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次訪問尼泊爾,這個詞是最大亮點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習近平主席對尼泊爾展開了一次歷史性訪問,最重要的成果是把10年前建立的「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中尼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10月13日,習近平在會見尼泊爾總理奧利時,講到了這一新關係的16字原則:平等相待、和睦相處、世代友好、全面合作。「合作」成為習近平此訪最重要的關鍵詞和最大的亮點。

習近平:中尼關係要從六個方面來規劃

10月13日是習近平此次南亞之行的最後一天。上午11點,他同尼泊爾總理奧利會談。

△習近平與奧利總理的會談在蘇爾蒂飯店舉行。這裡是會談現場。(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這是奧利總理的會談桌。桌上這款同聲傳譯機與中國舉辦大型國際會議所用的同聲傳譯機是同款。(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習近平強調,中尼應該從六個方面規劃兩國關係。習主席說得很細,比如,啟動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增加兩國直航、加強珠穆朗瑪峰保護合作,等等。

奧利總理重申,尼方堅定支持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也決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泊爾領土從事反華分裂活動。習近平主席的態度很堅決:任何人企圖在中國任何地區搞分裂,結果只能是粉身碎骨;任何支持分裂中國的外部勢力只能被中國人民視為痴心妄想!

△工作人員正在準備將要交換的合作文本。(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會談後,兩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了雙邊合作文本交換儀式,涉及互聯互通、經貿投資、邊界管理等多個領域。雙方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

從政界到民間,中尼友好合作成共識

13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這樣評價習近平此訪:習近平主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標誌著中尼關係邁入新時代,是兩國友好合作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此言不虛。《時政新聞眼》在尼泊爾實地感受到,從政界到民間,中尼友好合作已經成為最強音。

△13日上午10點半,習近平在蘇爾蒂飯店會見尼泊爾共產黨聯合主席普拉昌達。(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此訪期間,習近平密集會見了尼泊爾聯邦院主席蒂米爾西納、尼泊爾大會黨主席德烏帕、尼泊爾共產黨聯合主席普拉昌達。「合作」是會見廳裡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普拉昌達就表示,尼方希望同中國共產黨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希望借鑑中共治國理政成功經驗。

△會見中的普拉昌達和尼方官員。(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務實合作,就要接地氣,走進尋常百姓家。奧利總理在13日的會談中表示,歡迎更多中國遊客來尼旅遊,歡迎更多中國企業來尼投資。2020年是尼泊爾旅遊年。尼泊爾文化旅遊和民航部部長尤格什·巴特拉伊就通過《時政新聞眼》向中國遊客推銷起了尼泊爾旅遊產品。

△來聽一聽巴特拉伊部長親自打的「廣告」:「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可以去釋迦摩尼的出生地藍毗尼。尼泊爾的徒步和登山業發達,是感受滑翔傘、漂流等戶外運動的最佳目的地,喜歡刺激的朋友們一定要嘗試下。」(央視記者周洋提供)

中尼友好合作,正在改變許多尼泊爾民眾的生活。

友誼為合作搭橋 中尼續寫友好佳話

習近平在訪前的署名文章《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中這樣形容中尼關係:互尊互信的好朋友、互惠互利的好夥伴、互學互鑑的好鄰居、互幫互助的好兄弟。班達裡總統在迎接習主席的歡迎宴會上說,尼中友誼牢不可破,像海一樣深,像珠穆朗瑪峰一樣高。

中尼合作,就是在山水相連、世代友好的巨大舞臺上展開的。

△位於加德滿都的布達納特佛塔,也稱大佛塔,建於6世紀,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缽式半圓形佛塔建築。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看到這座大佛塔,您是否會聯想起北京的另一座白色佛塔?

△北京妙應寺,又稱白塔寺。元朝時,尼泊爾著名藝術家和建築師阿尼哥在中國工作了幾十年,主持修建了北京的白塔寺。白塔寺經過八年的設計施工,於1279年建成。(資料圖片)

七百多年後,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中國和尼泊爾的工匠們又共同攜手,讓一項世界文化遺產重現光芒。

△杜巴廣場上的九層神廟建築群主要由四座角塔組成,始建於公元17至18世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資料圖片)

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8.1級強烈地震,九層神廟損毀嚴重。2017年,來自中國的文物修復團隊開始對它進行修復。不久之後,人們就將重新欣賞到九層神廟的風採。

△正在修復當中的九層神廟。(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10月13日中午,習近平結束訪問啟程返京。繼前一天親自到機場迎接之後,班達裡總統再次到特裡布文國際機場為習主席送行。

△禮兵就位。(央視記者馬亞陽、周志國拍攝)

△歡送儀式現場,中尼國旗和雪山相輝映。(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歡送習近平主席的加德滿都市民。(央視記者李曉周拍攝)

正如奧利總理在13日的會談中所說,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繪就了尼中關係新藍圖,必將開啟尼中關係新時代。

記者:沈忱 龔雪輝 鬱振一 王卉 黃錚錚 何欣蕾 周洋 陶家樂

相關焦點

  • 習近平主席訪問芬蘭(雙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周二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進行國家訪問,此次訪問目的在於發展雙邊關係,提高政治相互信任以及擴大兩國之間的合作。   It is the first visit by a Chinese head of state to this Nordic country in 22 years.
  • 習近平在尼泊爾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雙語全文)
    10月11日,在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尼泊爾《廓爾喀日報》、《新興尼泊爾報》和《坎蒂普爾日報》發表題為《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Toward Greater Progress of China-Nepal Friendship across the Himalayas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 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 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   習近平指出,去年,我們就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達成共識。一年多來,兩國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紮實開展工作,最終確定了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
  • 習近平亞洲之行亮點紛呈 從A到Z逐個數
    此次中亞南亞四國之行繼往開來,成果豐碩,亮點紛呈,人民網以26個英文字母的形式,為您逐一盤點和分析。 A: agreements (協議) 習近平出訪期間,中塔籤署16項文件,中馬籤署9項協議,中斯籤署20項協議,中印籤署12項文件。
  • 【鏡鑑】習近平訪後記|訪問結束後,俄羅斯有了新「潮詞」
    原標題:【鏡鑑】習近平訪後記 | 訪問結束後,俄羅斯有了新「潮詞」 結果這個錯誤被其他與會代表當場指出,安德烈覺得非常不好意思。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一帶一路」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框架內活動也日益增多。現在,這個詞組變成了他翻譯工作中的熱詞之一,「這下再也不會出錯了。」
  • 珠峰測定新高程,習近平為何特意致信?
    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向全世界正式宣布這一數字。這是時隔15年後中國重返珠峰測高,也是中尼兩國首次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高程,更是迄今人類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最強的一次珠峰高度測量。中國最高領導人這封致信首先源於一次「約定」。
  • 習近平訪問韓國期間將在首爾大學發表演講
    央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記者馬闖)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日到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在首爾大學發表演講。外交部昨天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介紹了有關情況。  應韓國總統樸槿惠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日到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這將是他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訪問韓國,也是首次專程對單個國家進行訪問。
  • 再到希臘,習近平為何用了這個詞?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對習近平說,「希臘人民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早日訪問希臘」。11月10日,希臘雅典。習近平乘坐的專機在夜幕中抵達。原來,早日可以這樣早。△視頻:習近平抵達雅典 開始對希臘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在10日的希臘《每日報》上,習主席發表了題為《讓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鑑未來》的署名文章。「照鑑」一詞不太常見,但它的確是理解中希關係和讀懂此次訪問的關鍵詞。△發表在希臘《每日報》的署名文章。
  • 習近平帶火的這個詞與你密切相關
    習近平帶火的這個詞與你密切相關 原標題: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系列講話帶火了很多熱詞,其中「獲得感」特別值得一提。  此後,習近平又在多次講話中提到這個詞,「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只有讓兩岸協商對話、交流合作的成果,轉化為臺灣各階層民眾的普遍『獲得感』,才能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才能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不被逆轉。」……  「獲得感」!令人耳目一新,事關你我他的切身利益,因此很快就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網絡上的刷屏詞。
  • 你好,尼泊爾!這是來自東華人的問候
    來自新華社,王婧嬙攝 |今天,習近平開始對友好鄰邦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
  • 尼泊爾記者:中國為國家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目標路徑十分清晰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國家發展目標路徑清晰(尼泊爾)朱納·巴斯內特 在中國參觀考察的經歷讓我難忘,我不僅去了北京等大城市,還到訪了四川的農村這樣的鄉村振興經驗值得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鑑。幾十年來,中國數億人口擺脫貧困。這為中國進一步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位於北京朝陽區的麥子店街道社區,當地居民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京劇、舞蹈等藝術節目。社區重視養老建設,設有養老照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等,方便老年人生病時及時就醫。
  • 習近平訪問「馬運之都」馬不停蹄(圖)
    七月六日下午,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香港沙田奧運馬術場地接見奧運香港運動員代表和義工,並發表講話,鼓勵他們為奧運出力,為祖國爭光。圖為習近平、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廖輝(右)、香港特首曾蔭權(左)等一起與香港運動員代表和義工合影留念。
  • 五中全會的最大政治亮點
    「實踐再次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
  • [人民網]習近平訪問南非英文專題報導
    主創人員:集體(牛一兵、餘清楚、宋麗雲、單成彪、韋冬澤、劉慧、張潔嫻 ) 作品簡介:2015年12月2日,在習近平主席訪問南非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之際,人民網專門創作系列原創文章為出訪營造氛圍,與此同時人民網與南非時代傳媒集團合作
  • 廣西師範大學首次迎來大批尼泊爾學生到校學習
    廣西師範大學首次迎來大批尼泊爾學生到校學習   中新網桂林1月16日電 近日,廣西師範大學首次迎來大批尼泊爾學生到校學習,此次尼泊爾留學生團於2013年1月14日下午舉行開班典禮。
  • 貴陽、長沙現在均可直飛尼泊爾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9日16時許,一架空客A320飛機從加德滿都特裡布萬國際機場首次抵達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11月20日下午17時許,第一班尼泊爾直航湖南的國際航班也將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從此,中國中西部的旅客前往尼泊爾將更為便捷。
  • 「這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訪問」——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習近平...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0日至21日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時隔14年再次訪問朝鮮,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訪問朝鮮。此訪正值中朝建交70周年之際,對兩國關係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 「緬中之間的互幫互助詮釋了朋友一詞的真正含義」
    應緬甸總統溫敏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月17日至18日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新年首次出訪,也是時隔19年中國國家主席再次訪問緬甸。緬甸各界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來訪,認為此次裡程碑式的訪問將進一步弘揚中緬「胞波」情誼,推動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開啟中緬關係新時代。
  • 習近平曾三赴拉美訪問 訪古巴時與遊客合唱東方紅
    新京報訊 (記者儲信豔)此次出訪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第二次訪問拉美。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千里達及托巴哥、哥斯大黎加、墨西哥三國展開就任後首訪。擔任國家副主席時,習近平曾經兩次訪問拉美。  曾探望卡斯楚  實際上,習近平對拉美並不陌生。在擔任國家副主席時,他曾經兩次訪問拉美。此次訪問的巴西、委內瑞拉和古巴,習近平此前都去過。  2009年2月8日至22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墨西哥、牙買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西。在訪問委內瑞拉時,時任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非常重視,幾乎陪同出席了所有重要的活動。
  • 首次「下團組」 習近平講話中28次提及這個關鍵詞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他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開啟了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的首次「下團組」時間。  2018年1月30日下午,500多名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投下莊嚴一票,習近平全票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