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峽坳之戰:一團勇士血戰4000日軍4晝夜,殺得近衛師團寸步難移

2020-12-13 稗史候說

1940年1月14日,日軍今村均師團在崑崙關被圍,面臨被全殲的下場。日軍近衛師團櫻田武旅團所部2000多人,從欽縣登陸後,企圖通過靈山太平險峰四峽坳,取道賓陽解崑崙關被困日軍之圍。

15日傍晚,日軍進逼到大石嶺,與46軍56團展開激戰。56團陣地被日軍攻破,日軍連下彩塘村、那煙村、鎮南圩後,逼近泗峽坳。

為擋住日軍鐵蹄,守衛泗峽坳。524團在團長巢威帶領下,迅速趕到泗峽坳布防。下午6點,當他們趕到泗峽坳時,日軍搜索隊也趕到坳底的泗峽村,巢威即刻主動出擊,打死日軍騎兵7人,日軍倉皇后撤到鎮南圩等地集結待援。

16日清晨,日軍1000多人趕到。日軍以12架飛機對泗峽坳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後,兵分三路向泗峽坳、江塘嶺、電蒲嶺一線陣地撲來,激戰隨即爆發。

泗峽坳附近的民團隊甚至普通村民都帶著砂槍和柴刀來助戰。524團依託泗峽坳地形優勢,居高臨下痛擊日軍。輕重機槍、手榴彈、石頭打得日軍暈頭轉向,死傷無數。

日軍發起數次衝鋒,都被守軍打退。久攻不下之後,日軍後續支隊1000多人從板城大路開來增援。這股日軍在外圍遭到友軍隊伍截擊,打退至西北山林之中,動彈不得。

當日下午,為應對日軍增援,戰鬥擴大。師部做出指示,以523、525團、獨立團牽制外圍日軍,以524團、175師、19師剩餘主力在泗峽坳、江塘嶺、電蒲嶺一帶與日軍決戰。

17日,坳底的日軍不斷發起自殺式衝鋒。日軍12架飛機不斷往陣地上丟燃燒彈,日軍不要命往山上衝。守軍傷亡加劇,泗峽坳工事被摧毀過半,第二營傷亡三分之二,營長重傷,排長全部戰死。

日軍久攻不下,於是派出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偷偷繞到英雄嶺山口,企圖從後偷襲。日軍的行動很快被哨兵發覺,守軍立刻派出敢死隊聯合民團、自衛隊與日軍在山後激戰。

日軍機槍陣地

自衛隊的砂槍裝滿鐵砂、石頭還有生牛皮等,擊中日軍後,渾身都是洞眼。尤其生牛皮子彈擊中人體後,牛皮吸收血液,迅速膨脹,往往從槍眼處將皮肉撕裂。牛皮子彈還會用馬尿、毒藥等浸泡,會造成大面積潰爛和發炎。日軍懼怕地稱這種槍為「火網」、「毒刺」。

偷襲的日軍最終被擊退,日軍被打死28人,指揮官淺田大尉被砂槍擊成重傷後被俘。

17日半夜,日軍從欽縣調來的2000騎兵趕到,泗峽坳底下的日軍達到了4000多人。

18日凌晨,日軍以大炮猛轟擊泗峽坳陣地,日軍四面圍攻而來。11點,東線陣地失守,3營7連幾乎全軍覆沒。另外兩處陣地也傷亡慘重,形勢危急。

軍長打來電話,通知增援的175師和19師主力因與外圍日軍遭遇,未能按時抵達泗峽坳增援。524團獨戰4000精銳日軍,已經成為了孤軍,讓他相機撤退,避免被殲。巢威以戰機難得為由,拒絕撤退,誓死與泗峽坳陣地共存亡。

5點40分左右,前來增援的175師和19師主力在外圍率先擊潰日軍,迅速截斷了日軍與小董之間的據點。日軍開始被分割包圍,合圍泗峽坳之敵的大好戰局形成。

日軍生怕被全殲不敢戀戰,於18日黃昏用24架飛機和所有炮火集中轟炸電蒲嶺陣地,強行打開突圍缺口狼狽逃出包圍。守衛在電蒲嶺的523團奮起追擊逃跑的日寇,日軍狼狽逃竄10多公裡。日軍探掘前村大尉在追擊途中被打死,最終日軍還是突圍成功,撤回欽縣。

泗峽坳阻擊戰,巢威以一團之力死守泗峽坳,將4000日軍死死釘在泗峽坳4晝夜,擊斃日軍340多人、擊傷日軍600多人,守軍524團犧牲232人,其他各部陣亡130多人,受傷1000多人。

日軍近衛師團在泗峽坳被殺得寸步難移,無法支援崑崙關之敵。泗峽坳之戰的勝利,為崑崙關大捷作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雨果 1938年8月,侵華日軍川岸師團(第20師團)一個步兵聯隊,配屬著炮、騎兵、戰車,集中在山西虞鄉縣城郊,企圖突破中國守軍在永濟縣的國防陣地,搶佔風陵渡,威脅隴海鐵路。 風陵渡地處芮城縣南端,黃河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與茅津渡、大禹渡並稱黃河三大渡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 南天門之戰:三個師血戰日軍精銳師團一個月,斃傷日軍5000人
    日軍第8師團川原挺進隊,翻山越嶺,漏夜前行。於4日清晨,僅以110人的小隊,進入承德,控制了全市,熱河隨即宣告失守。熱河失守,舉國譴責,人人悲憤。日軍攻下熱河後,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古北口。堅守在古北口的中國守軍第76軍107師(師長張正枋)和第17軍25師(師長關麟徵)率部與日寇血戰7晝夜,最後傷亡慘重,被迫撤退到南天門一線,古北口失陷。
  • 血戰襄河:張自忠33集團軍誘擊日軍第13師團,日軍被殺得落荒而逃
    1939年4月,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在樊城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對向隨棗地區發起進攻的日軍進行攻勢防禦,以粉碎日軍的進攻企圖。會上,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對各部軍、師長說:「日軍在武漢地區調動大批隊伍,企圖向我軍進犯。各作戰單位應急速準備與敵作戰。現在國家到了危亡時期,我們應下定決心為國家,為民族存亡,不顧一切犧牲,與日寇一拼。打日本鬼子,死了也是光榮的!
  • 上高會戰,日軍血戰七天不知被包圍損兵一萬五,巖永少將切腹自殺
    池田得報,驚得直望著江水發呆,他不敢再走水路,轉而西進禮港、張家山,想從此處過贛江,佔樟樹鎮,以切斷贛江兩岸中國軍隊的聯繫,孰料一到崇禎觀,江西保安團的隊伍又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池田進退兩難,本來損失大半人的他陷在曲水橋一帶多日不得動彈。
  • 血戰烏不浪口:一個師阻擊5000日偽軍兩晝夜,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
    1939年冬,為策應湘北之戰,牽制日軍主力南下增援,中國守軍第八戰區集結重兵襲擊了包頭的日軍,擊斃日偽軍3000多人,擊斃聯隊長2人,擊毀戰車百餘輛、坦克3輛,俘虜日偽軍20多人。日軍到達陣地前沿,便離開車輛向烏不浪口陣地猛撲,各部守軍隨即奮起反擊,與日軍進行了激烈戰鬥。雙方一直廝殺到天黑,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僅第205團第2營一連長丁良玉犧牲,排長、班長、士兵30多人陣亡。營部文書薛萬有被炮彈擊中,血肉橫飛。
  • 滇軍60軍血戰五萬日軍,每天肉搏上百次,兩萬雲南兵戰死臺兒莊
    其實當時雲南的兵力並不多,當時全雲南的軍隊也不到10萬人,龍雲將滇軍6個旅12個團組編成1個軍,番號為陸軍第60軍,以盧漢為軍長,下轄3個師計4萬人,先行出師抗戰。滇軍60軍是當時雲南軍閥的全部主力,滇軍將領也都雲集這支部隊。
  • 一個小山頭,卻成了屍山血海修羅場一般的戰場:麒麟峰之戰
    在數以百計的山嶺與日軍展開殊死鏖戰,本文所介紹的麒麟峰之戰就是其中一次極為慘烈的戰鬥。 在數以百計的山嶺與日軍展開殊死鏖戰,本文所介紹的麒麟峰之戰就是其中一次極為慘烈的戰鬥。60師師長震怒、180旅旅長董煜嚴令負責該地防禦的360團團長楊家騮立即組織反擊,務必收復麒麟峰陣地。 楊團長接到命令立即部署反攻。根據日軍戰史記錄,25日夜裡23時開始,麒麟峰上的日軍便遭到了中國軍隊十餘次猛攻,雙方在山頂上混戰在一起,至最後防守麒麟峰的日軍27師團第3聯隊第9中隊僅剩重傷的中隊長江田慣一郎和十幾個勉強能走動的傷員。
  • 「臺灣民主國」抗日史——新竹日軍出擊與苗慄失守
    為了實施第二期作戰計劃,日軍各支隊於七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皆返回集合地,補充糧食和彈藥,作進攻抗日軍的準備。 七月二十九日,近衛師團司令部自臺北出發,沿鐵路之兵站線南進。三日,內藤支隊將騎兵和炮兵留給停留於新埔的山根支隊,餘部與師團司令部和松原支隊一起進入新竹。 日軍之此番南進,採取「燒光殺光」的政策,見房屋即燒,見不服或反抗的群眾即殺。據日軍自供:「我軍所到之處,燒光家屋,逐殺敵兵,集結於新竹縣。」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國人將之稱為上高會戰,而這一戰也是抗戰以來我正面戰場上少有的勝仗,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01 大賀茂的機會1941年,南昌的日軍處於焦躁之中,此時佔領南昌日軍只有33師團、34師團(均為乙種師團),而贛東、贛西和贛北均有中國軍隊,尤其是有第9戰區薛嶽、羅卓英所部這樣的強勁對手。南昌日軍總是感覺如芒在背,非常不安。
  • 南京保衛戰,光華門一仗打得如何?日軍中隊長:中國軍隊很頑強
    1937年11月13日,中國80萬大軍兵敗淞滬戰場,日軍第9師團一路追擊,第9師團輜重兵第9聯隊中隊長伊藤勇跟隨日軍一路西進,記錄下了沿途的情形和南京光華門之戰的真實瞬間。當天,在崑山東部地區,從杭州登陸的日軍第6師團(熊本)實施了奇襲,切斷了從上海戰場撤退的中國軍隊的退路。大約有長達一公裡的中國軍隊行軍縱隊全軍覆沒,地上全是敗兵的屍體和人馬炮車的散亂支架,猶如百鬼夜行一般的悽慘。伊藤勇看到這一隊人馬的屍骸一天天變黑、腐爛,發出奇臭,屍體上的兵器被收走之後,衣服也一天天地風化,最後變成了一堆堆白骨。
  • 血戰南天門--黨史頻道-人民網
    儘管如此,鄧仕富接到命令,仍親率2營5連和7團1營自界牌峪出發,向日軍發起攻擊。但攻擊一開始,便立刻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日軍的輕重機槍驟雨般打下來,一排排投下的手榴彈在陡坡巖坎上爆炸,頑強攀登的中國士兵不是被彈片、子彈擊中,就是被橫飛的亂石砸翻。最後,孤注一擲的羅旅長以近3個連的兵力組成突擊隊形,向八道樓子發起硬攻,但馬上被敵人的火力打得血肉橫飛。
  • 日本「御林軍」近衛師團為何被臺灣抗日義軍打的傷亡近半
    文/寂寞的紅酒近衛師團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一支王牌部隊,素有天皇「御林軍」之稱。近衛師團由各常備師團選拔精銳組成,負責保衛日本皇宮和皇室的安全,是日本軍隊中的「天之驕子」。近衛師團接到任務後,很快就出發了。掛帥帶隊的是日本天皇的叔叔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認為臺灣是彈丸之地。清軍又腐朽不堪,接收臺灣就和旅遊一樣簡單,所以興致勃勃的帶著部隊去了臺灣。但讓北白川宮能久沒有想到的是,他率領的近衛師團竟然在臺灣折戟沉沙,被臺灣義軍打的狼狽不堪,近衛師團傷亡近半,他和第二旅團旅團長山根信成全都折在了臺灣。
  • 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和幾大軍閥統治中國政府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雖然都是國家重要的輸出力量,但是為的是自己而不是整體。就算內部衝突不斷,他們依舊在中國土地上燒殺搶掠,日本能發動曠日持久的侵略戰爭,他獨樹一幟的「師團」編制起著很大的作用。
  • 臥虎寨之戰:日軍一個中隊被圍殲,20餘名鬼子頑抗被活埋
    1938年3月29日,臺兒莊大戰期間,日軍板垣師團從臨沂以西竄來步、炮、騎聯合兵種約3000人,侵入了蘭陵鎮北面之向城。日軍侵佔向城後,派出一支300來人的加強中隊連夜佔領了城南的臥虎寨。這一招果然管用,士兵傷亡大大減少,鬼子被手榴彈炸得抬不起頭來。與此同時,韓團長率領第1營和第2營一個連趕來支援,鬼子招架不住,傷亡加劇。
  • 「臺灣民主國」抗日史——日軍登陸澳底與臺北棄守
    日軍進攻臺灣的部隊有兩支:一是總督府直屬部隊,由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海軍大將親自指揮,包括臼炮中隊、要塞炮中隊、後備步兵第四聯隊、臨時臺灣鐵道隊等,計將校二百二十八人,士卒六千四百九十四人,役夫五千六百三十六人,乘馬一千八百七十二匹;一是近衛師團,由近衛師團長陸軍中將北白川能久親王指揮,下轄近衛步兵第一旅團(
  • 遠徵軍老兵,痛殺400日軍,流落海外67年,死後用家鄉土相伴長眠
    他是一名遠徵軍老兵,曾痛殺400個日本兵,流落海外67年,86歲回國時向親人說了一聲對不起,死後用家鄉土相伴長眠。他就是遠徵軍老兵劉召回。劉召回是四川嶽池縣裕民鎮陶家溝村人,生於1924年。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隨即將戰略轉向東南亞,企圖從西部圍攻中國。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至抗日戰爭爆發前,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為了讓這支窩囊廢般的部隊,重新煥發戰鬥精神。更是派了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這樣的悍將來擔任師團長。
  • 最幸運的小兵,因為憋了一泡尿,炸死了日軍師團長
    恰在此時,黃士偉從夢中醒來,他感覺膀胱酸脹無比,一泡尿正憋得難受,於是他爬上小土丘,一來準備撒尿,二來順便觀察敵情。當黃士偉剛剛爬上土丘時,就發現了幾個日軍騎著馬往這邊趕來,馬蹄聲擊打著山道上的石頭清晰無比,為首的一名日軍手裡拿著望遠鏡戴著白手套,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 盤點那些死在中國的侵華日軍大將
    日本天皇宗室,曾赴普魯士留學,曾任中將近衛師團長,日本人一般稱之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或能久親王。參與甲午戰爭,擔任攻臺司令官,率領近衛師團進攻臺灣,並死於此役。據日方的說法,能久在臺灣感染了瘧疾,返回東京後不治身亡。但據臺灣文史研究者黃榮洛考證:北白川宮能久在新竹牛埔山即已中彈身亡。當時其弟伏見宮貞愛親王剛好率兵至臺支援,日軍於是隱瞞北白川宮死訊,以其弟伏見宮作為替身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