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發燒、起皮疹怎麼辦?一文了解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的處理

2020-12-18 騰訊網

疫苗反應,是很多兒科醫生和家長熟悉的詞。

由於擔心打疫苗之後會發燒、起皮疹等等,很多家長對打疫苗這件事都有了抗拒。

我們來盤點一下,兒童接種疫苗之後,有哪些常見的不良反應,以及對應的處理方法。

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

疫苗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疫苗接種後現象。

一般反應及處理

是由疫苗本身和接種過程所引起的不良反應,為一過性反應,包括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臨床症狀輕微,不引起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

局部反應為疫苗刺激引起的局部組織反應。

多在接種後 24 h 內發生。注射局部可出現紅暈、輕度腫脹和疼痛,偶見引流淋巴結腫痛,一般在 1~2 d 後逐漸消退。

輕症一般無需處理,較重者可局部熱敷。

注意:卡介苗局部反應 為卡介苗(BCG)引起的組織超敏反應。

在 BCG 接種後 10~14 d,局部出現結節狀紅腫,4~6 周變成膿皰或潰爛,8~12 周癒合遺留瘢痕(卡疤,直徑一般<1 cm),偶有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

BCG 局部反應不能熱敷,保持清潔乾燥即可。

但如果存在免疫缺陷的話,往往會出現過強的 BCG 反應。若局部形成大膿瘍或腋下淋巴結腫大超過 1 cm 者,應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可局部抽取膿液或者手術切開引流;破潰的膿瘍可用利福平或異煙肼乾粉劑或軟膏塗敷處理;若發生 BCG 播散性疾病需全身應用抗結核藥物。

全身反應

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乏力及不適,還可有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

發熱多於接種後數小時至 24 h 內發生,一般持續 1~2 d,很少超過 3 d,大多為低熱或者中度發熱,少有高熱。

有些減毒活疫苗接種後會出現類似輕症疾病表現,例如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後,可出現一過性流感樣表現;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後出現發熱和一過性皮疹等。

輕症全身反應無需特殊處理。發熱者囑其多飲熱開水即可,亦可行物理降溫,熱高者可口服退熱劑;腹瀉者可口服蒙脫石散等對症處理。

異常反應及處理

為疫苗引起的較嚴重不良反應,某些嚴重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需給予及時處理。

局部細菌性感染

通常是由於接種用具或接種局部消毒不嚴所致。其局部紅腫熱痛較一般局部反應嚴重得多,嚴重者可發生局部膿腫或局部蜂窩織炎,可發生引流淋巴結炎和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輕症者局部外塗抗生素軟膏;局部膿腫可穿刺抽膿或切開引流,並需口服或靜脈用抗生素。膿液塗片或培養有助於指導抗生素有效應用。

無菌性膿腫

見於接種含吸附劑疫苗時注射過淺、劑量過大或使用前未搖勻而注射濃縮疫苗等不適當接種。

注射局部先有較大紅暈,2~3 周后出現硬結和疼痛,逐漸形成無菌性膿腫。輕者持續數周至數月後自行吸收,重者可形成暗紅色潰瘍,長期不愈。

輕症可以採用熱敷治療。

膿腫未潰破前可穿刺抽取膿液;已破潰或發生潛行性膿腔時需切開排膿,必要時需擴創清除壞死組織;繼發感染時需選用抗生素。

過敏反應

有免疫活性的疫苗抗原與偶聯劑、培養介質蛋白和多肽、各種附加劑包括抗生素、防腐劑、穩定劑、佐劑和滅活殘基以及乳膠汙染等都可能成為過敏原而誘發過敏反應。

過敏性皮疹:為常見的過敏反應。多在接種後數小時至數天內發生,可表現為各種皮疹伴有瘙癢,以蕁麻疹多見。

可外塗爐甘石洗劑和口服抗組胺藥物,重者可應用糖皮質激素。

血管神經性水腫:少見,多於應用抗毒素和類毒素時發生。通常在接種後 1~2 d 內發生,先在注射部位出現水腫,可逐漸擴大範圍,累及關節、眼瞼、口唇與肢端。具有發作性、局限性和自限性特點,病程一般為 2~3 d。

一般病例給予抗組胺藥物即可,重症可應用糖皮質激素。

過敏性休克

是嚴重過敏反應,常在注射抗毒血清或類毒素後數分鐘至 1 h 內發病,出現以周圍循環衰竭為主要特徵的症候群,包括突發胸悶、心悸、氣急、面色潮紅、皮疹伴瘙癢,甚至喉頭水腫或支氣管痙攣導致呼吸困難和發紺,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細弱及血壓下降等表現。

應立即給予腎上腺素、擴容、糖皮質激素、保護重要臟器等積極處理。接種場所應備有上述搶救藥品。

這就是為什麼接種機構會要求打完疫苗之後觀察半個小時再離開,就是擔心發生嚴重過敏反應。

疫苗接種後現象

接種某些疫苗後出現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比如有報導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吉蘭-巴雷症候群。

處理原則:確診後,按照原發病的規範進行處理。

特殊健康狀態兒童的接種問題

1. 溼疹寶寶:可以接種各類疫苗(避開溼疹部位),溼疹患兒應接種疫苗以預防疾病發生,且接種疫苗後不會加重溼疹疾病症狀。

2. 食物過敏的兒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種;有蛋類嚴重全身過敏反應史的兒童,應在醫療機構監護下接種流感疫苗。食物過敏的急性反應期(如並發哮喘、蕁麻疹等)或接種部位皮膚異常(溼疹、特應性皮炎等),應暫緩接種。對蛋類過敏者禁忌接種黃熱病疫苗。

3. 先心病寶寶:生長發育良好,無臨床症狀,心功能無異常 [如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60%];CHD 患兒介入治療術後,複查心功能無異常;先心病患兒外科術後 3 個月,複查心功能無異常,可正常接種。伴有心功能不全、嚴重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的先心病患兒;複雜發紺(紫紺)型 CHD 患兒,需要多次住院手術者;需要專科評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嚴重營養不良、免疫抑制劑使用等的 CHD 患者暫緩接種。

4. 熱性驚厥患兒:對於單純性 FS,或非頻繁性發作的熱性驚厥(半年內發作

5. 黃疸寶寶: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患兒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種疫苗。病理性黃疸患兒生命體徵平穩,可正常接種B肝疫苗。但需前往專科門診就診及時查明病因,並暫緩接種其他疫苗。

6. 患感染性疾病時:急性感染性疾病痊癒後可接種各類疫苗。輕症急性感染性疾病者熱退後可接種疫苗。急性感染性腹瀉患兒暫緩接種口服減毒活疫苗。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腦炎、腦膜炎、心肌炎、嚴重腹腔感染、嚴重泌尿系統感染等,對此類疾病患兒在疾病好轉前暫緩接種疫苗。在疾病好轉期,如有疫苗接種需求,建議前往免疫接種諮詢門診評估情況,決定是否接種。疾病完全恢復後,可以接種疫苗。

7.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者:可以接種除含麻疹成分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推遲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種至免疫球蛋白使用後的 8~9 個月。

相關焦點

  • 打完疫苗後孩子發燒該如何護理?
    每個寶寶出生後都需要定期接種疫苗,很多新手爸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寶寶打完疫苗回家後就發燒了,弄得家長很憂心,那麼如果寶寶打完疫苗發燒怎麼辦?發燒後該怎麼處理?接種完有哪些不良反應以及如何應對呢?計劃免疫門診專家解釋道:其實打完預防針發燒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無論是B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風疫苗等都是用滅活或減毒致病微生物製作而成,給身體一個外來抗原,使身體產生對這種疾病的抗體,所以打預防針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副反應。為什麼要給孩子打疫苗?
  • 一整頁不良反應告知嚇懵爸媽,寶寶接種疫苗前需要了解什麼?
    於是家長對疫苗又愛又恨。每次打完疫苗後,都緊張得不行,生怕寶寶發燒。問1、為什麼接種疫苗後寶寶會發燒?是有什麼病嗎?2、打完疫苗後會有什麼普遍「不適症狀」?3、接種完不同種類疫苗,寶寶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不適症狀「?4、打疫苗前、後注意哪些?
  • 寶寶疫苗接種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盤點疫苗接種常見問題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都知道給寶寶打疫苗的重要性。儘管疫苗是寶寶健康的保護傘,但很多爸爸媽媽還是很擔心,特別是寶寶打完疫苗後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其實大多數寶寶打完疫苗後多少都會會出現一些發燒、皮膚出子疹等情況。
  • 寶寶打完疫苗容易發燒,為什麼?怎麼辦?
    朱李葉的媽咪交流群裡常常有媽媽會問到關於寶寶打疫苗的問題:寶寶打疫苗後低燒/高燒了怎麼辦?寶寶近期感冒發燒了,能不能打疫苗?某某疫苗應該什麼時候打?......寶寶一出生開始,各類疫苗就會接踵而至,一歲前幾乎每個月都要去接種疫苗。
  • 打麻風疫苗後發燒怎麼辦?
    核心提示:打麻風疫苗後發燒主要是接種的反應,一般溫度在38.5度以下,注意多喝水,可以用溫水擦身體來物理降溫,再一個飲食方面注意一下,通常打麻風疫苗出現發燒都是正常的反應,家長不必過於的擔心,如果超過35度五的話,通常這個時候是需要去醫院就診的 打麻風疫苗後發燒主要是接種的反應,
  • 寶寶打疫苗後,有不良反應怎麼辦?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文丨悠悠寶寶打完疫苗後,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讓寶媽們擔心不已。有關寶寶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相關事宜,寶媽們要早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盲目擔心或影響就醫的最佳時機。1、為什麼會有不良反應?給寶寶打疫苗時,並不是每次都會出現不良反應,相同的疫苗也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寶媽們在給寶寶打疫苗前,千萬不要道聽途說,比如身邊有孩子打某疫苗發生過不良反應,就不給自己家寶寶打該疫苗。與疫苗後的輕微不良反應比起來,病毒或細菌直接攻擊寶寶機體帶來的傷害更大。
  • 為什麼孩子打完疫苗之後會發燒?
    而疫苗是一種經過人工、滅活或利用轉基因等方法製成的自動免疫製劑,疫苗注射進入寶寶體內後,其實就相當於一次小型的病毒感染,這種感染自然會使得身體出現一定的不良反應,通常為發熱,有些孩子也會出現腹瀉等不適症狀。發燒時間一般持續在一兩天左右,父母可根據發熱體溫確定後續做法。
  • 孩子打完疫苗發燒怎麼辦?別慌,這6種情況家長要重視,即刻送醫
    最近接到好幾個寶媽諮詢,急吼吼的問,「娃打完疫苗就發燒了,咋辦呀?」搞清楚這幾個問題,寶爸寶媽就能安心一些了。1.為什麼接種疫苗後會發燒?這樣正常嗎?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疫苗其實是將細菌、病毒等經過人工減毒、滅活製作而成的,接種疫苗就是一個模擬感染的過程。當寶寶的免疫系統被攻擊後,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常見現象有發熱、少量皮疹、胃腸道不適等。每個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營養狀況,都有差異,所以接種後有的娃發燒有的娃不發燒。如果打完疫苗寶寶發了燒的話,家長先不必緊張,一般持續1~2天就會好起來的。
  • 打完疫苗後洗澡,寶寶當天就發燒了
    兒科醫生:不建議打完疫苗立刻洗澡,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寶寶打完疫苗後到底能不能洗澡?網上眾說紛紜,有的說要等24小時,有的說要等3天。當下天氣越來越熱,很多家長因此犯了難:3天不洗澡,寶寶看著都難受;直接洗吧,又怕引起不良反應。到底接種疫苗後能不能洗澡?如果不能,又是為什麼?
  • 寶寶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這8種不良反應,要趕緊送醫院!
    寶媽們應該有這樣的印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醫生會說一句:「回去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可能會輕微發燒,24小時後就會慢慢恢復正常。」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寶寶接種後,都會出現不良反應,這跟疫苗的種類,寶寶的體質都有關係。
  • 發熱、出皮疹,寶寶接種疫苗出現不良反應該如何應對?
    每次給寶寶接種疫苗後,都是爸爸媽媽比較焦慮的時候,因為擔心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大多數寶寶都不會有什麼大礙,少數會出現發熱、皮疹等情況,那麼,當寶寶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做家長的該怎麼護理呢?需要餵藥嗎?這些護理大法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 孩子打完疫苗就發燒,要不要管?
    很多寶媽都知道在給寶寶注射疫苗後,都需要觀察半小時再離開,以防寶寶對疫苗有不良反應。事實上,給寶寶打完疫苗並不是只有半個小時的「危險期」。還有之後的幾天也需要多注意。有一部分寶寶,打完疫苗後會出現發熱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們都會比較緊張,會想很多辦法來退燒。下面翁叔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打完疫苗後的發燒怎麼處理?
  • 注射疫苗後常見反應及應對方法
    很多寶媽給孩子接種疫苗的時候都會擔心,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有不良反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接種疫苗後哪些反應是正常的,以及應對的方法,希望能減輕寶媽們的焦慮。發熱接種疫苗後發熱是很常見的反應,多見於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發熱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對於輕微發熱(低於38.5℃),如果孩子精神好,注意增加飲水(或者奶),多休息就好,也可以按照常規的發熱護理。
  • 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這幾種反應,要立刻就醫,不要猶豫!
    其實大多數寶寶打完疫苗後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有少數寶寶會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 比如我就在我們媽媽網社區看到了兩寶媽的求助帖: 寶媽1: 「寶寶昨天打完第二針B肝疫苗後,今天突然吐奶好嚴重,比如睡著睡著突然哭起來,然後奶水會從嘴邊和鼻子流出來,還有餵完奶沒幾分鐘又從鼻子嘴巴冒出來,這種嚴重吐奶是打完疫苗後抵抗力變弱的反應嗎?」
  • 輪狀病毒疫苗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 (1)一過性輕度嘔吐、腹瀉,多數情況下於 2~3 天內自動消失。(2)在口服疫苗後 1~2 周內,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其中大多數的發熱反應為輕度發熱反應,一般持續 1~2 天后可自行緩解, 不需處理,必要時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感染;對 於中度發熱反應或發熱時間超過 48 小時者,可採用物理方法或藥物 對症處理。 罕見不良反應: (1)重度發熱反應:應採用物理方法或藥物對症處理,以防高 熱驚厥。
  • 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有什麼區別?打完流感疫苗後發燒?
    每個可愛的寶寶出生後,都要在學齡以前,接種許多種類不同的疫苗。疫苗是幫助身體抵抗力比較弱的寶寶預防各種疾病的最有效、最經濟、最實用的手段。因此,無論是固定種類的疫苗,還是需要季節性接種的疫苗;又或者無論是免費的疫苗,還是自費的疫苗,都應該儘量帶孩子接種。
  • 寶寶打疫苗後會有哪些不良反應?這些是媽媽必須知道的
    媛媛帶著自己的寶寶打完疫苗剛回到家裡,就從新聞上看到了長春長生「問題疫苗」的消息,心裡有些發慌了,就匆忙的帶著孩子再次返回到打疫苗的防疫站。直到防疫站的醫生告訴她當地並沒有「問題疫苗」的存在,媛媛這才放下心來。然而,她還是心有餘悸地向醫生詢問了孩子打疫苗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 打完疫苗後發燒,這6種情況要重視!
    有家長反映孩子打完疫苗就發燒了一時間方寸大亂點擊播放 GIF 0.3M到底該怎麼辦?聽聽兒童保健所專家的說法為什麼接種疫苗後寶寶會發熱?疫苗是將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製作而成的生物製劑。對受種者來說疫苗屬於「異物」,接種疫苗其實就是一個模擬自我感染過程。所以,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反應,最常見的就是發熱。但絕大多數的預防接種反應是輕微的,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生理功能障礙,不會產生長遠嚴重的損害。
  • 早知道:麻疹疫苗注射的「不良反應」
    3000餘次,其中,家長關心最多的問題是「紅腫、皮疹」是不是不良反應。對此,12320專家稱,同所有藥物一樣,疫苗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異物,絕大多數健康人接種後不會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只有極少數因個體差異在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出現小紅腫、一過性皮疹等反應是正常現象。  兒童在接種注射後,都要留觀等待30分鐘,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由兒科醫生和主任醫師負責巡視,一旦發現問題,會立即把兒童送入急救室。
  • 寶寶打完疫苗後,可能會出現這4種不良反應,父母要多留意
    寶寶從生下來就開始接種疫苗,對於父母來說,每一次疫苗的接種都讓父母倍感擔心。雖然大部分的疫苗都是國家經過多次試驗檢測的,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良反應,這個也跟寶寶的體質也有很大關係。常見的疫苗後不良反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