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惠面臨關門:「安踏」、「李寧」們為何始終不敵阿迪耐克?

2020-12-22 金投網

如果之前我們說安踏、李寧、特步等運動品牌這些年在慢慢的走下坡路,面臨電商挑戰、面臨轉型困局,現在德爾惠這個品牌已經直接倒下。

曾經與周杰倫牽手、風光一時的國有運動品牌,如今面臨欠債6.36億元,廠房、土地及倉庫均被抵押,公司停業的窘境。然而德爾惠的沒落不是個例,與之同時期崛起之後也不同程度衰退的安踏、361、李寧、特步等也無不昭示著國有體育用品品牌這些年的沉浮困境,貴人鳥、喜得龍等品牌甚至難見其蹤影,而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卻依然穩坐該行業的頭把交椅。

其實風光的時候,這些運動品牌的門店遍布全國。根據李寧官方網站提供的數據來看,到2011年末,李寧已經在國內建立8000多家實體店,城市覆蓋率達95%以上;根據安踏網站所提供的數據看,安踏國內的市場上,擁有8138家銷售店鋪。特步也已經在7000家左右……

但是緊接著李寧開始了連續三年的虧損,從2012年的巨虧20億,到2013年虧損3.92億,再到2014年虧損7.81億,李寧公司在短短三年間虧損近32億;361度2013年公司營業額為35.835億元,比上年下降27.6%。2011~2013年;匹克的營業收入在2011-2013年分別為46.47億元、29.03億元和26.13億元,2013年營收下降幅度達10%;特步的營業額也在2012年出現下滑,由55.5億元降至2013年的43.4億元,同比下降21.7%;安踏也是連續兩年營收下滑,中國的體育運動品牌已經進入了寒冬期。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原因有四。

其一,假貨肆虐,而電商平臺更是成為其滋生的土壤,加劇了假貨的流通。

中國的假鞋製售已經非常完善,對內,他們分工細化且明確,在外,則有著龐大的材料供應和銷售網絡。福建莆田更是假名牌鞋的集散地,通過電商平臺,他們將原本為海外代工的產業轉向國內。隨著電商的平臺規範,很多人開始轉做中間商,給淘寶賣家供貨。莆田的造假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材質、說明、包裝甚至質檢卡都一樣。

對安踏、李寧等國內品牌來說,消費者的執著度並不會那麼高,也就是說盜版鞋與正品的區別大家不會太糾結,這一點在後面將詳細再說。

其二,電商的衝擊。

以淘寶為首的電商平臺,讓實體店以看得見的速度在消失。因為電商的衝擊,百麗已經退市,而德爾惠的隕落也與其不無關係。

電商平臺無場地成本,價格自然更優惠,而且給假貨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在這個過程中,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及時跟上新的潮流和趨勢,可以及時的轉型和做出應對,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其三,逐漸消失的人口紅利。

可以說,安踏、李寧等運動品牌的興起是伴隨著80、90後成長的。2004、2005那些年,還在上高中的我們都以有一雙安踏鞋為榮。對於家境一般的同學,這只是一個奢望,多數人都是穿著30幾元一雙的球鞋,但心中對於安踏鞋或者李寧鞋的渴望一度保留到了現在——那時想買買不起,而買得起的時候已經基本不穿那個鞋了,即便要買運動風也是耐克、newbalance或者說斯凱奇等,選擇面更寬了。

所以當80、90後走上職場,所穿的鞋已經不再以運動鞋為主流的時候,00後們難以接上這根大棒。因為人口數量在不斷的減少,到2017年12-27歲的青少年數量只2.6億多,從圖中看,青少年的人口數量一直在下降,到現在即便是放開二胎也難以扭轉這個趨勢。消費總量下去了,而在體育品牌還在豐富的今天,各品牌面臨的壓力自然更大,而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德爾惠們的隕落在意料之中。

其四就是國內體育品牌的品牌建設力度不夠。

企業對這一塊的重視度不快,對於品牌建設,僅停留在邀請明星代言,從沒有努力去鑽營其品牌文化,並且未能使其深入消費者心中。

我們之前說到假貨對於各品牌鞋都有衝擊,為何耐克和阿迪依然屹立不倒呢?就是因為其品牌建設已經非常成功,套用一句話「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事實上,耐克阿迪多年來都保持著高市場份額,1999年的耐克就已經達到了95億美元的銷售額。2004年耐克的全世界銷售額是123億美元,同年阿迪達斯在全球也擁有80多億的銷售額,銳步也有40多億的銷售量。反觀國產品牌,盜版的質量也已經做得那麼好了,消費者對於是不是正品不是很糾結。

再說到明星代言,如今的年代,娛樂方式非常多樣化,大家喜歡的明星也不是那一個兩個,從直播網紅界、到相聲界再到電競,再從韓國、美國、英國到日本到中國應有盡有,選誰代言,也達不到當年那種一呼百應的效果了。

所以在各種選擇多元化的今天,如果沒有強勁的品牌號召力,等同於沒有核心優勢。而不重視品牌創立、發展和維護,不努力進行品牌營銷,在乎的只有眼前的小利,企業就會處於空有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技術,卻只能充當為別的品牌加工的角色的尷尬境地,國產體育品牌的困境大抵如此。

相關焦點

  • 預算500元,學生黨該買阿迪耐克還是安踏李寧?這兩點差距很真實
    大家好,這裡是芳芳的春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預算500元,學生黨該買阿迪耐克還是安踏李寧?這兩點差距很真實!喜歡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還可以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哦!男生一般對於運動潮牌都是比較關注的,像阿迪耐克和安踏李寧這種國際上有名的品牌和國貨之間的對比也有很多,而學生黨對於這些潮牌該選擇哪一個也是很在意的。那麼,預算500元的話,學生黨應該購買阿迪耐克還是國產品牌安踏李寧呢?
  • 李寧興衰真相揭秘:中國體育品牌營銷20年
    2001年謝霆鋒代言特步,吳奇隆代言德爾惠。到了2003年,周杰倫成為《時代周刊》亞洲封面人物,德爾惠旋以兩年過千萬的價格請其代言,當年德爾惠銷量即暴漲46.5%,第二年突破6億。(順便說一句,德爾惠是大陸地區第一個聘請周杰倫代言的公司,雙方的合作一直持續到2014年底,這樣的長情僅次於特步與謝霆鋒的合作。
  • 扒一扒:匹克、李寧、安踏、耐克、阿迪達斯對比下有何不同?
    扒一扒:匹克、李寧、安踏、耐克、阿迪達斯對比下有何不同?1.李寧李寧作為國產運動品牌的霸主,最先開展了籃球鞋業務,同時也是最先走出國門的品牌。大約十年之前,李寧與奧尼爾籤約,締造了君臨系列。圖為李寧奧尼爾君臨4代。鞋面上的格子為大塊碳纖維片,緩震為李寧弓科技,球鞋的用料以及科技可以與鉤子槓子球鞋一戰。
  • 李寧籃球鞋和安踏籃球鞋哪個好 李寧籃球鞋和安踏籃球鞋尺碼一樣嗎
    李寧和安踏籃球鞋作為兩大國貨之光品牌,自然是聚焦了不少視線,不免經常被網友們拿來進行比較。對於實戰黨們來說,更是尤為關心李寧籃球鞋和安踏籃球鞋哪個好。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吧!
  • 運動鞋界的隱形冠軍:一路賣出1900多萬雙,阿迪耐克再迎新挑戰
    然而,最近阿迪、耐克需要面臨一個新對手的挑戰,這個對手就是斯凱奇。近日,斯凱奇對外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雖然其線下銷售受挫不少,但是線上渠道卻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在第二季度,其自營電商業務銷售額同比大漲了428.2%。我們知道,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斯凱奇在線上渠道的爆炸式增長,將非常有利於其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 看安踏、李寧們如何出圈?
    以4家知名運動服裝公司為例,2011-2014年,安踏體育共計關閉1675家門店;特步國際關閉486家;李寧關閉2554家;361度關閉363家。 資本邦以李寧、安踏體育、特步國際和361度這4家港股運動服裝公司為案例,分析本土運動服裝企業如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借轉型破局。
  • 安踏「FILA」、李寧「中國李寧」 除了潮牌,本土運動品牌還有啥新...
    加之耐克、阿迪達斯等在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擴張,已經佔領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心智,安踏、李寧等頭部國產運動品牌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另外,隨著國內體育用品行業整體強勢復甦,重回快速增長通道,國內運動品牌巨頭的全新發展平臺期已基本形成,各品牌加注品牌深耕,2019年下半場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 錫安ins宣布籤約AJ,李寧、安踏失去錫安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此前國產品牌李寧安踏分別為這位新晉狀元奉上誠意十足的報價,特別是李寧在當家球星韋德退役的情況下,李寧急需一位在聯盟具有號召力的球星,他們把目標盯上了錫安並給出了10年2.5億美元的報價,安踏方面也奉上了1億美元的報價,然而錫安很心動但還是拒絕了兩位國產廠商的報價。
  • 安踏巨資收購「洋品牌」,又是如何擺脫品牌「LOW」形象
    一度面臨著關店風波和假冒產品的困境,國內市場被國外品牌瓜分,國外市場最初也舉步難行,但隨著近兩年的發展,卻逐漸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運動品牌代表,今年2月份開始收購始祖鳥品牌,或許你只看到收購始祖鳥,卻不知道安踏此次收購的是AMER SPORTS公司,AMER SPORTS亞瑪芬體育算是世界最著名體育品牌公司之一,旗下不僅僅有始祖鳥還有路易斯威爾斯拉格、威爾遜等一些列的運動著名品牌,而從AMER SPORTS
  • 從球星代言看安踏(02020)和李寧(02331)這些年的「對」與「錯」
    我們在談論國內體育品牌時,總會把安踏和李寧(02331)放在一起比較,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從安踏和李寧選擇品牌代言人的角度,談談這兩家企業選擇品牌代言人的邏輯,以及其中的成與敗。李寧:成也「巨星」敗也「巨星」2006年1月10日,李寧CEO張志勇宣布,李寧與NBA克利弗蘭騎士隊球星達蒙·瓊斯籤約。
  • 為啥很多消費者,寧願買高仿的耐克,也不願買國產的安踏、李寧?
    為啥很多消費者,寧願買高仿的耐克,也不願買國產的安踏、李寧?為啥很多消費者,寧願買高仿的耐克,也不願買國產的安踏、李寧?大家都知道,在服裝業、鞋業,外來品牌一直更加受歡迎,尤其是一些名牌、奢侈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大家也都知道,不同於手機、汽車,其實國產的衣服、鞋子,無論是質量,還是舒適度,都不一定比國外的差,可很多人的選擇,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寧願選擇一些中國製造的高仿耐克,也不願意買國產的安踏、李寧。
  • 大學生穿安踏、李寧、鴻星爾克就很Low嗎?導購員說出真相!
    大學生穿安踏、李寧、鴻星爾克就很Low嗎?導購員說出真相!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探討的一個話題就是,大學生穿安踏和李寧和鴻星爾克就很low嗎?導購員說出真相。
  • 李寧的奧運10年:轉型失敗被迫裁員,如今市值僅安踏六分之一
    這些危機使得李寧不得不通過裁員來緩解資金鍊的緊張。雪上加霜的是,李寧的國際化戰略也屢屢受挫。2012年美國旗艦店無奈以關門收場,西班牙授權商破產,香港門店也沒逃過噩運。7月,張志勇為這場轉型的失敗付出了卸任的代價。隨後空降的CEO、TPG合伙人金珍君,雖然曾帶領達芙妮走出困境,但大刀闊斧的復興計劃沒能在李寧身上奏效。
  • 為啥很多喜歡「李寧」的年輕人,不看好「安踏」?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啥很多喜歡「李寧」的年輕人,都不看好「安踏」?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高了,很多人對於生活的質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健康也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事情,相信很多人在平時都會跑跑步,早起鍛鍊一下身體。
  • 從回力到李寧和安踏,國產球鞋的這92年都發生了什麼?
    中國著名奧運冠軍「體操王子」李寧退役後於1989年創立「李寧」同名運動品牌,並開創先河的將「李寧」二字印在衣服上。1989年,第一雙匹克牌運動鞋「910」上市。1990年李寧在廣東三水創立李寧有限公司,並且贊助了第十一屆亞運會,李寧開始活躍在國內外的運動賽場上。1991年,安踏體育正式成立,在福建晉江的一家製鞋作坊門口第一次掛上了安踏的標誌。
  • 這10餘年德爾惠老闆的膨脹與隕落
    上世紀70年代末,這裡湧現了不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比如現任安踏集團名譽董事長、晉江慈善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丁和木等。舉個例子,在上世紀90年代,僅晉江陳埭鎮岸兜村一地,就有270多家工廠,其中多數與製鞋產業有關。事實上,岸兜全村人口僅4千多人。草根創業,家族聯手,是晉江鞋企最早的起步狀態。
  • 市值暴增60億,淨利潤增速反超安踏,昔日霸主「中國李寧」正在演繹V...
    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安踏在坐穩龍頭位置後,繼續發揮規模優勢;2017年,李寧的營收雖然回升到了88.9億元,但已經不能同巔峰期同日而語,因為安踏的營收已經增長到166.92億元,規模是李寧的1.87倍。圖1:李寧、安踏近年營收、淨利潤對比(單位:億元)
  • 安踏、李寧的質量與耐克、adidas這些名牌差別大嗎?看完恍然大悟
    問題:安踏、李寧的質量與耐克、adidas這些名牌差別大嗎?如果論質量,早期NIKE、adidas 和 ANTA、李寧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畢竟早期的NIKE、adidas都是在中國代工廠製作的,用的橡膠膠水等材料大部分都是國內原產的。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迪卡儂
    二季度,FILA品牌的銷售錄得10%—20%正增長,安踏其他品牌錄得25%—30%的同比增長。其中,迪桑特(Descente)二季度銷售同比增長超過60%,Kolon期內的銷售錄得正增長,此外,安踏電商平臺的銷售在二季度同比增長80%。由於2020年二季度的復甦強於預期,安踏預計上半年的收入將同比持平至下跌5%,好於早前預期下跌10-15%的指引,預計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超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