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會戰,日軍血戰七天不知被包圍損兵一萬五,巖永少將切腹自殺

2020-12-18 蘭蘭歷史春天

1941年春,因我英雄的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取得輝煌戰果,震動了日本全軍。此時,日軍總部決定對華北增派重兵「掃蕩」八路,將駐守贛北的33師團調往華北。根據日軍的潛規則,每一支軍隊要調走之前,便要趁機「搞事情」,那就是對當地周邊的一些地區「掃蕩」一次,以減輕將來守城的軍事壓力。

當時,日軍主力盯上駐紮南昌往西120公裡處的國軍第19集團軍,決定對這支軍隊進行合圍。大日軍出去之前,為了麻痺我軍,狡猾的日軍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欺騙,先是製造出要進攻地處南昌東邊鷹潭、南邊臨川的跡象。

但是,情報人員通過仔細觀察,卻意外發現日軍開往南昌方向的火車均是滿載,其他方向的火車則基本是空載,而南昌距離上高只有120公裡左右。更為明確的是,被中國軍隊截獲的日方通訊文件明確寫著「上高佔領,就在目前」等字樣,徹底暴露了日軍的真實意圖。於是中國方面趕緊備戰,19集團軍先於日軍,在戰前一個月就命令部隊作好戰略部署,決定打有準備之仗。

果然不出所料,1941年3月14日,日軍兵分三路對19集團軍發起了「鄱陽湖掃蕩戰」,殺氣騰騰地向上高撲來,北路軍由第33師團長櫻井省三指揮15000人自安義、武寧直撲奉新一帶;中路軍由第34師團長大賀茂指揮20000餘人則兵發西山、大城,圖謀向西一舉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營壘,確保贛西的「治安」;南路軍由第20混成旅旅團長池田直三指揮8000餘人從義渡街出發,欲渡錦江從後背打擊上高等地的中國軍隊;總兵力為4.3萬餘人。日軍戰略一如以往,以分進合圍,兩翼夾擊,然後在上高會師的方針進軍。

上高會戰打響後,先說日軍北路大軍,很快突破第70軍預備第9師、第19師的陣地,大舉向會埠、伍橋推進。然而,在攻陷奉新後,強渡錦江,繼續向上高進擊,18、19日在下觀、苦竹坳等地遭中國軍隊痛擊,慌忙回竄奉新。但由於連日徵戰,加上我軍預9師、第19師及江西保安團的部隊,如夢魘一樣,時而纏著他們死打,時而高飈遠逸,不見蹤影,讓敵人恨得牙癢又無處下口,即將北調的他們實在沒有耐心也沒有信心來打這場戰役。於是,33師團在不理會中路大軍大賀茂的要求的情況下,於3月19日獨自撤回了安義防區。但此役。也損失了2500餘人的代價。

再說日軍南路大軍池田旅團佔領曲江之後,駐守上高、高安的74軍遂直接處在日軍的攻擊之下,即令51師予以堅決堵擊,此師剛剛換上美式裝備,山炮營、馬克沁姆重機槍連正想到戰場上去試試威力,因而得令之後,他們的汽車大隊在1個時辰之內便把部隊從120裡外的地方拉到曲江南岸,埋伏了下來。

3月正是春水上漲之際,曲曲彎彎的江水浩浩蕩蕩地向東流去。池田所部的2000餘人乘坐4艘大船正從曲江上遊向後港開來,兩岸山景不時引來這些島國士兵的驚叫。而就在他們忘情山水之時,一種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尖嘯聲從山間雲霧處飛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這些嘯叫便變成一聲聲驚天動地的爆炸,在水中,在船上,在人群中飛濺開來。

「八格牙路」,一個聯隊長模樣的指揮官揮舞著戰刀欲組織船上日軍反擊,但一梭子馬克沁姆開花彈掃過,這位指揮官就倒栽著掉進江裡不見了蹤影。岸上的火力實在太過猛烈,隨著4艘大船相繼被炸沉,2000多鬼子幾乎沒作什麼反抗便大都當了水鬼,餵王八去了!

池田得報,驚得直望著江水發呆,他不敢再走水路,轉而西進禮港、張家山,想從此處過贛江,佔樟樹鎮,以切斷贛江兩岸中國軍隊的聯繫,孰料一到崇禎觀,江西保安團的隊伍又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池田進退兩難,本來損失大半人的他陷在曲水橋一帶多日不得動彈。

最後說差點全殲的中路大軍大賀茂師團二萬餘人,這支敵人最兇狠,先擊敗70軍107師於祥符觀,繼而奪下該師把守的高安城,最後以騎兵追逐該師至田南圩,攻勢之銳,幾無可擋。這個時候,74軍駐紮的上高,已經成了大賀茂的眼中之景了。

上高鏡山,舊阻擊日軍最厲害的一座山,此地扼湘贛公路要衝,東臨鄱陽平原,背靠九嶺山與羅霄山,既便於東出南昌,也便於西進長沙。若日軍過了這裡,便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當天晚上,日軍利用偽軍帶路,派出小股便衣隊趁亂混入守軍後方陣地,到處鳴槍縱火。軍直屬補充團立刻出擊,將日軍便衣隊一一搜殺乾淨,穩定了局勢。前方57師、58師的陣地巋然不動,日軍前鋒雖然攻到距離上高僅有8裡的距離,可以看到上高城牆,但就是這8裡路,成了日軍無法逾越的鴻溝。

此時,日軍第34師團在這座山下血戰了七天,但他不知道自己已經由贛江東岸的第49軍,由修水南下的72軍等部隊,已經漸漸向上高靠攏,已經把他團團包圍在了上高附近。等到我軍,將第34師團被壓縮到南北10華裡,東西30華裡的狹長地帶,進退不得。在各路軍的猛烈攻擊下,日軍全線動搖,開始拼死突圍。

此時,大賀茂師團長方大夢初醒,為避免被全殲,立刻向日軍第11軍總部求救,此時日軍第33師團才知道第34師團已經被圍,於是立刻前來解救。由於時值陰雨天氣,道路泥濘溼滑,日軍行動遲緩,在追擊中死傷慘重。

日軍節節敗退,狼狽逃走,中國軍隊各部沿途截擊,痛殲日寇,鑽進包圍圈的大賀茂猶作困獸之鬥,以期殺開血路,退回巢穴。於是出動30多架飛機,進攻57師防守的雲頭山陣地。雲頭山為上高東北面的最高山峰,它與西北面的白茅山互為犄角,共同構成上高城的天然屏障。

此時新14師、新15師、58師堅守上高城,以實現對大賀茂、池田的四壁包圍。次日,天一放睛,74軍的炮火就像長了眼睛似的,在大賀茂的陣地上處處開花。中午時分,第34師團選擇中方的一支弱旅——70軍的107師陣地向東突圍,突圍成功之後,大賀茂正想舒一口氣,沒料想中方第4軍從斜剌裡殺將出來,又將大賀茂趕進了包圍圈,大賀茂仰天長嘆,「天亡我也!」

大賀助手巖永少將挺身說道:「大賀君,你是師團長官,肩負重大,不如你率輕騎部隊衝出重圍,我堅守原地,吸引敵軍吧!」大賀茂想想也是,便於當夜帶著少數隨從逃出了中方的羅網,惶惶然回到了南昌。28日,中方各路部隊對被困在官橋街的日軍展開了最後攻擊,巖永切腹自殺,部下大多戰死。

上高會戰,從3月15日起到4月3日結束,歷時25天。擊斃日軍少將步兵指揮官長巖永少將、大佐聯隊長浜田等1萬餘人(守軍傷亡2萬餘),日軍遺屍3000餘,傷斃軍馬4000餘,遺棄馬匹上千,被俘72人,繳獲大炮18門,機槍96挺,步馬槍2204支,擲彈筒104個,俘虜軍馬564匹,擊落重型轟炸機1架,擊傷轟炸機、偵察機3架,擊沉汽艇5艘。國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陣亡9541人。

上高會戰,日軍參戰部隊只有兩個半師團,中國參戰部隊主要是第74、第70、第72、第49軍,加上在武寧方向策應的第78軍,共五個軍,在一個從泉港至安義,南北約80公裡;從南昌附近至上高以東,東西不過80公裡左右,屬於日軍所謂的「短距離截斷作戰」,是一次始終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致勝的會戰,在當時稱為「上高大捷」。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華民族的抗日鬥志。

相關焦點

  • 王耀武鏖戰上高,王牌74軍痛殲兩萬日寇,巖永少將切腹自殺
    1941年3月14日,南昌日軍兵分三路對19集團軍發起了「鄱陽湖掃蕩戰」。北路第33師團15000人自安義、武寧直撲奉新一帶中國守軍;南路池田旅團8000餘人從義渡街出發,欲渡錦江從後背打擊上高等地的中國軍隊;中路第34師團20000餘人則兵發西山、大城,圖謀向西一舉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營壘,確保贛西的「治安」。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本文為《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22次大型會戰》11:上高會戰第34師團從27日開始的潰逃如一場噩夢,第33師團說他們遭受的苦難無法用語言形容1941年3月-4月,中日雙方在南昌附近的上高地區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會戰。
  •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淞滬會戰期間,國軍在和日軍血戰時,紅軍在幹什麼?令人敬佩不已日本在佔領東北三省後,侵略野心就開始膨脹起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 衡陽會戰,泰山軍打服十萬日軍,日軍屍體堆積如山只能砍左手帶回
    在三次長沙會戰期間,尤其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黃埔一期生李玉堂率領的第十軍給予了日軍沉重打擊,很好地配合了薛嶽的天路戰法。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後,表現最好的預十師師長方先覺晉升第十軍軍長,這位黃埔三期畢業的將領也是員猛將。
  • 抗日戰爭長沙大捷,國軍重創日軍主力,為何卻改變民國國際地位?
    1941年末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國軍主力部隊奉命向東南轉移,以此來牽制進攻香港的日軍兵力,日本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也趁機發起第三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嶽以「天爐戰法」誘敵深入長沙腹地再從外圍對日軍形成反包圍,國軍第十軍血戰長沙,日軍未能及時攻克長沙,從而引起全軍潰敗。
  • 常德大血戰國軍師長餘程萬悽涼後半生:流落香港 女兒做豔星
    參加北伐後晉級極快,任海軍局政治部少將主任,是繼李之龍後,最早進入少將官階的黃埔生第二人。之後進入陸軍大學九期學習,畢業後任南京警備司令部少將軍官。在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等多次會戰中,他一次次地顯示出自己的才華,得到將軍們的賞識。特別是上高會戰中,他指揮57師堅守下陂橋陣地,冒著熾烈的炮火與日軍第34師團浴血奮戰,為57師贏得了「虎賁」的榮譽稱號。「虎賁」一詞來源於《書經》中的《牧誓(上)》篇:「武王有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此後,「虎賁」稱號成為歷代英勇無敵的軍隊的最高榮譽。
  • 將星隕落:劉啟文少將
    淞滬會戰發生後,劉部奉命調往前線。行前託人捎給家裡一封信,曰:「此次赴前方抗日救亡,是洗雪國恥之良機,我身為一介武夫,是中華兒女,決意率部英勇殺敵,已懷必死之心報效國家,你們回老家去要依靠弟弟把孩子撫養長大,我願足矣。」 1937年11月,劉啟文率部馳援上海右翼松江防線。11月8日,駐防松江縣南口陣地,狙擊金山衛登陸日軍。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官,帶多少兵?為何日軍爭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不少抗日電視劇當中,日軍有一種軍銜,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那就是大佐。這個職位究竟多大的官職,又帶多少兵呢?在這裡就必須要說一下日本的軍隊制度,實際上大佐直譯於日文的漢字,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之後,舊日本軍銜按照16級次序如下: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長(下士)、軍曹(中士)、曹長(上士)、準士官(準尉)、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將、中將、大將。
  • 淞滬會戰,蔣介石調全國軍隊和日軍血拼,傷亡高達30萬人
    當時中國上層也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這一企圖,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這場戰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滬會戰。第9集團軍第88師第264旅旅長黃梅興少將(黃埔一期)率部連續攻克了日軍十幾處陣地,最後和旅部參謀主任鄧洸中校及通訊排官兵30餘人被日軍炮彈擊中,全部陣亡。稅警總團第二支隊司令孫立人(清華大學),在率部隊炸日軍浮橋的戰鬥中,被日軍炮彈擊中,身中十三發彈片。
  • 二次長沙會戰能守住:除了天狗食日驚嚇日軍,也靠大阪師團神助攻
    那就是在1941年9月出現在中日長沙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的「日全食」現象,這一場的自然現象讓本是勢如破竹的日軍,不得已的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慌忙撤退。大雪下的莫斯科(油畫)長沙會戰日軍強勢1941年阿南惟幾奉調到關內戰場,接替因為在上高會戰中瞎指揮的園部和一郎中將,擔任的11軍司令官,於是為了重新振作在上高會戰中損失慘重的
  • 淞滬會戰,全國精銳和日軍血拼,30萬中國軍人的鮮血染紅黃浦江
    當時中國上層也認識到了日本人的這一企圖,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這場戰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滬會戰。 第9集團軍第88師第264旅旅長黃梅興少將(黃埔一期)率部連續攻克了日軍十幾處陣地,最後和旅部參謀主任鄧洸中校及通訊排官兵30餘人被日軍炮彈擊中,全部陣亡。稅警總團第二支隊司令孫立人(清華大學),在率部隊炸日軍浮橋的戰鬥中,被日軍炮彈擊中,身中十三發彈片。
  • 邱毅:蔡英文又有「驚人之舉」,憑弔日軍將領歌頌「神風特工隊」
    邱毅說,他在武漢會戰時,以少將航空兵司令身份策劃「重慶大轟炸」,逼迫蔣介石屈服,此舉形成對重慶、成都人民的大屠殺,雙手染滿中國人鮮血。「1941年大西升任中將,又為戰爭狂人東條英機策劃『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1944年10月,美日在菲律賓雷伊泰灣戰役,大西提出『以一機換一艦』,用自殺式攻擊打垮美軍航母及巡洋艦,這就是『神風特攻隊』的開始。」
  • 淞滬會戰中的雜牌部隊:趕了上千裡的路,就為了在這裡為國家獻出...
    桂軍參戰不過才短短七天,就有173師510旅少將旅長龐漢楨、171師511旅少將旅長秦霖、176師1051團上校團長謝鼎新等軍官陣亡,士兵陣亡超過6000人,負傷官兵高達1.5萬人,其中包括5位團長。11月上旬日軍第10軍在杭州灣登陸,從側後合圍中國軍隊,中國軍隊被迫放棄上海全線後撤,21集團軍奉命緊急開赴常福線,掩護全軍主力後撤。
  • 信宜籍一抗日愛國將領,曾三次參加長沙會戰
    1930年畢業後,任陳沛部隊見習官,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參謀、六十師(師長陳沛)上校參謀處長,1939年以戰功升任三十七軍六十師少將參謀長,1944年9月兼任一八0團少將團長,1946年任國民黨整編六十九師六十旅少將副旅長,旋調任國民黨第九訓練處少將參謀長。抗日戰爭後期,他在故鄉信宜建立一座"謝氏抗戰紀念樓"。1949年他赴臺灣,先後在育達商業職業學校、馬祖高級中學、東引中學任教多年。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李振西接到命令後,迅速帶領第一、三兩個營向日軍殺去。激戰到下午4點鐘,李振西收復了萬古寺,奪回兩門大炮。三營長張希文率部直追日軍,在西姚溫村遭到日軍埋伏,激戰從第一天傍晚打到第二天上午,日軍不斷增兵,第三營僅剩下了100人。此時,李振西團長也被日軍圍困,無法抽出兵力救援。
  • 3千日軍包圍旅指揮部,旅長政委掩護突圍犧牲,帶隊衝出2人授少將
    這時,羅忠毅發現敵人已形成對我陣地的包圍,為保存力量,減少損失,他要廖海濤帶特務連先撤,由他指揮留下的部隊繼續同敵人周旋。但廖海濤為了整個機關的轉移,為了使後方的1000多人走的遠些,脫離危險,執意不肯走,堅持要羅忠毅先撤。等廖海濤被說服正要撤退時,日軍又開始了猛烈的炮擊,炮彈爆炸掀起陣陣塵煙在陣地上騰空而起,散發著嗆人的火藥味,敵人一次又一次發起衝鋒。
  • 日軍近兩萬人被蘇軍痛打,日本少將的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還有一個日本少將,死法特別窩囊。死去的懦夫日本少將是岡本德三。他來自日本本州島。191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那時,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並不是很好,屬於資歷平平的那種人。9年後的1923年,40歲的岡本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步兵上尉。日軍侵華那年,54歲的岡本三才升任上校。
  • 重慶走馬古鎮隱藏的抗戰虎將,血戰麒麟峰的他堪比戚繼光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他的事跡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後世很多人也為自己取名繼光,為的就是要繼續傳承這種精神。明繼光,就是這樣一位繼承了戚繼光之名,並且也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的抗戰名將。原名永忠,1896年出生於四川彭縣,也就是如今的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