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身上,都寄託了父母的厚望。可如今,不少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實在過於急切了,胎教已經五花八門,早教更是不遺餘力。
似乎提前勝出,就是幼兒的使命;尋常、從容、自由地成長,反倒被看成不思進取。一些父母自覺不自覺地,渴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哪怕是後天調試甚至是「大補」,也要求得人生發展的先機。這種焦慮可以理解,但是需要被紓解,而不能被激化。
據報導,早教市場流行「全腦教育」,如右腦開發、松果體開發、考試香水、聽音頻提升腦力、閃卡等,打著「腦科學與教育」培訓的旗號,受到眾多家長的追捧。此類沒有腦科學證據支持的錯誤觀點,被稱為「神經神話」,在早教市場大肆傳播,已經對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造成不良影響。
「有的孩子本身已經很聰明了,通過訓練,在隨後的智商測試中達到了門薩俱樂部的標準。有的孩子本身有一些智力障礙甚至低智,但是通過訓練,他慢慢恢復了,甚至比大多數孩子都聰明。」不少家長,正是在這樣的誘導中,把腰包裡的血汗錢、把自己對孩子的期待,拱手交給那些忽悠人的機構。面對又有新穎理論又有成功案例的「腦智開發」課程,家長哪能不動心,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聰明一些?
相信很多過來人會對所謂「全腦教育」嗤之以鼻。因為等孩子大了,就會知道,那些被說得神乎其神的課程,其實沒一個能兌現。錢花了,時間費了,孩子並不會變成神童。當然,對於過來人的「經驗教訓」,新晉級的爸媽總是有保留地接受,寧願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開發」出來。更不用說很多父母,是把自己沒有達成的那份「出人頭地」、「卓越不凡」的夢想強加於孩子。於是,「打造神童」的早教課程便生生不息,市場一茬接一茬地火爆。
早教無疑非常重要,但「全腦開發」、「右腦教育」能否讓孩子變聰明,實在是無法驗證的。倒是有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神童教程」打造不出神童,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才有可能造就未來的棟梁。如其信神童,不如信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將來成為自食其力的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成為自尊自愛自信的人,才是早教的根本出發點。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侯江
流程編輯 TF003