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得到CEO脫不花,大學實習期間在某家公司做前臺的時候,因為偶然的機會,被老闆發掘出來,後來脫不花索性從大學退學了,直到現在也沒有學位,但依然不妨礙她作為得到CEO每年不菲的年薪和股份期權。
沒有學位,要想找到年薪百萬的工作,你得一步一步來。
年薪百萬的工作為什麼要聘請你?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基於你的學歷和過去在專業中取得的不菲成績;第二個原因是基於你過去的工作履歷和出色的成績。
這兩個原因可以都有,也可以單點突破做到極致。唯一不變的是,你必須證明你的商業價值。
學位是什麼?學位是你商業價值的某種體現形式。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認為一個人沒有學位,絕對是無法找到年薪百萬的工作的,這裡我們忽略的是經驗和實操的力量,而看到了學位的重要。
在現實中,年薪百萬的工作,對於你的學位要求反而不會這麼高。有趣的一個事實是,大部分行業的準入門檻就是本科、研究生起步,越往後,因為大家都是本科、研究生,反倒不那麼看重你的學位了,更注重你在工作期間,完成了哪些業績,做出了哪些貢獻。
同樣的道理,你只需要解決第一個問題,準入門檻的問題,成功加入一家公司,那你就可以和其他有學位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線,從而一步步走到年薪百萬的層面上。
在這個過程中,運氣、實力、資源、背景缺一不可。
沒有學位,想找到年薪百萬的工作,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百萬裡挑一的,很難很難,但不代表著不可能。
二、具體應該如何做?既然是理論,那麼我們便可以忽略人的因素,在理論中來說,我們儘量把這個人的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等等假想為比較完美的狀態。
換句話說,我們假想這個人很厲害,也很愛讀書學習,在某方面有一些天賦,也只有這樣的人,才符合年薪百萬的價值和可能性。
只要能夠排除人這一因素,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
什麼行業能夠年入百萬?
如何加入到這個行業中?
如何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
升職加薪,如何做到年薪百萬的高層管理者?
只要能夠解決前面三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自然就能夠水到渠成。
第一個問題,什麼行業能夠年入百萬?
這一點很重要,小米的雷軍就曾說過一個投資邏輯:「我投資一家公司,我會先去看這家公司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市場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天花板,如果一個市場過於小眾,我是不會投資的,因為回報率也不大。」
同樣的道理,要想年入百萬,你至少需要找到能夠給得起年入百萬薪資的行業,這就意味著,你至少不能選一些小眾的行業,勞動體力工作也幾乎可以忽略,如果家裡有礦的話,這一點可以直接略過。
蛋糕有多大,決定你能夠分多少蛋糕。
第二個問題,如何加入到這個行業中?
這個問題我們又分為加入大公司和小公司。
大公司對於沒有學歷的求職者來說,很難加入,除非你的專業能力過硬,像當初的羅永浩一樣,直接一封信打動俞敏洪,否則這一點可以略過。
還有一個方法是,先加入小公司,發展兩三年後,以小公司為跳板,跳槽去大公司。
小公司對於學歷的要求相對較低,如果沒有學歷,先以小公司為跳板,做出足夠厲害的成績後,那麼再跳槽去大公司。
想要年薪百萬,這不僅僅是對你專業和個人能力上的考驗,對於商業環境和大局勢的判斷,也至關重要。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格局、伯樂。
加入了行業還不行,你沒學歷,這意味著你至少還需要有人帶你,伯樂和千裡馬,才是絕配。
第三個問題,你如何能夠脫穎而出?
考慮到人這個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如何脫穎而出就變得非常困難。也許進入一家公司還算比較現實,但要想在公司脫穎而出,成為你年薪百萬的跳板,這就很難。
如果把人這一因素剔除掉的話,一個極其優秀的人,沒有學位找到年薪百萬的工作,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個極其優秀的人,為什麼能被稱之為優秀呢?還不是你有厲害的過往,例如把一家公司僅憑一人之力救活,幫助公司創造了三千萬的利潤等等,這些過往的履歷,足以證明你的優秀。
越往上走,學位反而越不那麼重要。
但另一個現實是,絕大多數行業,沒有學位你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一些高管和創始人都有那麼厲害的學歷,不是211就是985,本科、碩士、博士更是滿天飛。
學位不是限制你找到年薪百萬工作的理由,學位只是限制了你進入這個行業、進入這個公司的可能性。
試問,如果你連一個行業都進不去,又如何能夠一步步爬到年入百萬的頂峰呢?
學位除了是「敲門磚」之外,我認為學位還充當著人們思想上的「天花板」。對於大量沒有學位的人而言,「沒有學歷」這一個事實,足以讓他們為許多事情尋找著一個藉口:我沒有學歷。
把自己的失敗、逃避和忽視,全部都歸結於一個藉口:那就是我沒有學歷。事實上,人的可塑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學歷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理由和藉口。
當你習慣了否定自己,習慣了以「沒有文憑」去為自己開脫,那麼你的人生雖然未必就不能成功,但一定會少了許多可能性。
而那些無數的可能性之中,必然就會有一個年薪百萬的可能性存在。
這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的話,試問,當初你的職業選擇,就真的那么正確嗎?也未必。
不確定性,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原始碼」。
如果人人都能夠確定自己未來是百萬年薪,那這個世界該有多麼可怕?自我設限是不確定性因素,猶豫、畏懼、害怕失敗,同樣也是不確定性。
關鍵在於,你有多想要?你有多想改變?你又願意為之付出多大的代價?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