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顛覆了人們認知的考古大發現

2021-01-13 騰訊網

1993年10月,在湖北荊門,考古工作者搶救性發掘了一座被盜的古代墓葬,盜墓賊儘管已經盜穿了槨室蓋板,但卻沒來得及拿走全部隨葬器物。經過清理,考古隊員認為無法根據現有資料判斷墓主人的身份,最終人們僅僅從墓葬結構推測,他應該是一位士一級男性低等貴族。十年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高正突然提出,通過對墓葬出土文物的仔細研究,他認為這座被命名為郭店一號楚墓的墓葬主人,竟然是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高正的研究成果一經公布,立刻在學術圈引起了巨大爭議,同時也招來了屈原故裡湖北秭歸和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羅眾多地方文化學者的抗議。要知道在汨羅不僅流傳著許多屈原的故事,還有當地百姓為保護屈原墓修建的12疑冢。在屈原故裡秭歸,現存的屈原墓雖然因為水利建設一度遷移,但地方志中卻有歷朝歷代加以修繕的記載。對於高正這個完全顛覆了人們長期以來形成共識的觀點,那麼高正的觀點有哪些證據及墓中又出土了什麼文物能和屈原聯繫起來呢?

1993年10月22日,揭開了保存完好的郭店一號楚墓槨室蓋板後,考古隊員發現,雖然頭廂被鋸開了一個40釐米見方的大洞,但內部槨板卻沒有遭到破壞,邊廂完全沒有被盜擾過的痕跡。這時候,時任荊門博物館館長的劉祖信開始安排隊員分頭提取每個分室內的隨葬品。被盜後的頭廂由高山負責,由於槨室內滿是積水,高山只能伸手入水嘗試尋找可能倖存的器物,結果在頭廂的東北角突然漂了一枚竹簡上來。竹簡是古人在紙張還沒有發明出來之前書寫文字的重要工具,被盜的頭廂中,突然浮現出一枚竹簡,上面寫了什麼,槨室裡面還會有更多的竹簡嗎?經歷了兩千多年歲月,纖維的竹簡很容易腐朽,許多墓葬中出土的簡牘外形完好但一碰就碎。可是在這墓中的這枚竹簡,卻依然堅韌挺撥像新削成的一樣青中泛黃,字體也特別清晰。之後的清理大家都變得小心翼翼,很快在頭廂的北側,又發現了大量因編線腐朽而散亂無序的竹簡。經過事後統計,除了少量幾枚竹簡因盜擾殘斷,大部份都保存完好達到了804枚,記載著一萬三千多個楚國文字。更讓人驚奇的還在後面,通過對郭店一號墓出土文物的分析,墓主人應該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中期至3世紀初的戰國時期,距今有2300年左右,而且這批竹簡也不像以往出土的泰簡漢簡那樣都是些法律、行政公文、卜筮、醫藥典籍等等,竟然全部都是儒學和道家的重要典籍。

搶救性發掘結束以後,又經過五年的潛心研究,考古隊員才從竹簡中整理出了16篇先秦時期哲學思想的鴻篇巨著,其中道家典籍兩篇,分別是《老子》和《太一生水》,儒家典籍14篇,分別是《緇衣》《魯穆公問子思》《窮達以時》《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聞之》《尊自命出》《六德》以及四篇《語叢》。最終,經過仔細比對,在出土的這16篇文獻只有《老子》和《禮記》中的一篇《緇衣》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其餘的14篇竟然都屬於已經失傳了的孤本。那麼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儒學思想失傳呢,這些典籍意義何在?作為重點打擊對象,儒學典籍在秦朝時期損失慘重,如今這14篇2千多年來後人從沒見過的文章的橫空出世終於讓人們看到了儒家思想形成的過程,從這些失傳的文章中,人們清晰地看出儒學在不同時期存在的差異。隨後,國務院在先後公布的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這16篇古籍全部入選。

1993年10月24日,郭店一號楚墓的搶救性發掘宣告結束。除了震驚世界的郭店楚簡,考古隊員還清理出了兵器、龍形玉帶鉤、樂器七弦琴、生活實用器等文物。那麼是誰隨葬了這批文物,才讓人們在今天得以直接面對古代先賢原始樸素的哲學思想,並得以目睹儒、道兩家思想發展的重要過程呢?

郭店一號基出土器物中,有一件明顯屬於墓主人的實用器刻著四個大字「東宮之師」,顧名思義,就是說墓主人曾經擔任過楚國太子的老師。這時候人們再回過頭來審視竹簡的內容,這可不就是一套完整的教材嗎?那麼這位老師又會是誰呢?

根據墓葬形制及器物的器形、紋飾,文物專家判斷墓葬下葬的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晚,應為公元前300年,這一時期楚國由楚懷王統治,太子橫的老師是法家創始人慎到,如果說慎到是墓主人,但墓葬如此低的等級以及隨葬儒、道兩家典籍的事實又與之不符。高正之所以認為墓主人是屈原,一方面是屈原與慎到生活在同一時期,而且屈原是楚懷王當太子時的老師,老師辭世時學生早已登上王位,這在邏輯上反而更加合理。至於墓葬等級,屈原生前已經被貶,因此雖然曾經身居三閭大夫的高位,但死後簡葬似乎也合情合理。

相關焦點

  • 美國發現甲骨文,內容顛覆認知,專家:印第安人真是商朝移民?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考古這份工作是非常無奈的,並且考古工作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即便考古工作者們不去挖掘,也會遭到盜墓賊人的侵犯。況且盜墓賊人的目的性非常明確,那就是偷偷帶出去變賣。但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考古工作者們卻跟他們大不一樣。考古工作者的目的是保護墓葬和文物,從而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得到後人的傳承。
  • 石峁石雕:顛覆我們認知的發現
    作者:王仁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  考古上的每一次新發現,不是驗證便是顛覆已有的認識。陝西神木石峁古城址新發現的石雕,就屬於顛覆性的重要發現(圖①)。這一次發現甚至會引發重構區域考古學文化體系,重新書寫補寫歷史迷失的一些片斷。
  • 品讀|大眾化解讀的《中國考古大發現》,讓考古走出學術「象牙塔」
    《中國考古大發現》也列舉了不少為解決某課題而主動進行的考古發掘,比如1900年3月由羅布泊人艾爾德克意外發現,由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組織發掘的樓蘭古城遺址;1926年由歐洲人安特生、師丹斯基調查發現,經中外考古人員聯合發掘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等。
  • 男子切開巨型魷魚,發現透明「塑料」管,顛覆了認知!
    男子切開巨型魷魚,發現透明「塑料」管,顛覆了認知!魷魚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海鮮之一,由於的肉質Q彈緊實,還富含我們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深受我們的喜愛,不同種類的魷魚多達數百種,這些魷魚大小不等,小的不過拳頭大,但是最大的卻能長到十幾米,這些魷魚甚至還敢捕獵鯨魚,體型如此龐大的魷魚,是沒有辦法來到我們餐桌上的。
  • 英國突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難道是中國人穿越
    」這是大詩人蘇東坡的名句,詩句之中體現出了歷史變遷和時光流逝。所以,我們想要真正的了解歷史,事實上會非常困難,需要一點一點的考古發現,配合文獻的調查,才能勾勒出前代歷史的原貌。在過去的考古研究中,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也出現了很多顛覆性的內容。例如當年的禪讓制,我們在通過對於出土的竹書紀年進行分析,結果看到的全部都是血腥的政變。
  • 5個顛覆認知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證實,每一個都讓人們感到神奇
    在科學的世界裡,我們開始初步真正認知這個世界,世界萬物以及一切的規律,都可以在科學的知識海洋裡找到答案。人類在進入科學時代之後,提出了不少的科學理論,有的科學理論已經被我們證實,有的則還在繼續探索中。其中有五個科學理論明明已經被科學家證實,可是卻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這是為什麼?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這五個讓人們難以接受的科學真理。
  • 福建發現17歲貴婦墓,出土超薄短裙,顛覆人們對宋朝女性印象
    文/小讀 標題:福建發現17歲貴婦墓,出土超薄短裙,顛覆人們對宋朝女性印象 一般來說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穿著還是比較保守的,畢竟思想還不是那麼開放都會把自己的身體裹得嚴嚴實實。
  • 顛覆認知!研究發現,兒童看電視並非有害無益
    近些年,電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從原來的大眾「寵兒」變為「聲討」對象,尤其是關於兒童看電視,對健康成長不利的言論始終不絕於耳。但其實,我們都欠電視一個「公道」,兒童看電視並非有害無益。十幾年前,電視幾乎霸佔每個家庭的所有空閒時間,是人們生活中的好夥伴,更是孩子的好「保姆」。但近些年來,很多家庭都選擇不買電視或根本不讓孩子看電視,原因是怕看電視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但看電視真如人們想的危害極大嗎?
  • 考古發現最古老貝殼飾品
    距今10萬年  考古發現最古老貝殼飾品  新華社華盛頓6月23日電(記者張忠霞)愛美之心,自古有之。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和阿爾及利亞兩國的博物館的考古收藏中發現了距今10萬年的珠子狀貝殼,這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項鍊裝飾物。
  • 6部豆瓣高分泰劇,顛覆你的認知,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一直以來大家對泰劇的認知都是,抄襲、粗製濫造、小成本等等。今天給大家推薦6部豆瓣高分泰劇,顛覆你的認知,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一、禁忌女孩來自未名地方的新生 Nanno 如伊甸園的毒蛇,放大人們的欲望,揭露心靈深處的黑暗。他是令人尊敬的老師,一場視頻風波揭露了老師背後的骯髒行為,性侵、威脅,道貌岸然的樣子由 Nanno 來放大!
  • 考古發現1400年前情侶墓!墓中兩男子「牽手」,專家「揭開」身份
    考古,一直是人類認識歷史的重要步驟。在其中,不少發現讓人為之精神一震,但也有不少發現,卻有些顛覆人們的認知。考古發現2009年,考古學家在南京棲霞區棲霞街新河村附近考古時,眼前的兩個「獅子」石刻卻突然引起了專家的重視。
  • 巨人騎恐龍戰鬥,這顛覆認知的考古發現或證明人類起源並不簡單
    我們都知道按照進化論所說,最早的猿人大約出現在400多萬年前,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滅亡於6500萬年前,然而考古學家在秘魯的一個山洞中發現了大量的古印加人雕刻的石頭,這些石頭上雕刻了人與恐龍共存的畫面,還有一些人正在獵殺恐龍和馴服恐龍的場景,甚至還出土了各種恐龍石雕。
  • 她是森女教主,巖井俊二愛將,這部電影卻顛覆了人們對她的認知!
    《街角的洋果子店》/2011然而,17年的新片《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鳥兒》使得人們顛覆了對優醬的認知。
  • 世界上最貴的脫衣舞娘,身價高達13億,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職業存在,有些職業是人們所認為的光鮮的,值得驕傲的職業,但是有一些則被認為是比較下等的,或者是見不得人的職業,比如說脫衣舞娘,這個很顯然是大眾所不能理解的職業,但是也有的人為了這個職業而拼盡全力。
  • 霸王龍可能比以往人們認知的更聰明,科學家發現一些霸王龍新特點
    這些生物美女小倩給大家專門介紹過,也得了大家的認可,其實現在更加神引人注目的是霸王龍,因為霸王龍其實人類很不了解,因為其中有很多的科學新發現,超出了人們以往的預期。朋友們喜歡最新科學文章的話,一定要加美女小倩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有趣的科學文章,朋友們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評論。
  • 陝西這兩項考古新發現被贊「石破天驚」
    近日,素有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的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入選。陝西不僅是唯一成功入選兩個考古項目的省份,也實現了2017年至2019年雙項「三連冠」,妥妥坐實了考古大省的名號。陝西緣何兩項入選?不妨先了解一下。
  • 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
    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地球上存在太多神秘的事物,連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清楚,曾經人類的能力有局限,科技也不夠發達,遇到一些超乎認知的事物,大多冠以神秘的色彩。除了鬼魂之說之外,還有很多真實存在的神秘事物,每一個都刷新人類的認知,那麼究竟有哪些呢?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一口能讓周圍物體石化的水井首先第一個就是一口神秘的井。我們都知道,井是用來打水用的,一個小小的井關乎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 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是會把考古當作第一志願
    ,多個考古機構和考古同行進行微博聯動,向鍾同學送去「入行大禮包」,一時間把她寵成「考古圈團寵」。北大考古學姐:「考古挺理科的」「很高興看見因為熱愛進入考古專業的學妹,我鼓勵她來嘗試」,得知鍾同學的選擇,正在就讀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張文說。從小喜歡看《探索發現》、逛博物館的張文當年在高考志願表上分別填寫了北京大學考古系、人民大學考古系和吉林大學考古系,並且堅定地在高考後參加了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
  • 復旦大學這一考古發現,讓世人知道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有多能忽悠!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我們了解曹操這個歷史人物一般都是從三國演義,或者是三國志等一些歷史資料,後世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非常多,不過往往是兩個極端,甚至歷史上還有一些專門形容形象曹操歷史形象的成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寧我負天下人,勿天下人負我,這些都是古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描述,通過現代的考古發現大家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又有了新的認識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01 考古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 中華5000多年文明是怎麼起源、形成的?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 「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 …… 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