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中的教學實施策略

2020-12-14 齊民有約

教學實施策略主要是指課堂提問的策略、活動組織的策略、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教學多媒體選擇策略等。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以問題為載體,內容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以活動形式為主。下面主要從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活動組織的策略兩方面進行講述。

1. 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數學綜合與實踐是以問題為載體的一-類活動,創設問題情境是這個領域教學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 方式。也就是通過問題來製造不協調,引得學生進人問題情境中,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得到結果,再引發新的問題情境.它不只是教學的開始,它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所以問題情境的創設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兒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本能驅動的,他們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他們渴望認識與了解周圍的事物。所以,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有助於兒童發現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挑戰,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如「我們去春遊」課題,對於學生來說,春遊是他們熟悉且感興趣的活動,但這種活動在學生心目中基本以「娛樂」性質為主,很少會聯想到數學。因此,如何讓學生將春遊活動與數學相聯繫,就需要教師創設好的問題情境。對此,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春遊出發之前開設這一課題,拋出問題:去春遊前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準備?通過這樣的真實情境的問題創設,有助於激發孩子調查活動開展的欲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第二,構建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的核心是要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所以在創設的時候要注意問題要求思考性。同時,問題的設計、呈現方式、方法和結果的開放程度都會影響學生的思考。所以,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特點進行合理設計問題。當然,物極必反,如果問題過難,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會嚴重打擊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教師的介人,將問題簡化或分解。

如「怎樣滾得遠」這一課題中,這個課題本身就是一個大的有思考性的問題,由於其內涵大廣,學生抓不住研究方向,無從下手,這時需要教師提出一個範圍小一點的系列問題,即研究小車輪怎樣滾得遠,影響小車輪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構建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會更喜歡和關注有意思的和新穎的事物。有趣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將認知與情感同時運用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並且能夠很輕鬆地在活動中得到成長和發展。

如「豐收的果園」是一年級教材中的課題,讓學生面對一一個童話式的具體場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於-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通過以學生喜聞樂見聲情並茂的動畫與兒歌為載體,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興無月2.活動組織的有效性學計回嘆,出四學好險進知會小界,主補生 由於活動是數學綜合與實踐的主要形式,所以活動組織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整個課程實施的有效性。其主要內容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活動小組的人員搭配要合理。教師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必須考慮到各小組內各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性格特徵、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生的性別、人際關係等。一般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組內要有小組長、記錄員和匯報員。

由於每個人的學習興趣 現有的認知水平不同,所以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在分工時,可以根據小組成員的能力合理分配任務。對於能力有限的學生,就安排相對簡單的工作,以此來激發他們接受任務的興趣,增強他們完成任務的可能性,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第二,教師的活動指導要及時。由於小學生的年齡和思維能力的限制,他們還不能完全獨立地完成一-項活動,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參與到學生的活動指導中,如在開展活動之前,需要在最初的準備階段商討好活動的主題、步驟和方法,以及在活動過程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這樣有利於學生有序地開展活動。另外,活動的目的不只是活動本身,而是更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綜合應用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在一旁及時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的教學準備策略
    教學準備策略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前進行的一系列解決課堂上將要面臨問題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做的一些工作。下面主要從教學材料的處理與準備教學組織形式兩方面進行闡述。如「怎樣滾得遠」這- -課題中,蘇教版教材建議使用斜面、三角尺一副、量角器、皮尺、小車輪等材料進行實驗操作,由於變量因素太多,學生的操作可能會出現很大誤差,影響數據的獲得。另外,還會使活動時間變長。這時就需要教師的介入,提前準備好學習材料,可以準備好統一的支架和木板搭成斜面,方便學生在實驗中調節角度和測量斜面的角度,保證活動能順利地進行。
  • 03330小學數學課程與研究 第九章 綜合與實踐的教學
    第九章綜合與實踐的教學第一節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價值和目標一、注重綜合與實踐是國際數學課程改革的共識二、綜合與實踐的教育價值(一)加強數學與生活實踐的聯繫(二)改變數學學習方式,積累基本活動經驗(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 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德育的策略淺析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明確德育的要義,在數學教學中把握落實德育的重要性,把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貫徹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將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實處,為小學生打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一、什麼是德育德育,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也是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必要一環。
  •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在數學教學中要實施素質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小學生正處於品德形成和 發展 的關鍵時期。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德,不僅可以促進青少年更加努力地 學習 ,而且也是時代和祖國對他們的要求。
  • 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在深層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分析、獨立思考、積極探究、信息聯結和信息遷移等方式,能夠使自身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二、小學數學教學實現深度學習的策略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尚不完善,而小學數學課程對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另外,有效的情境創設還能增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豐富度,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討
    四川新聞網雅安6月18日訊(張瑜 文/圖)為促進雨城區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實驗小學數學中心教研組於6月17日開展了「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討」主題活動。
  • 優秀論文欣賞:淺談如何發揮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優秀論文欣賞:淺談如何發揮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遂寧市安居區安居小學校——鄧豔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策略學習心得
    「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策略永清縣韓村鎮中心校  王秋月今天聽了北京大的興區教研員馮文凱教授專題為:「問題解決」教學的實施策略的講座
  • 【教學案例】陳莉琴: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營養午餐:舌尖上的數學》
    因此,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切切實實地開展實踐活動,然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並獲得相關數學能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一、 感受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實踐數學知識不是單純無意識的機械、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是人類對於生活大自然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探索找出的問題。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情境,幾乎每個數學的知識點都可以找到生活原形。
  • 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然而在一些地區的學校中因為種種原因,電子白板如何在教學中使用(最重要的環節)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電子白板的有效應用遭遇到了困難。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通過合理、靈活地運用電子白板的相關功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做到了幫助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有效進行課堂練習,減輕消化和吸收重、難點知識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顯示了電子白板應用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 何莎: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思考 ——以「設計參觀動物園最佳路線」為例
    本文發表於《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21年第1期,參考文獻格式:何莎.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思考 ——以「設計參觀動物園最佳路線」為例.[J]教學月刊點·小學版(數學),2021(Z1):12-14.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綜合實踐「節約用水」教學心得
    它是教師通過問題引領、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過程相對完整, 注重數學與生活實際、數學與其他學科、數學內部知識的聯繫和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1]可見, 「綜合與實踐」注重的是參與、實踐和感悟, 是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培養應用意識很好的載體。
  • 五環綜合數學活動教學形式的實施方法
    這一教學形式中的「五環綜合數學活動」是一種將「讀數學、說數學、講數學、練數學、問數學」5 種數學活動耦合在一起的綜合活動.其中「說數學」「啟發式講授數學」及「變式練習數學」3種活動可以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問數學」即「數學問題提出」活動是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運用數學」的基本活動,對數學素質的提高具有基礎作用.
  • 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教學準備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一應然追求並非易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而不是僅僅傳授數學知識與技巧,就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項功課或準備工作,其中深刻領會「數學課標」中的課程目標,應該是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首要任務。
  • 現代教學 | 小學數學翻轉課堂課前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
    本文詳細闡述了以創課為載體的課前任務模式,能促進學生數位化學習的常態發展,並從學科和認知的角度論證了課前任務和數學學習的關係。【關鍵詞】小學數學   翻轉課堂   課前任務 在以生為本的課堂中,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和知識基礎是教學的起點。
  • 20210220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與滲透
    欄目的教學,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在閱讀感悟數學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數學文化素養。(3)歸納整理,完善知識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讓其對部分「你知道嗎」欄目進行整理,這既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升華,也有助於增長學生的見識、擴充學生的視野,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
  • 動態|南京市江寧區祿口第二小學: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為了深入推進勞動教育校本化探索,11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農業勞動校本化實施展開的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教研活動課程在南京市江寧區祿口第二小學成功開展。祿口第二小學馬小燕校長及部分學校領導、江寧區小學綜合實踐教研員周善偉老師、江寧區各小學綜合實踐教研組長和部分任課教師共同出席此次活動。活動伊始,大家來到學校的樂植基地,共同觀摩了由時婷老師主講的實踐課程《油菜的分苗移栽》。
  • 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滲透教師在以往數學課堂內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未將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的數學方法進行充沛的指導,使得學生對數學問題具有一定的思想偏頗,加大教師的教學難度,無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 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開展學業質量分析研討交流 制定教學改進策略
    、激勵、引領和教師教學改進的作用,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在學期期末組織開展學校、學科、教研組、班級各個層面的學業質量分析研討交流活動,從不同角度分析本學期學生學業水平發展狀況,分析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和不足,查擺教學管理、教學實施方面的問題與原因,制定教學改進策略。
  • 初中數學教學,解題策略實踐研究,養成反思的習慣,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科,解題方法與策略的滲透與教學尤為重要。本文就數學解題策略的學習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並對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解題策略進行了分類說明,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策略提供了參考。加強應用意識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重視數學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