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正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2021-02-13 循跡曉講

很多人說,「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無論憑資歷還是論思想,無人能出其右者。其實,韓愈一生頗為坎坷,如果論當時的影響力,單純靠他發起古文運動或許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蹉跎的韓愈

公元813年,已經45歲的韓愈仕途上依舊不得意,於是在那年年初寫了一篇名為《進學解》的文章。文中這句「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真的是表達了其懷才不遇的不滿。

韓愈畫像

19歲時他參加了科考,然後連續三年不中。終於在公元792年的那次科舉中,他考上了名次。那年一同考上的學子中,有很多在後來成就了一番事業,那一榜在當時也被稱之為「龍虎榜」。

可是考上並不代表迎來了人生巔峰,由於吏部沒有安排工作,韓愈在長安足足困居了八、九年的時間,最後落魄到靠人資助才能艱難度日。

可是時間一長,親戚朋友也不可能總是接濟。韓愈沒有辦法,只好前往最不願去的藩鎮當幕僚,只為養家餬口。

在當了4年的幕僚後,吏部終於想到還有韓愈這麼個人,於是安排到國子監任職。

在那裡他寫了著名的《師說》,批判當時以拜師為恥的風氣,廣收弟子,同時發起了古文運動。

此時「龍虎榜」的那幫同年佼佼者們已經可以上朝直接與皇帝對話了,最出色的李絳在宰相和節度使的位置上浮浮沉沉好幾番。

年近半百的韓愈想想別人再想想自己,怎麼可能不抑鬱?在一腔不得志中,他寫了《進學解》。

這一篇不長的文章,竟有十幾處後來被提煉出了成語,足見這篇文章的魅力。隨著文章名聲大噪的自然還有作者韓愈,此時宰相李絳才想起來還有這麼一位同年。

於是李宰相與同事們一商量,既然韓愈如此有才就讓他編著史料吧,從此韓愈總算是有了上朝的資格。

李絳讓韓愈的仕途進入了快車道,後者不僅當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甚至還立過好幾次戰功。

李絳畫像

不過在他的文學和思想成就之下,這些仕途上的成就都被歷史掩蓋掉了。

古文運動

隨著韓愈官職的節節升高,其推動的古文運動影響也越來越大。他提倡先秦和西漢的文風,反對當時浮華的駢文;主張復興儒學,排斥佛教與道教。

這如同舉起了一套可攻可守的武器,既為儒家學子宣傳思想,又可以反映現實矛盾。因此古文得到了很多青年學子的推崇。

同時韓愈還積極舉薦人オ,比如孟郊、賈島、李賀、張籍這些傳世的名字都曾得到過韓愈的幫助。

可是好景不長,韓愈的性格註定無法太平度日,一篇《諫迎佛骨表》又成為了傳世文章。

他反對佛教也就算了,偏偏要對皇帝進行人身攻擊,說不信佛的先古帝王可以壽命遠長,凡是信佛的皇帝都活不長久。

皇帝沒打算慣著他,大筆一揮,一張聖旨直接將其貶到了南方荒蠻之地,韓愈也只好長嘆一聲:「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從此雖有韓門弟子為其吶喊,可是影響力也在長安周邊而已。

柳宗元

此時的柳宗元已經在永州生活了十多年,期間創作的作品已經傳遍天下。

如果說韓愈官運亨通之後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古文運動;那麼仕途更強盛的柳宗元選擇支持古文運動,才讓其在全國產生了影響。

說起來韓愈和柳宗元還當過同事,他倆一同當過監察御史。只不過韓愈寫了一篇《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飢狀》,對長安大旱的情形說了大實話,從而迅速結束了自己御史的職務。

《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飢狀》發表之前,韓愈曾對柳宗元和劉禹錫抱怨過當政的王叔文。但他不知道是因為這篇大實話才讓小心眼兒的王叔文貶了自己的官;相反,他以為是柳、劉洩露了自己的抱怨才導致貶官的。

所以在去陽山當縣令的路上,韓愈做了一首名為《赴江陵》的詩,裡面說到: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或慮語言洩,傳之落冤讎。

後來王叔文集團被壓制,已經進入決策層的柳宗元、劉禹錫紛紛被貶,對此韓愈並沒有多少同情心,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正如恩格斯所說:「偉大的靈魂總是相互吸引。」重新迎來事業高峰的韓愈在關注民生、批判現實方面與柳宗元不謀而合,而且雙方都主張用文章發聲。

兩個人一個在柳州、一個在長安互相通信,同時還拉上了劉禹錫。三人討論最密切的就是關於哲學中命運和客觀規律的辯論。單純從思想上說,劉禹錫的思想更為成熟,隱約有了唯物主義的味道。

從寫《永州八記》開始,柳宗元的心態開始慢慢轉變,這段時期他創作了不少作品,涉獵範圍廣泛,內容多樣。與韓愈文章的正襟危坐不同,柳宗元的文章比較輕鬆,更容易增加閱讀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韓愈的不足。

《永州八記》圖冊(橫屏觀看)

再加上他曾經進入帝國政策中樞,名氣遠比韓愈要大得多,可以說柳宗元的推動才是真正讓當時全國讀書人意識到「古文運動」的意義。

不管如何,韓愈、柳宗元已經名列「唐宋八大家」,雖然他們在世的時候理想蹉跎、仕途慘澹,但是他們的思想光輝照耀了後世。當年那些鮮衣怒馬皆被歷史車輪掩蓋,只有寧靜致遠才能流傳萬世。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時至今日已經多年過去了,似乎很想念男老頭,特別想坐在教室裡再聽他講一堂課,很懷念那時的時光,那年我們青春正好。好了,題外話我們不多說還是開始我們今天的正題,一起來看看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一、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從字面上我們也可以猜出這唐宋八大家肯定是有唐朝的也有宋朝的,時間我們很清楚了就是唐宋。
  •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
    繼續為大家分享詩歌故事: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樣煉成的?何謂「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兩代的八位古文大家,這裡古文指的主要是散文,所以也可以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在閒暇之餘,選韓、柳、歐、曾、王、三蘇的文章編為《六先生文集》(注意,朱右把三蘇合而為一,所以稱六先生),打這以後才有了這個「男神天團」。 到了明代中葉,江蘇常州人唐順之編選了一套書,叫《文編》。在這部書中,唐順之除選《左傳》《史記》這一類作品之外,重在選擇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由此,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就叫得更加響亮了。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詞賞析
    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而韓愈又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是著名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且看蘇軾怎麼說
    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韓愈)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很不屑:這還用問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八人當中韓愈年齡最大、輩分最高!倘若你也想當然得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誠然,八大家中只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他六位都是宋朝人,而韓愈又比柳宗元年長五歲。
  • 都知道「唐宋八大家」,那「明清八大家」都有誰?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名聲如雷貫耳,共同撐起了中國文化的唐宋盛世。「唐宋八大家」之名,始於明代「唐宋派」古文家茅坤所編的《唐宋八大家文鈔》。那麼,在另一個堪稱文化勃興時期的明清時代,有沒有具備類似地位的文學家可以並稱呢?
  • ...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
    李白為何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唐宋八大家分別是,韓愈,柳宗元(唐朝),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朝),又稱作「唐宋散文八大家」!包含了散文,詩歌,詞賦,戲曲,書畫,形式多樣化,綜合了唐宋時期最為出色的詩人以及作品,涵蓋面較廣,也是對於唐宋時期的一個較大的成就匯總,精益求精,八位大家參與古文運動和改革活動,關心政治。他們八位文學成就差不多,都是唐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李白沒有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是他們的成就無法與李白相比。他們八位成就雖高,但比詩仙李白還是有差距的。
  • 唐宋八大家,誰的官職最大!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末茅坤承朱右、唐順之二人之說,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固定下來。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韓愈被列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主張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南宋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唐風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明仇英赤壁圖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唐宋八大家的老二怎麼寫墓志銘的呢?
    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地位第二。今天我們分享唐宋八大家的老大給老二寫的墓志銘是怎樣的呢?韓愈與柳宗元是好朋友。柳宗元自己艱難困苦,但重情重義,申請為劉禹錫互換被貶之地。不似常見落井下石的偽君子。第五段是對柳宗元一生得失的總評,寫子厚少年時把功業看得太簡單,又沒有得力的朋友援引,因此不得志而死。最後「才不為世用,道不行於時」。
  •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怎麼蹭熱點呢?
    而在唐元和七年(812年),麟復現東川,作為唐宋八大家的韓愈著文《獲麟解》闡發己見。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我個人覺得,韓愈的這篇文章,妥妥的在蹭熱點啊。
  •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懷瑾若瑜,桃李芬芳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懷瑾若瑜,桃李芬芳韓愈是唐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今河南省人士,但是由於他常常以古時昌黎縣的韓氏自居,所以被人們尊稱為韓昌黎。韓愈父母早亡,由其兄嫂撫養長大。因為從小崇尚儒家思想,所以韓愈一直反對禮佛之事。他為人品行端正,剛正不阿,在朝為官更是直言進諫,但也正因此受到了貶謫。當時的皇帝十分地信仰佛,教韓愈諫言勸說,他認為,為君者治理國家,是百姓學習的典範。如果帝王信奉佛教,那麼百姓們無論是否出自真心,都會勞神傷財地跟風信佛。由此被降職。後來又由於仗義執言,得罪權貴,被奸人所害,屢次被貶。
  • 新唐宋八大家排名
    唐宋八大家之首,配享孔廟之人。蘇軾評價: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弱。初唐世傑四傑之首。新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勃文學成就主要是駢文,堪稱一時之最!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僅憑滕王閣序,便可堪稱神作!配享孔廟之人,新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嶽陽樓記》歐陽修評價: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王安石評價: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一首關於雪的詩,精巧絕倫,不愧為百代文宗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相信不少朋友都知曉,指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八位大家皆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為後世留下如數家珍的不朽篇章。
  • 曾鞏,唐宋八大家中的陌生人
    「唐宋八大家」這個名號,我們從小就如雷貫耳,他們的詩詞文章,從小學時代起,就屢屢在課本中出現。
  • 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有哪些看點
    今日,遼博「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開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遼寧省博物館2020.12.02-2021.03.02從傳世精品的角度展示「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這樣的主題文物展可是有史以來頭一個。
  • 史上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相遼博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昨天!開!展!了!展覽上一張圖就都看懂啦↓↓↓如果說正在北京故宮熱展的蘇軾大展,是以個體出發,以點帶面,展示其非凡影響力的話;此次展覽將立意定在唐宋八大家,是以面顯面,突出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和家國情懷。
  • 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相遼寧省博物館
    此次展覽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是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設文化強國,提高文化軟實力,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繼「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
  • 唐宋八大家與元曲四大家(助推宋元文化的大家)
    唐宋八大家,八大智慧,八種高度!明初朱右選韓、柳等人文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實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