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文科高考狀元白湘菱無緣清北」一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有人稱她為「史上最慘高考狀元」,或許白湘菱自己也不曾想到,她會成為這個夏天最讓人同情且遺憾的高考狀元。
因為一門選修課——歷史的成績是B+,雖然她貴為江蘇文科狀元,但卻與清北,南大這些名校失之交臂。
當白湘菱不能報考清北的消息一傳出後,網友們紛紛喊話清北:建議破格錄取白湘菱!
可是這些名校的招生辦老師均給出了統一的回覆:不能破格錄取。
總的來說,就是規則不允許。
北大江蘇招生組:她(白湘菱)的等級考試成績不符合我們的招生考核要求,所以沒有辦法,我們必須按招生政策來。
清華江蘇招生組負責淮安招生的朱老師:不了解白湘菱的具體情況,但是招生需要按照政策要求來進行。
南大負責淮南招生工作的李老師:沒辦法破格錄取,招生中規則先行。他還說:我們很想錄,但是沒有辦法去打破規則。
7月31日,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有一個B+的等級就不符合山東大學的錄取要求,並且學校也沒有對這種考生破格錄取的先例。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遺憾。
其實,江蘇高考狀元白湘菱無緣清北並非首例,2016年江蘇文科狀元以及2013年理科狀元因選修都被「限制」,無緣清華北大。
在一些網友們紛紛喊話清華北大破格錄取的同時,也還存在著另一種聲音:對清北南大,山大等高校的做法表示理解並支持。
相比之下,就個人而言,我更贊同的是第二種聲音。
畢竟,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句話,對於高校的規則,也同樣適用。
清華北大不破格錄取江蘇高考狀元白湘菱,恰恰是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有人說,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
但如果人人都可以破格錄取的話,那為何還要制定規則呢?
規則的制定一定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正當的邏輯性,若沒有,那在制定規則時是不合法的。
因此,對於已被制定並施行的規則,我們應該給予承認和尊重。
也有人說,不是還有句古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嗎?
清北這些名校之所以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一定是已經經過了慎重的平衡和比對才公之於眾的。
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偏科是考生的硬傷。
說到底,制定了這個規則就是為了讓考生不要偏科,不要忽視了那些不計入高考分數的科目,有何不可呢?
如果破格錄取了,對於江蘇省的其他考生是否公平呢?
「不破格錄取」才是更好地維護公平,畢竟江蘇的考生在同一個規則之下,對他們而言這是公平的。
社會需要全才,高校需要規則,人間需要公平。
她的班主任表示,其實,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
並且,對於大家的關心,稱她為「最慘狀元」,其實白湘菱本人是非常淡定的,而且心態非常地好。
她坦承,自己的選修裡有B+,去不了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還讓這些學校的學長、學姐就不必再加她了,同時,也讓大家不用安慰她。
相信像學霸白湘菱這樣的千裡馬,也一定會遇到屬於自己的伯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