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是探究式學習方式

2020-09-11 格物斯坦機器人教育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STEM教育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走近一部分大中小學生的課堂,教育部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養成數位化學習習慣,具備重視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的素養。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究其原因,還是因為stem教育是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STEM課程重點是加強對學生四個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學素養,即運用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理解自然界並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二是技術素養,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三是工程素養,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過程的理解;四是數學素養,也就是學生發現、表達、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STEM在全球範圍內這麼受推崇,那麼它到底是培養孩子的哪方面能力呢?STEM實際上是「跨學科的融合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溝通的能力。

批判思維是一種思維的模式,關於任何主題、內容、或者問題的思考者去提高人思考的質量,通過巧妙地運用思維內在的結構和用智能標準對思考施加影響。現在許多老師都喜歡提問題、喜歡「唱反調」的學生,因為這表示這個學生在不斷地思考、尋找解決辦法。

邏輯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階段,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一個有邏輯的人和沒有邏輯的人在理解和處理事務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辦事非常高效、有條理的往往都是邏輯思維非常強的人。

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也可以指發散性思維,一個問題多種解決方案,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舉一反三」。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往往不止一個,這個時候就需要頭腦風暴,想出多個方法,從中選擇最優解。長此以往,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不斷地提高。合作溝通是人生無論哪個階段都不可避免的。不管是現在的學習中還是孩子們以後的工作中,一定不可能是獨來獨往的單打獨鬥,合作溝通的能力在當下的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

STEM教育聽起來好像很複雜高大上的樣子,其實精髓就是「探索式學習」。它融入到國內中小學的教育中的體現就是,學科老師在不再進行單方面的知識輸出,簡單的告訴學生們理論知識,而是帶領學生們自我探索,提出疑惑、探尋結論。編程課、機器人課、3D列印課、積木搭建等等都屬於STEM的表現形式。

STEM教育並不是固定的某一門學科、或者是某一類課程,它的核心是一種理念,即「探索式學習」。所以說STEM教育是無時無刻都可以進行的,家長們要給孩子們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環境,將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情境中,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提升自我,讓孩子在未來能夠更具競爭性。

相關焦點

  • stem教育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STEM教育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走近一部分大中小學生的課堂,教育部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養成數位化學習習慣,具備重視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的素養。
  • 幼兒stem教育學習
    現在社會正處於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人一生最快樂純正的一個時間段,但隨著國內職場競爭內捲化的日趨嚴重化,格物斯坦表示孩子在幼兒期間也應掌握一些stem教育模式,為以後成長路上的學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 科學教育中的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類歸納式的教學方法。它包括許多各有側重的教學方法,如探究式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基於項目的學習、基於案例的教學、發現式學習和即時學習等。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往往採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繹式的教學方法。
  • 全球最佳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你知道多少?
    孩子天生就有旺盛的好奇心,這是他們主動學習的源泉,但是後來傳統「灌輸式」的學習方式扼殺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與傳統「灌輸式教育」相反的是「探究式學習」。自1961年被首次提出後,探究式學習在不斷的發展和進化中已成為眾多國際流行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例如高寬、瑞吉歐、蒙臺梭利等等,大量的樣本和數據顯示這種教育方式效果卓越。在近年世界範圍內掀起的新課改浪潮中,探究式學習更是作為一顆「老牌新星」被高頻率地提起。
  • 玩轉探究式學習
    作者:Emily黃螢雪責編:徐陽 馮瓊瓊 美編:Emily黃螢雪「探究式學習」這個詞可是貫穿國際學校的核心詞彙,Emily黃老師今天用一個「好吃」的「美食單元」帶您玩轉這個「好玩」的學習方式。前人從不同角度界定過「探究式學習」, 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究性學習」界定為:學習者圍繞著具體且真實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之下,基於先前知識自主完成
  • 探究式學習淺談
    教學改革的著眼點應轉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積極主動探求知識,親自發現問題的規律和結論,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主學習方式。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我們建立以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陳尚寶副主任為首的項目式學習團隊,以項目式學習為抓手,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為重點,在全區各中小學整體推進「課堂革命」,促進課改深入發展,並成功申報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研究》(課題號:DHA180363)。
  • stem教育學習的九個方式
    隨著STEM教育的興起,一些國家把STEM教育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相繼出臺了促進STEM人才培養的政策措施,加大STEM教育的公共和私人投資,整合政府、大中小學、企業、科研機構、社區和家庭多方力量,共同促進STEM教育發展。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支持stem學習的九個方式。
  • 探究式學習主體是學生
    探究式學習尤忌「東施效顰」清華附小的孩子們運用大數據分析蘇軾,並撰寫出高水平的論文,這確實是一種讓人驚嘆的探究式學習,這種方法讓孩子在親自參與實踐和探究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運用,學會了成長成才。但是,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而沒有絕對複製的可能。探究式學習鼓勵引導中小學生通過探究,來學習知識,提升素養,進而達到既完成學業,又鍛鍊能力的成長成才目的。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探究式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探究式是物理學這一門學科與生俱來的特性。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運用科學探究的理念、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去貫徹這一特性,使物理在新課程改革中充滿活力呢?本文從物理教學入手,通過對探究式學習的各個方面的分析,以及在物理教學以及物理學習方面的探究和案例分析,看到了探究式學習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stem教育課程是如何發展的
    STEM教育本身的定義就是跨學科的整合式教育。科創教育近幾年一直是教育領域的重頭戲,由機器人和3D列印引發的創新科技教育熱潮一直引領著創新教育行業,細分歸屬STEM教育的範疇。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課程的發展。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簡單來說,steam教育與stem教育都是一種教育理念,都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steam教育多了一個「藝術」教育,屬於「文理」綜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stem是「理科」,偏思維邏輯、知識應用及現實問題的解決!
  • 幼兒園stem教育課程模式如何
    全面的愛不僅僅是給於好的物質條件,更是應該注重心靈的學習和培養。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提倡stem教育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真正貫穿孩子成長始終,讓孩子越早接觸到全面的stem教育,對將來孩子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 中小學教育如何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為什麼中小學教育要融入stem教育
    STEM教育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STE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信息技術能力等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並有可能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用。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在中小學課程中融入stem教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 思維對stem教育有什麼影響
    隨著近年來stem教育熱度熱起來,人們都已經熟知了stem教育即科學、數學、技術和工程,是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本文格物斯坦小坦克將思維和stem教育放在一起探討,思維和stem教育究竟有什麼用的關係。他通過對理性思維、科學探究、歸納演繹推理過程和師生關係等問題的分析,為教師提供哲學指導。他對作為反思的雙重運動的歸納和演繹思維進行了細緻分析,並以此顯示出邏輯推理的重要特點,這種邏輯推理可適用於科學實驗和醫生診斷等多種場合。與設計思維類似,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在教育中都受到高度重視,被認為是21世紀學生的重要認知能力。
  • 家長們對於steam教育、stem教育的解惑都在這裡了
    簡單來說,steam教育與stem教育都是一種教育理念,都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steam教育多了一個「藝術」教育,屬於「文理」綜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而stem是「理科」,偏思維邏輯、知識應用及現實問題的解決!
  • stem教育有什麼特點
    Stem教育是新興的多學科融合的教育模式,有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現在又加上人文藝術Arts,涉及的學科很多,鍛鍊到的綜合能力也較多。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相較於傳統學科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等單一授課的學科,stem教育有著極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