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住校」還是「走讀」?分析好利弊再做決定,對學生影響大

2020-12-15 大樹說教育

文/大樹說教育

每年臨近考試季的時候,都是很多學生和家長比較緊張的,除了全國都會比較關注的高考之外,中考的是具有同樣重要性的。因為如果可以在中考裡,考上重點高考中的話,那麼對於之後的高考成績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所以,大部分的家長也是非常重視高考的,如果選擇師資力量更好的初中,那麼也能加大學生考上好高中的機率。並且,初中生自覺性比較低,現在很多家長又會比較忙,沒有多餘的時間管理學生,一般想要把孩子送到「寄宿」類的學校。

「住宿」類學校和「走讀」類學校管理模式不同

但是,對於很多的家長來說,要不要送學生去寄宿類的學校,也是一件比較糾結的事情,因為有一部分的家長認為寄宿類的學校,管理上會更加嚴格,學生的成績可以提高。

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害怕孩子現在年紀比較小,如果直接送到寄宿類學校的話,那麼可能會對之後的性格等方面都有一些影響,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個不同類型學校的管理模式。

首先,寄宿類學校的管理模式整體上會更加嚴格,因為學生都是住在學校的,所以比較方便,早上的早課和晚上的晚課,也都會適當的延長一些,學生的洗漱時間、熄燈時間也都是規劃好的,學生基本都需要完全按照規定走。

但是如果是普通的走讀學校的話,那麼就是正常的管理模式,整體上沒有完全規定的早讀時間,晚課也不會上到很晚,學生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辛苦,也會更加的自由一點,自然壓力上也會更加小一點。

走讀和住校的一些優勢與弊端

住校的優勢:

首先,如果學生家離學校比較遠的話,那麼住校就可以避免來回奔波,也可以避免把時間浪費在路上。尤其是學生到了初三之後,學生的時間比較寶貴,有的時候晚上會學到很晚,這個時候住校的話,就可以多睡一會。

其次就是學生在住校的話,因為時刻都有老師的監督,晚課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整體上學習的時間會比較多一些,也很容易提高成績。

走讀的優勢:初中時期,學生們畢竟年紀比較小,所以有很多的性格還沒有培養好,所以也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如果這段時間學生住校的話,那麼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和之後的性格養成。

並且,初中生在走讀下這樣學習,也不利於培養自己的學習自覺性,但是如果是走讀話,那麼也容易培養學生之後的學習自覺性。

住校的弊端:雖然說住校學校的管理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在晚上回到寢室之後,那麼就沒有人管理了。初中生聚在一起,難免就會一些打遊戲玩到很晚,並且也是很容易一起學壞的。

走讀的弊端:

走讀的話,整體來說學生會更加辛苦一些,在學習比較累的初三的,學生還每天花時間在路上。整體上來說,會比住校的學生辛苦。

初中生需要住校前需要考慮什麼因素?

考慮因素一:徵求學生的意見

家長在決定讓學生住校還是走讀的之前,一定要先詢問一下學生的意見,如果學生本身性格有一點內向,不怎麼願意住校的話,那麼最好就不要強迫學生住校了,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考慮因素二:家裡學校的距離

如果學校離學生家比較遠的話,那麼考慮到這個因素是可以住校的,畢竟學生上學放學路程遠不說,還可能出現一些交通問題,住校的話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但是如果家裡本身距離學校不是很遠的話,那麼其實是沒有什麼必要住校的,現在「校園暴力」事件也難免發生,學生走讀會更加好一些。

考慮因素二:家長有沒有時間管理

其實,總體來說,筆者認為走讀還是要更好一些的,但是如果學生的家長沒有什麼時間照顧和管理學生的話,那麼還是住校比較好,畢竟學校裡面有老師可以管理,並且學生也可以和同學們一起上課、一起玩。

但是,如果家長有時間管理學校的學習和照顧學生生活的話,那麼還是儘量走讀,畢竟初中還是性格養成的時期,離開父母的陪伴的話,那麼這一部分的缺失以後是很難彌補回來的。

寫在最後:

其實,寄宿學校在管理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畢竟學生們年紀比較小,並且學校什麼類型的學校都有,有的時候學校也沒有辦法做到事無縫隙。初中生正處在比較叛逆的時期,難免會出現學壞、或者是養成不好的性格的現象。

今日話題:你覺得初中生住校好還是走讀好?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初中生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分析好利弊再做決定,孩子的想法很重要
    初中生住校利弊分析 住校的好處 第一點,學生選擇住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家和學校的距離遠 1、學生的意見 初中的學生已經不小了,有自己的主見了,因此,在住校的問題上,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父母不要單方面做主,這樣不利於親子關係。 而初中生這個年齡段會進入叛逆期,更加不利於學習。所以,家長在住校還是走讀的問題上一定要諮詢孩子的意見,再做決定。
  • 高中生住校和走讀哪個好?資深教師分析「利弊」,值得參考
    因為孩子在高中取得什麼樣的成績,直接決定日後進入什麼樣的大學。所以,孩子高中階段的大事小事,家長都很謹慎。前段時間,剛開學不少家長問我一個問題:高中生住校和走讀哪個好?說實話,這個問題可難倒我了,我高中的時候,選擇的是住校,和同學們同吃同住,學習和生活主要在學校裡面,感覺挺好的。
  • 初中生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家長分析好利弊,孩子想法很重要
    各位家長普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在長大後可以有好的前程,在奔赴人生的道路上更順利。如今的這個社會是殘酷的,所有進入社會打拼的人都清楚這樣的一個道理,那就是現在是一個看學歷的時代,在找工作的時候,各大企業都會有限錄取學歷高的或者是那些來自國家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 初中生是住校好還是走讀好?資深教師的想法,家長都該聽聽
    文|文兒今年,總有家長問我,孩子上了初中,是住校好還是走讀好?說實話,面對這個問題我挺為難的。因為,孩子上初中以後,開始進入青春期,生理方面處於人生中比較特殊的階段。再加上,初中生活節奏、學習節奏也比較快。
  • 高中生走讀還是住校?看完4點優劣對比,再做決定
    考慮到住校的一些劣勢,一些家長會在高中附近租學區房,讓學生走讀,甚至有一些家長辭去工作,在家一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先不說這些做法是否可取,筆者先跟大家剖析一下走讀與住校的優劣對比,看完之後,讀者們再做決定。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選錯了影響孩子一生
    朋友家的女兒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小學考試幾乎從來沒有下過90分,上初一那一年,由於學校離家太遠,考慮到孩子上學不方便,就讓孩子在學校寄宿了。住校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對於住校生來說,離開了家長的羽翼,事事都要靠自己。同時,吃飯睡覺基本都是和室友在一起,也能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但如果遇到合不來的室友,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影響還是相當大的,可能會無心學習,即便有心學習也可能會受到幹擾,導致成績一落千丈,這還只是對成績的影響,孩子的性格等方面可能也會因此變得糟糕。
  • 初中生高中生注意:你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可能影響你的成績
    新學期開始,對於新初一和新高一來說,要不要開始住校,到底是選擇住校還是走讀,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擾的問題,如果你還在猶豫或者糾結的話,不如看看這篇文章吧~住校還是走讀?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
  • 孩子住校VS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住校和走讀的利弊 一、住校的利1、獨立自主能力,對於住校生來說,除了學習,生活上的事情也只能靠自己了,洗衣服、收拾衛生這些都要自己來做,這些鍛鍊能夠讓孩子更獨立,遇到問題能夠想辦法自己解決,而不是一味去依賴別人。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這個時候的學生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合理健康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身體為先,學習次之。2、全面發展,走讀的學生,相對比較自由,可以利用放學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讀書、學習一些才藝等等,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能夠陶冶情操,暫時忘記比較枯燥的學習。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tongshuzhang: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 上高中走讀好還是寄宿好?準高中生應該怎麼選?分清利弊很重要
    中考已經結束了,很多學生順利的升入高中,開始新的徵程;但是在進入高中之後,很多學生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上高中之後應該選擇走讀還是寄宿?關於走讀和寄宿的問題已經被爭論了很久,其實兩種都是各有利弊,還跟學生的個人習慣有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住校和走讀的利弊,大家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 初中「住校好」還是「走讀好」?其中的利弊需了解,家長值得一看
    讀小學時,基本都是早出晚歸,除了有些私立學校,大多都是放學後回家;而上了初中後,既可以選擇通校又可以選擇住校,這也是許多父母為難的地方,不知哪種方式對孩子有利,讓不少家長猶豫不決。其實,不管是「走讀」還是「住校」,都有各自的利與弊,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合肥一中副校長分析走讀與住校的利弊 不建議跟風走讀
    家長覺得陪讀能更多地照顧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學校卻覺得讓孩子住校是為他們提前進入社會做好準備。合肥一中的一組住校生的數據可以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不考慮個體狀況,盲目地跟風陪讀。學校認為最好的學生不僅要在學校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融入集體,培養情商。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中生是否應該住校,家長需慎重選擇
    每個同學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大學幾乎都是異地求學,需要住校,對於初高中來說,有的家裡比較遠,不得已住校,還有的可以選擇走讀,也可以選擇住校,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住校。初中階段性格習慣形成,甚至影響未來寢室老師不能做到一對一的管理學生從上學開始,白天由班主任管理,班主任一般都比較嚴格,並且知道每個學生的秉性,能夠管理好每個同學,家長們在放學回去後可以管理好孩子,但是寢室的老師在管理上只能是宿舍問題,宿舍安全的管理,但不能做到針對性的一對一管理。
  • 孩子升入高中,是住校還是走讀,聽高中班主任怎麼說
    對此,在一中當過多年班主任的高老師提醒說:除非特殊情況,還是住校的好。走讀,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不僅僅是租房費用高的問題。擔任多年班主任的高老師說,作為高中生來說,住校讀書不但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鍛鍊自己的一個機會。作為學生來說,小學階段需要長輩接送上下學,小學生既沒有獨立的機會,也沒有獨立的能力。到了初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希望獨立,獨立的表現之一就是自己上學放學。初中生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住校」還是「走讀」?哪個更有利?該怎麼辦?
    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tongshuzhang: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 住校還是走讀?您選好了嗎?
    學校生活組主要的還是孩子的生活,素以不論是走讀還是住校,都需要面臨一個新的開始,開啟新的生後。當然住校還是不住校,還要看自己家庭狀況了,如果確實沒時間照顧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校住校其實是不錯的選擇,沒時間不住校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只不過家長和孩子都要有適應的過程,而過程的長短是因人而異。」
  • 住校真的好?利弊自析,拒絕盲目跟風
    導讀:住校真的好?利弊自析,拒絕盲目跟風住校真的有這麼多好處嗎?今天小編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住校的利弊問題。有的老師說,住校可以培養一個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也有人說,能走讀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讓孩子住校,好像兩邊都有道理,但是誰也說不清楚。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世上說過這麼一句話「為什麼坐著上班還是累?」其實每個人每天除了體力勞動以外,還有腦力運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情緒運動,情緒不佳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非常累。舉個例子,比如你一個人在一個學校三年都是住校,但是寢室不是你一個人的。
  • 孩子住校好還是走讀好?寶爸:說啥也不讓孩子住校!看網友怎麼說
    關於孩子上學要不要住校的問題,網友們已經進行了多次討論,最終也沒能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所以有人依然選擇讓孩子住校,而有人則寧願自己受累,也不捨得孩子住校。那麼,孩子住校到底是好還是壞?二、生活條件不好,營養不足畢竟在學校裡吃的是大鍋飯,飯菜質量再好,也很難和家裡的飯菜相比,更何況食堂的飯菜都有固定的食譜,不會像在家吃飯一樣孩子喜歡吃什麼菜媽媽就會做什麼菜。
  • 走讀還是住校?這個頭疼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開學在即,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究竟怎麼樣選才是最好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全面發展,走讀的學生,相對比較自由,可以利用放學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讀書、學習一些才藝等等,有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能夠陶冶情操,暫時忘記比較枯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