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李嘉誠常說的八個字:建設自我,追求無我。
這八個字什麼意思呢?這八個字是靈修的說法,和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一個意思。
建設自我,我們從小到大學語文、學數學,賺錢,結婚,生孩子。這都是建設自我。
追求無我,去掉自己的習氣,重新回到沒有個性。
建設自我,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追求無我,就是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所有事都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建設自我和追求無我表面是相反的,其實本質是一致的。
舉個例子,如果中國壯大到全地球,所有國家都加入中國,那地球上就沒有中國這個國家。
當一個人的自我膨脹到全世界,認為世界上一草一木都是自己,這個人也就不存在了。既然全世界都是你,那就沒有你了。
自我是人用大腦幻想出來的一個概念,把世界劃分成「自我」和「非我」兩個部分。
肯威爾伯的《事事本無礙》清晰地闡明了這一思想。
一個人從小到大,他的性格會幫助他,也會毀滅他。
如果一個人一整天沒吃飯,他肚子很餓,會想吃東西。吃東西這個欲望,對他的身體是有益的。當他吃飽了肚子,因為飢餓的記憶太強烈,他還會繼續吃很多東西,導致他的身體長許多脂肪,這些脂肪對他的身體是有害的。
中國經濟幾十年來快速發展,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中國人都很窮,所以有強烈的欲望賺錢。星期六、星期天外國人都休息了,中國人還在工作,還在賺錢。賺錢的欲望幫助中國人富裕起來。也會毀了中國人。
中國經濟的現狀,就像前一段的股市一樣,是建立在槓桿上的牛市。老百姓借錢買手機,借錢炒股票,政府借錢修路、修地鐵、修機場。在槓桿上的牛市一旦遇到下跌,就是連鎖爆倉,不可收拾。
中國的易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月滿而虧,物極必反。
一個人的性格在最初幫助他成長,在後來起反作用。
追求無我就是對建設自我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