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男團!史上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相遼博

2020-12-19 瀋陽晚報

史上首個

以傳世精品

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昨天!開!展!了!

作為一個團體,

「唐宋八大家」無人不知!

畢竟他們是

課文裡的「背誦天團」

考試大綱的必考範疇。

柳宗元、韓愈、歐陽修、蘇洵

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熟讀並背誦全文男團」即將向你走來

韓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柳宗元: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歐陽修: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蘇洵: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

蘇軾: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

蘇轍: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議論,不留一番好事業,終日飲食暖衣,無所用心,何自別於禽獸。

曾鞏:民安居足食,則有樂生自重之心。

王安石: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

其中,

唐兩家,宋六家這「八大家」究竟有啥關係?

展覽上一張圖就都看懂啦

↓↓↓

如果說正在北京故宮熱展的蘇軾大展,是以個體出發,以點帶面,展示其非凡影響力的話;此次展覽將立意定在唐宋八大家,是以面顯面,突出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和家國情懷。此次展覽是全國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亦是遼博繼「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展覽將自12月2日起面向公眾開放,展期3個月。

在展品方面,展覽集齊了來自國博、上博、中國美術館等12家單位的115件文物,其中有53件文物為首次公開展出。遼博也拿出了自家的「壓箱底」:《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領銜,網紅文物宋徽宗《瑞鶴圖》《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明仇英赤壁圖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等國寶級文物均在展覽中展出。

展覽分為3大部分: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每個部分又設若干單元,分別從唐宋八大家的歷史文脈傳承、修身齊家之德行、為官之道三個方面進行展示。

三個部分的展覽

唐宋文學史的脈絡和

「唐宋八大家」的精神氣質

清晰浮現

↓↓↓

文如其人,見字如面

這些閃耀的唐宋群星

如今依然被我們視為文化偶像

書畫與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繫

給我們提供了多種走進歷史的觀看路徑

搭建起唐宋文人與我們的聯繫

走進這片琳琅的書籤,

一人一句代表作,

總有一句你背過!

韓愈唯一墨跡展出

還有蘇軾、歐陽修墨寶亮相

這次展出的文物中,

韓愈、蘇軾、歐陽修三人的墨寶,

均為國寶級文物。

非看不可!

韓愈工書,書法面目類似顏真卿。宋代朱長文在《續書斷》中把他的書法列入能品,云:「退之雖不學書,而天骨勁健,自有高處,非常人所可及。」可惜他的作品後世流傳極少,鮮為人知。

宋刻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曹娥誄辭》上有韓愈流傳下來的唯一墨跡,其題名頗有張旭草書豐腴凝重之體。元和四年(809),韓愈與樊宗師、盧仝於一同出遊,三月二十六日遊嵩山並在次月,也就是元和四年閏三月三日,韓愈題《嵩山天封官題名》;五月二十日,韓愈、趙玄遇、樊宗師、盧仝在來到永州,一起雅鑑了《曹娥誄辭卷》,韓愈於卷中留下題字,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唯一韓愈墨跡。

吉林省博物館館藏的國寶級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前後總計六百八餘字,為所見其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者,為蘇軾晚年書法精品。

《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為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此卷行書《歐陽氏譜圖序》草稿後部和《夜宿中書東閣》。《譜圖序》稿是歐陽修所作族譜序文,敘述修譜因由和原則,約作於至和二年(1055)至嘉祐四年(1059)之間。《夜宿中書東閣》是作於嘉祐八年(1063)的一首七言律詩,對仗工整,格律清晰。此卷書法通篇隨意輕鬆,流暢自由,雖多有塗改、增刪,卻毫無故作之意。

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

與遼寧淵源:

蘇轍曾到過遼寧

蘇轍曾到過遼寧,元祐(1089)翰林學士蘇轍作為賀遼國生辰使出使遼國,曾在遼惠州(今遼寧建平)停留,並有《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詩四首寄予蘇軾,介紹出使感受、沿途見聞、契丹風俗、民族情感等,尤其強調胡人也格外喜愛蘇軾,是北宋民族交往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筆。

蘇軾曾創建我國第一所

面向民眾的官辦醫院

蘇軾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詩句誇讚西湖美景的同時,也賦予了西湖人情味,讓我們看到了西湖「溫度」。把西湖比作西施,也成為最美的比喻。

除了最美的西湖詩,蘇軾為杭州留下了西湖「蘇堤「、「三潭映月」等景觀。

此外,還給杭州留下了一個「第一」,創建我國第一所面向民眾的官辦醫院。在杭州瘟疫肆虐時,蘇軾想用老友巢谷的「聖散子」秘方,自費購買了大批藥材,配製」聖散子」,命人在街頭架起大鍋熬煎,過往行人,「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

瘟疫過去後,為防患於未然,蘇軾撥出公款兩千貫,又捐贈黃金五十兩,在杭州創立了一所病坊,取名「安樂坊」。據說這是我國第一所面向民眾的官辦醫院。

《瑞鶴圖》與「唐宋八大家」關聯

見證一個時代的結束

北宋政和二年,在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市)出現了一道奇觀:在宮殿上空,一群白鶴久久盤旋。當時的皇帝宋徽宗認為這是一個「祥瑞之兆」,於是,提筆畫下了瑞鶴圖。

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局部

《瑞鶴圖》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被視為鎮館之寶。這件國寶級文物在網上的關注度和人氣也非常高。《瑞鶴圖》亮相本次展覽,對於喜歡這件國寶級文物的觀眾來說,是一個大福利。

《瑞鶴圖》與「唐宋八大家」的關係,這主要源於兩者在時間點上的關聯。《瑞鶴圖》成畫於1112年,這一年,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去世的年份。至此,「唐宋八大家」全都離開人世。這幅圖象徵宋文化的底色,亦是八大家去世的時間點。

洛神賦圖與當代漫畫同時展出

帶你重溫《國家寶藏》

《洛神賦》是辭賦中傑出作品,可以看作是漢代鋪排大賦向六朝抒情小賦轉化的橋梁,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曹植的原文借對夢幻之境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

顧愷之巧妙運用各種藝術技巧將辭賦中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表達得純潔感人、浪漫悲哀。畫面奇幻而絢麗,情節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充滿了飄逸浪漫、詩意濃鬱的氣氛。

《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局部

面對栩栩如生的《洛神賦圖》,當代插畫家、漫畫家、《國家寶藏》欄目中《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國寶守護人葉露盈在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本次展覽中,可以欣賞到葉露盈以漫畫形式重新呈現的《洛神賦》,將中國傳統文風、畫風與現代的漫畫技藝結合,創造出了具有中國傳統意味的綺麗世界。觀眾在本次展覽中,觀賞國寶級文物《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與漫畫版《洛神賦》,如同重溫《國家寶藏》。

精彩連連

線上線下的教育活動

為助力此次展覽,遼博教育團隊特別策劃推出了「品古識風——走進唐宋八大家」教育項目。屆時,將陸續舉辦十多項教育活動,其中包括生動有趣的現場互動體驗,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教育課程,以及遼博策劃推出的主題微電影《文人少年派》等。

1

活動一:文人山水版畫創作互動體驗

你想根據「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事跡和詩文作品進行版畫創作嗎?那就快來遼博體驗吧!文人山水版畫創作互動體驗旨在讓觀眾在參觀展覽之後,藉助動手描繪的方式,在互動過程中加深對展覽內容的理解,幫助觀眾從另一種角度領略「唐宋八大家」的文學風採和人生智慧。

活動地點:22號展廳北側。

2

活動二:遼博策劃推出的主題微電影《文人少年派》

這部主題微電影是以有關「唐宋八大家」的歷史故事或文學作品為背景創作的,反映了古人持之以恆、勤勉好學的精神。它是遼博推出的首部青少年微電影,也是2020年遼博教育活動的「重頭戲」。

3

活動三:青少年趣味互動答題活動

你還記得課本上的「熟讀並背誦全文」嗎?你了解多少有關「唐宋八大家」的歷史故事和歷史知識?快來遼博領取青少年趣味答題手冊測試一下吧!答題手冊以「唐宋八大家」的生平、詩文作品等為主要內容,分為「人物篇」和「詩文篇」,力求將趣味性、互動性、知識性融為一體,以此為大家帶來更為豐富的觀展體驗。

活動時間:開幕式當天。

4

活動四:線上研學課程

該課程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線上教學,以視頻授課、動畫播放、手工實踐等方式,將博物館特有的文物資源、教育資源呈現給大家,從新的視角、新的創意,為大家帶來與眾不同的互動體驗。

活動時間:寒假期間。

5

活動五:「樂學堂」系列教育課程

「樂學堂」系列教育課程選取「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為代表,通過模擬與這些文豪們「對話」的方式,來提升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進一步感受古代文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生活情趣。該系列課程還設有製作竹篩貼畫及摺扇等手工環節,旨在鍛鍊大家的動手能力,增強課程的趣味性。

據悉,「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省博物館承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遼寧省圖書館、瀋陽故宮博物院、旅順博物館、宋文治藝術研究中心、柳宗元紀念館等單位協辦。展覽將持續展出三個月。

一場展覽

一次重回唐宋的文化之旅

讓我們一起藉此契機

重新推開歷史的大門

感受到其中的文學的感召

美學的啟示

完成屬於你獨一無二的文化之旅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精品文物展

遼寧省博物館

2020年12月2日-2021年3月2日

展館信息:

遼寧省博物館(瀋陽市渾南新區智慧三街157號)

交通信息:

· 乘坐地鐵二號線至白塔河站,轉乘有軌電車一號線至運行中心下車,再南行800米到達遼寧省博物館 。

· 乘坐地鐵二號線至21世紀大廈站,再換乘有軌電車三號線至和鴻廣場站,西興500米即是。

· 乘坐130路、108路公交車至全運五路公交樞紐站,西行300米即是。

開放情況:

· 周二-周日 9:00—16:00(15:3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 除夕閉館

· 採用網上實名制預約和限流管理。請在遼寧文化雲微信公眾號進行提前預約,選擇參觀日期與參觀時段。入館需出示「健康通行碼」、有效身份證件、本人預約二維碼,監測體溫、安檢物品、戴口罩方能通過安檢入內參觀。

趕快約起來!

相關焦點

  • 大展來了!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下月...
    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3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這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亮相遼寧省博物館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盛大啟幕。此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省博物館承辦。
  • 首個「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終於來了,有哪些看點
    今日,遼博「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開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遼寧省博物館2020.12.02-2021.03.02從傳世精品的角度展示「唐宋八大家」的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這樣的主題文物展可是有史以來頭一個。
  • 韓愈唯一墨跡展出 蘇軾、歐陽修墨寶亮相遼博
    原標題:韓愈唯一墨跡展出 蘇軾、歐陽修墨寶亮相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在遼博開展 推開歷史大門 驚見「唐宋文學天團」的璀璨也正是這一年,北宋文學家蘇轍辭世,他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長壽的,也是最後一位告別者。他們的人生雖然結束,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影響至今。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三層20、21、22號展廳開展,展覽展出了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遼博年末大展掀觀展熱潮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南宋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唐風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明仇英赤壁圖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兩個朝代,八位文學大家,詩詞九千多首,散文一萬兩千餘篇。韓愈、柳宗元,唐代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王安石、曾鞏,臨川文學的代表。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
  • 從「又見大唐」到「又見紅山」再到「唐宋八大家」,遼寧為什麼能連...
    十二月二日,由國家文物局和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盛大開展。透過一百一十五件(組)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現了「唐宋八大家」的精彩人生以及他們為代表的唐宋文化高峰。 展覽開幕伊始,即引起了國內外文博界和大眾的廣泛關注。
  • 遼博夜場演出延展「八大家」傳播力
    12月2日9時,「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18時30分,《群星璀璨的歷史天空詩歌晚會》在遼博一樓大廳舉行。晚會由8名瀋陽的小學生代表開場,他們朗誦了《泊船瓜洲》《梅花》等「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現場的很多觀眾都跟著一起誦讀,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從文物展到文化展:讓「唐宋八大家」聚首瀋陽
    新華社瀋陽12月13日電(記者趙洪南)「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引起文博界和公眾廣泛關注。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介紹展覽緣起時表示,遼寧省博物館有眾多唐宋以前的書畫珍品,但是專業鑑賞者並不多,而「唐宋八大家」則是無人不曉,由此想到圍繞「唐宋八大家」的生平故事、傳世文章甄選館藏書畫珍品,舉辦此一主題展。「以往我們辦展覽大多是從藝術史的角度去梳理和整合館藏書法、繪畫作品和器物的。
  • 本報專訪「唐宋八大家」文物展策展人 帶你品讀韓愈蘇軾的時代...
    唐宋八大家關係圖。遼瀋晚報記者 查金輝 攝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局部)。北宋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12月2日,遼寧省博物館推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與觀眾見面。本次展覽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除了讓我們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傳奇人生經歷和充滿大愛的家國情懷,展覽中可能了解到一些平時了解較少的關於「唐宋八大家」的知識點。記者採訪了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全方位為我們揭秘本次文物展。
  • 千古文心寫山河,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印象!
    展覽走廊處的「唐宋八大家」生平簡表正因如此,此次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才更顯其膽識所在。好在這樣一場囊括三大主題、16個小單元,覆蓋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且牽涉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諸多門類文物的展覽,儘管展線很長、內容很多,卻並不令人感覺疲勞。
  • 約了,約了,去遼博看「唐宋八大家」
    遼博年終推出重磅大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相關的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展品在三個展廳中展出。「唐宋八大家」給上學的孩子們帶來「無數困擾」吧,課本中需要背誦的八大家的文章不少,記得我小時候就有韓愈的《馬說》《師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黔之驢》,歐陽詢的《醉翁亭記》《賣油翁》,蘇軾的更多,不只文,還有詩詞……。曾鞏最好,好像他沒寫出上課本的文章。課文難背嗎?
  • 千古文心寫山河|遼寧省博物館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印象
    展覽走廊處的「唐宋八大家」生平簡表 正因如此,此次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才更顯其膽識所在。好在這樣一場囊括三大主題、16個小單元,覆蓋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且牽涉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諸多門類文物的展覽,儘管展線很長、內容很多,卻並不令人感覺疲勞。而是隨著展覽的引領,觀眾會迫不及待地一直看下去。背後的原因,我想無非得益於展示文本和視覺效果的思想深度、豐富細膩度,以及節奏的把控、空間的彈性、核心章節的詳略得當、人物的飽滿與耐人尋味——這都是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極難的事。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展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 「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 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在遼寧省博物館拉開帷幕。 穿越千年的唐宋八大家首次聚首遼博, 如果這些「神仙」有群聊 你說他們嘮點兒啥?
  • 「唐宋八大家」來了!原來這些男神和咱遼寧有不解之緣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現場! (戳圖片漲知識) 本次展覽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除了讓我們了解「唐宋八大家」的傳奇人生經歷和可貴的家國情懷,展覽中也一些我們所了解較少的關於「
  • 用古籍解讀「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本報記者  楊  競  文並攝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展出的同一天,「文道: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
  • 「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 在遼寧省圖書館展出
    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記者張寧)12月2日,「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在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典籍展示館開展。此次展覽作為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年度大展的有益補充,也是展示館藏專題珍貴文獻的一次實踐。  此次展覽,共展出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收藏的「八大家」的重要古籍和較有代表性的版本30餘種。
  • 「八大家」彰顯唐入宋的文藝思潮流變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李林介紹說:" 此次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的以唐宋八大家為主題的文物展,其實是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宏大的唐宋藝術轉型的時代風貌,以及後世對其追摹的文化崇敬 "。唐宋藝術之間出現巨大轉型自明代開始," 唐宋八大家 " 的概念逐漸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標籤,成為中古以來復興傳統文化的重要文學運動。而由此我們不禁會追問:是什麼樣的社會進程、文化土壤和歷史契機促成了 " 唐宋八大家 " 的產生?唐代雙星和宋代六家在其文化內核上有無時代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