家長看看,這份好習慣養成指南!
    快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下面這11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
  • 這份好習慣養成指南,請轉給1-9年級學生家長
    快和中教君一起來學習吧~好習慣要從小養成有人說,從小養成好習慣,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下面這11個好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學生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
  • 1-6年級習慣養成一覽表,習慣決定孩子未來
    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而一旦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時不只是事倍功半的問題,甚至終身難以彌補。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克服人的惰性,而一旦沾染上不良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需要額外克服人的慣性了。今天,小曉為大家帶來一份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指南,推薦各位寶媽、寶爸仔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