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中的探究式學習

2020-12-25 初中化學大師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一類歸納式的教學方法。它包括許多各有側重的教學方法,如探究式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基於項目的學習、基於案例的教學、發現式學習和即時學習等。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往往採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演繹式的教學方法。在科學課上,由教師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進行學習以後,聯繫一些例子,做一些練習題,應用已學到的知識點,舉一反三地去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先由教師進行講解,向學生展示要介紹的科學概念,然後再聯繫實際的應用例子,進行練習。我們通常把這種教學方法稱為演繹式的教學方法,它是從一般的概念到特殊事例的過程。

長期以來,教師習慣於用這樣的講授方式。它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上課時,教師主要關心的是應該教給學生什麼知識點。學生學習的過程遵循著教師設定的路線,學會的是教師已經掌握的知識內容和思維路線。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曾有一位教學的名師,他有一句名言:你們學我這門課,把我這本備課筆記都記住了,以後你們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教學方式顯然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能應對知識發展如此迅速的21世紀。學生都不能超越老師,還有什麼創新可言。

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與上述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它是自下而上的知識建構過程。學生首先接觸到的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事實,然後設法獲得實證的數據,從數據出發,聯繫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類比、歸納、推理,抽象出與描述客觀世界規律有關的科學概念。這個過程類似於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

學習科學的研究結果已經證明,這種自下而上的建構過程,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於學生真正理解科學概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情緒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探究式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運用綜合能力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也有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10年來「做中學」科學教育的實踐已經顯示了探究式科學教育的成效。

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不僅是科學教育的主要學習方式,也是知識社會中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學習方式。這是因為在知識社會裡,知識的增長和流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無論是信息的增長,還是知識的更新,速度都十分驚人。例如說,《紐約時報》1周的信息量比18世紀1個人一生中所遇到的還要多。信息流動的速度和廣度、提供和接受信息的人群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過去的世紀裡不能相比的。知識和人才的重要也是過去世紀裡不能相比的。在這樣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社會裡,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必然需要隨之而變化。

我們的學生未來將要融入充滿競爭與合作的、複雜的國際大舞臺,將面臨更多的壓力和挑戰。來自不同方面的研究表明,與工業化社會相比,在知識社會裡,人具有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情緒能力是最重要的。探究式學習正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和社會情緒能力的有效學習方法。探究又是人們認識客觀規律,發現科學知識的途徑,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和科學課程有著天然的聯繫。

讓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比一下,看看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帶來什麼樣不同的教學效果。我曾到一個學校去參觀,校長很高興地告訴我他們學校的科學教育早就「做中學」了。她帶我參觀了他們新的實驗室。在實驗室的黑板上寫著四年級學生學習溫度的學習內容,包括溫度的定義:什麼是溫度?物體有冷有熱,物體冷熱程度稱為溫度。也寫明了溫度計的構造:溫度計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內有水銀、煤油或酒精等液體)刻度三部分組成。教師把黑板上的知識點講完以後,將溫度計發給學生,讓學生開始做實驗。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到的是什麼呢?學生也許記住了溫度的定義,了解了溫度計的構造,學會了使用溫度計。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在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幼兒園的一堂探究課。教師向幼兒園中班的學生展示了盛在杯子裡的熱果汁,然後問學生:你們有什麼方法能使這些果汁冷得快一點?學生討論得十分熱烈,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出發,提出了20多種不同的方法。有的建議用電風扇吹,有的建議攪拌,還有的從自己生病發燒時媽媽用冷毛巾蓋在額頭上的經驗,提議用冷毛巾降溫……當然也有學生提出了不正確的方法,例如要把盛有果汁的杯子放進微波爐或是放進電飯煲裡降溫。

教師並不急於對學生的提議做出判斷和下結論,而是讓大家充分地討論,還讓學生各自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由於是幼兒園的學生,他們採用畫圖的方法來進行記錄。然後,教師給每個學生1根溫度計、1杯果汁,讓他們去做實驗,並記錄下結果,看誰的果汁先冷卻下來。學生都很有興趣,十分認真在動手做。期間,還發生了許多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場面。1位用電風扇給果汁冷卻的孩子,先完成了實驗,主動去幫助其他同學。

同樣是讓學生了解溫度和溫度計的科學課,在後一種學習方法中,學生結合了已有的經驗,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包括提出實驗設想,進行實驗和比較實驗結果,得出怎樣能讓果汁冷得快一點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體驗了如何解決問題,也體驗了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尊重實驗的結果、相互討論和幫助等。對比這兩個教學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不相同,學習的效果也不同。探究式的方法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探究式學習雖然有許多優點,是培養21世紀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但是要實施探究式科學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合格的教師,所有的教學目標不僅不可能實現,還可能造成教學質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後退。克服這個困難的關鍵,就是需要進行有效的教師培訓,需要教育決策者、教育管理者、專家和教師,還包括科學家和家長等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

探究是科學家獲得科學知識的途徑,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科學課程的學習方法,模擬了科學家通過探究來發現科學知識的過程,但是探究式學習並不是現實中科學家真正的工作方式。科學家在實際研究工作中的工作方式要複雜和艱巨得多。

科學研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科學家需要在科學家組成的共同體內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個共同體裡的成員有著相同的思維方式、文化氛圍、自律機制和行為規範。科學家的工作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需要公開地討論和辯論。他們的研究課題往往並不是直接從觀察周圍的現象開始,研究的過程也不是簡單的五段式,需要運用不同的搜索策略和推理方法。科學家在好奇心方面就像長大了的孩子,但是科研的歷程是艱苦的。

就如王國維先生描述的「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必須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科學家需要通過艱苦的學習和反覆的試驗,經過較長期的知識和經驗積累,在他們的腦中會形成一些有組織的概念和模型。在做研究時,他們需要使用演繹的方法,也需要用歸納的方法。他們的思維既有邏輯推理的過程,也會啟動基於已獲得模型和概念基礎上的直覺決策過程。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探究式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探究式是物理學這一門學科與生俱來的特性。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運用科學探究的理念、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去貫徹這一特性,使物理在新課程改革中充滿活力呢?本文從物理教學入手,通過對探究式學習的各個方面的分析,以及在物理教學以及物理學習方面的探究和案例分析,看到了探究式學習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小學科學教學如何充分發揮探究式學習的作用?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倡導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施探究式學習符合課標的要求,科學教師應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推行探究式學習。
  • 探究式學習主體是學生
    探究式學習尤忌「東施效顰」清華附小的孩子們運用大數據分析蘇軾,並撰寫出高水平的論文,這確實是一種讓人驚嘆的探究式學習,這種方法讓孩子在親自參與實踐和探究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運用,學會了成長成才。但是,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而沒有絕對複製的可能。探究式學習鼓勵引導中小學生通過探究,來學習知識,提升素養,進而達到既完成學業,又鍛鍊能力的成長成才目的。
  • 探究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嘗試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最早提出在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John Dewey)。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20世紀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和教學改革家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在50年代末創立了發現法,並把它在美國進行施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 stem教育是探究式學習方式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STEM教育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走近一部分大中小學生的課堂,教育部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養成數位化學習習慣,具備重視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的素養。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究其原因,還是因為stem教育是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 美國科學教育中的探究與實踐
    如今,科學是人們生活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持續推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科學教育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隨著科學教育標準的變化,美國的科學課程強調「探究」與「實踐」並重。美國科學教育標準的改革早在1996年,美國就頒布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
  • 自主探究---幼兒科學教育的基本方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自主探究-----幼兒科學教育的基本方法   如前所述,幼兒科學教育的方法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革,即強調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究獲取科學知識
  • 玩轉探究式學習
    前人從不同角度界定過「探究式學習」, 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究性學習」界定為:學習者圍繞著具體且真實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之下,基於先前知識自主完成探究式學習可不只是國際學校的專利。西方教育學家杜威的「做中學」教育思想強調的是探究式學習,而咱們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學習者進行自主性的探索與研究,也是探究式學習。
  • 探究式學習淺談
    教學改革的著眼點應轉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積極主動探求知識,親自發現問題的規律和結論,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主學習方式。
  • 探究式教學策略對小學生構建科學概念的影響研究
    探究式教學策略對小學生構建科學概念的影響研究——《導體與絕緣體》課堂教學策略分析作者:姚春玲我們在以探究的方式來學習科學的科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還要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還需培養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
  • ICT與科學探究學習
    在科學探究學習中ICT技術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直接支持學習活動:  ①通過ICT為探究學習提供各類知識資源;  ②通過ICT為探究學習溝通各類智慧資源;  ③運用ICT為有計劃的探究學習提供微型課程與教學組織工具;  ④運用ICT作為實驗的工具;  ⑤運用ICT與探究學習小組同伴協同學習,或者運用ICT開展跨地域跨文化的科學探究學習單元。
  • 全球最佳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你知道多少?
    與傳統「灌輸式教育」相反的是「探究式學習」。自1961年被首次提出後,探究式學習在不斷的發展和進化中已成為眾多國際流行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例如高寬、瑞吉歐、蒙臺梭利等等,大量的樣本和數據顯示這種教育方式效果卓越。在近年世界範圍內掀起的新課改浪潮中,探究式學習更是作為一顆「老牌新星」被高頻率地提起。
  • 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走進探究式學習
    它的中心便是探究式學習 —— 一種自我學習方式。什麼是探究式學習(IBL)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高層次學習方式,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它被廣泛運用於科學課程教學、國際研究和項目開發,以及被現代教育家們搬入課堂進行實質的教學。所謂探究,包含探討和研究。
  • 科學是探索真理的過程,如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
    幼兒教育·何為探究科學強調的是探索真理的過程,探究成為了科學領域中的重要學習方法;也是科學領域的學習目標它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幼兒教育·探究特點一、探究內容貼近生活在幼兒園中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必須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內容。二、探究材料具體像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的科學材料豐富多彩,給幼兒提供探索空間。
  • 【原創分享】淺析探究式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新課程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在這裡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探究式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談談自己的思考。所謂「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自主尋求或自主建構答案、意義、信息或理解的活動和過程。
  • 探究式學習:帶學生走進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
    探究式課堂提出的問題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關,鼓勵他們把教材跟真實案例聯繫在一起探究式課堂是圍繞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而展開的課堂教學方式。它被廣泛運用於科學課程教學、國際研究和項目開發,以及被現代教育家們搬入課堂進行實質的教學。所謂探究,包含探討和研究。探討就是探求學問、真理和根源;而研究指的是研討問題,追求根源和解決方案。而在這種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探究式課堂便是它的實際應用。
  • 【芥末翻】在探究型科學教育中,通過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的能力
    培養學生能力許多國家課程的基礎目標,在培養過程新出現的問題是, 如何在探究性科學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能力的發展。支持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是形成性評估,但是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形成性評估並不常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什麼樣的措施可以支持科學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估活動。
  • 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探究學習最根本的特點是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其目標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初中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抓住探究學習的契機,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 中加幼兒園 探究式學習:一個很值得推薦的選擇 Inquiry-Based Learning
    杜威曾在《經驗與教育》(1938)第四頁中描述傳統的教育計劃在實質上是自上自外注入的計劃,他把承認的標準、教料及方法,加諸這些正在生長的兒童。探究式學習是一個很值得推薦的選擇。我們中加幼兒園正在採用這一先進教學方式。Our Pedagogical method in SCCS Preschool is Inquiry-Based Learning.
  • 探究式學習能帶給孩子什麼?
    隨著學生對於學習需求和期待的提升,學校的教學方法也一直在變革。在討論教育變革時,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提到在國際教育領域實踐多年、並被證明是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的,探究式學習。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探究式學習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學習,進而發展並保有終身的學習熱情。這篇小文就與大家一同探討,探究式學習與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何不同,以及探究式學習究竟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