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美元霸權將如何終結?

2021-01-17 東方財經雜誌

後之歷史學家回看人類21世紀,必能形成最大的共識:美元,是21世紀全球最大亂源,沒有之一。

迄今為止,我們可以歷數美元之禍,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導致全球經濟震蕩;

(2)導致全球財富掠奪移轉;

(3)導致全球貧富惡化;

(4)導致全球政治(矛盾)激化。

所謂全球經濟震蕩,與以美元為主的全球金融體系及該體系下之金融操作有關。自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從美國華爾街開始即興起了一股空前的金融創新風潮,以投資銀行為主體的金融炒作,很快地席捲了全球金融市場,一方面創造了巨大的、虛假的、對實體經濟一無貢獻的金融財富,另方面各國貨幣隨時成為金融炒家(大鱷)狙殺的目標,成就了華爾街的金融榮譽,卻也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機。

華爾街

所謂全球財富掠奪移轉,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具體說與美元的量化寬鬆(QE)有關。由於美元是全球幾乎壟斷性的國際貨幣,再加上無需以黃金作準備,這就讓美國擁有了全球唯一的獨佔性的印鈔權。美國恣意印製美元,因可大量流往海外(國際),既不擔心會有嚴重通膨,又可以以美元換取各國商品與資源,形同掠奪。

不僅如此,2008年9月美國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倒閉破產引發世紀金融危機,美國三度實施量寬政策救市,但由於實體經濟需求疲弱,大量流動性並未如願流入實體企業,而是湧入包括房地產及金融產品等資產市場,最終形成了「LV」現象——即實體經濟走勢欲振乏力,如「L」,資產市場價格飆漲,呈「V」型反彈。資產價格持續飛升,最終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貧富差距惡化既表現在各國一國之內,又會表現在國際社會的國與國之間。前者會引發各國社會及政治問題,如「阿拉伯之春」及「佔領華爾街」運動,後者則導致國際關係緊張、矛盾、摩擦與衝突。

最後,美國還經常挾其金融產業在全球的絕對優勢,時不時通過金融操作,對個別國家甚至整個地區割剪「羊毛」,世界各國多記恨在心,惟面對難以撼動的美元霸權,也只能徒呼負負。

美元真正最大的挑戰是美國自己。

美元霸權的誕生,可以上溯到1944年在美國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在這個布局戰後如何打造一個有利於推動全球貿易與投資的會議中,美國堅持戰後應以美元作為全球唯一的國際貨幣。雖然作為英國首席代表,20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以主權貨幣不宜作為國際貨幣為由加以反對,終未能成功,因美國承諾美元履行以黃金作十足準備取信各國。然而美國的承諾未能持續多久,不到30年,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就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如前所云,從此之後美國就擁有了獨佔性的印鈔權。但一開始,還顧及顏面,印鈔有所節制,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就再無顧忌,實施QE,一連三輪;2020年,突爆新冠疫情,全球經濟頓時面臨空前危機,美國竟啟動無限量QE。美國並非不知QE之害,只是食髓知味,樂此不疲,難以自拔。

面對美國美元霸權的淫威,中小國家束手無策,少數大國未嘗甘心,日本曾嘗試日元國際化,但隨即被美國以「廣場協議」 打壓;之後在世紀之交,歐洲推出歐元,亦曾被美國以科索沃戰爭衝擊;2003年,伊拉克薩達姆更因力倡石油交易以歐元取代美元而被美國記恨,以莫須有之罪名發動伊拉克戰爭,將其處死。但很明顯,比之日元國際化出師未捷即失敗,歐元國際化應該說已初步站穩了腳跟。隨著中國快速崛起,可以預見,美元又將面對一個潛在的挑戰者,特別是在2020年中國央行開始實施主權數字貨幣(DCEP)之後。

不過相較於歐元或人民幣,美元真正最大的挑戰是美國自己。長期以來,美國各種看似有利於自己的一些作為,到頭來,卻可能傷害到美元霸權的基礎,比如:

(1)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是無限制的量寬;

(2)美國赤字財政下,無上限的舉債行為動搖了各國對美債及美元的信心;

(3)動輒以SWIFT制裁美國看不順眼的國家,最終將導致各國另起爐灶(比如英、德、法三國避開美元與伊朗進行交易的INSTEX機制);

(4)正在展開的中美脫鉤政策,最終亦將不利於美元霸權的持續。

這讓我想起了杜牧的《阿房宮賦》:「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對美國或美元而言,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作者系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顛覆秦的既定印象,這個展覽帶你探索秦的多面性
    統一後如何保證帝國政令的通達?「大一統」政體的創新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什麼意義?或許,這些疑問可以在「平天下——秦的統一」(以下簡稱「平天下」)展覽中一探究竟。 黑夫與驚是秦平定天下的見證者,他們跟隨王翦來到淮陽,平定楚公子昌平君的反叛。所以,他們的家書從側面印證了秦楚之間國家級的激烈戰爭和當地百姓的生活百態,又在字裡行間透露出士兵徵戰沙場時,對家的思念與牽掛。與此同時,他們也是展覽故事的推進者。展覽基於原有人物形象,在每個單元的開端都會設計一段日常對話,再配上emoji表情,以十分自然親近的方式帶領我進入到展覽中。
  • 戰國策:範睢至秦
    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之事,處人骨肉之間,願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於前,而明日伏誅於後,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五帝之聖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 「秦法殘暴」的根源 | 短史記
    「細密」當然絕不等同於「殘暴」;甚至,就文本本身而言,「細密」還有可能反映了立法者充分考慮了事理與人情(當然,也有可能反映了立法者充分考慮了方方面面如何對自己最為有利)。《商君書》當然也考慮到了秦國民眾皆是「文盲」,故書中有一項特別規定:凡吏民向主管法令的官吏詢問法律條文,官吏必須如實解答,並要留存檔案(符),寫明詢問日期及所詢問的法律條文,且將符之左片交予詢問者,符之右片由官府歸檔保存,作為日後抽檢吏民執法、守法情況的依據。這種依賴官吏和統治集團的「自覺」來實現「法治」的路徑,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真正的效果。
  • 釋讀中國歷史129:秦帝國倏忽而逝,接盤的項羽只會胡鬧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 秦印「孛」字考
    「傅勃」「韓勃」「左郣」「朱郣」四印中(見圖7),「孛」部與圖l相比較,只有引筆下垂或添加飾筆的微小差異。因此,把(圖l)文字釋為「李」字確實是講不通的。這個字,只能釋作「孛」。《通渭縣誌》中有對孛敏的記載:「孛敏,籍貫不詳,明正統年間考中舉人,任嘉定州儒學學正,擢升為按察司僉事。」明代萬曆年間的凌迪知所編撰的《萬姓統譜》對孛敏的記載是:「孛敏,隴西人,宣德中舉人。」這一記載將孛姓與秦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孛姓為何與秦地有密切聯繫呢?孛姓源自周王朝時期的犬戎部落,該部落中有位著名將領,右先鋒孛丁,其後裔以先祖名字為氏。
  • 從兩則秦文化動物紋瓦當圖案,來解讀秦瓦當文化
    《周秦漢瓦當》一書中將其定為「四獸紋瓦當」,而毛磊《陝西地區秦漢雲紋、動物紋瓦當紋樣研究》一文中將其定名四豹紋瓦當。首先,雞是先秦時期重要的家畜之一,雞為古人提供肉食,《孟子》:「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其次,雞在早晨會「打鳴」,可以用作報時,《孟子》:「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這在古人看來非常神秘,以至於對「雄雉(雞)」產生崇拜。
  • 收割世界的美元霸權,會因為疫情終結嗎?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元霸權收割世界我們知道,美元霸權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福利」,也是其維持世界第一強國地位的命門。由於美國家業太大,長期以來,敢摸美國老虎屁股的國家所在多有,美國蝨多不癢,也懶得對每一個吃它豆腐的傢伙都齜牙咧嘴。但,只要是膽敢觸碰其美元霸權的,美國必傾盡全力將其轟平誅殺。
  • 秦風校字(附秦譜並孔穎達疏)
    及非子之曾孫秦仲,周宣王又命為大夫。仲之孫襄公,討西戎救周,周室東遷,以岐、豐之地賜之,始列為諸侯。春秋時稱秦伯。崔云:秦在虞、夏、商為諸侯,至周為附庸。車鄰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小序】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禦之好焉。【陸音義】鄰,本亦作「隣」,又作「轔」,慄人反。始大絕句,或連下句,非。
  • 秦滅六國始末
    假設由其他諸侯國統一天下,在上述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國大概率也會採取這樣的方法。在這裡,我們不應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但也不應將當權者的抉擇完全歸咎於某些主觀因素。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在他任相期間,秦國的領地得到很大的擴展,他任用著名的軍事家白起為將,取得對齊、楚和三晉的重大勝利,削弱了這幾個國家的勢力,對秦的統一有其積極作用。次強為趙國——但需要指出,趙國的「第二強國」本身是一種表象,與當時特定的外交環境有關。
  • 從年幼君王到千古一帝,嬴政完成了秦統一天下的夙願
    天下走向統一帝國的趨勢逐步明顯,正是在這種大趨勢中,秦以它特有的條件順應了天意,逐一消滅了列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秦帝國。秦統一天下的過程,是一個延續了數百年的漫長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秦孝公時代(前361—前338年)這一階段,是秦統一天下的出發點。
  • 回望歷史長河①:秦的統一
    秦帝國中央和地方均設有軍隊。為有效控制軍權,秦用虎符發兵制,虎符剖為兩半,右半在皇帝掌握,左半在領兵者之手。沒有皇帝命令和兵符,不能發兵。他們認為燕、齊、楚三地距離秦國統治中心偏遠,因此請求沿襲周分封制,將邊遠地區分封給諸皇子。秦始皇將王綰的奏請下發群臣討論,上上下下得到普遍贊同。  贊同也並不奇怪。在秦之前,周人也是從西而東取得天下,統治中心也在西土。周人為控制東方,實行封邦建國之法,按照宗法制度,設置諸侯國來鎮守。這種歷史經驗,深刻影響著秦朝公卿大臣的認識。
  • 秦乳羊奶粉怎麼樣?秦乳羊奶粉最全測評
    定邊乳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的三邊牧場,由中國第一張綠卡擁有者:美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寒春及其丈夫:農業畜牧專家陽早,受毛主席之命創立。至今已有著71年的歷史。查看秦乳羊奶粉的配料表發現,所有的營養元素均超過國家標準。
  •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二)故事的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
  •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哪個難度更高,答案顯而易見!
    秦滅六國與晉滅三國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前者實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大一統,後者則終結了東漢末年的諸侯割據亂世,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從創業難度上,秦朝完爆西晉!從這種落後的國家到統一天下,難度是鳳凰涅槃,甚至一開始根本沒想過統一天下,商鞅變法最初是為了秦國能夠存活下去!西晉掌握政權是從高平陵之變,司馬氏實際控制的地盤就要比吳蜀合起來還要大,對兩國完全是碾壓之勢,完成統一是意料之中。從對手實力上來看勉強不相上下!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   從其姓「羋」來看,她應該是當時楚國的貴族之女。為何又稱為「羋八子」呢?
  • 秦九韶算法與多項式除法
    清代學者焦循等為秦九韶辯誣,認為他是「瑰奇有用之才」。1946年餘嘉錫發表《南宋算學家秦九韶事跡考》,以劉克莊的奏狀與周密的《癸辛雜識》互相印證,說秦九韶的罪狀「固非橫肆誣衊」。此後,錢寶琮則說秦九韶「為人陰險,為官貪暴」。20世紀下半葉這種觀點在學術界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 陝西簡稱為何用河南的「陝」,而不用「秦」?
    但現在有很多人卻認為,「秦」比「陝」更應該成為陝西省的簡稱。這是怎麼回事呢?先說陝。「陝西」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周初年,周王朝以現在河南陝縣(今三門峽陝州區)境內的「陝原」為界,陝原東面是陝東,由周公管轄,陝原以西是「陝西」,由召公管轄。《春秋公羊傳》中記載「由陝而西者,召公主之」,這是「陝西」最早出現在典籍上的記載。
  • 濰坊馬某某、秦某某夫婦被拘留
    該魏在上訪期間,唆使其母親、婆婆多次到濟南、北京等地非訪,並多次公然辱罵接訪工作人員,引起其他上訪人員一起圍觀起鬨,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近期,縣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魏某某有期徒刑兩年。以案釋法《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到有權處理的本級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不得越級訪、到非接待場所信訪、纏訪、鬧訪,不得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商鞅死後,秦惠王發現一個四字秘訣,這秘訣,才讓秦最終統一天下
    《大秦往事》第42期商鞅死後,秦惠王發現一個四字秘訣,這秘訣,才讓秦最終統一天下什麼秘訣能有這麼大作用呢
  • 《突厥語大詞典》「秦(桃花石)」一詞釋讀
    馬赫穆德·喀什噶裡在其《突厥語大詞典》裡多處言及「秦」這一名稱,包括族稱和地域名稱,這裡僅將其中主要的材料匯集如下:1.吐蕃。生活在突厥地區的一個部落。……吐蕃人是一個叫做薩比特的人的後裔,他原是葉門人,因為他在那裡殺了一個人,畏罪乘船潛逃到了秦。他看中了這個地方,便定居下來了。後來,他的子孫繁衍,佔據了突厥人的居地一千五百法爾薩裡。這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