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清晰月球表面!加州天文攝影師通過堆棧數萬張月相圖合成

2020-12-22 十輪網

加州知名天文攝影師安德魯·麥卡錫(Andrew McCarthy),日前通過捕捉月球在不同月相狀態下的照片,並將這些多達數萬張的圖像,疊圖合成一張細節極為清晰的月球隕石坑照片。

加州天文攝影師安德魯·麥卡錫(Andrew McCarthy)昨在個人的社群媒體上發文並寫道:「這個月亮對你來說看起來可能有些好笑,但卻是最真實的面貌。」而貼文中的照片正是他歷時兩周使用專業的ASI1600MM和Celestron edgeHD 800器材,拍攝了數張月相照片,再通過計算機技術堆棧這2萬張真實的月球原始照片才完成。

根據外媒報導,攝影師麥卡錫所攝的月球隕石坑照,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一張月球照片,照片上的月球看起來異常清晰且十分壯觀,各種大大小小的月球表面、隕石坑和細節等,都被完整地呈現出來。

麥卡錫表示:「在兩周的月亮拍攝中,我拍攝了對比度最大的部分,將它們對齊並融合在一起,以顯示整個表面的豐富細節。而完成數千張照片真的很累人,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並不會在一樣的位置,所以每個圖像都必須映射到3D球體,並進行調整來確保每個圖像對齊。」

鑑於每年的第1季是觀看月球隕石坑細節的最佳時間,因為陽光照在月球晝夜線(lunar terminator,又稱暮光區)這一區域的角度,使得環形山和其它地型特徵形成的陰影被加長,因此,觀測者可以更清楚的看出這些特徵。

根據NASA的說法,這種現象類似於太陽以低角度照攝地球時,陰影當地面上的延長,有鑑於此,大多數月球攝影研究的明亮區域中心都接近月球晝夜線,並且由此產生的陰影特徵提供準確的地型辨別。

然而,這也不是麥卡錫的第一張攝月作品,去年他便曾拍攝出連NASA都驚嘆的月球表面局部特寫照,這張照片裡的月球表面也十分清晰,堪比NASA從宇宙空間站傳來的作品,時隔一年,新一組月球隕石坑成品照之精細度依舊令人瞠目結舌。

來源:mail online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觀測月球表面的細節?
    目前沒有一臺天文望遠鏡是可以從地面上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無論你把這臺光學望遠鏡造得有多大,都無法清晰地拍攝到月亮,不僅是因為地球與月球之間隔著38萬公裡,更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因為無論通過多大的光學望遠鏡看天空中的星星,它都是閃爍不定的,更不用說看得有多清楚了。如果你從地面上用光學望遠鏡觀察月球表面的細節圖像,會看到月球就像是水波下躺著的一枚硬幣,它會不規律地晃來晃去。天文學家們想了許多辦法來克服大氣湍流的影響,包括通過智能光學補償的方式來對圖像進行修正。
  • 探索月球的形成史,觀測月球遠端,月相的形成
    當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向外太陽系進發時,傳回了這張月球的圖像。圖片底部清晰明亮的射線坑是第谷撞擊盆地。月球形成於46億年前,與地球形成的時間相同。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公裡,即1.3光年。繞地球一周需要27.322天,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23%。月球有一個小的富含鐵的核心,主要由巖石組成。
  • 這才是月球真面目,攝影師用50000張月亮照片,合成291M高清照!
    月球到底長什麼樣?科學家拍攝5萬張照片,攝影師拼出291M高清照!在國外就有一位攝影師發布了一張關於月球的圖像,只是這一張照片就高達291M,是一張高清的照片,據悉是用5萬多張照片所合成的,向我們展現了歷史上最為清晰的月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月球的真實面目到底是怎樣的。這張照片的出現,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月球的認知。這個陪伴了地球40多億年的星球上面,全部都是隕石坑,讓人嘆為觀止。
  • 2018年天文攝影師的精彩天體照片
    雅思佩爾分享的2018年天文攝影師的照片英國皇家天文臺的「透視投資天文攝影師獎」公布的本年度最佳太空照片的入圍名單今年的系列圖片集包括令人難以置信的北極光、熾熱的太陽表面和遙遠星系圖。該獎項現在已經舉辦了10年,從全球91個國家獲得了超過4200個來自「熱情的業餘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的精彩作品。
  • 人類月球日,月相腕錶致敬
    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月球日,就在今天。一起看看腕上月亮吧浩瀚的太空承載了人類探索的熱情,神秘的月球寄託了人類對未知的嚮往。探索月球,可以說是人類現代科學文明進步的開始。格拉蘇蒂原創精緻的月相腕錶,用手工精心打磨的月相顯示盤,搭載的月相複雜裝置可以讓人於腕間隨時掌握月球陰晴圓缺的動態變化,同時作為精美的腕錶裝飾讓佩戴者感受浪漫的時計藝術。
  • 一張圖展現神奇月相變化
    新通圖攝影師 曾國偉攝月升月落是大自然月復一月的結果,月全食卻將一個月的月相在4個多小時裡漸次綻放,這是一次多麼美麗的展現。這是2011年12月10日我國上演10年來觀測條件最好月全食。  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誌月食開始。  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月食期間,月球表面陰影的弧度不斷變化,且月牙和陰影部分邊界線模糊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月亮表面的陰影逐漸從小變大,仿佛一口口地被吃掉。事實上,不只是月食,平常日子裡你只要抬頭望月,堅持數日,也會看到月亮身型的變化。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形容的就是月相的變化。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得到一張月全食或正常月相變化過程中的照片,該如何區分到底是哪種天文現象產生的呢?
  • 月球到底為啥值得探索
    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拍全景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探月工程) 從最開始流傳千年「嫦娥奔月」傳說,到如今探月工程一步步取得成就,我們正在加深著對月球的了解
  • 月食和月相「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看圖識天相
    7月底上演的天文大戲——「加長版」月全食,你看了沒?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月亮表面的陰影逐漸從小變大,仿佛一口口地被吃掉。   事實上,不只是月食,平常日子裡你只要抬頭望月,堅持數日,也會看到月亮身型的變化。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形容的就是月相的變化。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得到一張月全食或正常月相變化過程中的照片,該如何區分到底是哪種天文現象產生的呢?
  • 月球有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那麼月球上看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而像地球那樣的行星和月球那樣的衛星本身是不發光的,所以在遙遠的距離上幾乎是無法看到行星和衛星的,在天文觀測中,對於遙遠星系中行星的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通過直接觀測發現的,而是通過「掩星法」來推測的。
  • 杭州一天文學教師指出小學科學教材月相圖有誤
    他打算明年去一趟內蒙古,那裡視野寬闊,便於觀測天文現象。昨天(12月10日),秦鴻翼老師告訴記者,他發現了兩個關於月相的錯誤描述。初五月相,2017年3月2日攝於杭州。●第一個是網傳的部分關於月相變化的示意圖有誤差網傳的示意圖中,月球的亮面都直立著(亮面與暗面是左右結構),並且上半月月相中,月球亮面在右側(指向位於西方的太陽),下半月月相中,月球亮面在左側(指向位於東方的太陽),反映了月球是被太陽光照亮這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 借力嫦娥三號 美攝影師打造月球360全景圖
    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
  • 攝影圈丨全世界最高解析度的雪花照片誕生 / 天文攝影師拍出史上...
    首先,我們來看看富有創意的兩用相機背帶,可支持隨時變身為腳架哦;而外國攝影師也有不少新鮮創作,全世界最高解析度的雪花照片與號稱史上最佳的火星全貌圖均在上周公布;最後,瑞士一小鎮自2017年起便禁止旅客拍照,原因到底為何呢? 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快快繼續看下去吧!
  • 今天晚上滿月最小 下次再見要等一年
    2012年11月28日的最小滿月01你看你看 月亮的臉在改變在天文學中,月相是指地球上觀測者所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形狀。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產生了周期變化的月相。最小滿月的小是相對最大滿月而言的,那麼近地點滿月和遠地點滿月大小能差多少呢?如前所述月亮在近地點時,距離地球大約36萬公裡,在遠地點最遠可達40萬公裡以上。由此可以算出,近地點時的月亮和在遠地點時相比,視直徑大了約14%,面積大了約30%,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這些任務總共帶回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巖石,其中有些被用於研究月球的地質,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關的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部結構形成以及月球形成後的歷史。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蘇聯的月球步行者漫遊車。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空間局都發射了繞月衛星。
  • 月相(圖)
    月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第二明亮的星體,但實際上月球本身並不會發光,全靠太陽照亮,反射太陽光。月球迎著太陽的半個球是亮的,背著太陽的半個球是暗的。
  • 美攝影師用嫦娥三號傳圖片製作月球360全景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資料圖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通過拉伸這個全景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月球凹凸的地貌,甚至還可以看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掛在天空中。據悉,「嫦娥三號」是自蘇聯「月神24號」後,第一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
  • 2400張珍貴NASA照片在線拍賣 包括史上首張太空自拍照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佳士得正在舉行一場在線拍賣會,展售2400張美國宇航局(NASA)的罕見照片,其中包括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與豎立於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一起入鏡、奧爾德林以地球弧線為背景的史上第一張太空自拍照等珍貴影像。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資料)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月相盈虧與月球相位預測
    月相盈虧與月球相位預測 生活出行 大小: 50.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