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中的stem設計

2020-12-10 騰訊網

STEM教育主題關注加強其中的創意教育效能及文化藝術元素。當發現內地和香港在推動時存在若干偏差和缺失,格物斯坦表示:國內中小學學校、老師普遍存在迷茫和焦慮,特別是學前教育,所以延伸思考這種創新教育在校本課程規劃、多元教學設計和教師普及培訓各方面問題。

目前倡導以低成本、低技術配置,可以進行跨學科整合,以融合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非在現存課外或課內疊加的形式去普及推廣。同時建議學前教育可以在課程指引所覆蓋的六大內容範疇與五大學習目標,配合主題教學策略,有意識的突出STEAM元素,進行生活關注、科學探究、知識運用、創意想像、協作學習和多元表達的STEM+校本教育規劃。過往到中小幼做STEM+ 教育發展分享,主要工作都是疏理STEM教育與課改關鍵項目的對應,以及喚回教師對原有多元課程模式及教學策略應用的知覺,提升校本發展的自信。有學者也認同推動STEM+ 教育,可以重新調動學界在教學創新的積極性。

香港政策研究所發表的《推動STEM+教育─STEM教育的在地化與頂層設計》研究報告,建議大中小幼要有STEM+分階段的教學策略,避免一窩蜂去鑽技術;建議訂立STEM+素養框架,讓學校規劃學科知識融合建構,以及綜合學習能力的階段性發展指標。

過去十年,為配合教育創新、大眾創業國策,在國內大多數省市,廣泛推動創客教育。好的一面是社會對科普教育有基礎認識,再融入不同的創新科技,也有利STEM教育各核心學科內容的學習;但那種強調硬技術學習、硬體主導、割裂及斷層式知識應用、成品產出做評估的課程模式,不利跨科綜合學習的推動,以及核心素養的建構,和世界主流教育發展未能緊扣。

STEM暫時不是一個學科,也沒有通用的課程和教材,主要以校本或區本規劃。而STEM+ 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包含跨學科綜合學習課程設計、促進審辨思維、提升創意表現、運用專題學習策略、鼓勵參與、自主學習、掌握創科工具和器材、培養科學慎思、重視人文關懷、進行生活和社會改進課題探究、多元學習延伸。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創意教育的推動和評估,訂定具體目標和學習觀察是有必要的,去發現不同程度的微創意、微創新,即一個人產生新思想、新事物的高階學習表現,或者具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傾向,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創意表現。

相關焦點

  • 幼兒園stem教育發展中的問題
    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幼兒園stem教育發展的問題。從我國幼兒園幼兒教學的現狀來看,當前STEAM教育教學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幼兒園教師對STEAM教學還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沒有意識到STEAM教學對幼兒的重要性。
  • 幼兒園的stem教育有哪些引導思路?
    對於很多孩子即將踏入幼兒園大門的小朋友媽媽們來說,對幼兒園的stem教育更為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也是查看了大量書籍和網絡上很多文章,總結歸納了幾點幼兒園stem教育的引導思路,僅代表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能給幼兒園教育從業者和媽媽們帶來一點參考價值。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最近超火的stem,再不科普就晚啦!5款stem玩具教你培養「科學寶寶」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為了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現在的家長們更願意選擇寓教於樂的stem玩具,嗷嗷之前也介紹過許多stem玩具。
  • stem教育機器人難處
    目前stem課程的體系是有標準化的,適合課堂教學使用,分不同年齡段提供課程教材。格物斯坦認為:即便相差一歲,幼兒也會有相當多的不同。二是拓展課程,在多種玩法的基礎上,使用不同工具材料,在不同環境裡拓展練習。不能說我們的課程體系就OK,這個要看整體的設計出發點和目標是什麼。沒什麼國家標準,只要依據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邏輯清晰即可。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簡單來說,steam教育與stem教育都是一種教育理念,都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steam教育多了一個「藝術」教育,屬於「文理」綜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stem是「理科」,偏思維邏輯、知識應用及現實問題的解決!
  • stem教學裡面內容
    stem教學內容是什麼,很多專業領域的工程人員都不一定能完全有條不紊的說出來,stem教學方式有很多種,不拘泥形式主義,不受點點空間約束,只為孩子們有一個健康充實的未來而提供任其自由發展的平臺。教師用具有差異的事件來激發學生興趣,把他們吸引到問題中來。學生學習提出開放性問題的方式方法,深入淺出得感受其魅力,運用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4.提供手把手的體驗式學習。在反思和實踐中學習是有說服力的。當學生的想像力被激發時,教師可以給他們機會去實際調查一個問題的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並提供學生團隊可以探索和操作的材料。
  • R語言中使用stem函數繪製莖葉圖
    莖葉圖R語言中繪製莖葉圖的函數stemR語言中的基礎包中使用stem函數繪製莖葉圖。stem函數中x參數圖中位於「|」右邊的數字是1位數字構成的,繪製的莖葉圖默認0-4一組,5-9一組。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出位於各個統計區間中的數據數量參數scalestem函數中的scale參數控制莖葉圖的長度,默認為1。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看教育 | 美國STEM課堂教學觀察與啟示(一):教學設計與實施機制
    美國中小學校日常課堂中如何開展跨學科項目學習,設計實施上有何要領,對我們有什麼啟示?本文系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實驗學校金可澤執筆,基於對印州和新州的入校訪問,帶著問題深入課堂,訪談師生,了解美國STEM課堂背後的項目學習要義,以期為國內STEM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借鑑與參考。跨學科項目學習的推進是一個不斷回歸綜合學習本質,深刻理解核心知識和經歷深度學習的過程。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與設計思維類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都受到高度重視,被認為是21世紀學生的重要認知能力。背景知識被認為是在特定學科中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STEM學科中,創造力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高度的重視。然而,創造力與藝術的關係常被認為是非常密切的,包括視覺藝術和文學藝術,而不關注和研究STEM如何可能在學校教育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 stem課程的教學策略是什麼
    格物斯坦小坦克就stem課程的五大教學策略來講一講。激發求知慾、培養思維技巧是STEAM課程活動的重點之一。「先玩後做」,即先呈現成果的樂趣再探索製作,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相關的概念,力求最match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求知慾。這裡的玩,是「有目的、有引導」的玩,而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設計和理解,進而提高思維技巧。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stem教育學習的九個方式
    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支持stem學習的九個方式。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習者,教師通常在STEM學科涉及的系統性和過程性知識與技能中,利用動態表徵法,並設置相應的教學支架,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框架,幫助學生學習。師生藉助技術工具圍繞STEM概念進行協作推理,可以增強彼此的交流與協作,同時鼓勵學生平等參與以改進或完善對概念的認識。
  • stem專業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國際間文化交流互換程度逐漸加深,起源於美國的stem教育在中國也火熱起來。很多公立學校,培訓機構或者家長自發的都開始注重孩子的stem教育。
  • stem教育有什麼特點
    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相較於傳統學科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等單一授課的學科,stem教育有著極大的特點。解決真情實景中的問題。傳統教育強調結論性知識的傳授,把問題的設置放在既定邊界裡(例如各種數學、物理定義,考試時背得滾瓜爛熟,但出了考場就忘得一乾二淨),概念和原理能不重複地傳授,形成相關的知識架構。
  • 你不可不知的美國留學STEM專業
    以美國為例,2016年4月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公布的國際學生地圖報告顯示,在美國就讀stem專業的國際留學生中有87%來自亞洲。其中中國大陸有約12.5萬名留學生就讀於stem專業,佔大陸留學生總數的39%。
  • 學前stem教育的九個方式是什麼
    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支持stem學習的九個方式。 一項涉及來自129個課堂的4000名二年級學生的準實驗研究發現,當學生使用計算機練習算術技能並收到即時反饋時,他們的學習收益更大。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國外常見的STEM課程教學模式有四種,分別是項目學習、問題學習、設計學習、5E教學模式。基於項目的學習,圍繞充滿挑戰的、需要解決的、源於現實的驅動性問題,通過師生合作彼此學習,使用技術表達想法。基於問題的學習,以問題為核心,針對真實情境,突出學習者的中心地位。基於設計的學習,通過情景設計,不斷調查與探索,學習科學知識,發展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 STEM課程如何設計
    美國科學教師協會(NSTA)傾情巨獻劉恩山主持翻譯,朱立祥、彭香、李曉輝聯袂推薦StEMT教學設計新思路,14個課例即學即用,讓你輕鬆有效地將STEM融入課堂教學書名:STEM課程如何設計:從StEMT理念到課例書號:978-7-5213-2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