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TEM教育的興起,一些國家把STEM教育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相繼出臺了促進STEM人才培養的政策措施,加大STEM教育的公共和私人投資,整合政府、大中小學、企業、科研機構、社區和家庭多方力量,共同促進STEM教育發展。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支持stem學習的九個方式。
師生通過與數字模型、仿真模擬系統深入互動,動態表徵數學、科學及工程原理,可以深度理解並掌握科學原理和概念。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習者,教師通常在STEM學科涉及的系統性和過程性知識與技能中,利用動態表徵法,並設置相應的教學支架,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框架,幫助學生學習。
師生藉助技術工具圍繞STEM概念進行協作推理,可以增強彼此的交流與協作,同時鼓勵學生平等參與以改進或完善對概念的認識。該方法促使學生深度參與研討,建構並達成對問題的理解共識,亦有助於實現均衡參與,抑制那些研討中個別喧賓奪主或輕易聽信於人的現象。
數字工具能幫助學生學習STEM技能與概念,並提供即時、個性化的反饋。科學有效的反饋可以幫助學生縮小現有水平和預期水平之間的差距。一項涉及來自129個課堂的4000名二年級學生的準實驗研究發現,當學生使用計算機練習算術技能並收到即時反饋時,他們的學習收益更大。
學生使用支持科學論證技能的技術,包括提出和評估科學或數學主張的證據。學生運用科學論證有助於建構知識,辨析不同觀念並開展獨立思考。現代技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科學論證。研究發現,成績較低的學生可藉助計算機技術顯著提升科學論證能力。
學生可以藉助工程設計流程和相應的技術修訂、實施和測試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藉助技術工具,學生可將科學和數學思路應用於設計。相關研究發現,那些通過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工程模塊單元學習的學生,顯著拓展了STEM領域知識,並提升了高階思維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程序知識。
學生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通過算法、數據計算和模擬來分析問題,從而獲得對相關現象的新認識。一項針對高中生的準實驗研究發現,將計算思維與計算機編程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可大大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包括進行推測和從數據中得出結論。
學生藉助數位技術工具開展富有挑戰性的跨學科項目學習活動,這些學習活動整合了多個學科領域(如科學和數學)。在跨學科項目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像專業科學家那樣,運用數位技術搜集、組織和交流信息,輔助任務管理,探索問題解決之道,以及設計產品等。
在STEM教學中嵌入了數字評估,可以實時、準確反映出學習活動的性質、質量等信息,並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方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該方法與即時個性化反饋有交集之處,即學生能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並作出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