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家裡亮堂了!我給貧困戶搞「三改」|晴隆縣光照鎮...

2020-12-25 天眼新聞

我叫鄧仁波,是貴州黔西南晴隆縣人民法院派往光照鎮新益村的駐村扶貧幹部。  2018年初,根據院黨組的工作安排,我告別了新婚的妻子,割捨下熱愛的審判事業,捲起行囊成為了縣法院派駐新益村的第三輪駐村扶貧幹部,從法官變成了村官。  剛剛來到新益村,方界田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魏德忠家,就讓我這位從審判席上走下來的村官感到頭疼。  站在魏德忠家泥濘不堪的院壩裡,映入我眼帘的是這一幕:風稍微大一點就能吹倒的豬圈;大沙石壘砌的住房外牆;編織袋縫補的窗戶,以及漆黑的廚房裡燃燒塑料的膠臭味,還有他家屈指可數的家具、髒亂不堪的床鋪,患有精神二級殘疾的女主人蜷縮在柴火旁喃喃自語……  看著這個貧寒的家庭,我的心裡難受到了極點!那一夜,我深深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

第二天一早,我立即把魏德忠家情況向村第一書記作了匯報,建議對魏德忠家實施「三改」項目。「三改」項目就是「改廁所、改豬牛圈、改廚房」。  方案確定,只待落實,魏德忠卻遲疑不決。他的兩個兒子還在上學,妻子沒有勞動能力,自己一人要承擔繁重的農活,拋開前期改建需要墊付的資金不說,單說勞動力也是個大問題。  面對這樣的難題,我耐心地做魏德忠的思想工作,表示自己願意出一份力,幫助他拆除和改修豬圈,魏德忠點頭同意。  也就從那天起,我和魏德忠兩個人開始了他家環境工程的「大改造」。

在魏德忠的家,老舊的瓦片和布滿青苔的木樁,在溼滑泥濘的院壩裡乒桌球乓地撞擊著,我那雙習慣了在鍵盤上飛速做著庭審記錄的手,在一天的舊豬圈拆除中,就磨起了水泡。  魏德忠家的舊豬圈拆除後,我們又備齊了改建豬圈的材料。  在建設中,我做起了魏德忠的助手,負責攪拌水泥砂漿,老魏只管砌牆。幾天的功夫,一個10平方米的豬圈就站在了院壩邊上。  趁著政府發放的水泥和沙砂石還有節餘,我又動員魏德忠硬化庭院,我們接著又奮戰了兩天,一塊平整的水泥地完工。  魏德忠家那有精神殘疾的妻子看著規整寬敞的豬圈,和那塊還沒有幹透卻明晃晃的院壩,以及倚靠在走廊邊整齊劃一的柴堆,她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在說什麼,但在場的人卻能感受到她心中的喜悅。

經過一輪的住房安全「室內清」整治項目,魏德忠的家裡亮堂了,政府出資粉刷的牆壁光滑又亮白!  魏德忠的房屋搞好了,我又按照政策給他家補齊了必需的生活用品,桌椅板凳、床鋪被套、電磁爐電飯煲,甚至還把法院慰問駐村幹部時,送給我的冬棉被都送給了魏德忠家。  魏德忠家的「三改」完成,徹底改變了他家的居住環境。  那天,我到他家走訪,平日裡少言寡語的魏德忠對我說:「孩子沒幾年就畢業了,我每年都要養一頭豬,平時我幹完護路員的工作,還可以去給寨子裡種烤菸的人家幫活賺點工錢。我家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這都得感謝你這個法院的駐村幹部,是你帶著我家走上了幸福的生活。」陳伯海 陳萍 整理

編輯 肖慧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一路泥土 一路芬芳
    編者按: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剩餘9個未摘帽的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本文是貴州省晴隆縣人民法院駐村扶貧幹部舒餘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晴山放異彩 隆地展新顏——晴隆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中央、省、州領導高度關心關注晴隆縣的脫貧攻堅,各級領導先後深入晴隆縣脫貧攻堅一線調研指導。省、州、縣三級聯動,助推晴隆脫貧攻堅工作,極大鼓舞了全縣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晴隆,充滿希望的一方熱土挪窮窩 創奇蹟——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一項有效措施。
  • 「我的扶貧故事」儘自己全力去發展村子丨晴隆縣雞場鎮大地村村...
    我叫車正剛,是晴隆縣雞場鎮大地村的村主任,也是縣人大代表。以前的大地村,路不好,村裡也破破爛爛的,衛生環境一塌糊塗。  2012年,我成了村主任,不少縣裡的幹部也到村裡來協助我們工作,幫助我們把村裡的路修通了,讓我們的發展也變得更加的順暢。  作為村裡的村幹部,在自己發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帶動老百姓發展,這幾年我的養雞場逐漸壯大,現在能夠養2000多隻雞,帶動了村裡4戶貧困戶19人增收。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一張圖和「六孃」說起
    我的扶貧故事:從一張圖和「六孃」說起 2020-12-09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周青蘭:陪老公踏上三年零八個月的...
    老公扶貧去了,他到村裡後要到每個周五的晚上才能回家來,有時候他工作忙,周末也不回來。老公一天在村裡到底幹了些什麼,我想一探究竟。那年暑假的一個周末,老公回來一天後又要走了,我告訴他,我也要去。我軟磨硬泡,老公答應了我。就這樣,我懷著孕挺著個大肚子和老公 一起踏上三年零八個月的扶貧路。
  • 晴隆縣光照鎮逸輝基金中學組織開展禁毒主題日班會
    為貫徹落實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結合學校「雙十個一」工作模式要求,抓好晴隆縣光照鎮校園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近日,光照鎮逸輝基金中學組織各班級開展禁毒主題日班會。本次班會,以「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為主題,藉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播放毒品相關圖片及視頻資料,向學生講解毒品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充分的認識毒品的危害性,提高學生的拒毒、識毒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禁毒、防毒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推進光照鎮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梁書記、彭局長,你們還在搞精準扶貧工作呀?」  「代犬生,你會開車了?」  「梁書記,我會開幾個月了嘞。」  「你這老人電瓶代步車是誰給你買的呢?」  「是政府發給我舊房拆除補助款後,我請人幫我買的!4000多塊錢,方便出行。」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
  • 黔西南州晴隆縣光照鎮逸輝基金中學組織開展禁毒主題日班會
    為貫徹落實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結合學校「雙十個一」工作模式要求,抓好晴隆縣光照鎮校園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近日,光照鎮逸輝基金中學組織各班級開展禁毒主題日班會。本次班會,以「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為主題,藉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播放毒品相關圖片及視頻資料,向學生講解毒品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充分的認識毒品的危害性,提高學生的拒毒、識毒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禁毒、防毒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推進光照鎮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變扶貧幹部 我理解了扶貧的責任與意義|...
    我叫羅娜,曾是毛尖鎮富溪村的村民,現在是毛尖鎮人民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隊員。從脫貧到扶貧,自身的經歷讓我更加理解了扶貧的責任與意義。我出生在毛尖鎮富溪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家裡6口人,父母都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多苦多累都覺得是甜的日子都還有盼頭。可2016年父親意外離世,那時我還在省外就讀大三,3個弟弟妹妹都還在讀初、高中,生活的重擔一下都壓在了我母親身上。她從此沒日沒夜地工作,只為了掙夠我和弟妹的生活費和學費。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貧困戶家裡的常客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一...
    我叫趙冊貴,今年32歲,是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一幼兒園教師。  2017年6月,根據組織安排,利用工作之餘到月亮河鄉郭家寨村田家寨組開展扶貧工作。一天,我與同事一起走訪貧困戶結束時準備回學校,行走在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一群水牛過路,同事穿的是一件紅色的衣服。水牛看到了紅衣便睜著大大的眼睛、頂著長長的彎角向我們衝了過來,還好我們反應及時避讓了水牛,差點被頂下了高坎。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經歷改變了貧困戶,我也收穫滿滿丨丹寨縣投資...
    我叫蒙正榮,是黔東南州丹寨縣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16年3月,我很榮幸地成為了一名幫扶幹部,並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服從組織安排,主動結對12戶貧困戶。這裡,要給大家講述的是自己幫扶中一戶貧困戶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脫貧了,我住院了丨大方縣貓場鎮新民村黨...
    ,這回扶貧檢查完我一定要去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熊燦義慰問貧困戶其實,我早就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對勁了,咳嗽的很厲害,但是作為黨支部書記,我必須帶頭堅持,新民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扶貧任務最艱巨,事關脫貧攻堅大事,我不能離開,一定要堅持,一定再堅持,再說大家都是頂風冒雨的開展工作,邊咳嗽邊開展工作也是很正常的。
  • 「我的脫貧故事」好政策讓我走上致富路丨晴隆縣沙子鎮保家村村民...
    我始終堅信,人只要不懶,總有一天會熬出頭的。2015年年底,我家終於脫貧了。這當中我最感謝的是網格員、幫扶責任人等給我的關心和幫助。我叫黃禮會,家住晴隆縣沙子鎮保家村六組。早年我與丈夫離婚,育有一子一女,女兒出嫁在本村,兒子也娶妻生子。
  • 「我的扶貧故事」組織圓了我的「網格員」夢丨晴隆縣碧痕鎮新莊村...
    2019年12月,晴隆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決定在全縣教育系統抽調網格員。時任晴隆縣碧痕鎮新莊小學一級教師的我,聽到這一消息後,興奮了好幾天。在學校推選網格員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主動請纓,分析了自己當網格員的優勢。
  • 「我的扶貧故事」沉下心才能辦實事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副書記...
    從踏上鎮遠縣報京鄉的那一天起,我本著立志於「學」、立志於「勤」、立志於「幹」的工作態度,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業務知識,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各項程序,學深悟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要領方法,迅速打開工作局面。   我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我的幫扶對象邰邦貴家的情形。在村幹的帶領下,我來到一個三開間的木房前,還未進屋,就看到映照在窗戶上的星星點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也是村裡的「理髮師」丨錦屏縣啟蒙鎮地稠村...
    我叫楊從書,是錦屏縣啟蒙鎮地稠村前沿指揮部指揮長。在村期間,我經常會利用空閒時間給村民理髮,這件事在村裡成了熱點,其他幹部也紛紛效仿。在平時的走訪中,我發現,村裡許多五保戶、貧困戶和留守老人的頭髮都很長了。
  • 「我的扶貧故事」這封貧困戶感謝信 是扶貧最好的「答卷」|劍河縣...
    我叫趙青,2019年初,在組織的信任下,我有幸成為了劍河縣太擁鎮展模村的一名網格員。當我負責網格內的貧困戶交給我這封感謝信時,那一刻,心裡暖暖的,眼淚一下控制不住地在眼眶裡打轉。  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恩,以及由此激發改善生活來的奮進之心。我想,這就是扶貧最好的「答卷」。
  • 「我的扶貧故事」從貧困戶子女到幫扶幹部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駐...
    我叫吳永健,是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的駐村幹部。  我出生於農村,是貧困農民的兒子,因母親不幸患有重病,家裡所有積蓄都用於四處求醫,加上當時本人亦在上學,這使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變得窮困潦倒。  但幸運的是,我家被評為貧困戶後得到了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大力幫扶,在幫扶單位、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順利畢業並進入檢察院工作成為一名檢察幹警。  我深知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任務的遠大意義,所以當聽到縣組織部派幹部下沉農村的消息後,我第一個主動報名,申請前往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
  • 「扶貧故事繪」蒙城縣許疃鎮:貧困戶「華麗變身」扶貧小組長
    把這些扶貧資料還放在袋子裡,別弄丟了,家裡都收拾乾淨了,要保持好,東西別亂放……」2020年8月13日,蒙城縣許疃鎮東湖村扶貧小組長郭霜霜,在貧困戶郭文龍家裡走訪時說。離開時,郭霜霜還不忘給郭文龍打掃衛生、鋪床疊被、查看住房。郭霜霜是許疃鎮東湖村大郭莊2017年脫貧的貧困戶,家庭總人口7人。
  • 「我的扶貧故事」幫助貧困戶擺脫貧困是我最大的幸福丨從江縣停洞...
    作為扶貧戰線的一名基層工作者,我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和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上級脫貧攻堅行動,深入學習各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政策,盡職盡責,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克服困難。我被派遣到從江縣停洞鎮歸奶村擔任歸奶村十組網格員。歸奶村屬於深度貧困村,我所負責的十組九網格區距離村指揮所2-3公裡,總共46戶213人,其中貧困戶32戶143人,貧困發生率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