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13日,中國80萬大軍兵敗淞滬戰場,日軍第9師團一路追擊,第9師團輜重兵第9聯隊中隊長伊藤勇跟隨日軍一路西進,記錄下了沿途的情形和南京光華門之戰的真實瞬間。
一路追擊,一路如同煉獄
11月17日,第9師團進入崑山,為了攻擊無錫附近的中國軍隊陣地,伊藤勇的第9聯隊輜重中隊花了數天時間進行運輸。當天,在崑山東部地區,從杭州登陸的日軍第6師團(熊本)實施了奇襲,切斷了從上海戰場撤退的中國軍隊的退路。大約有長達一公裡的中國軍隊行軍縱隊全軍覆沒,地上全是敗兵的屍體和人馬炮車的散亂支架,猶如百鬼夜行一般的悽慘。
伊藤勇看到這一隊人馬的屍骸一天天變黑、腐爛,發出奇臭,屍體上的兵器被收走之後,衣服也一天天地風化,最後變成了一堆堆白骨。伊藤勇的中隊走過這片地獄般的區域後,輜重中隊不斷有病馬出現,走了十多裡後,輜重馬匹便死去了三分之一。伊藤勇不得不下令徵繳了隱藏在小河深處的船隻,將它們集中起來編成水路運輸隊。
淳化之戰,中國軍人很英勇
11月19日,走過蘇州高塔和城牆之後,第9師團很快沿著已經被破壞了的鐵路向南京疾進。當時向南京進軍的,除了第9師團以外,還有第6師團、第16師團等部隊,大家都想爭奪第一個打進南京,於是便爭先恐後地往前趕。
為了進攻南京,第16師團(京都)沿著揚子江向紫金山、南京中山門進攻;第9師團(金澤)從鐵路兩側經過常州向南京光華門進攻;第114師團(宇都宮)從太湖以南地區出發向南京中華門進攻;第6師團(熊本)向南京雨花臺附近發動猛烈進攻。
江蘇的無錫、常州是平原,從金壇城往南京方向去,地形漸漸變成了丘陵地帶,可以隱約地看到南京北側的紫金山。南京的主要防禦線淳化鎮配置了裡外三層的防禦堡壘,它們之間用掩體壕溝連接起來,還構築了兩道屋頂型鐵絲網和戰車壕溝,還在各處鋪設了地雷。堅守淳化的部隊,據稱是敵南京精銳部隊第74軍。
中國守軍的抵抗意志十分堅定頑強,第9師團步兵第36聯隊(脅坂步兵聯隊)無論怎麼進攻都無法向前推進一步。在淳化鎮,中國守軍頑強抵抗,一直打到12月8日,第9師團投入了幾乎全部主力部隊連續攻擊後,終於突入了陣地,得以向南京方向突進。
在金壇城,伊藤勇收到了三田村聯隊長的命令,要他們迅速前進,為脅坂步兵聯隊補充彈藥。伊藤勇當即下令追趕主力部隊,伊藤勇與兩名班長一起,一邊眺望著紫金山,一邊快馬加鞭衝到了部隊的先頭位置,並且迅速與脅坂步兵聯隊取得了聯繫。
伊藤勇和他的輜重中隊趕到淳化鎮時,雖然大部分中國軍隊已經撤離,但空氣中依然殘留著硝煙的氣味,並且可以看到遍地陣亡者的屍體。伊藤的輜重中隊通過淳化陣地時,時不時還會遭到埋伏在掩體壕溝裡中國士兵的狙擊,幾個輜重兵當場被擊中身亡。伊藤勇和他的中隊不得不快速離開陣地。
在南京城牆東南面的一個小學校裡見到了脅坂聯隊長,根據聯隊長的指示,伊藤勇的中隊退到候村為他們補充彈藥。
血戰光華門,伊藤隊長斃命門洞中
12月10日,脅坂聯隊的伊藤大隊第一個抵達南京光華門。伊藤大隊很快將守衛光華門的中國軍隊擊潰,然後升起日章旗。伊藤大隊的上等兵瀨川、小林剛剛登上城門升起日章旗,旗幟才升到一半,一陣暴雨般的子彈打來,瀨川、小林當場被打死,瀨川上等兵被子彈衝勁推倒下城門來,還未升起的日章旗掉了下來。
伊藤大隊長回過神來,發現幾支中國軍隊從四周圍了過來,他們不要命地朝光華門湧來,人還未看清楚,子彈、手榴彈就打來了。經過十多分鐘激戰,率先衝入光華門的伊藤大隊死傷慘重,伊藤大隊長在指揮大隊衝鋒時,被子彈擊穿脖子、胸口,他還未來得及喊出衝鋒口號,就死在了光華門門洞之中。
光華門的高度有13米,有著寬100米的護城河,進口處堆著土包,鋪設了帶電的鐵絲網。伊藤大隊幾乎被全殲後,敵軍在城牆上架了10幾挺機關槍,城門有兩道門。守衛光華門的中國軍人很是頑強,他們打退了第36聯隊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意志相當頑強。據後來查證,堅守光華門的中國軍隊是第71軍第87師一個旅。
多次進攻無法打下光華門,聯隊長下令集中山炮進行破壞性攻擊,以及通過空中轟炸,對光華門進行輪番攻擊。在得到150毫米榴彈炮、105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240毫米榴彈炮等重炮部隊的協助,得以在堅固的城牆上炸開了三處突破口。
在城門東側,終於打出了一條突擊路線。第36聯隊一個大隊150人衝入門洞之中,乘中國守軍從大校場撤退時,快速跟蹤,突入了光華門甕城的城門洞,企圖衝進城內。守城的中國軍隊拼死將城門關閉,並從城牆上以機槍集火將這小股鬼子壓制在城門洞內,切斷了這股日軍與大部隊的聯繫。
脅坂聯隊長緊急派出數百人的突擊隊趕去營救,中國軍隊從通濟門外向光華門側背發起進攻,阻擊援兵。經過長達8個小時的激戰,援軍無法靠近光華門,死傷慘重。在光華門內,突擊門洞中的日軍遭到中國軍隊用汽油、手榴彈輪番攻擊,大部死在洞中。
南京淪陷,光華門自動棄守
12月12日晚,中國守軍全線潰退,光華門守軍也跟著撤退。12月13日上午5時,日章旗再次在光華門上升了起來,伊藤大隊岸中隊山少尉站在光華門頂上,親自護衛日章旗。光華門之戰,自此結束。伊藤勇帶著輜重中隊目睹了光華門之戰,隨後奉命到南京東側的侯村待命。第16師團在紫金山放火,足足燒了三天,濃煙瀰漫,遮天蔽日。
第16師團隨即佔領了紫金山,在紫金山的中部,有白色宏偉的孫文陵,由於戰鬥和各部隊在此宿營,裡面完全荒廢了。在墓前孫文塑像的大理石背後,不知什麼人用木炭寫了「亡國之父」幾個字。伊藤勇看到後,覺得羞恥將其抹掉了。
光華門、紫金山攻下之後,南京基本上全部佔領了,輜重隊奉命從南京西側的挹江門出發,向下關方向走去。下關江邊殘骸遍地,可見戰鬥非常激烈。12月22日,輜重中隊從南京郊外的侯村出發,每天持續行軍,經過南京、句容、丹陽、無錫,在走完大約250公裡的坎坷路程之後,在12月31日傍晚返回駐地蘇州。
伊藤勇一生,無法忘記親眼目睹的光華門之戰。那是一場激烈的戰鬥,大隊長伊藤善光被打死在門洞中,數百日本兵死在光華門下。中國守軍的頑強和英勇令日軍震撼,光華門是唯一沒有被日軍攻下的城門。在晚年的回憶錄中,伊藤勇寫道:「中國守軍英勇,大隊長伊藤善光死在了門洞中。」光華門之戰後,日本親王專門到光華門獻祭。
光華門之戰,這是一場值得後人記住的戰鬥。
參考文獻:《正面戰場·南京保衛戰》、伊藤勇:《日中戰爭實戰記》,北國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